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材料一一位中学生在期末考试中数学得了85分,觉得很不理想,数学老师给他列了几个式子,帮他分析学习情况。 (1)期末考试成绩85分,上次考试成绩80分。 (2)期末考试成绩85分,全班学生平均成绩83分,上次考试全班平均87分。 (3)期末考试成绩85分,老师预期的教学目标是90分。 最后,老师一致认为:成绩提高了,学习进步了,但还没有达到老师预期的教学目标,学习与教学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仍需继续努力。 材料二魏书生对刚接任的一个班级进行摸底测验,满分l00分的试卷,有个学生在语文只考了8分。魏老师找他谈话

题目

材料一一位中学生在期末考试中数学得了85分,觉得很不理想,数学老师给他列了几个式子,帮他分析学习情况。 (1)期末考试成绩85分,上次考试成绩80分。 (2)期末考试成绩85分,全班学生平均成绩83分,上次考试全班平均87分。 (3)期末考试成绩85分,老师预期的教学目标是90分。 最后,老师一致认为:成绩提高了,学习进步了,但还没有达到老师预期的教学目标,学习与教学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仍需继续努力。 材料二魏书生对刚接任的一个班级进行摸底测验,满分l00分的试卷,有个学生在语文只考了8分。魏老师找他谈话。谈话中,魏老师开门见山地说:“我听语文老 师说,你上课根本就不听讲,是吗?”学生答:“是。”“听你父母说,你在家也不写作业,是吗?”学生回答:“是,我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想做。”魏老师 说:“你根本不听讲、不学习,还能考8分,说明你挺聪明的,要是你稍微努力一下,肯定会比这次考得好。” 魏老师把他叫到自己跟前打开试卷,帮他分析每一题,哪些只要去学习记忆就可以掌握的,哪些是需要努力就可以完成的。 在以后的日子里,魏老师允许这个学生上 课不听讲,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学 习;在期中考试时他考了40多分。之后魏老师继续帮他检查学习的效果,帮他确定学习内容,不断地督促。检查他的学习落实情况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他已经可以 考到70多分了,就这样魏老师转化了一个语文成绩很差的学生。 根据材料,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对教学评价的认识及今后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


相似考题
更多“材料一一位中学生在期末考试中数学得了85分,觉得很不理想,数学老师给他列了几个式子,帮他分析学习情况。 (1)期末考试成绩85分,上次考试成绩80分。 (2)期末考试成绩85分,全班学生平均成绩83分,上次考试全班平均87分。 (3)期末考试成绩85分,老师预期的教学目标是90分。 最后,老师一致认为:成绩提高了,学习进步了,但还没有达到老师预期的教学目标,学习与教学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仍需继续努力。 材料二魏书生对刚接任的一个班级进行摸底测验,满分l00分的试卷,有个学生在语文只考了8分。魏老师找他谈话”相关问题
  • 第1题:

    魏书生对刚接任的一个班级进行摸底测验,满分100分的试卷,有个学生的语文只考了8分。魏老师找他谈话。谈话中,魏老师开门见山地说:“我听语文老师说,你上课根本就不听讲,是吗”学生答:“是。”“听你父母说,你在家也不写作业,是吗”学生回答:“是,我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想做。”魏老师说:“你根本不听讲,不学习,还能考8分,说明你挺聪明的,要是你稍微努力一下,肯定会比这次考得好。”魏老师把他叫到自己跟前打开试卷,帮他分析每一道题,哪些是只要去学习记忆就可以掌握的,哪些是需要努力就可以完成的。在以后的日子里,魏老师允许这个学生上课不听讲,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学习;在期中考试时这个学生的语文考了40多分。之后魏老师继续帮他检查学习的效果,帮他确定学习内容,不断地督促、检查他的学习落实情况。到期末考试的时候,这个学生的语文已经可以考到70多分了。就这样魏老师转化了一个语文成绩很差的学生。
    请用教学原则和教学评价理论对该材料进行分析。


    答案:
    解析:
    (1)材料中魏老师的做法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综合运用了多种评价方式。 (2)因材施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时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有:①要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②教师要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③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创造条件,尽可能使每个学生的不同特长都得以发挥。魏老师帮学生检查学习的效果,帮他确定学习内容,不断地督促、检查他的学习落实情况,而不是全班同学统一标准,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3)魏老师对刚接任的班级进行摸底测验,属于诊断性评价,该评价是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的预测。通过这种预测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准备状况,以判断他们是否具备实现当前教学目标所要求的条件,为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依据;从整个教学进程来看,材料中“在期中考试时这个学生的语文考了40多分……”“到期末考试的时候,这个学生的语文已经可以考到70多分了……”这是形成性评价的一种体现。这种评价是监控学生学习进展最重要的手段,也是进一步教学的基础。对于那些在形成性评价中持续出现困难的学生,教师必须找准导致其学习障碍的原因,采取切实有效的补救措施,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最有价值的建议。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

  • 第2题:

    李老师是一名小学五年级的数学老师,期末数学考试结束后,有家长向他询问孩子的考试成绩,下列哪一回复更具有学习评价意义:

    A.您孩子这次数学考试得了90分
    B.您孩子的分数比班级平均分高3分
    C.您孩子的成绩已经达到优秀水平
    D.您孩子这次考试进步了,比上次考试提高了5分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知识。
    第二步,学生的学习评价具体表现在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横向的比较上。B项李老师明确地告诉了家长孩子在班级中的水平,体现了个体与个体之间的量化比较。
    因此,选择B选项。

  • 第3题:

    材料一:一位中学生在期末考试中数学得了85分,觉得很不理想,数学老师给他列了几个式子,帮他分析学习情况。
    (1)期末考试成绩85分,上次考试成绩80分。
    (2)期末考试成绩85分,全班学生平均成绩83分,上次考试全班平均87分。
    (3)期末考试成绩85分,老师预期的教学目标是90分。
    最后,老师一致认为:成绩提高了,学习进步了,但还没有达到老师预期的教学目标,学习与教学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仍需继续努力。
    材料二:魏老师对刚接任的一个班级进行摸底测验,满分l00分的试卷,有个学生在语文只考了8分。魏老师找他谈话。谈话中,魏老师开门见山地说:“我听语文老师说,你上课根本就不听讲,是吗?”学生答:“是。”“听你父母说,你在家也不写作业,是吗?”学生回答:“是,我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想做。”魏老师说:“你根本不听讲、不学习,还能考8分,说明你挺聪明的,要是你稍微努力一下,肯定会比这次考得好。”魏老师把他叫到自己跟前打开试卷,帮他分析每一题,哪些只要去学习记忆就可以掌握的,哪些是需要努力就可以完成的。在以后的日子里,魏老师允许这个学生上课不听讲,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学习;在期中考试时他考了40多分。之后魏老师继续帮他检查学习的效果,帮他确定学习内容,不断地督促。检查他的学习落实情况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他已经可以考到70多分了,就这样魏老师转化了一个语文成绩很差的学生。
    根据材料,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对教学评价的认识及今后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


    答案:
    解析:
    (1)“期末考试成绩85分,上次考试成绩80分”,这体现了个体内差异评价;“期末考试成绩85分,全班学生平均成绩83分,上次考试成绩全班平均87分”,这体现了相对评价;“期末考试成绩85分,老师预期教学目标是90分”,这体现了发展性评价理念。从材料一中,我们可以看到该数学老师利用多种评价方式对这种学生进行评价。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评价对象的发展,它基于评价对象的过去,重视评价对象的现在,更着眼于评价对象的未来。
    (2)从整个教学进程来看,材料二中“在期中考试时他考了40多分……”“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他已经可以考到70多分了……”这也是形成性评价的一种体现。这种评价是监控学生学习进展最重要的手段,也是进一步教学的基础。对于那些在形成性评价中持续出现困难的学生,教师必须找准导致学习障碍的原因,采取切实有效的帮救措施,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最有价值的建议。
    (3)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 第4题:

    张啸这次考试成绩非常差,老师找他谈话时,他分析近期由于喜欢上班内一名女同学,上课经常开小差,学习不够努力。这种归因属于()


    正确答案:不稳定、可控制的内归因

  • 第5题:

    关于课程成绩评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参考平时成绩
    • B、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60%,平时成绩占40%
    • C、只以期中和期末成绩为准
    • D、包括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测验及期中考核成绩

    正确答案:A,D

  • 第6题:

    每学期末,老师们都要对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录入、整理和统计,一般会采用下列哪一个软件来进行这些工作?()

    • A、Excel
    • B、Word
    • C、Powerpoint
    • D、Frontpage

    正确答案:A

  • 第7题:

    材料一:一位中学生在期末考试中数学得了85分,觉得很不理想,数学老师给他列了几个式子,帮他分析学习情况。(1)期末考试成绩85分,上次考试成绩80分。(2)期末考试成绩85分,全班学生平均成绩83分,上次考试全班平均87分。(3)期末考试成绩85分,老师预期的教学目标是90分。最后,老师一致认为:成绩提高了,学习进步了,但还没有达到老师预期的教学目标,学习与教学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仍需继续努力。材料二:魏书生对刚接任的一个班级进行摸底测验,满分100分的试卷,有个学生语文只考了8分。魏老师找他谈话。谈话中,魏老师开门见山地说:“我听语文老师说,你上课根本就不听讲,是吗?”学生答是。”“听你父母说,你在家也不写作业,是吗?”学生回答:“是,我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想做。”魏老师说:“你根本不听讲、不学习,还能考8分,说明你挺聪明的,要是你稍微努力一下,肯定会比这次考得好。”魏老师把他叫到自己跟前打开试卷,帮他分析每一题,哪些只要去学习记忆就可以掌握的,哪些是需要努力就可以完成的。在以后的日子里,魏老师允许这个学生上课不听讲,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学习;在期中考试时他考了40多分。之后魏老师继续帮他检查学习的效果,帮他确定学习内容,不断地督促,检查他的学习落实情况。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他已经可以考到70多分了,就这样魏老师转化了一个语文成绩很差的学生。根据材料,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对教学评价的认识及今后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


    正确答案:(1)“期末考试成绩85分,上次考试成绩80分”,这体现了个体内差异评价;“期末考试成绩85分,全班学生平均成绩83分,上次考试成绩全班平均87分”,这体现了相对评价;“期末考试成绩85分,老师预期的教学目标是90分”,这体现了发展性评价理念。从材料一中,我们可以看到该数学老师利用多种评价方式对这种学生进行评价。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评价对象的发展,它基于评价对象的过去,重视评价对象的现在,更着眼于评价对象的未来。
    (2)从整个教学进程来看,材料二中“在期中考试时他考了40多分……”“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他已经可以考到70多分了……”这也是形成性评价的一种体现。这种评价是监控学生学习进展最重要的手段,也是进一步教学的基础。对于那些在形成性评价中持续出现困难的学生,教师必须找准导致学习障碍的原因,采取切实有效的帮救措施,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最有价值的建议。
    (3)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不断发展。

  • 第8题:

    我语文考试成绩不好,但老师没有批评我,()我努力学习。

    • A、鼓励
    • B、鼓舞
    • C、鼓动

    正确答案:A

  • 第9题:

    材料一一位中学生在期末考试中数学得了85分,觉得很不理想,数学老师给他列了几个式子,帮他分析学习情况。 (1)期末考试成绩85分,上次考试成绩80分。 (2)期末考试成绩85分,全班学生平均成绩83分,上次考试全班平均87分。 (3)期末考试成绩85分,老师预期的教学目标是90分。 最后,老师一致认为:成绩提高了,学习进步了,但还没有达到老师预期的教学目标,学习与教学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仍需继续努力。 材料二魏书生对刚接任的一个班级进行摸底测验,满分l00分的试卷,有个学生在语文只考了8分。魏老师找他谈话。谈话中,魏老师开门见山地说:“我听语文老 师说,你上课根本就不听讲,是吗?”学生答:“是。”“听你父母说,你在家也不写作业,是吗?”学生回答:“是,我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想做。”魏老师 说:“你根本不听讲、不学习,还能考8分,说明你挺聪明的,要是你稍微努力一下,肯定会比这次考得好。” 魏老师把他叫到自己跟前打开试卷,帮他分析每一题,哪些只要去学习记忆就可以掌握的,哪些是需要努力就可以完成的。 在以后的日子里,魏老师允许这个学生上 课不听讲,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学 习;在期中考试时他考了40多分。之后魏老师继续帮他检查学习的效果,帮他确定学习内容,不断地督促。检查他的学习落实情况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他已经可以 考到70多分了,就这样魏老师转化了一个语文成绩很差的学生。 根据材料,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对教学评价的认识及今后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


    正确答案: (1)“期末考试成绩85分,上次考试成绩80分”,这体现了个体内差异评价;“期末考试成绩85分,全班学生平均成绩83分,上次考试成绩全班平均87分”,这体现了相对评价;“期末考试成绩85分,老师预期教学目标是90分”,这体现了发展性评价理念。从材料一中,我们可以看到该数学老师利用多种评价方式对这种学生进行评价。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评价对象的发展,它基于评价对象的过去,重视评价对象的现在,更着眼于评价对象的未来。
    (2)从整个教学进程来看,材料二中“在期中考试时他考了40多分……”“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他已经可以考到70多分了……”这也是形成性评价的一种体现。这种评价是监控学生学习进展最重要的手段,也是进一步教学的基础。对于那些在形成性评价中持续出现困难的学生,教师必须找准导致学习障碍的原因,采取切实有效的帮救措施,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最有价值的建议。
    (3)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 第10题:

    单选题
    老师将全班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全部输入到Excel文件中,这属于信息加工过程中的()。
    A

    录入信息

    B

    处理信息

    C

    输出信息

    D

    存储信息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材料:  魏书生对刚接任的一个班级进行摸底测验,满分100分的试卷,有个学生的语文只考了8分。魏老师找他谈话。谈话中,魏老师开门见山地说:“我听语文老师说,你上课根本就不听讲,是吗?”学生答:“是。”“听你父母说,你在家也不写作业,是吗?”学生回答:“是,我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想做。”  魏老师说:“你根本不听讲,不学习,还能考8分,说明你挺聪明的,要是你稍微努力一下,肯定会比这次考得好:”魏老师把他叫到自己跟前打开试卷,帮他分析每一道题,哪些是只要去学习记忆就可以掌握的,哪些是需要努力就可以完成的。在以后的日子里,魏老师允许这个学生上课不听讲,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学习。在期中考试时这个学生的语文考了40多分。之后魏老师继续帮他检查学习的效果,帮他确定学习内容,不断地督促、检查他的学习落实情况。到期末考试的时候,这个学生的语文已经可以考到70多分了。就这样魏老师转化了一个语文成绩很差的学生。  问题:  请用教学原则和教学评价理论对该材料进行分析。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张老师是一名新老师,因班级期末考试成绩的好坏会影响其年度绩效奖金的水平。于是不准班上最差两名学生参加期末考试。 张老师的做法正确吗?为什么?

    正确答案: 错误,因为张老师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张老师的做法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美术老师孙老师经常对学生说:“知识改变命运,画得好才是硬道理。”他自己出钱设立了“艺术基金”。用于奖励每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前三名的学生。孙老师的做法(  )。

    A.正确,物质奖励具有良好的激励功能
    B.不正确.考试成绩不能衡量学生的素质
    C.正确,考试成绩是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
    D.不正确.考试成绩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指标

    答案:D
    解析:
    孙老师仅仅以学生的成绩、分数和画的好坏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指标,违背了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应该运用多种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发展,尤其应该注意评价内容的综合化,不能只关注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心理素质、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等。

  • 第14题:

    魏书生对刚接任的一个班级进行摸底测验,满分100分的试卷,有个学生的语文只考了8分。魏老师找他谈话。谈话中,魏老师开门见山地说:“我听语文老师说,你上课根本就不听讲,是吗?”学生答:“是。”“听你父母说,你在家也不写作业,是吗? ”学生回答: “是,我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想做。”魏老师说:“你根本不听讲,不学习,还能考8分,说明你挺聪明的,要是你稍微努力一下,肯定会比这次考得好。”魏老师把他叫到自己跟前打开试卷,帮他分析每一题,哪些只要去学习记忆就可以掌握的,哪些是需要努力就可以 完成的。在以后的日子里,魏老师允许这个学生上课不听讲,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学习;在期中考试是他考了40多分。之后魏老师继续帮他检查学习的效果,帮他确定学习内容,不断地督促、检查他的学习落实情况,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他已经可以考到70多分了,就这样魏老师转化了一个语文成绩很差的学生。
    请用教学原则和教学评价理论对该案例进行分析。


    答案:
    解析:
    (1)该案例中魏老师的做法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综合运用了多种评价方式。
    (2)因材施教原则是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品德发展现状,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一原则是对我国优良教育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也符合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主要有:①以发展的眼光客观、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当代青少年学生的思想特点;②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教育,防止一般化、成人化、模式化;③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魏老师帮学生检查学习的效果,帮他确定学习内容,不断地督促、检查他的学习落实情况,而不是全班同学统一标准,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3)魏老师对刚接任的班级进行摸底测验,属于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通过这种预测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准备状况,以判断他们是否具备实现当前教学目标所要求的条件,为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依据;从整个教学进程来看,材料中“在期中考试时他考了40多分……”“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他巳经可以考到70多分了……”这是形成性评价的一种体现。这种评价是监控学生学习进展最重要的手段,也是进一步教学的基础。对于那些在形成性评价中持续出现困难的学生,教师必须找准导致学习障碍的原因,采取切实有效的补救措施,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最有价值的建议。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 第15题:

    魏书生对刚接任的一个班级进行摸底测验,满分l00分的试卷,有个学生的语文只考了8分。魏老师找他谈话。谈话中,魏老师开门见山地说:“我听语文老师说。你上课根本就不听讲。是吗 ”学生答:“是。”“听你父母说,你在家也不写作业,是吗 ”学生回答:“是,我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想做。”魏老师说:“你根本不听讲,不学习,还能考8分,说明你挺聪明的,要是你稍微努力一下,肯定会比这次考得好。”魏老师把他叫到自己跟前打开试卷,帮他分析每一道题.哪些是只要去学习记忆就可以掌握的,哪些是需要努力就可以完成的。在以后的日子里,魏老师允许这个学生上课不听讲,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学习;在期中考试他考了40多分。之后魏老师继续帮他检查学习效果,帮他确定学习内容,不断地督促、检查他的学习落实情况。到期末考试的时候,他已经可以考到70多分了。就这样魏老师转化了一个语文成绩很差的学生。
    问题:请用教学原则和教学评价理论对该案件进行分析。


    答案:
    解析:
    (1)该材料中魏老师的做法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综合运用了多种评价方式。 (2)因材施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时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①要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②教师要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③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创造条件,尽可能使每个学生的不同特长都得以发挥。魏老师帮学生检查学习的效果,帮他确定学习内容,不断地督促、检查他的学习落实情况,而不是全班同学统一标准,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3)魏老师对刚接任的班级进行摸底测验,属于诊断性评价,该评价是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的预测。通过这种预测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准备状况,以判断他们是否具备实现当前教学目标所要求的条件,为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依
    据;从整个教学进程来看,材料中“在期中考试时他考了40多分……”“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他已经可以考到70多分了……”这是形成性评价的一种体现。这种评价是监控学生学习进展最重要的手段,也是进一步教学的基础。对于那些在形成性评价中持续出现困难的学生.教师必须找准导致学习障碍的原因,采取切实有效的补救措施,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最有价值的建议。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 第16题:

    要对学生情感类目标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下列的哪种途径不去能够达到此目的?()

    • A、课堂测验
    • B、课堂作业
    • C、课堂调查表
    • D、期末考试成绩

    正确答案:A,B,D

  • 第17题:

    李老师用Access创建了一个数据库文件来存放全年级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那么数据表“期末考试成绩”中每个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就是()。

    • A、一个数据库
    • B、一行数据
    • C、一条记录
    • D、一个档案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为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提高成绩,班主任王老师规定:今后根据每次考试成绩给全班学生安排座位,成绩前5名的学生任意挑选自己喜欢的座位,6至10名的学生其次挑选依次类推。从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关系的角度对王老师做法的有效性进行分析。


    正确答案:当学生的学习动机处于最佳水平时才能产生最好的学习效果,王老师的做法并非一直都有用。当学习任务容易,学生的学习动机越强,非常想任意挑选自己的位置,处于最佳水平的学习动机,那就会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当学习任务很难,学生不是特别想挑选自己的位置,学习动机处于一般强度状态,恰好是最佳水平的学习动机,这样也会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当自己的学习成绩好了,多次能如愿挑选位置,这样就会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强则学习成绩好,就容易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所以说,王老师的做法的有效性是视学习任务及学生的最佳学习水平而定的。

  • 第19题:

    张老师是一名新老师,因班级期末考试成绩的好坏会影响其年度绩效奖金的水平。于是不准班上最差两名学生参加期末考试。 张老师的做法正确吗?为什么?


    正确答案:错误,因为张老师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张老师的做法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 第20题: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应以()为依据。

    • A、课程标准以及相应的教学目标
    • B、期中期末考试成绩
    • C、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参与
    • D、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参与

    正确答案:A

  • 第21题:

    老师将全班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全部输入到Excel文件中,这属于信息加工过程中的()。

    • A、录入信息
    • B、处理信息
    • C、输出信息
    • D、存储信息

    正确答案:A

  • 第22题:

    单选题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应以()为依据。
    A

    课程标准以及相应的教学目标

    B

    期中期末考试成绩

    C

    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参与

    D

    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参与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我语文考试成绩不好,但老师没有批评我,()我努力学习。
    A

    鼓励

    B

    鼓舞

    C

    鼓动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填空题
    张啸这次考试成绩非常差,老师找他谈话时,他分析近期由于喜欢上班内一名女同学,上课经常开小差,学习不够努力。这种归因属于()

    正确答案: 不稳定、可控制的内归因
    解析: 根据韦纳归因理论,努力属于不稳定,可控制的内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