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下列对于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就是地震动峰值加速度B、当结构自振周期小于设计特征周期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与结构的阻尼比无关C、水平地震影响系数等于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与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之比D、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与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和结构自振周期有关

题目

下列对于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就是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 B、当结构自振周期小于设计特征周期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与结构的阻尼比无关
  • C、水平地震影响系数等于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与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之比
  • D、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与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和结构自振周期有关

相似考题
更多“下列对于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确定地震影响的特征周期时,下列哪些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A)地震烈度越高,地震影响的特征周期就越大
    (B) 土层等效剪切波速越小,地震影响的特征周期就越大
    (C)震中距越大,地震影响的特征周期就越小
    (D)计算罕遇地震对建筑结构的作用时,地震影响的特征周期应增加


    答案:B,D
    解析:

  • 第2题: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关于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下列哪些说法正确?(  )

    A、与地震烈度有关
    B、与震中距无关
    C、与拟建场地所处的抗震地段类别有关
    D、与建筑所在地的场地类别无关

    答案:A,C
    解析:
    AD两项,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第5.1.4条规定,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应根据烈度、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和结构自振周期以及阻尼比确定;B项,设计地震分组可更好地体现震级和震中距的影响,同样烈度、同样场地条件的反应谱形状随着震源机制、震级大小、震中距远近等变化,可见地震影响系数与震中距有关;C项,根据第4.1.8条规定,当需要在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非岩石和强风化岩石的陡坡、河岸及边坡边缘等不利地段建造丙类及丙类以上建筑时,除保证其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外,尚应估计不利地段对设计地震动参数可能产生的放大作用,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应乘以增大系数。

  • 第3题:

    对于结构自振周期大于特征周期的某高耸建筑物来说,在确定地震影响系数时,假设其他条件都相同,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的地震影响系数总是比第二组的地震影响系数大
    B.II类场地的地震影响系数总是比Ⅲ类场地的地震影响系数大
    C.结构自振周期越大,地震影晌系数越小
    D.阻尼比越大,曲线下降段的衰减指数就越小


    答案:C,D
    解析:
    该题属于理解题。《建筑抗震规范》5.1.4和5.1.5表明,地震影响系数与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远近震)、结构的自震周期和阻尼比、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等有关。结构自振周期大于特征周期时,位于第一下降段。地震第一组比第二组的特征周期小,二类场地比三类场地特征周期小,因此,其影响系数小。由公式可知,自振周期越大,阻尼比越大,地震影响系数越小。

  • 第4题:

    地震作用大小的确定取决于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与()无关。

    • A、建筑结构的阻尼比
    • B、结构自重
    • C、特征周期值
    • D、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正确答案:B

  • 第5题:

    下列哪个选项与确定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无关()

    • A、场地类别和设计地震分组
    • B、结构自震周期和阻尼比
    • C、50年地震基准期的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加速度
    • D、建筑结构的抗震设防类别

    正确答案:D

  • 第6题:

    确定建筑物地震影响系数时,下述正确说法是()。

    • A、建筑结构地震影响系数应根据烈度、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结构自震周期以及阻尼比确定
    • B、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为分段曲线,各曲线段有各自不同的曲线方程
    • C、当阻尼比不等于0.05时,曲线下降段衰减指数、直线下降段斜率调整系数均需进行修正
    • D、直线下降段的下降斜率调调整系数应大于等于1.0

    正确答案:A,B,C

  • 第7题:

    确定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时,可不直接受()的影响。

    • A、地震震级
    • B、场地类别
    • C、设计地震分组
    • D、结构自震周期

    正确答案:A

  • 第8题:

    多选题
    有关建筑结构地震影响系数的下列说法中,()是正确的。
    A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等于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与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之比

    B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就是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C

    地震影响系数与场地类别和设计地震分组有关

    D

    当结构自振周期小于特征周期时,地震影响系数与建筑结构的阻尼比无关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多选题
    下列对于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就是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B

    当结构自振周期小于设计特征周期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与结构的阻尼比无关

    C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等于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与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之比

    D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与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和结构自振周期有关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确定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时,可不直接受()的影响。
    A

    地震震级

    B

    场地类别

    C

    设计地震分组

    D

    结构自震周期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对于结构自振周期大于特征周期的某高耸建筑物来说,在确定地震影响系数时,假设其他条件都相同,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2009年真题]
    A

    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的地震影响系数总是比第二组的地震影响系数大

    B

    Ⅱ类场地的地震影响系数总是比Ⅲ类场地的地震影响系数大

    C

    结构自振周期越大,地震影响系数越小

    D

    阻尼比越大,曲线下降段的衰减指数就越小


    正确答案: C,D
    解析:
    AB两项,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5.1.4条规定,结构自振周期大于特征周期时,位于第一下降段。地震第一组比第二组的特征周期小,Ⅱ类场地比Ⅲ类场地特征周期小,因此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的地震影响系数总是比第二组的地震影响系数小。CD两项,根据规范第5.1.5条第1款规定,结构自振周期的平方地震影响系数反比,自振周期越大,地震影响系数越小。第2款规定,当建筑结构的阻尼比按有关规定不等于0.05时,曲线下降段的衰减指数应按下式确定:γ=0.9+(0.05-ζ)/(0.3+6ζ),式中,γ为曲线下降段的衰减指数,ζ为阻尼比。由公式可知阻尼比越大,曲线下降段的衰减指数就越小。

  • 第12题:

    多选题
    在确定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时,正确的说法是()。
    A

    地震烈度越高,地震影响系数就越大

    B

    土层等效剪切波速越小,地震影响系数就越大

    C

    在结构自振周期大于特征周期的情况下,结构自振周期越大,地震影响系数就越大

    D

    在结构自振周期小于特征周期的情况下,地震影响系数将随建筑结构的阻尼比的增大而增大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在确定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时,下列哪些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A)地震烈度越高,地震影响系数就越大
    (B) 土层等效剪切波速越小,地震影响系数就越大
    (C)在结构自振周期大于特征周期的情况下,结构自振周期越大,地震影响系数就越大
    (D)在结构自振周期小于特征周期的情况下,地震影响系数将随建筑结构的阻尼比的增大而增大


    答案:A,B
    解析:

  • 第14题:

    下列关于地震影响系数的说法正确的是哪些选项?(  )


    A、抗震设防烈度越大,地震影响系数越大
    B、自振周期为特征周期时。地震影响系数取最大值
    C、竖向地震影响系数一般比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大
    D、地震影响系数曲线是一条有两个下降段和一个水平段的曲线

    答案:A,B
    解析:
    A项,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第5.1.4条规定,抗震设防烈度越大,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越大,地震影响系数越大;B项,根据第5.1.5条规定,当结构自振周期等于场地特征周期时,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取水平段,地震影响系数取最大值;C项,根据第5.3.1条规定,竖向地震影响系数的最大值可取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的65%;D项,根据第5.1.5条图可知,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由直线上升段、水平段和曲线下降段和直线下降段组成。



    【说明】B项的说法也有问题,根据5.1.5条第1款,只有当建筑结构阻尼比取0.5时,阻尼调整系数η2取1.0,地震影响系数取最大值αmax。

  • 第15题:

    地震作用大小的确定取决于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与下列哪一个因素无关?( )

    A.建筑结构的阻尼比
    B.结构自重
    C.特征周期值
    D.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答案:B
    解析:
    参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1.5条。建筑结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与阻尼比、特征周期值和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有关,与结构自重无关。

  • 第16题:

    有关建筑结构地震影响系数的下列说法中,()是正确的。

    • A、水平地震影响系数等于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与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之比
    • B、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就是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 C、地震影响系数与场地类别和设计地震分组有关
    • D、当结构自振周期小于特征周期时,地震影响系数与建筑结构的阻尼比无关

    正确答案:A,C

  • 第17题:

    对于结构自振周期大于特征周期的高耸建筑物来说,在确定地震影响系数时,假设其他条件都相同,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 A、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的地震影响系数总是比第二组的地震影响系数大
    • B、Ⅱ类场地的地震影响系数总是比Ⅲ类场地的地震影响系数大
    • C、结构自振周期越大,地震影响系数越大
    • D、阻尼比越大,曲线下降段的衰减指数就越小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计算建筑结构地震影响系数时与下列()无关。()

    • A、地震震级
    • B、特征周期
    • C、自震周期
    • D、阻尼比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在确定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时,正确的说法是()。

    • A、地震烈度越高,地震影响系数就越大
    • B、土层等效剪切波速越小,地震影响系数就越大
    • C、在结构自振周期大于特征周期的情况下,结构自振周期越大,地震影响系数就越大
    • D、在结构自振周期小于特征周期的情况下,地震影响系数将随建筑结构的阻尼比的增大而增大

    正确答案:A,B

  • 第20题:

    多选题
    对于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抗震设防烈度越高,地震影响系数就越大

    B

    当结构自振周期大于设计特征周期时,结构自振周期越大,地震影响系数越大

    C

    当结构自振周期小于设计特征周期时,地震影响系数随结构的阻尼比的增大而增大

    D

    当结构自振周期小于0.1s时,地震影响系数随结构自振周期的增大而增大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计算地震作用和进行结构抗震验算时,下列哪个选项的说法是不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规定的?(  )[2010年真题]
    A

    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和总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都是将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分别乘以相应的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B

    竖向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小于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C

    建筑结构应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分析,此时,可以假定结构与构件处于弹性工作状态

    D

    对于有可能导致地震时产生严重破坏的建筑结构等部位,应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分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AB两项,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5.2.1条、第5.3.1条规定的计算公式,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和总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均等于相应于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相应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乘以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竖向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取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的65%;C项,根据第3.6.1条规定,除本规范特别规定者外,建筑结构应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分析,此时,可假定结构与构件处于弹性工作状态内力和变形分析可采用线性静力方法或线性动力方法;D项,根据第3.6.2条规定,不规则且具有明显薄弱部位可能导致重大地震破坏的建筑结构,应按本规范有关规定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分析。此时,可根据结构特点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或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当本规范有具体规定时,尚可采用简化方法计算结构的弹塑性变形。

  • 第22题:

    单选题
    计算地震作用和进行结构抗震验算时,下列哪个选项的说法是不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规定的()
    A

    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和总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都是将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分别乘以相应的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B

    竖向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小于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C

    建筑结构应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分析,此时,可以假定结构与构件处于弹性工作状态

    D

    对于有可能导致地震时产生严重破坏的建筑结构等部位,应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分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对于结构自振周期大于设计特征周期的建筑,在确定地震影响系数时,当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正确的是()。
    A

    Ⅱ类场地的地震影响系数总比Ⅲ类场地的地震影响系数小

    B

    结构自振周期越大,地震影响系数越大

    C

    阻尼比越大,曲线下降段的衰减指数就越小

    D

    设计地震分组第二组的地震影响系数总是比第三组的地震影响系数大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