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更多“所谓()是指清政府仿照西方模式创办的近代化陆军。”相关问题
  • 第1题:

    ()是清政府创办近代工业活动中投资最大的工厂。
    汉阳铁厂

  • 第2题:

    为什么说京师同文馆的创办标志我国教育近代化的开端。
    京师同文馆创办于1902年,它之所以是我国教育近代化开端的标志,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点:
    (1)从办学目的上看,再不是培养封建的治术之士,而是培养具有“现代”科学知识的新型人才;
    (2)从课程设置看,不再以传统的“四书”“五经”为主要内容,而是以“西文”“西艺”为主;
    (3)从教学组织形式上看,不再是以个别教学,自主研习为主,而是以实施年级课程和采用班级授课制。这些变化使教育的发展改变了原来的轨道,朝着现代教育的方向发展。所以说京师同文馆的创办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开端的标志。

  • 第3题:

    “西方的市政管理,经济模式的传入,使商埠最先脱出中国传统政治城市的模式,率先迈向近代化,沿海口岸被迫开埠被视为这些城市近代化的起始点。”材料强调的是()

    • A、中国沿海城市走向近代化得益于西方扩张
    • B、西方扩张是近代中国各种变化的主导因素
    • C、客观评价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建设性影响
    • D、中国近代化城市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正确答案:C

  • 第4题:

    西方宣传的所谓“宪政”是()。

    • A、特指西方的法治发展模式
    • B、主要包括三权分立、多党制等内容
    • C、是具有普世价值的治理国家模式
    • D、是西方法学理论对自身经验的理论总结

    正确答案:A,B,D

  • 第5题:

    论述清政府立宪举措及对中国法律近代化的意义。


    正确答案:清末预备立宪实际上就是晚清政府政治上预备实行宪政的活动。对于立宪活动得以展开的一个直接原因却是1905年的日俄战争,日本以君主立宪小国战胜俄国那样一个专制大国,给清廷上下以很大震动。“日俄之胜负,立宪专制之胜负也”。朝野上下普遍将这场战争的胜负与国家政体联系在一起,认为日本以立宪而胜,俄国以专制而败,“非小国能战胜于大国,实立宪能战胜于专制”。于是,不数月间,立宪之议遍于全国。清廷遂于1905年派载泽、端方等五大臣出洋考察。次年,五大臣先后回国,上书指出立宪有三大利:“一曰皇位永固,二曰外患渐轻,三曰内乱可弭”,建议进行“立宪”。但是,他们指出,“今日宣布立宪,不过明示宗旨为立宪预备,至于实行之期,原可宽立年限。日本于明治十四年宣布宪政,二十二年始开国会,已然之效,可仿而行也。” 清朝统治者看中的正是“预备”两字。1906年9月1日,清廷颁发了《宣示预备立宪谕》,“预备立宪”由此而来。1906年,清政府设立考察政治馆,次年改建为宪政编查馆,作为预备立宪的办事机构,此后,进行了一些预备立宪活动。
    一、设立咨议局和筹建资政院。咨议局作为各省的议事机构,其权限是讨论该省应兴应革事宜,讨论该省的预决算、税收、公债以及单行章程规则的增删和修改,选举资政院议员,申复资政院或督抚的咨询等。但从它的人员组成、议事内容和程序看,它是完全受制于皇帝、毫无实际权力的一个御用机构。
    二、制定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和《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清政府在宣布预备立宪之初就采取了无限拖延的策略,但慑于革命运动和为了拉拢立宪派,不得不于1908年宣布立宪以九年为期。
    三、公布了“宪法大纲”,作为今后的制宪刚领。大纲的精义有:君主神圣不可侵犯;君主独揽统治权;臣民按照法律有应得的权利义务。清末钦定宪法大纲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皇帝专权,人民无权,以维护封建专制主义为根本目的,它一方面激起了人民的激愤,同时也让立宪派大失所望。《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则是在武昌起义的沉重打击下,清政府为了渡过危机而临时炮制的“宪法”。没有实质意义。 这场宪政改革涉及的内容极其庞杂,触动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在造成极大混乱的同时,直接加速了清朝的灭亡,拉开了中国政治的近代化进程的序幕,也给国人进行了一场深刻的民主政治启蒙教育。
    第一,预备立宪的直接后果:加速了清朝的灭亡。预备立宪的措施加剧了中央与地方、满汉之间、阶级之间的矛盾,引起了社会的极大混乱,加速了它的覆灭。
    第二,清政府在实行“预备立宪”过程中,相应地对旧有政治体制进行改革,它缩小了皇帝与国会之间的权力比例,调整和改造了君主专制制度,直接冲击了二千多年的专制政体,拉开了封建中国政治近代化进程的序幕。
    第三,预备立宪传播了宪政知识,进行了民主政治思想的启蒙,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初步民主自治能力的知识分子,为我国近代宪政运动的发展奠定了群众基础。

  • 第6题:

    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化迈出第一步的代表人物。李鸿章的下列活动与该主人无关的是()

    • A、镇压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
    • B、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 C、创办轮船招商局
    • D、设翻译馆,大量翻译刊行西方书籍

    正确答案:A

  • 第7题:

    1861年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是近代中国人最早创办的具有先进技术设备的企业,1899年晚清状元张謇在“设厂自救”浪潮推动下,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开工生产。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 A、都是晚清政府的自救
    • B、都促使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 C、都是中国近代化的体现
    • D、都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正确答案:C

  • 第8题:

    陈旭麓先生提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这主要是指洋务运动()

    • A、创办新式学堂
    • B、兴办近代企业
    • C、建立现代海军
    • D、传播西方思想

    正确答案:B

  • 第9题:

    单选题
    “西方的市政管理,经济模式的传入,使商埠最先脱出中国传统政治城市的模式,率先迈向近代化,沿海口岸被迫开埠被视为这些城市近代化的起始点。”材料强调的是()
    A

    中国沿海城市走向近代化得益于西方扩张

    B

    西方扩张是近代中国各种变化的主导因素

    C

    客观评价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建设性影响

    D

    中国近代化城市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所谓()是指清政府仿照西方模式创办的近代化陆军。
    A

    清军

    B

    新军

    C

    红军

    D

    国民军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1902年浙江的()仿照西方近代图书馆模式,建立了(),虽然沿用旧时名称,但()和(),是近代图书馆的雏形

    正确答案: 徐树兰,古越藏书楼,订立章程,公开借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化迈出第一步的代表人物。李鸿章的下列活动与该主人无关的是()
    A

    镇压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

    B

    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C

    创办轮船招商局

    D

    设翻译馆,大量翻译刊行西方书籍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是由张之洞创办的清政府最大的钢铁工厂。
    汉阳铁厂

  • 第14题:

    向西方学习先进科技,打出“自强、求富”口号,创办了中国第一个近代化钢铁工业的是()

    • A、李鸿章
    • B、曾国藩
    • C、崇厚
    • D、张之洞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所谓()是指清政府仿照西方模式创办的近代化陆军。

    • A、清军
    • B、新军
    • C、红军
    • D、国民军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广州沙面的建设完全按西方模式进行,各国的领事馆、教堂、银行、邮局、电报局、商行、医院、酒店等建筑先后在沙面涌起,俨然成为了一个极具西方近代化风貌的独立缩微城市。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7题:

    1895年,袁世凯奉清政府之命到天津()训练“新建陆军”,是为()之发端。


    正确答案:小站;北洋军阀

  • 第18题: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起步阶段,主要依据是()

    • A、创办了军事工业
    • B、创办了新式学堂
    • C、创建了海军
    • D、引进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教育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1902年浙江的()仿照西方近代图书馆模式,建立了(),虽然沿用旧时名称,但()和(),是近代图书馆的雏形


    正确答案:徐树兰;古越藏书楼;订立章程;公开借阅

  • 第20题:

    填空题
    1902年浙江的徐树兰仿照西方近代图书馆的模式,以私人力量筹建的一座新型图书馆是()。

    正确答案: 古越藏书楼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陈旭麓先生提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这主要是指洋务运动()
    A

    创办新式学堂

    B

    兴办近代企业

    C

    建立现代海军

    D

    传播西方思想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论述清政府立宪举措及对中国法律近代化的意义。

    正确答案: 清末预备立宪实际上就是晚清政府政治上预备实行宪政的活动。对于立宪活动得以展开的一个直接原因却是1905年的日俄战争,日本以君主立宪小国战胜俄国那样一个专制大国,给清廷上下以很大震动。“日俄之胜负,立宪专制之胜负也”。朝野上下普遍将这场战争的胜负与国家政体联系在一起,认为日本以立宪而胜,俄国以专制而败,“非小国能战胜于大国,实立宪能战胜于专制”。于是,不数月间,立宪之议遍于全国。清廷遂于1905年派载泽、端方等五大臣出洋考察。次年,五大臣先后回国,上书指出立宪有三大利:“一曰皇位永固,二曰外患渐轻,三曰内乱可弭”,建议进行“立宪”。但是,他们指出,“今日宣布立宪,不过明示宗旨为立宪预备,至于实行之期,原可宽立年限。日本于明治十四年宣布宪政,二十二年始开国会,已然之效,可仿而行也。” 清朝统治者看中的正是“预备”两字。1906年9月1日,清廷颁发了《宣示预备立宪谕》,“预备立宪”由此而来。1906年,清政府设立考察政治馆,次年改建为宪政编查馆,作为预备立宪的办事机构,此后,进行了一些预备立宪活动。
    一、设立咨议局和筹建资政院。咨议局作为各省的议事机构,其权限是讨论该省应兴应革事宜,讨论该省的预决算、税收、公债以及单行章程规则的增删和修改,选举资政院议员,申复资政院或督抚的咨询等。但从它的人员组成、议事内容和程序看,它是完全受制于皇帝、毫无实际权力的一个御用机构。
    二、制定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和《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清政府在宣布预备立宪之初就采取了无限拖延的策略,但慑于革命运动和为了拉拢立宪派,不得不于1908年宣布立宪以九年为期。
    三、公布了“宪法大纲”,作为今后的制宪刚领。大纲的精义有:君主神圣不可侵犯;君主独揽统治权;臣民按照法律有应得的权利义务。清末钦定宪法大纲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皇帝专权,人民无权,以维护封建专制主义为根本目的,它一方面激起了人民的激愤,同时也让立宪派大失所望。《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则是在武昌起义的沉重打击下,清政府为了渡过危机而临时炮制的“宪法”。没有实质意义。 这场宪政改革涉及的内容极其庞杂,触动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在造成极大混乱的同时,直接加速了清朝的灭亡,拉开了中国政治的近代化进程的序幕,也给国人进行了一场深刻的民主政治启蒙教育。
    第一,预备立宪的直接后果:加速了清朝的灭亡。预备立宪的措施加剧了中央与地方、满汉之间、阶级之间的矛盾,引起了社会的极大混乱,加速了它的覆灭。
    第二,清政府在实行“预备立宪”过程中,相应地对旧有政治体制进行改革,它缩小了皇帝与国会之间的权力比例,调整和改造了君主专制制度,直接冲击了二千多年的专制政体,拉开了封建中国政治近代化进程的序幕。
    第三,预备立宪传播了宪政知识,进行了民主政治思想的启蒙,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初步民主自治能力的知识分子,为我国近代宪政运动的发展奠定了群众基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西方宣传的所谓“宪政”是()。
    A

    特指西方的法治发展模式

    B

    主要包括三权分立、多党制等内容

    C

    是具有普世价值的治理国家模式

    D

    是西方法学理论对自身经验的理论总结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填空题
    1895年,袁世凯奉清政府之命到天津()训练“新建陆军”,是为()之发端。

    正确答案: 小站,北洋军阀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