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1)对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尝试运用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等美术欣赏方法进行学习和研究。
(2)通过查阅或搜集资料的方式,了解中外著名美术家及流派。
(3)通过观摩和讨论,分析设计作品的实用性与审美性。
(4)通过观摩录像或邀请当地工艺美术家、民间艺人,了解中国传统工艺的制作方式与特点。
(5)欣赏中外优秀的建筑作品,并结合当地的建筑与环境,进行评述,体会建筑、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
(6)欣赏书法与篆刻作品,感受其特征。
(7)欣赏新媒体艺术作品,了解科技发展与美术创作的关系。
(8)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美术现象及相关图片报道,进行简单的解读、分析和评述。
更多“简述美术课标中第四学段“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中的学习活动建议。”相关问题
  • 第1题:

    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列学习活动建议中,适合第四学段“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是( )
    A.根据游戏、童话或故事,进行表现
    B.欣赏学生感兴趣的美术作品
    C.学习雕、刻、塑等方法,创作雕塑小品
    D.以古典油画的技法进行写实训练


    答案:C
    解析:
    第四学段“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学习活动建议是:(1)选择写实、变形和抽象等方式,运用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开展造型表现活动,描绘事物,表达情感和思想;(2)学习透视、色彩、构图、比例等知识,提高造型表现能力;(3)学习速写、素描、色彩画、中国画和版画等表现方法,进行绘画练习;(4)学习雕、刻、塑等方法,创作雕塑小品;(5)学习漫画、动画的表现方法,并进行创作练习;(6)选择计算机、照相机和摄像机等媒介,进行表现活动。

  • 第2题: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中,没有明确提及的主要学习对象是( )。


    A.自然美
    B.美术作品
    C.技艺美
    D.美术现象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主要学习对象。《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内容说明中的“欣赏,评述”学习领域表述为:该学习领域是指学生通过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等进行观察、描述和分析,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故A、B、D项表述正确。

    C项:技艺美并未在“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中被提及,故符合题意。

  • 第3题:

    列举三项或以上初中阶段“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学习活动内容。


    答案:
    解析:
    (1)对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尝试运用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等美术欣赏方法进行学习和研究。
    (2)通过查阅或搜集资料的方式,了解中外著名美术家及流派。
    (3)通过观摩和讨论,分析设计作品的实用性与审美性。
    (4)通过观摩录像或邀请当地工艺美术家、民间艺人,了解中国传统工艺的制作方式与特点。

  • 第4题: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强调的学习方法是( )。


    A.江苏艺术家轶文的美术欣赏方法
    B.介绍历史叙事的美术欣赏方法
    C.阐释图像学的美术欣赏方法
    D.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的欣赏方法

    答案:D
    解析:
    欣赏·评述注重的是对学生欣赏评述能力的培养。A、B、C选项的表述较为片面,欣赏的方法较为单一,不适合中学生的美术教学,D选项多角度的欣赏则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维度加以比较鉴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 第5题:

    简述“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教学要点。


    答案:
    解析: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是指学生通过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等进行观察、描述和分析,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学生除了通过欣赏获得审美愉悦之外,还应认知作品的思想内涵、形式与风格特征、相关的历史与社会背景,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创造性的劳动,并用语言、文字、动作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认识。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教学应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努力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美术欣赏方法,学会通过美术馆、博物馆、网络、书刊等多种渠道收集相关信息,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述能力、要引导学生关注美术与社会的关系,在文化情境中理解美术作品,培养人文精神。教师要充分利用地方的文化资源,引导学生了解美术作品与当地地理、历史、经济、民俗的联系,使欣赏与评述活动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 第6题: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正确答案: 是指学生通过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等进行观察、描述、和分析,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能力的学习领域。

  • 第7题:

    简述《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综合·探索”学习领域中的目标。


    正确答案:(1)了解美术各学习领域的联系,以及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逐步学会以议题为中心,将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认识美术与自然、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科技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并以各种形式发表学习成果。
    (3)开阔视野,拓展想象的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

  • 第8题: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四个学习领域,分别是“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

    • A、综合·探索
    • B、绘画·创作
    • C、手工·制作
    • D、展示·评价

    正确答案:A

  • 第9题:

    美术课程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学习分成四个学段,其中四年级属于()。

    • A、第一学段
    • B、第二学段
    • C、第三学段
    • D、第四学段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根据学生()划分为造型。表现、应用;设计、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大学习领域。


    正确答案:学习活动方式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美术课标中第四学段“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中的学习活动建议。

    正确答案: (1)对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尝试运用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等美术欣赏方法进行学习和研究。
    (2)通过查阅或搜集资料的方式,了解中外著名美术家及流派。
    (3)通过观摩和讨论,分析设计作品的实用性与审美性。
    (4)通过观摩录像或邀请当地工艺美术家、民间艺人,了解中国传统工艺的制作方式与特点。
    (5)欣赏中外优秀的建筑作品,并结合当地的建筑与环境,进行评述,体会建筑、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
    (6)欣赏书法与篆刻作品,感受其特征。
    (7)欣赏新媒体艺术作品,了解科技发展与美术创作的关系。
    (8)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美术现象及相关图片报道,进行简单的解读、分析和评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美术课程标准》根据美术()来划分学习领域,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
    A

    学习方法

    B

    教学方法

    C

    教学内容

    D

    学习活动方式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生在第四学段的“欣赏?评述”领域学习中应该知道几位以上在中国美术史中有代表性的美术家( )。


    A.5位以上
    B.8位以上
    C.10位以上
    D.12位以上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对《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解。“欣赏?评述”学习领域,评价要点为:运用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等方法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与评述。1.识别不同门类的美术作品,如中国画、水彩画、油画、版画、雕塑、动漫等。2.了解和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关系及美术的文化价值,珍视和保护人类文化遗产。3.知道中国美术史中5位以上代表美术家及其作品,外国美术史中2个以上的重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与作品。4.能与同学讨论、分析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美术现象或事件。5.利用互联网、辞书或美术专业书籍等,了解中外美术史中的重要美术家及流派。由第三条表述可知,学生在第四学段的“欣赏?评述”领域学习中应该知道5位以上在中国美术史中有代表性的美术家。A项正确。

  • 第14题:

    简述第二学段(3~4年级)“综合·探索”领域的学习活动建议。


    答案:
    解析:
    【知识点】课程标准。 【参考答案】
    根据各种材料特点,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美术作品,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结合语文、音乐等学科内容进行美术创作;与同学们一起讨论并选定展示美术作品的方案,布置学生美术作品展览,美化教室或学校环境。
    根据诗歌、童话、故事或创设某一情境,制作纸偶、乐器、皮影等作品,并进行表演,或举办集体生日庆祝等活动。
    结合品德与社会、科学等学科内容,设计并制作学校、村庄、公园、游乐场的地图或模型。

  • 第15题:

    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一节“欣赏·评述”领域美术课学习活动的是(  )。

    A.评析当前有争议的美术现象
    B.欣赏与评述新媒体艺术作品
    C.查阅和搜集资料进行自主探究
    D.撰写800字以上的评论文章

    答案:D
    解析: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内容要求中第四学段(7-9年级)评价要点中表述:描述和分析美术作品的意义和审美特征,写出300字以上的评论文章,并有兴趣与同学讨论、分析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美术现象或事件。撰写800字以上的评论不符合该阶段的课程内容。

  • 第16题: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中主要针对绘画、雕塑创作学习领域是( )

    A.欣赏评述
    B.造型表现
    C.综合探索
    D.设计应用

    答案:B
    解析:

  • 第17题:

    简述《义务教育美术课标(2011版)》“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分目标。


    答案:
    解析:
    (1)感受自然美,了解美术作品的题材、主题、形式、风格与流派,知道重要的美术家和美术作品,以及美术与生活、历史、文化的关系,初步形成审美判断能力。 (2)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逐步提高视觉感受、理解与评述能力,初步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能够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3)提高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兴趣,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崇尚文明,珍视优秀的民族、民间美术与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养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 第18题:

    《美术课程标准》根据美术()来划分学习领域,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

    • A、学习方法
    • B、教学方法
    • C、教学内容
    • D、学习活动方式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欣赏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了解重要的美术家及流派。通过描述、分析、比较与讨论等方式,认识美术的不同门类及表现形式,尊重人类文化遗产,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表达感受和见解”这一学习目标属于“欣赏·评述”领域中的哪一学段?()

    • A、第一学段
    • B、第二学段
    • C、第三学段
    • D、第四学段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下列不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学习领域的是()。

    • A、造型·表现
    • B、设计·应用
    • C、欣赏·评述
    • D、设计·工艺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强调“物以致用”思想的学习领域是()。

    • A、造型·表现
    • B、设计·应用
    • C、欣赏·评述
    • D、综合·探索

    正确答案:B

  • 第22题:

    单选题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四个学习领域,分别是“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
    A

    综合·探索

    B

    绘画·创作

    C

    手工·制作

    D

    展示·评价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欣赏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了解重要的美术家及流派。通过描述、分析、比较与讨论等方式,认识美术的不同门类及表现形式,尊重人类文化遗产,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表达感受和见解”这一学习目标属于“欣赏·评述”领域中的哪一学段?()
    A

    第一学段

    B

    第二学段

    C

    第三学段

    D

    第四学段


    正确答案: B
    解析: 新课程标准将九年义务教育的美术学习分为四个阶段。在设定总的目标外,每个阶段有不同的阶段目标,本题表述的是第四阶段的学习目标。新课标中是这样制定的第四阶段“欣赏·评述”的阶段目标: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初步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尊重人类文化遗产,能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