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978年12月党中央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广播宣传在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进行报道的同时,坚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不断进行改革,大致可以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83年第十一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这几年广播在“自己走路”的方针指导下,扩大记者队伍,增加自采报道,并按“新、快、短”的原则改进新闻报道;言论节目迅速崛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从1979年开始恢复评论节目;主持人崭露头角,1981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办了徐曼主持的对台湾广播节目《空中之友》,广东台开办了李一萍主持的《大众信箱》;同时理论讲座开始兴旺。
第二阶段,从第十一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至1986年底。这一阶段广播宣传在连续报道、口头报道和批评报道方面有重大突破和长足进步:中央台关于朱伯儒、雷雨顺等的连续报道和关于双城堡火车站野蛮装卸洗衣机事件的批评报道在社会上产生重大影响;上海台的口语报道走在前列;广东台首创的“板块节目”成为一种新的节目形式。
第三阶段,从1986年底至90年代初,广播改革从单项到整体,从微观到宏观。1986年12月15日,广东创办珠江经济广播电台,以“板块节目”为特点,采用主持人直播和“热线电话”的方式,密切了与听众的联系,实现了听众直接参与;1987年6月,上海台推出新体制,按新闻、文艺、教育、经济分类,率先实现系列台模式;此后,大板块、主持人直播、听众热线参与各种节目遍地开花,采编工作面目一新。
第四阶段,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广播新闻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展的基础上,以全新面貌出现在新闻竞争中,开始了重新振兴和再创辉煌的新时期。这一轮改革的特点,一是再造新闻优势,创办名牌和精品节目,以优化和提高节目质量为主攻方向;二是多样性专业化特征日趋明显,专业台设置基本框架完成。同时,广播新闻事业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和改革也同步推进,为广播新闻事业的更大发展积累后劲。
更多“论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播的改革之路?”相关问题
  • 第1题:

    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是( )

    A. 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走产学研结合的改革发展之路
    B. 课堂教学和实习、实训相集合,走产学研结合的改革发展之路
    C. 理论教学和自主创新相结合,走产学研结合的改革发展之路
    D. 社会实践与科研相结合,走产学研结合的改革发展之路

    答案:A
    解析:

  • 第2题:

    2008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周年。我们党于()年召开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我们所处历史发展新时期的最突出的标志就是()。

    • A、20   1988   改革开放
    • B、25   1983   快速发展
    • C、30   1978   与时俱进

    正确答案:C

  • 第3题:

    论述二战后美国教育改革的进程及其启示。


    正确答案: 1、进入20世纪50年代,随着苏联卫星上天,美国改革教育的呼声更为强烈,1958年美国颁布《国防教育法》,加强普通学校的自然科学、数学和现代外语的教学,并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强调天才教育,增拨大量教育经费。该法的颁布有利于美国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培养科技人才。
    2、60年代的教育改革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一是中小学的课程改革;二是继续解决教育机会不平等的问题;三是发展高等教育,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
    3、70年代的改革主要围绕生计教育和返回基础进行的。省级教育的实质是以职业教育和劳动教育为核心的适应社会发展的教育,返回基础主要是针对中小学出现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薄弱的问题而言的。
    4、80-90年代,美国为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问题提出《国家在危急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报告建议加强中学五门新基础课的教学,提高教育标准和要求,改进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的专业训练标准、地位和待遇,各级政府加强对教育改革的领导和实施。
    该报告对美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回复和确立了学术性学科在中学课程结构中的主体地位。
    2、加强了课程结构的统一性,对所有学生提出了严格的共同要求。
    3、增强了公众对教育的信心,重新激发了公众对教育的关注和自主。但是该运动也引起了一些新的问题,例如,因过分强调标准化的测试成绩,导致忽视学生个性的培养;因教学要求过于统一,导致缺乏灵活性,因强调提高教育标准和要求,使潜在的辍学人数迅速增加。

  • 第4题:

    我国社会主义的强国之路是坚持()

    • A、深化改革
    • B、改革开放
    • C、扩大开放

    正确答案:B

  • 第5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到来的标志。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掀起了中国的改革浪潮。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出了哪些重大决策?这次改革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正确答案: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这次改革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社会地位,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第7题:

    走()和精兵之路,必须正确处理军队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 A、强军之路
    • B、科技强军
    • C、发展之路
    • D、改革之路

    正确答案:B

  • 第8题:

    改革是动力,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正确答案:正确

  • 第9题:

    名词解释题
    广播评论的论述语言

    正确答案: 是广播评论中的两种声音符号的一种,为了其他广播体裁的语言相区别,我们把广播评论中的同音响相对应的语言,称为论述语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论述家庭的功能。(改革开放后,家庭功能的变化和存在的问题)

    正确答案: 家庭是建立在姻缘关系和血缘关系基础上的人类共同生活的初级社会群体。
    (1)生物功能。家庭的生物功能包括性生活的满足和生育两个方面。性行为的满足方式是社会性的,生育是两性结合的产物。
    (2)经济功能。家庭的经济功能包括生产和消费。在传统的社会中,家族是基本的生产单位,生产组织与生活组织合一,家族通过组织生产满足着家族成员的生存和发展的物质需要。在现代社会中,家族的生产功能外移,家庭的主要经济功能表现为组织消费。
    (3)抚育功能。养育子女不但是一项社会责任,也是人们对未来的寄托,而且生育子女有利于家庭的稳定。儿童少年社会化,对儿童少年的关怀和培养是家庭的一项重要功能。
    (4)赡养功能。对老人的赡养包括物质上的供养和精神上的慰藉,家庭成员之间因为相互之间的亲和性而在赡养老人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传统社会,养老责任是由家庭来承担的;在现代社会,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不能完全替代家族的赡养功能。
    (5)休息与精神满足。家庭作为工作之外人们活动的另一重要场所,发挥着休息和满足家庭成员精神满足的功能。
    改革开放后,家庭功能存在的问题变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离婚问题、养老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试论述清洁生产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正确答案: 清洁生产能够节能、降耗、减污、降低产品成本和废物处理费用,节约资源和能源,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率,使企业的局部利益和当前利益与社会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有机结合起来,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使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成为现实。
    具体来讲:
    1、清洁生产可以避免和减少末端治理不彻底造成的二次污染。
    2、清洁生产可以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改变“环保就是花钱”的错误观念。
    3、清洁生产还可以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
    总之,实施清洁生产体现了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可以实现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保障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论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播的改革之路?

    正确答案: 1978年12月党中央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广播宣传在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进行报道的同时,坚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不断进行改革,大致可以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83年第十一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这几年广播在“自己走路”的方针指导下,扩大记者队伍,增加自采报道,并按“新、快、短”的原则改进新闻报道;言论节目迅速崛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从1979年开始恢复评论节目;主持人崭露头角,1981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办了徐曼主持的对台湾广播节目《空中之友》,广东台开办了李一萍主持的《大众信箱》;同时理论讲座开始兴旺。
    第二阶段,从第十一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至1986年底。这一阶段广播宣传在连续报道、口头报道和批评报道方面有重大突破和长足进步:中央台关于朱伯儒、雷雨顺等的连续报道和关于双城堡火车站野蛮装卸洗衣机事件的批评报道在社会上产生重大影响;上海台的口语报道走在前列;广东台首创的“板块节目”成为一种新的节目形式。
    第三阶段,从1986年底至90年代初,广播改革从单项到整体,从微观到宏观。1986年12月15日,广东创办珠江经济广播电台,以“板块节目”为特点,采用主持人直播和“热线电话”的方式,密切了与听众的联系,实现了听众直接参与;1987年6月,上海台推出新体制,按新闻、文艺、教育、经济分类,率先实现系列台模式;此后,大板块、主持人直播、听众热线参与各种节目遍地开花,采编工作面目一新。
    第四阶段,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广播新闻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展的基础上,以全新面貌出现在新闻竞争中,开始了重新振兴和再创辉煌的新时期。这一轮改革的特点,一是再造新闻优势,创办名牌和精品节目,以优化和提高节目质量为主攻方向;二是多样性专业化特征日趋明显,专业台设置基本框架完成。同时,广播新闻事业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和改革也同步推进,为广播新闻事业的更大发展积累后劲。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论述家庭的功能。(改革开放后,家庭功能的变化和存在的问题)


    正确答案: 家庭是建立在姻缘关系和血缘关系基础上的人类共同生活的初级社会群体。
    (1)生物功能。家庭的生物功能包括性生活的满足和生育两个方面。性行为的满足方式是社会性的,生育是两性结合的产物。
    (2)经济功能。家庭的经济功能包括生产和消费。在传统的社会中,家族是基本的生产单位,生产组织与生活组织合一,家族通过组织生产满足着家族成员的生存和发展的物质需要。在现代社会中,家族的生产功能外移,家庭的主要经济功能表现为组织消费。
    (3)抚育功能。养育子女不但是一项社会责任,也是人们对未来的寄托,而且生育子女有利于家庭的稳定。儿童少年社会化,对儿童少年的关怀和培养是家庭的一项重要功能。
    (4)赡养功能。对老人的赡养包括物质上的供养和精神上的慰藉,家庭成员之间因为相互之间的亲和性而在赡养老人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传统社会,养老责任是由家庭来承担的;在现代社会,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不能完全替代家族的赡养功能。
    (5)休息与精神满足。家庭作为工作之外人们活动的另一重要场所,发挥着休息和满足家庭成员精神满足的功能。
    改革开放后,家庭功能存在的问题变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离婚问题、养老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

  • 第14题:

    经济体制改革为什么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为什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正确答案: 经济体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而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必须坚持,而具体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则需要改革。只有对那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具体形式进行改革,才能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2)我国原有经济体制的弊端是:政企不分;企业缺乏应有的责、权、利;条块分割;单纯依靠指令性计划管理,忽视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上统收统支,平均主义严重;对外基本上闭关自守。这些弊端阻碍着生产力发展。
    (3)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仅要大力发展生产力,还要继续解放生产力。无论是解放生产力还是发展生产力,都需要进行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发展与改善。

  • 第15题:

    广播评论的论述语言


    正确答案: 是广播评论中的两种声音符号的一种,为了与其它广播体裁的语言相区别,我们把广播评论中的同音响相适应的语言,称为论述语言,并把它定义为评论主体用来表达内容的所有话语,也就是说,论述语言是评论主体的话语。

  • 第16题:

    我国自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就开始了改革开放()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7题:

    试论述我国改革开放后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正确答案: 我国改革开放后社会保障基本实现了由“企业自保”向“社会互济”、由“全部包揽”向“三方分担”、由“平均主义”向“效率公平兼顾”、由“福利包揽”向“基本保障”、由“局部覆盖”向“全体覆盖”的转变°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4年—1986年,主要是在部分市县试行国有企业职工退休费用社会统筹,建立了劳动合同制工人养老保险基金并实行个人缴费,同时在国有企业部分职工中建立待业保险制度°
    第二阶段:1987年—1990年,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退休费用社会统筹,并以此带动工伤、医疗等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同时由市县统筹过度到省级统筹°
    第三阶段:1991年—1995年,对养老、失业等项社会保险制度进行了较全面的改革,主要是扩大社会保险的实施范围,调整社会保险待遇的结构、推行职工个人缴纳部分养老保险费的制度,规定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办法,研究制定有关法规、条例等°
    第四阶段:1996年以来,各地各部门按“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原则,制定并出台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在失业保险制度方面与企业改革和再就业工程接轨,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运用失业保险促进再就业的路子°1998年成立了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使社会保障体系走向统一管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加快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初步形成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相结合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大力发展社会保险的同时,积极发展商业保险,发挥其对社会保障的补充作用;制定相应政策切实保护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社会群体和优抚救助对象的合法利益;建立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抚恤补偿机制;依法安置退役军人;积极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和社区服务,加强福利设施建设等°

  • 第18题:

    下列关于中共八大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论述,正确的有()。①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②都明确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③都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④有内在的继承性

    •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是深化体育改革的必由之路。


    正确答案:体制创新

  • 第20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所进行的改革()。

    • A、仅是经济体制改革
    • B、仅是政治体制改革
    • C、仅是文化体制改革
    • D、是全面的改革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问答题
    试论述我国改革开放后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正确答案: 我国改革开放后社会保障基本实现了由“企业自保”向“社会互济”、由“全部包揽”向“三方分担”、由“平均主义”向“效率公平兼顾”、由“福利包揽”向“基本保障”、由“局部覆盖”向“全体覆盖”的转变°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4年—1986年,主要是在部分市县试行国有企业职工退休费用社会统筹,建立了劳动合同制工人养老保险基金并实行个人缴费,同时在国有企业部分职工中建立待业保险制度°
    第二阶段:1987年—1990年,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退休费用社会统筹,并以此带动工伤、医疗等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同时由市县统筹过度到省级统筹°
    第三阶段:1991年—1995年,对养老、失业等项社会保险制度进行了较全面的改革,主要是扩大社会保险的实施范围,调整社会保险待遇的结构、推行职工个人缴纳部分养老保险费的制度,规定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办法,研究制定有关法规、条例等°
    第四阶段:1996年以来,各地各部门按“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原则,制定并出台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在失业保险制度方面与企业改革和再就业工程接轨,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运用失业保险促进再就业的路子°1998年成立了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使社会保障体系走向统一管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加快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初步形成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相结合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大力发展社会保险的同时,积极发展商业保险,发挥其对社会保障的补充作用;制定相应政策切实保护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社会群体和优抚救助对象的合法利益;建立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抚恤补偿机制;依法安置退役军人;积极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和社区服务,加强福利设施建设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是深化体育改革的必由之路。

    正确答案: 体制创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2008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周年。我们党于()年召开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我们所处历史发展新时期的最突出的标志就是()。
    A

    20   1988   改革开放

    B

    25   1983   快速发展

    C

    30   1978   与时俱进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