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邱处机祖师圣迹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吕纯阳祖师圣迹是?


    正确答案: 吕洞宾祖师是道教八仙之一。名岩,字洞宾,自号「纯阳子」。唐京兆府(今陕西省长安县)人。曾以进士授县令。传说他的母亲要生他的时候,屋里异香扑鼻,空中仙乐阵阵,一只白鹤自天而下,非如他母亲的帐中就消失。生下吕洞宾果然气度不凡,自小聪明过人,日记万言,过目成诵,出口成章,长大后「身长八呎二吋,喜顶华阳巾,衣黄欗杉,系一皂鞗,状类张子房,二十不娶。」当在襁褓时,马祖见到就说:「此儿骨相不凡,自市风尘物处。他时遇卢则居,见钟则扣,留心记取。」后来吕洞宾游庐山,遇火龙真人,传授天遁剑法。六十四岁时,游长安,在酒肆遇见一位羽士青衣白袍,在墙壁上题诗,吕洞宾见他状貌奇古,诗意飘逸,问他姓名。羽士说:「我是云房先生。居于终南山鹤岭,你想跟我一起去吗」吕洞宾凡心未已,没有答应。这位云房先生就是「钟离权」。到了晚上,钟离权和吕洞宾一同留宿在酒肆中。云房先生独自为他做饭,这时吕洞宾睡着了,他梦见自己状元及第,官场得意,子孙满堂,极尽荣华。忽然获重罪,家产被没收,妻离子散,到老后了然一身,穷苦潦倒,独自站在风雪中发抖,刚要叹息,突然梦醒,钟离权的饭还没熟,于是钟离权题诗一首「黄梁犹未熟,一梦到华胥。」吕洞宾惊道:「难道先生知道我的梦」钟离权道:「你刚才的梦,生沉万态,荣辱千端,五十岁如一剎那呀!得到的不值得欢喜,失去的也不值得悲,人生就像一场梦。」于是吕洞宾下决心和钟离权学道,并经「十试」的考验,钟离权授他道法。吕洞宾有了道术和天遁剑法,斩妖除害为民造福。吕洞宾被全真教奉为北方五祖之一(王玄甫,钟离权,吕洞宾,刘操,王重阳),世称吕祖、纯阳祖师,吕洞宾在八仙中最为出名,有关他的传说很多。

  • 第2题:

    纯阳祖师圣迹如何?


    正确答案: 是全真道北五祖之一,也称孚佑帝君。姓吕讳岩,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唐德宗贞元丙子(796年)四月十四日巳时生,众见一白鹤,自天而降,飞入母之房中,随即吕祖降生。山西蒲坂县(今山西济县)永乐镇招贤里人。传说咸通三年(862)六十四岁进士及第。后游长安,遇钟离权,经过“十试”,乃授以“大道天遁剑法,龙虎金丹秘文”。百余岁而童彦,步履轻疾,顷刻数百里,世以为神仙。其理论以慈悲度世为成道路径,改丹铅与黄白之术为内功,改剑术为断除贪嗔、爱欲和烦恼的智慧,对北宋道教教理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北宋宣和元年(1161年)诏封为“妙通真人”。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封为“纯阳演正警化真君”。至大三年(1310年)加封为“纯阳演正警化孚佑帝君”。

  • 第3题:

    王重阳祖师圣迹是?


    正确答案: 王重阳(1112----1170),金代道士,道教全真派创始人,道教炼师。原名中孚,字允卿,后改名世雄,字德威。入道之后改名嘉,字知明,号重阳子。其家本咸阳著姓,迁居终南山刘蒋村。幼好读书,自稚不群。弱冠修进士业,系京兆学籍,善于属文,才思敏捷。又颇喜弓马,金熙宗天眷初(1138)应武举,中甲科。相传48岁时,于甘河镇〔今陕西户县境内〕遇吕洞宾之化身,授其修炼口诀,遂通仙道。曾作《遇仙诗》云:“四旬八上得遭逢,口诀传来便有功。”正隆五年(1160)中秋,再遇其师于醴泉,且“留秘语五篇,令师读毕焚之。”又指东方令观之,见七朵金莲结子,其师笑曰:“岂止如是,将有万朵玉莲房也。”后创全真派,即以金莲为其标志。于是离家,活动于终南山之间,举止若狂,世人莫测其情。金世宗大定元年(1161),于南时村作穴居之,潜心修持。名“活死人墓”,且置“王害风灵位”于墓上。至大定三年〔1167〕秋天道成,埋填此墓,迁居刘蒋村结茅为庵居之。大定六年〔1167〕于长安〈今西安〉滦村吕道人庵壁题诗一首,以示其志云:“地肺重阳子,呼为王害风。来时长日月,去后任西东。作伴云和水。为邻虚与空。一灵真性在,不与众人同。”大定七年〔1167〕四月廿六日,王重阳烧掉所住茅庵,前往山东传道。是年七月,抵达宁海〔今山东省牟平县〕,马钰〔即马丹阳〕夫妇筑庵事之,题曰“全真”。先后亲传马丹阳、孙不二、丘处机、刘长生、谭处端、郝大通、王处一等七人,应七朵金莲之兆。由是凡宗其道者,皆号全真道士。大定八年〔1168年〕,在文登建“三教七宝会”;九年〔1169〕又先后在查山建“三教金莲会”,在福山建“三教三光会”,在蓬莱建“三教玉华会”;在掖县建“三教平等会”。“自是远近风动。与会者千余人。”有先辈云游者见之叹曰:“愿力宏深,真旌阳在世。”大定九年〔1169〕十月西归,前往陕西传道。次年〔1170〕至大梁(今河南开封),正月初四日,王重阳召马丹阳、丘处机、谭长真于榻下,嘱咐说:“丹阳已得道,长真已知道,吾无虑矣。处机所学,一听丹阳教诲,处玄、长真当管领之。”又目视丘处机云:“此子异日地位非常,必大开教门者也。”又谓谭长真等曰:“汝辈前程,皆在马公手。”遂书《物外亲眷诗》一首,书毕奄然返真。马丹阳等人扶其仙柩,葬于刘蒋村故庵〔今陕西户县祖庵镇〕。金章宗赐庵名为灵虚观,元太宗加封为重阳万寿宫,全真派尊为三大祖庭之一。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封为“重阳全真开化真君”;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加卦为“重阳全真开化辅极帝君”。全真派尊为北五祖之一。王重阳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将《道德经》、《孝经》及《心经》作为早期全真道修证经典。他提倡“全神炼气”、“出家修真”,不尚符箓,不事黄白,并制定了全真派道士出家制度。其传世著作甚多,有《重阳全真集》、《重阳立教十五论》、《重阳教化集》、《分梨十化集》、《重阳金关玉锁诀》、《重阳授丹阳二十四诀》等,均收入《正统道藏》。其弟子中著名者有七位,即丘处机、刘处玄、谭处端、马丹阳、郝大通、王处一、孙不二等,世称北七真。

  • 第4题:

    孔庙圣迹殿内保存有石刻《圣迹图》,是关于孔子一生行迹的连环画,请问共有多少幅?


    正确答案: 120幅

  • 第5题:

    下列道教宫观中传为老子圣迹的是()

    • A、山西芮城永乐宫
    • B、陕西周至县楼观
    • C、四川青城山祖师殿
    • D、四川成都青羊宫
    • E、浙江杭州抱朴道院

    正确答案:B,D

  • 第6题:

    ()是全真道第一丛林,全真道三大祖庭之一,观内邱祖殿下埋有龙门派创始人邱处机遗骨。

    • A、北京白云观
    • B、苏州玄妙观
    • C、广州三元宫
    • D、成都青羊宫

    正确答案:A

  • 第7题:

    单选题
    开创传戒制度的是(  )。
    A

    葛洪

    B

    寇谦之

    C

    陆修静

    D

    邱处机


    正确答案: C
    解析:
    邱处机的修炼思想以断情绝欲为修道的前提,以清静无为为修炼要旨,开创传戒制度。A项,葛洪是东晋时期著名的道教领袖,内擅丹道,外习医术,研精道儒,《抱朴子》为其主要著作;B项,寇谦之,北朝道教的代表人物,南北朝新天师道的改革者和代表人物,整理改革已不大合时宜的天师道旧制度及科范礼仪、道官教义等,为后世道教斋仪奠定了基础。世称寇天师;C项,陆修静以太虚观为大本营研经传道授徒长达7年之久,为庐山道教势力的发展和影响的扩大作出了极大贡献。经陆修静改革后的道教成为南朝天师道正宗。

  • 第8题:

    问答题
    王重阳祖师圣迹是?

    正确答案: 王重阳(1112----1170),金代道士,道教全真派创始人,道教炼师。原名中孚,字允卿,后改名世雄,字德威。入道之后改名嘉,字知明,号重阳子。其家本咸阳著姓,迁居终南山刘蒋村。幼好读书,自稚不群。弱冠修进士业,系京兆学籍,善于属文,才思敏捷。又颇喜弓马,金熙宗天眷初(1138)应武举,中甲科。相传48岁时,于甘河镇〔今陕西户县境内〕遇吕洞宾之化身,授其修炼口诀,遂通仙道。曾作《遇仙诗》云:“四旬八上得遭逢,口诀传来便有功。”正隆五年(1160)中秋,再遇其师于醴泉,且“留秘语五篇,令师读毕焚之。”又指东方令观之,见七朵金莲结子,其师笑曰:“岂止如是,将有万朵玉莲房也。”后创全真派,即以金莲为其标志。于是离家,活动于终南山之间,举止若狂,世人莫测其情。金世宗大定元年(1161),于南时村作穴居之,潜心修持。名“活死人墓”,且置“王害风灵位”于墓上。至大定三年〔1167〕秋天道成,埋填此墓,迁居刘蒋村结茅为庵居之。大定六年〔1167〕于长安〈今西安〉滦村吕道人庵壁题诗一首,以示其志云:“地肺重阳子,呼为王害风。来时长日月,去后任西东。作伴云和水。为邻虚与空。一灵真性在,不与众人同。”大定七年〔1167〕四月廿六日,王重阳烧掉所住茅庵,前往山东传道。是年七月,抵达宁海〔今山东省牟平县〕,马钰〔即马丹阳〕夫妇筑庵事之,题曰“全真”。先后亲传马丹阳、孙不二、丘处机、刘长生、谭处端、郝大通、王处一等七人,应七朵金莲之兆。由是凡宗其道者,皆号全真道士。大定八年〔1168年〕,在文登建“三教七宝会”;九年〔1169〕又先后在查山建“三教金莲会”,在福山建“三教三光会”,在蓬莱建“三教玉华会”;在掖县建“三教平等会”。“自是远近风动。与会者千余人。”有先辈云游者见之叹曰:“愿力宏深,真旌阳在世。”大定九年〔1169〕十月西归,前往陕西传道。次年〔1170〕至大梁(今河南开封),正月初四日,王重阳召马丹阳、丘处机、谭长真于榻下,嘱咐说:“丹阳已得道,长真已知道,吾无虑矣。处机所学,一听丹阳教诲,处玄、长真当管领之。”又目视丘处机云:“此子异日地位非常,必大开教门者也。”又谓谭长真等曰:“汝辈前程,皆在马公手。”遂书《物外亲眷诗》一首,书毕奄然返真。马丹阳等人扶其仙柩,葬于刘蒋村故庵〔今陕西户县祖庵镇〕。金章宗赐庵名为灵虚观,元太宗加封为重阳万寿宫,全真派尊为三大祖庭之一。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封为“重阳全真开化真君”;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加卦为“重阳全真开化辅极帝君”。全真派尊为北五祖之一。王重阳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将《道德经》、《孝经》及《心经》作为早期全真道修证经典。他提倡“全神炼气”、“出家修真”,不尚符箓,不事黄白,并制定了全真派道士出家制度。其传世著作甚多,有《重阳全真集》、《重阳立教十五论》、《重阳教化集》、《分梨十化集》、《重阳金关玉锁诀》、《重阳授丹阳二十四诀》等,均收入《正统道藏》。其弟子中著名者有七位,即丘处机、刘处玄、谭处端、马丹阳、郝大通、王处一、孙不二等,世称北七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是全真道第一丛林,全真道三大祖庭之一,观内邱祖殿下埋有龙门派创始人邱处机遗骨。
    A

    北京白云观

    B

    苏州玄妙观

    C

    广州三元宫

    D

    成都青羊宫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道教创始人为(  )。
    A

    老子

    B

    王重阳

    C

    邱处机

    D

    张陵


    正确答案: C,B
    解析:
    东汉末年,张陵(又称张道陵)倡导五斗米道,因信徒人教必须交五斗米,故名之。张陵之孙张鲁继续弘扬其教,奉老子为教主,以《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典,并亲自作《老子想尔注》解释《老子五千文》,因老子宣扬“道”,所以“五斗米道”即为早期的道教。后来,倡导道教的张陵,被称为张天师,被尊为道教的创始者。稍后的张角创《太平道》,也属于早期道教。

  • 第11题:

    问答题
    邱处机祖师圣迹是?

    正确答案: 邱处机(1148~1227),字通密,号长春子。元栖霞(今山东栖霞)滨都里人。邱处机金大定七年(1167年)赴宁海州昆嵛山烟霞洞学道,翌年9月拜道人王重阳为师,与马丹阳、谭处端、郝大通、王玉阳、刘处玄、孙不二同称全真道北七真人。金大定九年(1169年)后,邱处机入今陕西省磻溪及龙门山潜修13载,创立全真道龙门派。金明昌二年(1191年)回归故里,在登、莱、青各州传道。时,宋、金、蒙三方纷争,战乱不止,乃倡导“摒恶行善”、“恤苦救民”,深受民间拥戴,声望与日俱增。金明昌六年(1195年),邱处机同刘处玄等由山东宁海(今牟平)昆嵛山来崂山太清宫等处传道谈玄,道众大悦,各受戒律,旋离去。金泰和八年(1208年)又回崂山,作诗20首,镌于太平宫巨石上。翌年又自胶西醮罢,受道众邀请来游崂山,上至南天门,作词一首,名曰《青玉案》,镌于上清宫,“又作诗十首刻在别石”。金兴定三年(1219年)冬,邱处机应成吉思汗之诏,自莱州起程西行。金元光元年(1222年)农历四月会成吉思汗于雪山(今阿富汗境)。当时成吉思汗正刻意西征,日事攻战,邱处机进谏说:“欲一天下者,必先在乎不嗜杀人。”且告致治在于以敬天爱民为本,是其西行真意在于教化凶悍的胡人止戈止杀。在西行途中,邱处机曾应人之请为阎立本《太上过关图》题诗:“蜀郡西游日,函关东别时,群胡皆稽首,大道复开基。”以老子化胡自况。又赋诗寄燕京道友云:“十年兵火万氏愁,千万中无一二留。……不辞岭北三千里,仍念山东二百州。事急漏诛残喘在,早教身命得消忧。”抒发其西行止杀之意。成吉思汗见邱祖后大悦,录其言,以为《玄风庆会录》,赠虎符、玺书,封为“神仙”,令其掌管天下道教,全真道遂盛极一时。金正大元年(1224年),邱处机抵燕京主持长天观,后改名长春宫(今北京白云观)。金正大四年(1227年)农历七月九日逝,葬“丘祖殿”,元世祖加封为“长春演道主教真人”,在崂山上清宫前筑有衣冠冢。邱处机还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旅行家,先后游历了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少数民族地区,行程万里,除了传播汉族文化、宗教、医术外,还记录了各民族的风土人情,由其弟子李志常等整理写成《长春真人西游记》。邱处机著述颇丰,主要有《大丹直指》、《撮生消息论》、《磻溪集》、《鸣道集》及《西游原旨》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纯阳祖师圣迹如何?

    正确答案: 是全真道北五祖之一,也称孚佑帝君。姓吕讳岩,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唐德宗贞元丙子(796年)四月十四日巳时生,众见一白鹤,自天而降,飞入母之房中,随即吕祖降生。山西蒲坂县(今山西济县)永乐镇招贤里人。传说咸通三年(862)六十四岁进士及第。后游长安,遇钟离权,经过“十试”,乃授以“大道天遁剑法,龙虎金丹秘文”。百余岁而童彦,步履轻疾,顷刻数百里,世以为神仙。其理论以慈悲度世为成道路径,改丹铅与黄白之术为内功,改剑术为断除贪嗔、爱欲和烦恼的智慧,对北宋道教教理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北宋宣和元年(1161年)诏封为“妙通真人”。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封为“纯阳演正警化真君”。至大三年(1310年)加封为“纯阳演正警化孚佑帝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清水祖师又称“麻章上人”,在台湾则称为“祖师公”、“祖师爷”。而闽南一带多称为?()

    • A、乌面祖师
    • B、三代祖师
    • C、蓬莱祖师
    • D、普庵祖师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鲍仙姑圣迹是?


    正确答案: 鲍姑是东晋南海太守鲍靓的女儿,自幼在父亲的耳熏目染下,对道教的教义十分有兴趣,嫁给了葛洪后,成为葛洪的得力助手,和葛洪的弟子黄野人一起帮葛洪研究炼丹术,抄写著作,为附近的百姓治病。葛洪在罗浮山逝世后,鲍姑和弟子黄初平到广州越岗院(即今天的广州三元宫),一面修道,一面为百姓治病。她继承了丈夫和父亲的医术,加上自己的钻研,医术更加精湛。往往药到病除,人们称她为鲍仙姑。鲍姑得道飞升后特地在越岗院为她建「鲍姑祠」来纪念她。

  • 第15题:

    道教纯阳殿供奉的对象是()。

    • A、王重阳
    • B、吕洞宾
    • C、邱处机
    • D、真武大帝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据《太清宫志》记载,公元前140年,来崂山创建太清宫,成为崂山道教宗师的是江西瑞州人()。

    • A、邱处机
    • B、张廉夫
    • C、刘若拙
    • D、张三丰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黄大仙的圣迹是?


    正确答案: 黄初平,晋朝丹溪人。十五岁时他去放羊,有个道士见他本性善良,把他带到浙江金华赤松山石室中,收他为徒。一学就是四十多年。得道后易名赤初平,号赤松子,故号称“赤松仙子”。黄初平在赤松山隐修的时候,他的哥哥黄初起一直都在寻找他,经过这么多年都没找到他。后来在街市上看到一个道士在占卜,黄初起就问他弟弟在那里道士说:「金华山有一个放羊的小孩,姓黄名初平,是你的弟弟不是」初起听到之后,立即跟道士到金华山寻找。兄弟相见后悲喜交集,哥哥问弟弟道:「羊在那里」黄初平指着白色的石头说:「就在那儿」,并喊:「羊起来」于是白石头都站起来变成山羊,有数万头。初起惊讶不已,便跟初平学道。他们俩个都成仙了民间流传其法力高强,能够点石成羊。传说因为炼丹得道、羽化登天,而且以“药方”度人成仙,得到人们的信仰和崇祀。浙江金华有黄初平的赤松观,广州的黄大仙祠以及香港的黄大仙祠,就是浙江金华的「分庙」,黄大仙即是黄初平,极受崇拜。

  • 第18题:

    问答题
    孔庙圣迹殿内保存有石刻《圣迹图》,是关于孔子一生行迹的连环画,请问共有多少幅?

    正确答案: 120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邱处机创立的崂山全真道教属于()。
    A

    华山派

    B

    龙门派

    C

    金山派

    D

    鹤山派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下列道教信士中对中医学做出重大贡献的是()
    A

    邱处机

    B

    孙思邈

    C

    王重阳

    D

    赫大通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下列道教宫观中传为老子圣迹的是()
    A

    山西芮城永乐宫

    B

    陕西周至县楼观

    C

    四川青城山祖师殿

    D

    四川成都青羊宫

    E

    浙江杭州抱朴道院


    正确答案: A,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道教纯阳殿供奉的对象是()。
    A

    王重阳

    B

    吕洞宾

    C

    邱处机

    D

    真武大帝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吕纯阳祖师圣迹是?

    正确答案: 吕洞宾祖师是道教八仙之一。名岩,字洞宾,自号「纯阳子」。唐京兆府(今陕西省长安县)人。曾以进士授县令。传说他的母亲要生他的时候,屋里异香扑鼻,空中仙乐阵阵,一只白鹤自天而下,非如他母亲的帐中就消失。生下吕洞宾果然气度不凡,自小聪明过人,日记万言,过目成诵,出口成章,长大后「身长八呎二吋,喜顶华阳巾,衣黄欗杉,系一皂鞗,状类张子房,二十不娶。」当在襁褓时,马祖见到就说:「此儿骨相不凡,自市风尘物处。他时遇卢则居,见钟则扣,留心记取。」后来吕洞宾游庐山,遇火龙真人,传授天遁剑法。六十四岁时,游长安,在酒肆遇见一位羽士青衣白袍,在墙壁上题诗,吕洞宾见他状貌奇古,诗意飘逸,问他姓名。羽士说:「我是云房先生。居于终南山鹤岭,你想跟我一起去吗」吕洞宾凡心未已,没有答应。这位云房先生就是「钟离权」。到了晚上,钟离权和吕洞宾一同留宿在酒肆中。云房先生独自为他做饭,这时吕洞宾睡着了,他梦见自己状元及第,官场得意,子孙满堂,极尽荣华。忽然获重罪,家产被没收,妻离子散,到老后了然一身,穷苦潦倒,独自站在风雪中发抖,刚要叹息,突然梦醒,钟离权的饭还没熟,于是钟离权题诗一首「黄梁犹未熟,一梦到华胥。」吕洞宾惊道:「难道先生知道我的梦」钟离权道:「你刚才的梦,生沉万态,荣辱千端,五十岁如一剎那呀!得到的不值得欢喜,失去的也不值得悲,人生就像一场梦。」于是吕洞宾下决心和钟离权学道,并经「十试」的考验,钟离权授他道法。吕洞宾有了道术和天遁剑法,斩妖除害为民造福。吕洞宾被全真教奉为北方五祖之一(王玄甫,钟离权,吕洞宾,刘操,王重阳),世称吕祖、纯阳祖师,吕洞宾在八仙中最为出名,有关他的传说很多。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