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加味理中汤1功效与作用

题目

加味理中汤1功效与作用


相似考题
更多“加味理中汤1功效与作用”相关问题
  • 第1题:

    加味葛根芩连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的急性期。清热透表,芳香逐秽,调肝熄风,宣痹通络。

  • 第2题:

    肉果理中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泄泻,脉虚缓者。

  • 第3题:

    加味调中益气汤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气血俱虚头痛。

  • 第4题:

    加味理中汤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肺胃俱寒咳嗽。温中祛寒,化痰止咳。

  • 第5题:

    理中降痰汤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痰盛自汗。温中健脾,降气化痰。

  • 第6题:

    理中汤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脾胃虚寒证,自利不渴,呕吐腹痛,腹满不食及中寒霍乱,阳虚失血,如吐血、便血或崩漏,胸痞虚证,胸痛彻背,倦怠少气,四肢不温。现用于急、慢性胃炎,胃窦炎、溃疡病、胃下垂、慢性肝炎等属脾胃虚寒者。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 第7题:

    问答题
    加味理中汤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肺胃俱寒咳嗽。温中祛寒,化痰止咳。
    解析: 加味理中汤2
    【来源】《仁斋直指》卷八。
    【组成】人参白术干姜(不炒)甘草(炙)半夏(制)茯苓橘红细辛北五味子各等分
    【用法】上药细锉。每服7.5克,加生姜、大枣,水煎,空腹时服。曾经解利者通用。
    【功用】温中祛寒,化痰止咳。
    【主治】肺胃俱寒咳嗽。

  • 第8题:

    问答题
    加味调中益气汤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劳倦伤脾,心火独旺,发热食少,经闭不行,脉软数者。(闭经)
    解析: 加味调中益气汤2
    【来源】《医略六书》卷二十六。
    【组成】人参4.5克黄耆9克(蜜炙)白术4.5克(炒)炙草4.5克当归9克生地9克花粉9克
    【用法】水煎,去滓温服。
    【主治】劳倦伤脾,心火独旺,发热食少,经闭不行,脉软数者。(闭经)
    【方论】劳倦伤脾,胃气不化,心火不降,而独旺于中,乘阳则发热;食少新血不生,所以月事衰少不来。方中参、耆补益中气,善退虚热;归、术调补肝脾,能助运化;生地、花粉泻热凉血以滋阴;炙甘草缓中益胃以调气。水煎温服,使脾胃气壮,则经脉滋荣而新血自生,发热经闭即自愈。

  • 第9题:

    问答题
    加味理中汤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饮酒过多,及啖炙博热食动血,发为鼻衄。
    解析: 加味理中汤1
    【来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
    【组成】人参白术甘草(炙)干姜(炮)干葛川芎各等分
    【用法】上为锉散。每服12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5毫升,去滓温服。
    【主治】饮酒过多,及啖炙博热食动血,发为鼻衄。

  • 第10题:

    问答题
    加味调中益气汤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气血俱虚头痛。
    解析: 加味调中益气汤1
    【来源】《医学正传》卷四引东垣方。
    【组成】陈皮黄柏(酒炒)各0.9克升麻(去粗皮)柴胡(去芦)各1.2克人参甘草(炙)苍术各18克(米泔浸)黄耆3克川芎1.8克蔓荆子0.9克(杵去皮)细辛0.6克(一方有木香0.6克,无黄柏)
    【用法】上药细切,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
    【主治】气血俱虚头痛。
    【加减】如大便虚坐不得,或了而不了,腹中逼迫,此血虚血涩也,加当归身1.5克。

  • 第11题:

    问答题
    理中降痰汤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痰盛自汗。温中健脾,降气化痰。
    解析: 理中降痰汤1
    【来源】《杂病源流犀烛》卷七。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半夏干姜苏子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温中健脾,降气化痰。
    【主治】痰盛自汗。

  • 第12题:

    问答题
    加味理中地黄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小儿慢惊,气血极虚,神衰体弱至极者。助气补血,回阳救逆。
    解析: 加味理中地黄汤
    【来源】《福幼编》。
    【组成】熟地15克当归6克萸肉3克枸杞6克白术9克炮姜3克党参6克炙甘草3克枣仁6克(炒,研)肉桂3克故纸6克炙耆6克生姜3片红枣3枚核桃肉2个
    【用法】用灶心土60克,煮水煎药,取浓汁200毫升,另加附子1.5克,煎水搀入。谅儿大小,分数次灌人。
    【功用】助气补血,回阳救逆。
    【主治】小儿慢惊,气血极虚,神衰体弱至极者。
    【加减】如咳嗽不止者,加粟壳3克、金樱子3克;如大热不退,加白芍3克;泄泻不止者,加丁香1.5克。

  • 第13题:

    加味治中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脾胃不足,饮食不节,过食生冷,肠鸣腹痛,泄泻注下。温中健脾。

  • 第14题:

    丁附理中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胃寒呕逆,及服寒凉药过多,伤胃呃忒者。

  • 第15题:

    加味调中益气汤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劳倦伤脾,心火独旺,发热食少,经闭不行,脉软数者。(闭经)

  • 第16题:

    加味归脾汤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小儿因乳母忧思郁怒,胸胁作痛,或肝脾经分患疮疡;或寒热惊悸无寐,或便血盗汗,疮口不敛。

  • 第17题:

    加味理中地黄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小儿慢惊,气血极虚,神衰体弱至极者。助气补血,回阳救逆。

  • 第18题:

    加味解毒汤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黄疸。周身如金黄色,小便如浓煮柏汁,服诸药不效者。清热渗湿,疏肝利胆。

  • 第19题:

    问答题
    加味治中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脾胃不足,饮食不节,过食生冷,肠鸣腹痛,泄泻注下。温中健脾。
    解析: 加味治中汤
    【来源】《重订严氏济生方》。
    【组成】干姜(炮)白术青皮(去白)陈皮(去白)缩砂仁各30克人参(去芦)甘草(炙)各15克
    【用法】上哎咀,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枣子1枚,煎至16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功用】温中健脾。
    【主治】脾胃不足,饮食不节,过食生冷,肠鸣腹痛,泄泻注下。

  • 第20题:

    问答题
    茯苓理中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霍乱,脐上筑而悸。
    解析: 茯苓理中汤
    【来源】《外台秘要》卷六。
    【组成】茯苓6克甘草9克(炙)干姜3克(炮)人参9克木瓜9克
    【用法】上五味,哎咀。以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适寒温,分为四服。
    【主治】霍乱,脐上筑而悸。

  • 第21题:

    问答题
    加味柴胡汤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由于郁怒,肝胆之火上冲,致发呃逆,身无寒热,头不痛,呃三四声即止,或连续而不已,脉象弦数者。疏肝泻火。
    解析: 加味柴胡汤1
    【来源】《症因脉治》卷二。
    【组成】柴胡黄芩陈皮甘草山栀丹皮
    【用法】水煎服。
    【功用】疏肝泻火。
    【主治】由于郁怒,肝胆之火上冲,致发呃逆,身无寒热,头不痛,呃三四声即止,或连续而不已,脉象弦数者。

  • 第22题:

    问答题
    加味温胆汤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病后虚烦,不得卧,及心胆虚怯,触事易惊,短气悸乏。益气补血,养心安神。
    解析: 加味温胆汤1
    【来源】《万病回春》卷四。
    【组成】半夏(泡七次)10.5克竹茹枳实(麸炒)各4.5克陈皮6.6克茯苓甘草各3.2克酸枣仁(炒)远志(去心)五味子人参熟地黄各3克
    【用法】上锉一剂。姜、枣煎服。
    【功用】益气补血,养心安神。
    【主治】病后虚烦,不得卧,及心胆虚怯,触事易惊,短气悸乏。

  • 第23题:

    问答题
    加味四物汤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瘀血腰痛,妇人月经来时,血多有块,色紫稠粘,内有瘀血者。活血祛瘀。
    解析: 加味四物汤1
    【来源】《玉机微义》卷三十一引《医垒元戎》。
    【异名】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卷四十四)。
    【组成】熟地黄白芍药当归川芎桃仁红花
    【用法】水煎服。
    【功用】活血祛瘀。
    【主治】瘀血腰痛,妇人月经来时,血多有块,色紫稠粘,内有瘀血者。

  • 第24题:

    问答题
    理中汤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脾胃虚寒证,自利不渴,呕吐腹痛,腹满不食及中寒霍乱,阳虚失血,如吐血、便血或崩漏,胸痞虚证,胸痛彻背,倦怠少气,四肢不温。现用于急、慢性胃炎,胃窦炎、溃疡病、胃下垂、慢性肝炎等属脾胃虚寒者。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解析: 理中汤1
    【来源】《伤寒论》。
    【异名】人参汤(《金匮要略》卷上)、治中汤(《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理中煎(《鸡峰普济方》卷十二)、人参理中汤(《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
    【组成】人参干姜甘草(炙)白术各9克
    【用法】上药切碎。用水1.6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每次温服200毫升,日三服。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200毫升左右,微自温,勿揭衣被。
    【功用】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主治】脾胃虚寒证,自利不渴,呕吐腹痛,腹满不食及中寒霍乱,阳虚失血,如吐血、便血或崩漏,胸痞虚证,胸痛彻背,倦怠少气,四肢不温。现用于急、慢性胃炎,胃窦炎、溃疡病、胃下垂、慢性肝炎等属脾胃虚寒者。
    【方论】方中干姜温运中焦,以散寒邪为君;人参补气健脾,协助干姜以振奋脾阳为臣;佐以白术健脾燥湿,以促进脾阳健运;使以炙甘草调和诸药,而兼补脾和中,以蜜和丸,取其甘缓之气调补脾胃。诸药合用,使中焦重振,脾胃健运,升清降浊机能得以恢复,则吐泻腹痛可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