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益脾散功效与作用

题目

益脾散功效与作用


相似考题
更多“益脾散功效与作用”相关问题
  • 第1题:

    益志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右肾虚寒,小便频数,遗精白浊,腰胁引痛,咳嗽短气,四肢烦疼,耳呜面黑,骨蒸潮热,头晕目眩者。

  • 第2题:

    当归益荣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产后失血,肝经虚极,不能摄血束筋,七日外玉门不闭;兼治阴脱阴挺。

  • 第3题:

    益脾镇惊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小儿气弱受惊,致成泄泻,昼则惊惕,夜卧不安,粪稠若胶,色青如苔者。益脾清肝,镇惊安神。

  • 第4题:

    益黄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脾胃虚弱,腹痛泄痢,不思乳食,神倦面黄,疳积腹大身瘦。温中理气,健脾止泻。

  • 第5题:

    问答题
    益元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感受暑湿,身热烦渴,小便不利,或呕吐泄泻,或下痢赤白,亦可用于膀胱湿热所致的癃闭淋痛,砂淋、石淋。清暑利湿。
    解析: 益元散
    【来源】《宣明论方》卷十。
    【异名】天水散、太白散(《伤寒直格》卷下)、六一散(《伤寒标本》卷下)。
    【组成】滑石180克甘草30克
    【用法】为细末。每服9克,温水调下,日三服;欲饮冷者,新汲水调服。亦可加蜜少许调服。伤寒发汗,煎葱白、豆豉汤调下;难产,紫苏汤调下。
    【功用】清暑利湿。
    【主治】感受暑湿,身热烦渴,小便不利,或呕吐泄泻,或下痢赤白,亦可用于膀胱湿热所致的癃闭淋痛,砂淋、石淋。
    【禁忌】孕妇忌服。
    【方论】暑湿所致之病,治当清暑利湿。方中滑石性寒味淡,寒能清热,淡能渗湿,使三焦湿热从小便而出,少佐甘草以和中气,与滑石相配,有甘寒生津之义,使小便利而津液不伤,二药相配,共成清暑利湿之功。

  • 第6题:

    问答题
    扶脾生脉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出血后脾胃虚弱,气喘神疲,吐衄不止。健脾复脉。
    解析: 扶脾生脉散
    【来源】《医学入门》卷七。
    【异名】黄耆补血汤(《医学入门》卷七)。
    【组成】人参当归白芍各3克紫菀黄耆各6克麦门冬五味子甘草各1.5克
    【用法】水煎,饭后温服。
    【功用】健脾复脉。
    【主治】出血后脾胃虚弱,气喘神疲,吐衄不止。

  • 第7题:

    问答题
    扶脾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脾泄。气弱易饱,口渴,大便稀溏。助元气,益脾阴。
    解析: 扶脾散
    【来源】《寿世保元》卷三。
    【组成】莲肉(去心,不去皮)45克陈皮30克白茯苓30克白术(东壁土炒)60克麦芽(炒)15克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6克,加白砂糖6克,白滚水送下。
    【功用】助元气,益脾阴。
    【主治】脾泄。气弱易饱,口渴,大便稀溏。

  • 第8题:

    问答题
    益脾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脾胃伤冷,泄泻腹痛,全不入食。理气温中,健脾止泻,
    解析: 益脾散
    【来源】《小儿卫生总微论》卷十。
    【组成】陈皮30克(去白)青皮(去瓤)15克诃子肉15克甘草(锉,炒)15克丁香6克干山药60克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3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至90毫升,去滓温服。与益儿丸间服甚妙。
    【功用】理气温中,健脾止泻,
    【主治】脾胃伤冷,泄泻腹痛,全不入食。

  • 第9题:

    问答题
    益脾饼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脾胃寒湿,饮食减少,长作泄泻,完谷不化。温中益脾。
    解析: 益脾饼
    【来源】《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组成】白术120克干姜60克鸡内金60克熟枣肉250克
    【用法】上药四味,白术、鸡内金皆用生者,每味各自轧细焙熟,再将干姜轧细,共和枣肉同捣如泥,作小饼。木炭火上炙干,空腹时当点心,细嚼咽之。
    【功用】温中益脾。
    【主治】脾胃寒湿,饮食减少,长作泄泻,完谷不化。

  • 第10题:

    益肾调经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妇女肾虚,经来色淡而多,经后腹痛腰酸,肢软无力,脉沉弦无力。温肾调经。

  • 第11题:

    茸附益肾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阳痿,早泄。

  • 第12题:

    补脾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脾阳不足,食积不消,大肠滑泄,腹痛肠鸣。

  • 第13题:

    理脾益营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脾虚血少,阴虚发热,不宜用当归、生地者。

  • 第14题:

    问答题
    益脾镇惊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小儿气弱受惊,致成泄泻,昼则惊惕,夜卧不安,粪稠若胶,色青如苔者。益脾清肝,镇惊安神。
    解析: 益脾镇惊散
    【来源】《医宗金鉴》卷五十二。
    【组成】人参4.5克白术(土炒)茯苓各9克朱砂2.4克钩藤6克甘草(炙)1.5克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每服3克,灯心汤调服。
    【功用】益脾清肝,镇惊安神。
    【主治】小儿气弱受惊,致成泄泻,昼则惊惕,夜卧不安,粪稠若胶,色青如苔者。

  • 第15题:

    问答题
    烧脾散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饮啖生冷果菜,寒留中焦,心脾冷痛不可忍,及老幼霍乱吐泻。温中祛寒,理气化滞。
    解析: 烧脾散2
    【来源】《重订严氏济生方》。
    【组成】干姜(炮)厚朴(姜制,锉,炒)草果仁缩砂仁神曲(炒)麦蘖<炒)橘红高良姜(锉,炒)甘草(炙)各等分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9克,热盐汤调服,不拘时。
    【功用】温中祛寒,理气化滞。
    【主治】饮啖生冷果菜,寒留中焦,心脾冷痛不可忍,及老幼霍乱吐泻。

  • 第16题:

    问答题
    理脾益营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脾虚血少,阴虚发热,不宜用当归、生地者。
    解析: 理脾益营汤
    【来源】《不居集》上集卷十。
    【组成】制首乌9克海参莲肉黑料豆各6克山药扁豆各3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脾虚血少,阴虚发热,不宜用当归、生地者。
    【加减】阴阳两虚,加中和理阴汤;血分热,加丹皮、地骨皮各2.5克;痰多,加橘红、贝母各1.8克;咳嗽,加紫菀、枇杷叶;汗多,加浮小麦3克;失血,加金墨、藕节;食少,加谷芽、苡仁各3~6克。

  • 第17题:

    问答题
    当归益荣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产后失血,肝经虚极,不能摄血束筋,七日外玉门不闭;兼治阴脱阴挺。
    解析: 当归益荣散
    【来源】《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五。
    【组成】当归黄芩牡蛎赤芍防风龙骨陈皮蛇床子白芷黄耆川芎生地升麻甘草
    【用法】水煎服。
    【主治】产后失血,肝经虚极,不能摄血束筋,七日外玉门不闭;兼治阴脱阴挺。
    【加减】产后十日以外患此证,加人参、熟地、白芍、地榆,去白芷、赤芍、生地。另外再用枳壳、诃子、白矾、酸笃子草(即雀儿酸)煎汤熏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