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恩格斯所说的“贯穿《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其主要内容可以简单地概括为:()。A、唯物史观B、剩余价值学说C、实践哲学

题目

恩格斯所说的“贯穿《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其主要内容可以简单地概括为:()。

  • A、唯物史观
  • B、剩余价值学说
  • C、实践哲学

相似考题
更多“恩格斯所说的“贯穿《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其主要内容可以简单”相关问题
  • 第1题:

    马克思、恩格斯先后为《共产党宣言》写过( )篇序言。

    A、五

    B、六

    C、九

    D、七


    正确答案:D

  • 第2题:

    马克思主义从创立到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以时间为序,它们分别是:孕育和准备阶 段、正式形成阶段、理论体系完成阶段、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捍卫与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可 用一个标志性事件来表明。下列标志性事件与前述四个阶段对应起来的顺序是:

    A.《共产党宣言》发表《哲学的贫困》发表巴黎公社马克思逝世和恩格斯逝世
    B.《共产党宣言》发表巴黎公社《哲学的贫困》发表马克思逝世和恩格斯逝世
    C.《哲学的贫困》发表巴黎公社《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逝世和恩格斯逝世
    D.《哲学的贫困》发表《共产党宣言》发表巴黎公社马克思逝世和恩格斯逝世

    答案:D
    解析:
    1847年,马克思撰写并发表《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2月。巴黎公 社成立于1871年。1883年马克思于伦敦逝世,1895年恩格斯逝世。

  • 第3题: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但是鲜为人知的是后来马克思和恩格斯却对《共产党宣言》做了修改。在《共产党宣言》德文新版上由两位作者签名的最后一篇序言中加了这么一句话:“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已的目的”。依据你所学史实判断,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加上这句话最可能的原因是()

    • A、第一国际的瓦解
    • B、马、恩革命运动的实践
    • C、十月革命的成功经验
    • D、巴黎公社的伟大尝试

    正确答案:D

  • 第4题:

    马克思、恩格斯先后为《共产党宣言》写过()篇序言。

    • A、五
    • B、七
    • C、九

    正确答案:B

  • 第5题:

    贯穿《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是()。


    正确答案:历史唯物主义

  • 第6题:

    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92年波兰文版序言中说:“《共产党宣言》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测量欧洲大陆大工业发展的一种尺度……根据《宣言》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数,不仅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状况,而且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材料表明()

    • A、恩格斯过高估计了《共产党宣言》的作用
    • B、《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智慧的结晶
    • C、《共产党宣言》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本规律
    • D、《共产党宣言》在波兰受到工人欢迎是一种巧合

    正确答案:C

  • 第7题: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正确答案: (1)自然观:以各种不同形式相互转化为中心和流动循环的自然观。
    (2)科学技术方法论:以实验和假说相结合的辩证综合方法论。
    (3)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是社会生产力的构成因素,它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杠杆。

  • 第8题:

    如何理解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93年意大利文版序言》中对但丁的评价?


    正确答案: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意大利文版序言》中评价但丁时指出:“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恩格斯的评价准确地表明但丁及其创作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首先,《神曲》在思想内容上具有两重性。一方面表现了鲜明的进步倾向,闪现着新时代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另一方面又表现出浓厚的宗教神学和禁欲主义的观念。这种矛盾性,既是但丁世界观矛盾的反映,也是当时新旧交替时代充满矛盾的时代精神的体现。具体讲,《神曲》的进步性表现在:
    (1)对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的罪行进行了无情的揭露与批判;
    (2)批判性地展现了封建社会的种种罪恶现实;
    (3)传播了新的思想——人文主义;表现了但丁上下求索的精神,作品中探索了从现实社会到理想社会的途径,从政治上道德上探索了意大利民族及人类的出路并做了寓言性的总结。
    《神曲》的局限性表现在:
    (1)未能摆脱封建宗教的束缚,具有浓厚的神学思想;
    (2)未能摆脱封建道德观念。
    其次,《神曲》在艺术上亦有两重性,使它既具备中世纪文学的一般特色,同时又表现出近代文学的新的艺术方法与特点。一方面,作品的艺术构思和结构布局都是以神学世界观为基础的;另一方面,作者成功地运用了意大利民族语言来进行创作,使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真实感和主题思想的严肃性、深刻性。而这些特点首开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先河。
    总之,但丁所处于新旧交替时代的特点以及《神曲》思想艺术方面的两重性特点,都可以证实恩格斯对但丁的精辟评价。

  • 第9题:

    马克思主义从创立到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以时间为序,它们分别是:孕育和准备阶段、正式形成阶段、理论体系完成阶段、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捍卫与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可用一个标志性事件来表明。下列标志性事件与前述四个阶段对应起来顺序是()

    • A、《共产党宣言》发表-《哲学的贫困》发展-巴黎公社-马克思逝世和恩格斯逝世
    • B、《共产党宣言》发表-巴黎公社-《哲学的贫困》发展-马克思逝世和恩格斯逝世
    • C、《哲学的贫困》发展-巴黎公社-《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逝世和恩格斯逝世
    • D、《哲学的贫困》发展-《共产党宣言》发表-巴黎公社-马克思逝世和恩格斯逝世

    正确答案:D

  • 第10题:

    单选题
    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问世于()
    A

    1848

    B

    1948

    C

    1927

    D

    1937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贯穿《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是()。
    A

    马克思主义

    B

    辩证唯物主义

    C

    历史唯物主义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如何理解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93年意大利文版序言》中对但丁的评价?

    正确答案: 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意大利文版序言》中评价但丁时指出:“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恩格斯的评价准确地表明但丁及其创作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首先,《神曲》在思想内容上具有两重性。一方面表现了鲜明的进步倾向,闪现着新时代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另一方面又表现出浓厚的宗教神学和禁欲主义的观念。这种矛盾性,既是但丁世界观矛盾的反映,也是当时新旧交替时代充满矛盾的时代精神的体现。具体讲,《神曲》的进步性表现在:
    (1)对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的罪行进行了无情的揭露与批判;
    (2)批判性地展现了封建社会的种种罪恶现实;
    (3)传播了新的思想——人文主义;表现了但丁上下求索的精神,作品中探索了从现实社会到理想社会的途径,从政治上道德上探索了意大利民族及人类的出路并做了寓言性的总结。
    《神曲》的局限性表现在:
    (1)未能摆脱封建宗教的束缚,具有浓厚的神学思想;
    (2)未能摆脱封建道德观念。
    其次,《神曲》在艺术上亦有两重性,使它既具备中世纪文学的一般特色,同时又表现出近代文学的新的艺术方法与特点。一方面,作品的艺术构思和结构布局都是以神学世界观为基础的;另一方面,作者成功地运用了意大利民族语言来进行创作,使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真实感和主题思想的严肃性、深刻性。而这些特点首开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先河。
    总之,但丁所处于新旧交替时代的特点以及《神曲》思想艺术方面的两重性特点,都可以证实恩格斯对但丁的精辟评价。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共产党宣言》俄文第一版由( )翻译。

    A、陈望道

    B、列宁

    C、恩格斯

    D、巴枯宁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恩格斯所说的“傲慢的庸人们”在《城市姑娘》中指的是什么?
    格兰特

  • 第15题: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是如何论述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的?


    正确答案: (1)资产阶级的主要历史功绩:第一,它撕破了封建伪装的外衣,破坏了封建关系,代之以资本主义关系,使阶级矛盾更加简单化、明朗化。第二,促进了工具的不断变革,从而使生产关系和全部社会关系不断革命化。第三,开拓了世界市场,打破了民族的界限。“它迫使一切民族”均“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资产阶级战胜封建阶级、建立新政权,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第四,建立了近代化的大城市和资产阶级的统一的民族国家。资本主义在经济上的发展,不仅要求经济上的集中,而且要求政治上的集中,经济政治集中的表现就是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形成。第五,创立了巨大的生产力。《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总之,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根源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过非常进步的作用。(2)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①它打破了封建宗法关系,但代替这种关系的是残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关系,使阶级矛盾更加尖锐。②它发展了生产力,但残酷的剥削压迫,造成了经济危机的不断发生。在危机期间发生一种社会瘟疫,即生产过剩的瘟疫。③它沟通了各国经济文化,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残酷镇压和掠夺,加深了与殖民地人民的矛盾。④它建立了统一的民族国家,却加强了无产阶级和一切被压迫人民联合起来反对它。总之,它不过是用资产阶级统治代替了封建阶级的统治,用资本主义的私有制代替了封建主义的私有制。

  • 第16题:

    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问世于()

    • A、1848
    • B、1948
    • C、1927
    • D、1937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16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向全世界无产者发出号召。从社会演变的物质基础看,《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得益于()

    • A、前人的理论成果
    • B、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 C、工人阶级的斗争
    • D、马克思、恩格斯的潜心研究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很早就在中国传播,如《共产党宣言》就有二十多种中译本,要想了解这些中译本的情况,可以使用()。


    正确答案:马恩著作中译文综录

  • 第19题:

    简单描述分治法的基本思想。


    正确答案:分治法的基本思想是将一个规模为n的问题分解为k个规模较小的子问题,这些子问题互相独立且与原问题相同;对这k个子问题分别求解。如果子问题的规模仍然不够小,则再划分为k个子问题,如此递归的进行下去,直到问题规模足够小,很容易求出其解为止;将求出的小规模的问题的解合并为一个更大规模的问题的解,自底向上逐步求出原来问题的解。

  • 第20题: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斗争实践中产生的。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1题:

    填空题
    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很早就在中国传播,如《共产党宣言》就有二十多种中译本,要想了解这些中译本的情况,可以使用()。

    正确答案: 马恩著作中译文综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是如何论述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的?

    正确答案: (1)资产阶级的主要历史功绩:第一,它撕破了封建伪装的外衣,破坏了封建关系,代之以资本主义关系,使阶级矛盾更加简单化、明朗化。第二,促进了工具的不断变革,从而使生产关系和全部社会关系不断革命化。第三,开拓了世界市场,打破了民族的界限。“它迫使一切民族”均“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资产阶级战胜封建阶级、建立新政权,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第四,建立了近代化的大城市和资产阶级的统一的民族国家。资本主义在经济上的发展,不仅要求经济上的集中,而且要求政治上的集中,经济政治集中的表现就是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形成。第五,创立了巨大的生产力。《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总之,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根源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过非常进步的作用。(2)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①它打破了封建宗法关系,但代替这种关系的是残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关系,使阶级矛盾更加尖锐。②它发展了生产力,但残酷的剥削压迫,造成了经济危机的不断发生。在危机期间发生一种社会瘟疫,即生产过剩的瘟疫。③它沟通了各国经济文化,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残酷镇压和掠夺,加深了与殖民地人民的矛盾。④它建立了统一的民族国家,却加强了无产阶级和一切被压迫人民联合起来反对它。总之,它不过是用资产阶级统治代替了封建阶级的统治,用资本主义的私有制代替了封建主义的私有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正确答案: (1)自然观:以各种不同形式相互转化为中心和流动循环的自然观。
    (2)科学技术方法论:以实验和假说相结合的辩证综合方法论。
    (3)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是社会生产力的构成因素,它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杠杆。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