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学术界大多数人认为戏曲是在多少年前形成的()”相关问题
  • 第1题:

    辣妈这个概念被学术界普遍认为是女性地位提升的反应。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题:

    科尔伯格认为绝大多数人的行为是在不同层次间来回转换。


    正确答案:正确

  • 第3题:

    20世纪80年代,在神农架发现的()被学术界认为是汉民族的创世史诗。


    正确答案:黑暗传

  • 第4题:

    学术界有人认为雍正帝搞特务统治。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目前学术界大多数人认为,词起源于()。

    • A、隋唐初
    • B、中晚唐
    • C、诗经
    • D、六朝乐府

    正确答案:A

  • 第6题:

    中国戏曲是怎样起源和形成的?


    正确答案:中国戏曲的起源很早,在上古原始社会的歌舞中已经萌芽了。但它发育成长的过程却很长,经过汉、唐,直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形态。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形成的。庙会和瓦舍勾栏对戏曲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
    在原始社会里,人们过节日,往往以歌舞祀神,同时也娱乐自己。当时的节日,有纪念战争胜利的,有庆祝丰收的,有驱鬼除疫的,有祭祀祖先的,还有专为男女求爱的,等等。
    农村歌舞从原始社会直到12世纪的北宋,在艺术上虽然也有很大的发展,但始终没有进一步形成为较完整的戏剧形式。到了宋室南迁,南方商品经济发展迅速,东南沿海一带出现了商业城市和港口,附近农村在生活上也起了很大变化,出现了职业化的艺术团体。于是,早期的戏曲形式——南戏就应运而生了。
    说唱对于戏曲的影响有两方面:一是说唱文学对剧本创作的影响;一是说唱音乐对戏曲唱腔的影响。
    中国汉民族没有长篇史诗,最早的咏叙部族历史的诗篇见于《诗经》,这些诗是对祖先的颂歌。而真正作为文学作品的叙事诗,篇幅较长的,只有南北朝时代北方的《木兰诗》和南方的《孔雀东南飞》,但也没有证据说明是和着管弦歌唱的。只有两汉时代乐府诗歌的“相和歌辞”中有一部分如《白头吟》(相如、文君的故事)《陌上桑》(罗敷女的故事)等,是配合管弦歌唱故事的。这一部分乐府诗歌在南北朝时称为大曲。因为这些歌辞是用“大曲”的乐曲来歌唱的。大曲是一种音乐形式,它是以一支曲子反复演唱多遍来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唐代寺院用边唱边讲的方式讲说佛经故事和世俗故事,称为“俗讲”或“啭变”,这类讲唱的本子叫做“变文”。变文的文体是一段散文和一段七言或五言的韵文相间。这种文体后来为宋代鼓子词所继承,用以咏唱故事。
    中国的说唱艺术到了13世纪的金代,出现了董解元的说唱诸宫调《西厢记》。“董西厢”的出现,表明说唱艺术无论在文学上还是音乐上都已经完全成熟;而说唱艺术的成熟,则为戏曲的产生在文学上和音乐上铺平了道路。
    滑稽戏是从“优”发展而来的。优的出现很早,据历史记载,最早是出现在公元前774年西周幽王的宫廷。优是国王贵族的弄臣,专以讽刺调笑为职务。国王行事不当,不能直接批评,就利用优来进行调笑以达到讽刺的目的。到了封建时代,优从对帝王进行讽谏,变成帝王用来讽刺臣下的手段。从此,优的表演就被称为参军戏,并从一个角色发展成两个角色,被戏弄的叫“参军”,而去戏弄他的就叫“苍鹘”。到晚唐时期,参军戏发展成为多人演出,戏剧情节也比较复杂,除男角色外,还有女角色出场。到了唐末五代,又改称“杂剧”,至宋,更出现了五个角色名目,并各有分工职司。虽然有了上述种种变化,但其内容仍属滑稽调笑性质;不过这时多以市井人物为取笑的对象。
    上述三类艺术,细分起来,品种很多,统称为“百戏”,又名“散乐”。秦汉以来,百戏有一种集中表演的传统。唐代的歌舞百戏表演场所,除宫廷演出外,也设在长安几座大的寺庙里。到了北宋,商品经济发达,北宋都城东京(今开封)等地成为繁华的大商业都市。东京除相国寺为游观之地外,还有专为各种艺术表演而设的瓦舍。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的瓦舍勾栏承袭北宋体制,但杂剧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所发展和提高。瓦舍勾栏各种伎艺集中表演,招徕观众,他们互相观摩,互相竞争,也互相吸收,逐渐汇合,这就促进了戏曲的形成。起源于滑稽戏的宋杂剧就是在瓦舍勾栏中吸收了各种伎艺而形成的综合性戏曲艺术。
    宋杂剧是中国最早的戏曲形式。金院本与宋杂剧实同而名异,但艺术上有所发展,它是从宋杂剧过渡到元杂剧的重要形式。金院本是宋杂剧的发展,同时又是元杂剧的孕育者;出现了金院本,元杂剧的诞生条件也就完全成熟了。

  • 第7题:

    戏曲的形成过程


    正确答案:要点:(1)远源——原始社会至唐宋;(2)宋金的“诸宫调”;(3)杂剧与南戏。

  • 第8题:

    ()是公元12世纪在南方温州等地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一般认为南戏产生是中国戏曲形成的标志。


    正确答案:南戏

  • 第9题:

    宇宙创生是在大约200亿年前,地球形成是在()年前,原始生命的出现是在35亿年前。


    正确答案:46亿

  • 第10题:

    填空题
    我国戏曲种类繁多,其中起源于江苏昆山的()是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而京剧是在200多年前()进京演出后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

    正确答案: 昆曲,四大徽班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昆曲从民间戏曲腔调形成昆山腔是在(  )。
    A

    元代

    B

    明代

    C

    清代

    D

    民国


    正确答案: D
    解析:
    昆曲起源于元朝末年的昆山地区,至今有600多年的历史。元末,顾坚等人把流行于昆山一带的南曲原有腔调加以整理和改进,称之为“昆山腔”,为昆曲之雏形。明朝嘉靖年间,杰出的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对昆山腔的声律和唱法进行改革创新,吸取海盐腔、弋阳腔等南曲的长处,发挥昆山腔自身流丽悠远的特点,又吸收北曲结构严谨的特点,运用北曲的演唱方法,以笛、箫、笙、琵琶为伴奏乐器,造就了一种细腻优雅,集南北曲优点于一体的“水磨调”,通称昆曲。

  • 第12题:

    填空题
    ()是公元12世纪在南方温州等地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一般认为南戏产生是中国戏曲形成的标志。

    正确答案: 南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一般认为星系形成的时期约在()

    • A、1亿年前
    • B、10亿年前
    • C、100亿年前
    • D、1000亿年前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现代学术界认为历史上的中国是专制社会。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5题:

    湘西州的什么戏曲曾被国内外学术界称为“中国戏剧的瑰宝”?形成于什么时候?


    正确答案:辰河高腔被国内外学术界称为“中国戏剧的瑰宝”,形成于清代道光至咸丰年间,属戏曲四大声腔中的弋阳腔。

  • 第16题:

    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文学史上只有()是真正的悲剧。


    正确答案:红楼梦

  • 第17题:

    南戏是公元()在南方()等地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一般认为南戏的产生是中国戏曲形成的标志。


    正确答案:12世纪;温州

  • 第18题:

    戏曲道白,过去有“()”之说,戏曲中的“()”四个功法中,功被认为最难掌握。


    正确答案:千斤白,四两唱;唱、念、做、打念

  • 第19题:

    我国音阶可以肯定在多少年前已经形成,有何依据?


    正确答案:据目前发现的史料,在河南舞阳骨笛之后近5000年的晚商时期,才有可以肯定存在五声,六声音阶,以至半音关系的实证。
    依据是:在河南辉县琉璃阁150好殷墓出土的五音孔陶埙。

  • 第20题:

    我们认同的戏曲形式是在元朝中期形成的。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1题:

    多选题
    一般认为闽南十音是从北方传入闽南,在发展过程中,汲取了闽南的()中许多精华,形成了浓郁地方风格。
    A

    伬唱

    B

    民间戏曲

    C

    民歌

    D

    民间器乐曲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20世纪80年代,在神农架发现的()被学术界认为是汉民族的创世史诗。

    正确答案: 黑暗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目前学术界大多数人认为,词起源于()。
    A

    隋唐初

    B

    中晚唐

    C

    诗经

    D

    六朝乐府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