niusouti.com

专栏评论与杂文的写作要求有哪些?

题目

专栏评论与杂文的写作要求有哪些?


相似考题
更多“专栏评论与杂文的写作要求有哪些?”相关问题
  • 第1题:

    专栏评论有哪些类型?


    正确答案: (1)按形式品种来分:专栏小言论、论坛评论、经济漫谈、思想杂感等类型。
    (2)按作者组成来分:群言专栏、集体专栏和个人专栏等三种类型。

  • 第2题:

    广播评论在写作与制作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1、论题具体,不枝不蔓2、论据得当,事理交融3、语言平实,宜于听知4、重视音响,配合协调

  • 第3题:

    杂文在写作上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1、选材要严,开掘要深。2、突出重点,具体分析。3、形象说理,善取类型。4、主题严肃,论述风趣。

  • 第4题:

    新闻评论与杂文在语言上的区别


    正确答案:新闻评论与杂文在语言表达方式上的区别是思维方式上差异的反应。
    (1)新闻评论基本上采用的是逻辑思维方法,讲求概念、判断、推理,论点、论据、论证,他必须这样表现。(2)杂文的思维方式是联想,联想是一种形象的思维方式,这也是他必须表现的。
    (3)与杂文相比,新闻评论语言应取直笔而不是曲笔,明确的、毫无含糊的、一语道破的语言具有更大的感染力和冲击力。

  • 第5题:

    就评论栏目类型而言,《人民日报》的《今日谈》属于()。

    • A、专栏小言论
    • B、论坛评论
    • C、群言专栏
    • D、集体专栏
    • E、开放型专栏

    正确答案:A,C,E

  • 第6题:

    专栏评论的传播类型有哪些?


    正确答案:专栏评论指的是在报纸相对固定版面上特定的专门栏目中发表的评论。其传播类型包括时评性评论专栏、思想性评论专栏、文艺性评论专栏、经济性评论专栏、微型小言论专栏、个人冠名专栏、临时性专栏等。

  • 第7题:

    专栏评论的特点


    正确答案:1)稳定性。主要表现在栏目固定,体式相近,版面位置与篇幅大小相对稳定,评述范围与受众有所侧重,论述方式与语言运用也有持续、连贯的风格和特色。2)时代感。主要表现为选题和议论把握时代脉搏,关注时代变化,弘扬时代精神,反映时代需要和群众呼声。3)小型化。主要表现为篇幅短小,选材侧重于以小见大的事实,理论角度小而集中。4)群言性。主要表现为个人署名,不代表编辑部发言,专栏对外开放,群众自由投稿。

  • 第8题:

    论辩式专栏评论的写作原则和要求?


    正确答案:以诚相见,以理服人。以诚相见,与人为善,才能创造一个良好的论辩氛围;以理服人,实事求是,也方能产生良好地论辩效果。唯有以诚相见,以理服人才有可能体现论辩的意义,发挥论辩的作用,达到论辩的预期目的。

  • 第9题:

    鲁迅杂文的涉及面很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鲁迅杂文有对时事政治的评论
    • B、鲁迅杂文有对社会弊端的抨击
    • C、鲁迅杂文有对国民性的批判和对传统文化的分析
    • D、鲁迅的杂文有对自身生不逢时的哀叹

    正确答案:D

  • 第10题:

    思想评论的写作应注意哪些要求?


    正确答案: 思想评论在写作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选题切实,主旨高远
    思想评论的主要评论对象是思想认识问题,旨在帮助读者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觉悟,因此选题要特别注意切合群众的思想实际,善于从群众角度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在分析问题时又要注意借助群众的意志、愿望和呼声,说出群众的心里话;在群众思想认识有所提高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道理,这样才能拨动群众心弦,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
    (2)有的放矢,鞭辟入里
    思想评论着眼于做人的思想引导工作,既要坚持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又要注意就实论虚、鞭辟入里,增强评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风格多样,文笔流畅
    思想评论,作为论是非、说短长,以解决思想问题为主旨的政论文体,一定要旗帜鲜明,文风朴实。
    思想评论还应提倡内容与形式的多样化,大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小到同志间的长短是非,凡是与精神文明建设有关的话题,都是思想评论的议论对象。这样,才能扩大社会覆盖面,拓宽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

  • 第11题:

    新闻评论中的结构是什么?为什么要有结构?结构的要求是什么?对于评论写作有啥意义?


    正确答案: (1)新闻评论中结构的本质是一种关系,它反映的是文章中不同要素之间的关系。
    (2)要求:文章中各部分要素之间要有一定的关系;是接受者能够清楚的看到这种关系。
    (3)对作者来说,是作者对事物认识结果的外在显示;对读者来说,是理解全篇的“指示图谱”。
    (4)意义:结构作为文章内部的一种秩序,其本身就是效率的一种体现,新闻评论的结构应该简单,清楚与受众之间的关系要有明确的约定感。

  • 第12题:

    问答题
    专栏的设置要求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专栏的分工要明确,特色要鲜明。
    ②专栏的选材范围要宽窄适当,设置每个专栏都要确定其选材范围。
    ③掌握好数量和刊期,要设多少栏,每个专栏的刊期是多长,要有一个统筹的规划。
    ④既要相对稳定,又要推陈出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评论写作的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 1.摆事实讲道理
    2.要有鲜明的针对性
    3.讲究科学性,防止片面性
    4.要有文采

  • 第14题:

    广播评论写作要求


    正确答案:1、选题面向群众,突出热点问题;
    2、论题具体,善于就实论虚;
    3、语言平时,宜于听知;
    4、重视音响,配合协调。

  • 第15题:

    杂文属于()。

    • A、时评性评论专栏
    • B、思想性评论专栏
    • C、文艺性评论专栏
    • D、经济性评论专栏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在评论写作中,破和立应遵循哪些原则和要求?


    正确答案:(1)要注意弄清矛盾的性质,区别对待;
    (2)划清是非界限,包括敌我界限、政治和学术的界限、现行政策和长远目标的界限;
    (3)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

  • 第17题:

    专栏评论


    正确答案:是指在报纸固定版面上特定的专门栏目中发表的评论,具有群言型、稳定性和时代感等特点。

  • 第18题:

    赞誉式专栏评论的写作要求(增强赞誉效能的方式方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一是通过个别上升到一般,以强化引导效应。
    二是注重多角度立论,进行别一具一格的赞扬。
    三是在说理议论时,恰当地运用对照手法,以反面衬托正面,形成褒贬对照,有助于显示事物的实质和意义。
    四是善于通过论辩说理,以赞扬先进,借助论辩,从思想上澄清了是非,也正有效地扶持了正气。

  • 第19题:

    社论评论员文章的写作要求有哪些?


    正确答案:社论是代表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编辑部发言的权威言论。评论员文章是仅次于社论的重头评论。其写作要求包括:钻研把握政策、深入全面思考、严谨准确分析、鲜明生动说理、“有我”“无我”表达、形式不拘一格。

  • 第20题:

    专栏评论与杂文的传播特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专栏评论指的是在报纸相对固定版面上特定的专门栏目中发表的评论。杂文是文艺性专栏评论。它们的传播特点包括:形式固定、作者广泛、贴近时事、形象生动、短小精悍、犀利泼辣、风格多样、喜闻乐见。

  • 第21题:

    杂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 1、题材广泛,思想深刻;
    (1)在广阔的领域严格选材。深刻挖掘主题,思想要深刻
    (2)大处着眼,小处落笔。着眼于有代表性的问题或倾向
    2、形象说理,巧喻善比
    (1)借助形象说理。选择典型、鲜明的形象
    (2)巧喻善比。由实见虚,由此及彼
    3、突出重点,全面分析
    (1)着眼重点,想到全局。既不能面面俱到,又要避免片面性
    (2)实事求是,辩证分析。既切中时弊,又讲究分寸
    4、主题严肃,笔法灵活
    (1)严肃而深刻的主题,灵活而幽默的论述
    (2)杂文的形象性、知识性、趣味性

  • 第22题:

    经济漫谈专栏评论的写作要求是什么?


    正确答案: 1、贴近经济生活
    写作经济漫谈要善于观察经济现象,发现经济工作中的矛盾和弊端,探索经济运行的规律,力求使选题和立论贴近经济生活,加强针对性,强化导向效应。
    2、有一点前瞻性见解
    前瞻性指的是在写作时,善于站在时代的高度,把握全局,通过经济形势的分析,市场的分析,经济发展趋势的预测,从一时一地一事的具体动态中触摸经济发展的脉搏,提出带有提示性或预见性的主张和建议,以推动改革和经济运行的良性发展。
    3、虚实结合,深入浅出
    只是就经济谈经济、就业务谈业务,往往会导致“内行不爱看,外行看不懂”的不良效果,而要改变这一状况,就要求我们做到虚实结合,深入浅出。

  • 第23题:

    赞誉式专栏评论的任务和要求有哪些?


    正确答案: 赞誉式专栏评论的任务在于通过对正面典型的赞誉评价,扶持正气,鼓舞干劲,表彰先进,倡导新风,肯定新鲜经验,唱响主旋律,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
    要求:
    1)明确赞誉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2)对赞誉对象理应怀有真挚的感情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3)多侧面地选择赞誉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