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生成于1896—1897年旅居美国期间。”相关问题
  • 第1题:

    孙中山“节制资本”的思想体现了民生主义的进步。()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 第2题:

    简述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形成及内容。


    参考答案:

    (一)民生史观——孙中山经济思想的理论基础“民生是历史的重心”;“社会进化的定律是人类求生存(二)平均地权和土地公有。他提出的土地国有措施是征收地价税和土地增价归公。
    其具体办法是:
    A.核定地价。
    B.照价征税。
    C.照价收买。
    D.涨价归国。
    (三)节制资本,核心理念是发展国家资本,限制私人垄断资本。“节制私人资本”和“发达国家资本”。前者指用累进税率征收所得税、遗产税之类措施;后者则是主张把那些“不能委诸个人及有独占性质”的企业,收归“国家经营”。
    (四)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宏伟方案《实业计划》,《实业计划》是一部论述中国经济建设问题的专书。全书共包括六大计划,它不但包括孙中山对中国经济建设的全面设计,还有着他对有关经济发展和工业化道路问题的一系列见解和主张
    (五)孙中山的大同理想:这一社会是一个真正“自由、平等、博爱之境域”;全部土地都归国家所有,铁路、矿山、森林、航路都由国家经营,国家从土地和国营企业获得“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收入,并用以举办免费教育、养老恤贫和医疗卫生等社会福利事业,供公民享用;公民人人权利平等,无尊卑贵贱之分。


  • 第3题:

    中华民国17年,南京国民政府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生前大力提倡“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规定每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日)为植树节。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主要体现了()

    A民本主义思想

    B民族主义思想

    C民权主义思想

    D民生主义思想


    D

  • 第4题:

    对孙中山“平均地权”纲领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
    • B、是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
    • C、国民共享革命后所增涨的地价
    • D、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正确答案:D

  • 第5题:

    三民主义的思想形成于1879年孙中山伦敦留局期间。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孙中山“五权宪法”的宪法思想的理论基础是民生主义。


    正确答案:错误

  • 第7题:

    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核心是民生主义


    正确答案:错误

  • 第8题:

    孙中山先生从青年时代就关心植树造林,大力提倡“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这一理想贯彻于他一生的言行中。在他逝世后,人们秉承他的遗志,拟订每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日)为植树节,一改过去以清明节为植树节的制度。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主要体现了()

    • A、民本思想
    • B、民族主义思想
    • C、民权主义思想
    • D、民生主义思想

    正确答案:D

  • 第9题:

    单选题
    中华民国17年,南京国民政府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生前大力提倡“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规定每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日)为植树节。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主要体现了()
    A

    民本主义思想

    B

    民族主义思想

    C

    民权主义思想

    D

    民生主义思想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孙中山的经济建设思想已形成了一个国家经济近代化的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以他极力倡导的民生主义为理论基点,以他精心构制的()为宏伟蓝图。

    正确答案: 《实业计划》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生成于1896—1897年旅居美国期间。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三民主义的思想形成于1879年孙中山伦敦()期间。

    正确答案: 留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孙中山最早提出开发三峡水利的设想,这主要体现了下列哪一思想()

    A.国共合作

    B.民族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生主义


    参考答案:D

  • 第14题:

    在孙中山的思想中,“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属于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答案:C
    解析:
    【命题依据】
    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1905年11月,在同盟 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 生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即民族革命,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一 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追求独立, 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民权主义即政治革命,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 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生主义即社会革命,指的是“平均地权”,也就是核定全国土 地的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革命后的增价,则归国家,为国民共享。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初步描绘出中国还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是一个比较 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对推动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解题思路】
    (1)本题考査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中关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的理解。以 前属于《毛泽东思想概论》的考试点,现在属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考试点。
    (2)本题与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有一定的间接 联系e
    (3) 1924年1月,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上重新解释=民主义,使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 主义:在民族主义中突出了反帝的内容,强调对外实行中华民族的独立,同时主张国内各民族 —律平等;在民权主义中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 把民生主义概括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大原则(后来又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张), 并提出要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

  • 第15题:

    孙中山的经济建设思想已形成了一个国家经济近代化的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以他极力倡导的民生主义为理论基点,以他精心构制的()为宏伟蓝图。


    正确答案:《实业计划》

  • 第16题:

    1896年,孙中山在“伦敦蒙难”,被拘禁()


    正确答案:12天

  • 第17题:

    1924年孙中山指出:“我们对于共产主义,不但不能说是和民生主义相冲突,并且是一个好朋友。主张民生主义的人,应该要细心去研究的。”与孙中山这一思想联系最紧密的事件是()

    • A、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国共开始第一次合作
    • B、中国共产党成立,孙中山准备与之合作
    • C、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二民土义,指导辛亥革命
    • D、中国共产党接受民生主义主张,开展土地革命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核心是解决()问题。


    正确答案:土地

  • 第19题:

    三民主义的思想形成于1879年孙中山伦敦()期间。


    正确答案:留局

  • 第20题:

    单选题
    在孙中山的思想中,“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属于(  )。[2008年真题]
    A

    民族主义

    B

    民权主义

    C

    民生主义

    D

    民主主义


    正确答案: D
    解析:
    1905年,孙中山首次把同盟会的十六字政纲“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概括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主义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后来,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上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发展了新“三民主义”,其中“民生主义”方面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内容。

  • 第21题:

    单选题
    民生主义在当时指的是“平均地权”,也就是孙中山所说的()
    A

    政治革命

    B

    民族革命

    C

    社会革命

    D

    思想革命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孙中山最早提出开发三峡水利的设想,这主要体现了下列哪一思想()
    A

    国共合作

    B

    民族主义

    C

    民权主义

    D

    民生主义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三民主义的思想形成于1879年孙中山伦敦留局期间。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