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某粉砂土场地采用夯实水泥土桩处理,要求复合地基承载力达到400kPa,按正方形布桩,桩径为600mm,桩体混合料抗压强度平均值为9MPa,按桩周土体强度确定的单桩承载力为800kN,桩间土承载力为110kPa,折减系数为0.95,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计算,桩间距宜为()。A、1.62mB、1.74mC、1.83mD、1.90m

题目

某粉砂土场地采用夯实水泥土桩处理,要求复合地基承载力达到400kPa,按正方形布桩,桩径为600mm,桩体混合料抗压强度平均值为9MPa,按桩周土体强度确定的单桩承载力为800kN,桩间土承载力为110kPa,折减系数为0.95,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计算,桩间距宜为()。

  • A、1.62m
  • B、1.74m
  • C、1.83m
  • D、1.90m

相似考题
更多“某粉砂土场地采用夯实水泥土桩处理,要求复合地基承载力达到400k”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建筑采用夯实水泥土桩进行地基处理,条形基础及桩平面布置见下图。根据试桩结果,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80kPa,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为130kPa,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取0.9。现设计要求地基处理后复合承载力特征值达到200kPa,假定其他参数均不变,若仅调整基础纵向桩间距s值,试算最经济的桩间距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


    A. 1.1m
    B. 1.2m
    C. 1.3m
    D. 1.4m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7.1.5条、7.1.6条。
    (1)根据定义计算置换率
    截取单元体,单元体内有2根桩。
    调整前:m1=2Ap/(1.6×2.4)。
    调整后:m2=2Ap/(s×2.4),m1/m2=s/1.6。
    (2)根据复合地基承载力公式反算置换率




    (3)基础纵向桩间距s值
    由(1)和(2)可得:m1/m2=63/83=s/1.6,解得:s=1.21m。

  • 第2题:

    某均质砂土场地中采用砂桩处理,等边三角形布桩,砂桩直径为0.5m,桩体承载力为300kPa,场地土层天然孔隙比为0.92,最大孔隙比为0.96,最小孔隙比为0.75,天然地基承载力为120kPa,要求加固后砂土的相对密度不小于0.7,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计算。采用振动沉管施工法,修正系数ζ=1.1,桩间距宜为()。

    • A、2.01m
    • B、2.11m
    • C、2.21m
    • D、2.31m

    正确答案:C

  • 第3题:

    下列地基处理技术中,()适用于挤密松散砂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对建在饱和黏性土地基上主要不以变形控制的工程,也可采用砂石桩作置换处理。

    • A、灰土桩地基
    • B、砂石桩地基
    • C、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地基
    • D、夯实水泥土复合地基

    正确答案:B

  • 第4题:

    在对深厚饱和砂土地基进行抗液化处理时,下述方法中宜采用的是()。

    • A、夯实水泥土桩法
    • B、强夯置换法
    • C、粉体喷搅法
    • D、振冲法

    正确答案:D

  • 第5题:

    单选题
    某素填土地基,地下水位埋深10m,拟采用夯实水泥土桩处理地基。初步设计时,桩直径为4m,按正方形布桩,水泥土桩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500KN,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为120kPa,桩体竖向抗压承载力修正系数βP=1.0,桩间土的承载力修正系数βS=0.9。要使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达到350kPa,试问,桩间距s(m)最接近于下列()项。提示:按《复合地基技术规范》GB/T50783-2012作答。()
    A

    1.30

    B

    1.40

    C

    1.50

    D

    1.60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单选题
    某均质砂土场地中采用砂桩处理,等边三角形布桩,砂桩直径为0.5m,桩体承载力为300kPa,场地土层天然孔隙比为0.92,最大孔隙比为0.96,最小孔隙比为0.75,天然地基承载力为120kPa,要求加固后砂土的相对密度不小于0.7,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计算。如场地土层相对密度为0.7时的承载力为160kPa,复合地基承载力为()。
    A

    160kPa

    B

    166kPa

    C

    172kPa

    D

    180kPa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单选题
    某建筑地基拟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处理方案,经估算,复合地基承载力可满足要求,但最终沉降量不满足要求。为了最有效地减少复合地基最终沉降量,可采取()。
    A

    扩大桩径

    B

    增加桩长

    C

    提高置换率

    D

    提高水泥掺入量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确定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时,下述( )不合理。()
    A

    施工设计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按现场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

    B

    采用单桩载荷试验时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应取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一半

    C

    处理后桩间土的承载力特征值可取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D

    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β宜取0.75~0.95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某建筑物处在深厚均质软黏土地基上,筏板基础。承载力要求达到160kPa,工后沉降控制值为15cm。初步方案采用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加固。主要设计参数为:桩长15.0m,桩径50cm,置换率为20%。经验算:复合地基承载力为158kPa,工后沉降达到22cm。为满足设计要求,采取()的改进措施最为合理。
    A

    桩长和置换率不变,增加桩径

    B

    在水泥土桩中插入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形成加筋水泥土桩复合地基

    C

    采用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加固,桩长和置换率不变

    D

    将水泥土桩复合地基中的部分水泥土桩改用较长的素混凝土桩,形成长短桩复合地基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某素填土建筑地基,地下水位埋深20m,拟采用夯实水泥土桩法处理地基。初步设计时,桩直径为0.4m,按正方形布桩,水泥土桩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500kPa,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为120kPa,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β=0.9。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29-2012作答。试问:要使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达到350kPa,桩间距s(m)最接近于下列()项。()
    A

    1.30

    B

    1.40

    C

    1.50

    D

    1.60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某松散均质砂土地基采用挤密砂石桩处理。砂土地基的天然地基承载力为130kPa,砂土地基的天然孔隙比e0=0.79,最大孔隙比emax=0.8,最小孔隙比emin=0.65,要求处理后砂土的相对密实度达到D=0.82。初步设计时,按等边三角形布桩砂石桩直径为0.6m,桩体承载力特征值为320kPa。按《复合地基技术规范》GB/T50783-2012作答。桩间距为1.5m,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spk(kPa)最接近下列()项。
    A

    505

    B

    510

    C

    515

    D

    520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在对深厚饱和砂土地基进行抗液化处理时,下述方法中宜采用的是()。
    A

    夯实水泥土桩法

    B

    强夯置换法

    C

    粉体喷搅法

    D

    振冲法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黏性土场地采用振冲碎石桩处理,按三角形布桩,桩径为1.2m,桩土应力比n=3,地基土承载力为100kPa,压缩模量为4MPa,要求复合地基承载力达到160kPa,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进行计算。复合地基的复合模量为()。

    • A、5.4MPa
    • B、6.4MPa
    • C、7.4MPa
    • D、8.4MPa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不适用于处理()

    • A、粉土
    • B、粘性土
    • C、素填土
    • D、地下水位以下的土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某建筑地基拟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处理方案,经估算,复合地基承载力可满足要求,但最终沉降量不满足要求。为了最有效地减少复合地基最终沉降量,可采取()。

    • A、扩大桩径
    • B、增加桩长
    • C、提高置换率
    • D、提高水泥掺入量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在处理可液化砂土时,最适宜的处理方法是()

    • A、CFG桩
    • B、水泥土搅拌桩
    • C、夯实水泥土桩
    • D、振冲碎石桩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单选题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不适用于处理()
    A

    粉土

    B

    粘性土

    C

    素填土

    D

    地下水位以下的土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单选题
    某均质砂土建筑地基采用沉管砂石桩处理。砂土地基的天然地基承载力为130kPa,砂土地基的天然孔隙比e0=0.79,最大孔隙比emax=0.8,最小孔隙比emin=0.65,要求处理后砂土的相对密实度达到D=0.82。初步设计时,按等边三角形布桩,砂石桩直径为0.6m,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为160kPa。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作答。试问:假定等边三角形布桩,D=0.82时,桩土应力比为2.0,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spk(kPa)最接近于下列()项。
    A

    168

    B

    178

    C

    187

    D

    192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某粉土地基地下水位埋深12m,采用夯实水泥土桩处理,要求复合地基承载力达到380kPa,水泥土桩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600kN,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为120kPa,采用正三角形布桩,桩径为500mm,桩间土折减系数取0.95,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要求,桩间距宜为()。
    A

    1.39m

    B

    1.49m

    C

    1.59m

    D

    1.69m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某松散均质砂土地基采用挤密砂石桩处理。砂土地基的天然地基承载力为130kPa,砂土地基的天然孔隙比e0=0.79,最大孔隙比emax=0.8,最小孔隙比emin=0.65,要求处理后砂土的相对密实度达到D=0.82。初步设计时,按等边三角形布桩砂石桩直径为0.6m,桩体承载力特征值为320kPa。按《复合地基技术规范》GB/T50783-2012作答。砂石桩间距s=2.4m,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最接近于下列()项。()
    A

    115

    B

    120

    C

    125

    D

    130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下列地基处理技术中,()适用于挤密松散砂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对建在饱和黏性土地基上主要不以变形控制的工程,也可采用砂石桩作置换处理。
    A

    灰土桩地基

    B

    砂石桩地基

    C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地基

    D

    夯实水泥土复合地基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涉及的考点是常用的地基处理技术。砂石桩地基适用于挤密松散砂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对建在饱和黏性土地基上主要不以变形控制的工程,也可采用砂石桩作置换处理。

  • 第22题:

    单选题
    某松散均质砂土地基采用挤密砂石桩处理。砂土地基的天然地基承载力为130kPa,砂土地基的天然孔隙比e0=0.79,最大孔隙比emax=0.8,最小孔隙比emin=0.65,要求处理后砂土的相对密实度达到D=0.82。初步设计时,按等边三角形布桩砂石桩直径为0.6m,桩体承载力特征值为320kPa。按《复合地基技术规范》GB/T50783-2012作答。等边三角形布桩,D=0.82时,场地砂土承载力特征值为180kPa,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spk(kPa)最接近于下列()项。()
    A

    187

    B

    198

    C

    218

    D

    228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在处理可液化砂土时,最适宜的处理方法是()
    A

    CFG桩

    B

    水泥土搅拌桩

    C

    夯实水泥土桩

    D

    振冲碎石桩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