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外障饿鬼身瘦肢细,数百年中连水的名称也没听过,恒受饥渴逼迫、他众损害,心不悦意。虽然看到大海与树林等,但赶到那里时,海已干、树已枯,甚至变成损害自己的兵器。
内障饿鬼腹大如盆地、嘴小似针眼,平时得不到任何饮食,即使得到一星半点,吞到肚中之后,也会变成火焰烧烂内脏,烟从口鼻中冒出。
每一特障饿鬼身上,都住着成群的小饿鬼,喝它的血,吃它的肉,因而十分痛苦。
我们一天没吃饭,或者一顿饭没有吃,饥饿的痛苦就难忍受,而今无量无边的众生因业力现前,正在感受饿鬼之苦,生不如死。为了救度它们脱离这种痛苦,也为了自己不转生于如此痛苦的饥饿界,我必须勤修正法。
更多“你在观修饿鬼的痛苦时,是如何观修的?你自己有哪些收获?”相关问题
  • 第1题:

    通过学习《胜出天神赞》,你自己有哪些收获?倘若你周围有人不明白这些道理,你将会如何引导他们?


    正确答案: 通过对本论的学习,更理性地认识到三界当中,唯有佛陀是究竟的皈依处,而不是其它任何外道,而这种认识是在不杂染任何偏袒心的前提下,通过智慧来分析抉择的结果,所以在内心真正能生起定解来。
    若有人不明白这些道理,也像作者那样站在一个公正的角度为他剖析而决定何去何从,或者劝他学习该部论典等。

  • 第2题:

    在观修每一个引导时,如何观察修和安住修?你平时是怎么做的?


    正确答案: 在修学的过程中不要忘记忘记祈祷和发愿,同时要把其中的内容逐字逐句记得清清楚楚,然后再进行思维和观修,这即是所谓的观察观和安住修。作为初学者,刚开始肯定不能直接安住,所以在修每一个引导时,首先应该观察修,然后观察与安住轮番修,最后才能自然安住——修什么样的法都是这样。
    平时做得不够,愿如理修持。

  • 第3题:

    应该如何观修无常?


    正确答案: 人生无常之理,《菩提道次第》中将之概括为“三理”、“九因”、“三决定”。
    “三理”是:
    (1)生必然死亡理。
    (2)死无定时理。
    (3)死时唯有佛法堪用之理。
    “九因”为:
    (1)人的死亡无法改变。
    (2)人的寿命处于日减月损,无法增补。
    (3)人的一生短暂而能为长远利益学修佛法的机会甚少。
    (4)人类寿命长短没有绝对的期限。
    (5)人的生因少而死因多。
    (6)人的生命脆弱,经不起风险。
    (7)物质财富对人的死亡无能为力。
    (8)亲朋好友挽救不了生命。
    (9)平时有用的身体,面对死亡却无能为力,最终会变成一具僵尸。
    “三决定”:
    (1)决定学修佛法。
    (2)决定立即学修佛法。
    (3)决定全力以赴地学习佛法。
    只有如此,才能在面临死亡和死亡过程中有恃无恐,安然面对。

  • 第4题:

    若有许多上师,不同的上师传不同的法,在这种情况下观修本尊法时如何观?


    正确答案: 在修本尊法时上师不管有多少,修什么本尊就应该观那个本尊的传法、灌顶上师,在皈依法和上师供资粮田中以传该法的上师为主,其他上师为从属,在主师周围就座。

  • 第5题:

    无主人饲养的动物、有主人饲养的动物,分别有什么样的痛苦?了知这些之后,应当如何观修?


    正确答案: 1)无有主人饲养的野兽等,时刻处于万分恐惧的心态中,即使吃一口食物也不得安稳,经常面临互相啖食、遭猎人捕杀、被猛兽吞食等险情。“鹞鹰捉鸟雀,鸟雀吃小虫”、“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已充分表明了这些旁生以贪心、嗔心,无时无刻不在造互相残杀的恶业。而且,猎人们精通残杀这些众生的技巧,如设陷阱、撒网罟、射火弩,瞬间可使它们丧命。尤其是现在科技比较发达,一下就能捕杀大量的旁生,手段也极其残忍。《亲友书》云:“有因珍珠有因毛,血肉骨皮而遭杀。”《心性休息》亦云:“因肉皮骨而遭杀,感受痛苦无边际。”
    有主人饲养的动物,没有一个不感受被人役使之苦的,尤其在牧区,常可以看到它们被人挤奶、驮运货物、遭人阉割、穿透鼻孔、辛勤耕地等,包括一些马戏团,在动物们精彩的表演背后,无不充斥着棍棒交加、惨叫连连等残忍手段。成群的牛羊,从身强力壮到老气横秋,只要还没到派不上用场或气绝身亡之前,就无休止被主人使用。一旦衰老得不成样子,或者被主人一切结果性命,或者被卖给别人,无论如何都摆脱不了被宰的厄运,自然死亡的几乎一个也没有。
    2)一切众生都当过我的父母,当它们正在遭受痛苦时,我应当发愿替它们代受。或者想:倘若这些剧烈的苦痛落到我身上,那将如何忍受得了?从而发誓今后不害任何众生了。《梵网经》云:“若佛子常起大悲心...若见牛马猪羊一切畜生,应心念口言:汝是畜生,发菩提心。”
    作为旁生愚昧无知,没有福德,没有善根,没有行持善法的机会,始终于愚痴的状态中,非常可怜。正如《大宝积经》所云:“傍生趣者无量无边,作无义行,无福行,无法行,无善行,无淳质行。”想到它们的转生因缘,我们务必要经常提醒自己,千万不要造这些罪业,以免不慎堕为旁生。

  • 第6题:

    问答题
    请大致叙述,如何思维死缘无定而修无常?对此你有哪些体会?

    正确答案: 在这个世界上,生缘可谓少得可怜,死缘却多如牛毛。龙猛菩萨在《中观宝鬘论》中说:“死缘何其多,生缘何其少,彼等亦死缘。”在我们每个人周围,火灾、洪水、毒害、地震、险地、野人、猛兽等死缘层出不穷,看看每天的新闻报纸,时时都在报道世界各地所发生的种种灾难,人类的生命无时无刻不在面临着威胁。除了这些自然灾害,人类自身的四大不调,也是不可忽视的致使之因,如佛典中言,人类疾病有404种,魔障有8万种...可见,危害生命的死缘多之又多,而生缘却微乎其微,即便是人们视为生缘的衣食、药物,有时候也会成为死缘。
    死缘又不定,而死亡之时除佛法外余皆无益,故当好好修持解脱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应该如何观修无常?

    正确答案: 人生无常之理,《菩提道次第》中将之概括为“三理”、“九因”、“三决定”。
    “三理”是:
    (1)生必然死亡理。
    (2)死无定时理。
    (3)死时唯有佛法堪用之理。
    “九因”为:
    (1)人的死亡无法改变。
    (2)人的寿命处于日减月损,无法增补。
    (3)人的一生短暂而能为长远利益学修佛法的机会甚少。
    (4)人类寿命长短没有绝对的期限。
    (5)人的生因少而死因多。
    (6)人的生命脆弱,经不起风险。
    (7)物质财富对人的死亡无能为力。
    (8)亲朋好友挽救不了生命。
    (9)平时有用的身体,面对死亡却无能为力,最终会变成一具僵尸。
    “三决定”:
    (1)决定学修佛法。
    (2)决定立即学修佛法。
    (3)决定全力以赴地学习佛法。
    只有如此,才能在面临死亡和死亡过程中有恃无恐,安然面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明白八热地狱、近边地狱的痛苦之后,我们应当如何实地去观修?

    正确答案: 首先,观想自己如今已真真切切地转生在那些充满恐惧和痛苦的地狱中了。又转念深思:“啊!我现在并不是真正生在那些地狱里,仅仅是内心意念,竟然那么恐怖、那么痛苦,而今真正堕落于地狱中的众生不可胜数,这些有情都我前世的父母,也无法确定现世的生身父母、亲朋好友命终后不堕入地狱。其实,转生到那些地狱的主因就是嗔恨心,而我们这些人在前世和今生中,肯定造下了数之不尽的嗔恨烦恼恶业,由此后世一定会转生到上述那些地狱中。”
    接着观想:“如今我已获得暇满人身,不有幸遇到了具有法相的上师,聆听了甚深窍诀,拥有行持佛法成就佛果的机会,此时此刻务必要下决心:为了从今后不转于那些恶趣,一定要锲而不舍地努力修持!”
    总之,我们要再再思维上述道理,对以往所造的深重罪恶诚心忏悔,并立下坚定誓愿:“今后纵然遇到生命危险,宁死也绝不造堕落地狱的恶业。”一方面这样忏前毖后,一方面对现在身陷地狱的有情生起强烈悲心而发愿:“但愿这些众生当下从恶趣中解脱...”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你在观修饿鬼的痛苦时,是如何观修的?你自己有哪些收获?

    正确答案: 外障饿鬼身瘦肢细,数百年中连水的名称也没听过,恒受饥渴逼迫、他众损害,心不悦意。虽然看到大海与树林等,但赶到那里时,海已干、树已枯,甚至变成损害自己的兵器。
    内障饿鬼腹大如盆地、嘴小似针眼,平时得不到任何饮食,即使得到一星半点,吞到肚中之后,也会变成火焰烧烂内脏,烟从口鼻中冒出。
    每一特障饿鬼身上,都住着成群的小饿鬼,喝它的血,吃它的肉,因而十分痛苦。
    我们一天没吃饭,或者一顿饭没有吃,饥饿的痛苦就难忍受,而今无量无边的众生因业力现前,正在感受饿鬼之苦,生不如死。为了救度它们脱离这种痛苦,也为了自己不转生于如此痛苦的饥饿界,我必须勤修正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观轮回痛苦、修菩提心中,都提到了“众生彼此之间没有不当过父母的”,二者的侧重点有何区别?请谈谈你的认识。

    正确答案: 前者观修是对轮回流转不息,唯一感受无量痛苦生起定解,从而催生出离心。出离心是小乘道的基础。
    而后者是通过如是观修而能对菩提心之因——知母、念恩、报恩等生起定解,菩提心是大乘道的基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我们观修无常方面,跟古大德比起来有何差距?你认为这主要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正确答案: 像一些古大德,他们一辈子想的都是佛法,不图名也不求利,毕生中一直认真修行。可我们现在不是这样,很多人对世间的执著特别强,口头上说要修行佛法,实则无法摆脱各种诱惑。在我们汉地有一位澄观大师(即清凉国师),他曾在生前发了十大愿:
    一、长期依止一丈四方之室,除了三衣一钵,不留任何财物;
    二、对名利犹如鼻涕般抛弃;
    三、目不视女人;
    四、不到在家人的家里走动;
    五、长期诵《法华经》;
    六、长期读诵大乘经典,普济群生;
    七、常宣讲《华严经》;
    八、一生昼夜不卧;
    九、不为虚名而欺惑众生;
    十、不退失慈悲菩提心。
    对照一下自己,我们能做到几条?
    跟前辈的高僧大德比起来,我们心力特别差,实在是值得羞愧,但说到底,无常观还是不象古大德那样能深深地刻在心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若有许多上师,不同的上师传不同的法,在这种情况下观修本尊法时如何观?

    正确答案: 在修本尊法时上师不管有多少,修什么本尊就应该观那个本尊的传法、灌顶上师,在皈依法和上师供资粮田中以传该法的上师为主,其他上师为从属,在主师周围就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我们观修无常方面,跟古大德比起来有何差距?你认为这主要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正确答案: 像一些古大德,他们一辈子想的都是佛法,不图名也不求利,毕生中一直认真修行。可我们现在不是这样,很多人对世间的执著特别强,口头上说要修行佛法,实则无法摆脱各种诱惑。在我们汉地有一位澄观大师(即清凉国师),他曾在生前发了十大愿:
    一、长期依止一丈四方之室,除了三衣一钵,不留任何财物;
    二、对名利犹如鼻涕般抛弃;
    三、目不视女人;
    四、不到在家人的家里走动;
    五、长期诵《法华经》;
    六、长期读诵大乘经典,普济群生;
    七、常宣讲《华严经》;
    八、一生昼夜不卧;
    九、不为虚名而欺惑众生;
    十、不退失慈悲菩提心。
    对照一下自己,我们能做到几条?
    跟前辈的高僧大德比起来,我们心力特别差,实在是值得羞愧,但说到底,无常观还是不象古大德那样能深深地刻在心里。

  • 第14题:

    观轮回痛苦、修菩提心中,都提到了“众生彼此之间没有不当过父母的”,二者的侧重点有何区别?请谈谈你的认识。


    正确答案: 前者观修是对轮回流转不息,唯一感受无量痛苦生起定解,从而催生出离心。出离心是小乘道的基础。
    而后者是通过如是观修而能对菩提心之因——知母、念恩、报恩等生起定解,菩提心是大乘道的基础。

  • 第15题:

    了解八寒地狱的痛苦后,应当如何结合自相续来观修?请说说你是怎么修的?


    正确答案:首先观想:在我们人间,寒冬季节一丝不挂、赤裸裸地在外面停留一暖意,尚且也无法忍受寒冷的痛苦,假设真正转生于那些地狱,又怎能忍受得了呢?所以,对于自己相续中的罪业,一定要忏前戒后,并对已沦落到地狱中的有情生起大悲心。比如在冬天最冷时,不穿衣服或穿得很少去感受那种寒冷。实在忍受不了的时候,要么就想“我以后堕入寒地狱怎么办”;要么想“我正在寒地狱中亲身感受痛苦;要么想“虽然如今我不转生于寒地狱,但从无始以来,我所造的业中肯定有许许多多寒地狱之因,没有把握将来不会堕落,我该怎么办呢?”...在观修的时候,应该这样反反复复地思维。之后,跟前面观修热地狱一样,再想:“噢,我现在并未堕入地狱,忏悔还来得及。如今我遇到了具相上师,听闻了殊胜佛法,并国民教育生在业力之地的南赡部洲,如果修持就有机会改变,故我应当好好忏悔!从存在开始,以后绝不再造堕入地狱之因。”忏悔的同时,还要想到:“这样小小的寒冷,我现在都忍受不了,那么都忍受不了,那么无始以来我父母、亲戚、朋友所造的业特别可怕,他们很多人肯定正在寒地狱受苦。”于是对他们生起难忍、强烈的悲心。然后一直闭目观修。根据课后的引导文进行观想,在生活中感受寒热之苦时有时也结合此境观修。

  • 第16题:

    佛陀在经典中如何赞叹观修无常?这对你有哪些启示或触动?你今后打算怎么做?


    正确答案: 佛陀曾这样赞叹观修无常:“多修无常,已供诸佛;多修无常,得佛安慰;多修无常,得佛授记;多修无常,得佛加持。如众迹中,象迹为最,佛教之内,所有修行,观修无常,堪为之最。”《涅槃经》中也说:“一切众生迹中,象迹为上,是无常想亦复如是,于诸想中最为第一。”
    真正想到自己要死了,还有什么放不下?哪样东西能带得去?《毗奈耶经》中说:“对我眷属中如妙瓶般的舍利子、目犍连等百名比丘供斋供物,不如刹那念有为法无常更胜。”可见,观修无常是修行中最得力的秘诀。应该每天坚持串习无常。

  • 第17题:

    问答题
    了解八寒地狱的痛苦后,应当如何结合自相续来观修?请说说你是怎么修的?

    正确答案: 首先观想:在我们人间,寒冬季节一丝不挂、赤裸裸地在外面停留一暖意,尚且也无法忍受寒冷的痛苦,假设真正转生于那些地狱,又怎能忍受得了呢?所以,对于自己相续中的罪业,一定要忏前戒后,并对已沦落到地狱中的有情生起大悲心。比如在冬天最冷时,不穿衣服或穿得很少去感受那种寒冷。实在忍受不了的时候,要么就想“我以后堕入寒地狱怎么办”;要么想“我正在寒地狱中亲身感受痛苦;要么想“虽然如今我不转生于寒地狱,但从无始以来,我所造的业中肯定有许许多多寒地狱之因,没有把握将来不会堕落,我该怎么办呢?”...在观修的时候,应该这样反反复复地思维。之后,跟前面观修热地狱一样,再想:“噢,我现在并未堕入地狱,忏悔还来得及。如今我遇到了具相上师,听闻了殊胜佛法,并国民教育生在业力之地的南赡部洲,如果修持就有机会改变,故我应当好好忏悔!从存在开始,以后绝不再造堕入地狱之因。”忏悔的同时,还要想到:“这样小小的寒冷,我现在都忍受不了,那么都忍受不了,那么无始以来我父母、亲戚、朋友所造的业特别可怕,他们很多人肯定正在寒地狱受苦。”于是对他们生起难忍、强烈的悲心。然后一直闭目观修。根据课后的引导文进行观想,在生活中感受寒热之苦时有时也结合此境观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通过学习《胜出天神赞》,你自己有哪些收获?倘若你周围有人不明白这些道理,你将会如何引导他们?

    正确答案: 通过对本论的学习,更理性地认识到三界当中,唯有佛陀是究竟的皈依处,而不是其它任何外道,而这种认识是在不杂染任何偏袒心的前提下,通过智慧来分析抉择的结果,所以在内心真正能生起定解来。
    若有人不明白这些道理,也像作者那样站在一个公正的角度为他剖析而决定何去何从,或者劝他学习该部论典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无主人饲养的动物、有主人饲养的动物,分别有什么样的痛苦?了知这些之后,应当如何观修?

    正确答案: 1)无有主人饲养的野兽等,时刻处于万分恐惧的心态中,即使吃一口食物也不得安稳,经常面临互相啖食、遭猎人捕杀、被猛兽吞食等险情。“鹞鹰捉鸟雀,鸟雀吃小虫”、“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已充分表明了这些旁生以贪心、嗔心,无时无刻不在造互相残杀的恶业。而且,猎人们精通残杀这些众生的技巧,如设陷阱、撒网罟、射火弩,瞬间可使它们丧命。尤其是现在科技比较发达,一下就能捕杀大量的旁生,手段也极其残忍。《亲友书》云:“有因珍珠有因毛,血肉骨皮而遭杀。”《心性休息》亦云:“因肉皮骨而遭杀,感受痛苦无边际。”
    有主人饲养的动物,没有一个不感受被人役使之苦的,尤其在牧区,常可以看到它们被人挤奶、驮运货物、遭人阉割、穿透鼻孔、辛勤耕地等,包括一些马戏团,在动物们精彩的表演背后,无不充斥着棍棒交加、惨叫连连等残忍手段。成群的牛羊,从身强力壮到老气横秋,只要还没到派不上用场或气绝身亡之前,就无休止被主人使用。一旦衰老得不成样子,或者被主人一切结果性命,或者被卖给别人,无论如何都摆脱不了被宰的厄运,自然死亡的几乎一个也没有。
    2)一切众生都当过我的父母,当它们正在遭受痛苦时,我应当发愿替它们代受。或者想:倘若这些剧烈的苦痛落到我身上,那将如何忍受得了?从而发誓今后不害任何众生了。《梵网经》云:“若佛子常起大悲心...若见牛马猪羊一切畜生,应心念口言:汝是畜生,发菩提心。”
    作为旁生愚昧无知,没有福德,没有善根,没有行持善法的机会,始终于愚痴的状态中,非常可怜。正如《大宝积经》所云:“傍生趣者无量无边,作无义行,无福行,无法行,无善行,无淳质行。”想到它们的转生因缘,我们务必要经常提醒自己,千万不要造这些罪业,以免不慎堕为旁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佛陀在经典中如何赞叹观修无常?这对你有哪些启示或触动?你今后打算怎么做?

    正确答案: 佛陀曾这样赞叹观修无常:“多修无常,已供诸佛;多修无常,得佛安慰;多修无常,得佛授记;多修无常,得佛加持。如众迹中,象迹为最,佛教之内,所有修行,观修无常,堪为之最。”《涅槃经》中也说:“一切众生迹中,象迹为上,是无常想亦复如是,于诸想中最为第一。”
    真正想到自己要死了,还有什么放不下?哪样东西能带得去?《毗奈耶经》中说:“对我眷属中如妙瓶般的舍利子、目犍连等百名比丘供斋供物,不如刹那念有为法无常更胜。”可见,观修无常是修行中最得力的秘诀。应该每天坚持串习无常。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密宗有许多不经苦行即证佛果的甚深方便,归根结底主要依赖于什么?你打算如何观修?

    正确答案: 密宗有许多不经苦行即证佛果的甚深方便,归根结底只要依赖于转变意乐——观清净心。我们首先要懂得转变意乐,明白现在的所见所闻,全是清静刹土的游舞或显现,只是自己以无名烦恼不能照见,就像胆病患者把白色的海螺看成是黄色的一样。如果依靠善知识的教言,于一切威仪中观清净心,那密宗的见解自然而然会生起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在观修每一个引导时,如何观察修和安住修?你平时是怎么做的?

    正确答案: 在修学的过程中不要忘记忘记祈祷和发愿,同时要把其中的内容逐字逐句记得清清楚楚,然后再进行思维和观修,这即是所谓的观察观和安住修。作为初学者,刚开始肯定不能直接安住,所以在修每一个引导时,首先应该观察修,然后观察与安住轮番修,最后才能自然安住——修什么样的法都是这样。
    平时做得不够,愿如理修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以我们身边的人为对境,应当如何观修无常?你在日常生活中,是怎样观无常的?

    正确答案: 我们可以如是观察:生活在一个家庭中的人,如历代宗、祖辈甚至父辈全部相继去世,现在只剩下他们的名字而已,自己同辈的兄弟姊妹等,也有许多已经离开人世,时过境迁,此时此刻我们全然不知他们转生在何处。
    每个人不妨回顾一下:在自己的家族中,祖祖辈辈死了多少人?有些人甚至连名字也不知道。在汉地,古代时有家谱,可现在根本不讲究这些,你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是谁,恐怕都不清楚。如果真要追溯上去,每一个家肯定出现过皇帝和公主,给家里带来无限荣光,然而经过了一代又一代,他们也被后人慢慢淡忘了。包括我们今生的兄弟姐妹、同班同学、邻居道友,一个一个观察时,有好多都去世了。所以,无常何时何地都在不断上演,但凡夫人被障碍蒙蔽了双眼,始终把相续相同的事物执为常有,不说刹那变化的细微无常,就算是一年一年变化的粗大无常,也很难认识到。而现在不管是身边的亲友去世也好,最信任的人欺骗自己也好,都应深深认识到一切万法无可依赖,从而好好地修行。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