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
更多“黄土的()是黄土地区浸水后产生大量沉陷的重要原因.”相关问题
  • 第1题:

    湿陷性黄土浸水湿陷的主要原因为下列哪个选项(  )

    A. 土颗粒间的固化联结键浸水破坏
    B. 土颗粒浸水软化
    C. 土体浸水收缩
    D. 浸水使土体孔隙中气体扩散

    答案:A
    解析:
    在干燥少雨的条件下,由于蒸发量大,水分不断减少,盐类析出,胶体凝结,产生了加固黏聚力,盐类逐渐浓缩沉淀形成胶结物,随着含水量的逐渐减少土颗粒间的分子引力以及结合水和毛细水的连结力逐渐增大,形成了以粗粉粒为主体的多孔隙及大孔隙结构。当黄土浸水时,结合水膜增厚楔入颗粒之间,结合水连结消失,盐类溶于水中,骨架强度降低,在上覆土自重压力或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作用下,其结构迅速破坏,导致湿陷下沉。

  • 第2题:

    下列关于采用桩基础进行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桩基础应穿透湿陷性黄土层
    B.对非自重湿陷性黄土,桩底端应支承在可靠的持力层中
    C.对自重湿陷性黄土,桩底端应支承在压缩性较低的非湿陷性土层中
    D.单桩允许承载力,宜按现场浸水静载荷试验并结合地区建筑经验确定


    答案:A,D
    解析:
    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 — 2004)第5.1. 2条及第5. 7. 4条,对非自重湿陷性黄土,桩底端应支承在压缩性较低的非湿陷性土层中,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桩端伸入液化深度以下稳定土层中的长度。

  • 第3题:

    如何处理黄土或平原地区渠道边坡、渠底中产生的裂隙?


    正确答案: 不稳定边坡的防治措施有防渗排水、削坡减重反压、修建支挡水建筑物、锚固措施等,这些措施也适用于不稳定渠道边坡的处理上。此外,对可能发生滑塌的渠段,可因地制宜采取措施:
    (1)渠道选线要避开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带,对地质条件不好的渠段,应该用隧道、暗渠等输水方式。
    (2)对边坡很陡的渠段取得削坡处理。
    (3)对深挖方渠段结合削坡结增设平台和节流排水设施。
    (4)对抗剪强度较小的土质渠段,用打桩编柳、草袋护坡、植树或砌石砌等措施施加固渠坡,必要时还可采取换土的办法加固渠坡。
    (5)在沉陷性较大的土壤上筑渠时,不要把渠道断面挖至计划深度,在渠堤上预留超高,以便沉陷后渠道断面达到设计高程。渠道正式投入使用之前,要进行泡水试渠,逐渐使渠道浸水沉陷。
    (6)合理调配水量,是渠道流量缓慢增减。
    (7)在低温区,冬季使渠道冲水,形成冰盖,防止渠坡结冻。
    (8)加强渠道巡护,一旦发现滑坡的征兆,及时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
    (9)对已经坍塌的渠坡,清楚下滑土坡,再把渠坡挖成阶梯形,还土夯实。

  • 第4题:

    解释黄土。黄土地区的水土流失是如何产生的?怎样防治?


    正确答案: 黄土:指风力搬运堆积成的,以粉砂为主,质地均一,孔隙大,透水性强,垂直节理发育,无层理,有钙质结核层和古土壤层的黄色土状堆积物。
    流失原因主要有:降水性质,黄土的物质组成、结构和节理等特点,以及地形、人为因素等。防治:在水土流失的黄土分布区,可采取造林种草、农田措施、农田水利措施等进行水土保持,防治水土流失。造林植草可使地面覆盖度增大,防止降雨对地表的打击、冲刷。造林措施:黄土塬护田林、沟谷防护林等,加强沟头、沟边、沟坡和沟底防护;农田措施主要有坡地梯田化和土壤改良。坡地梯田化是将坡地改成阶梯状的水平梯田;土壤改良是对耕地进行平整深翻或人工培肥,使土壤增厚;农田水利措施用于保护耕地、防止沟头扩展。

  • 第5题:

    湿陷性黄土的主要特性表现为()。

    • A、受水浸湿后,土体结构迅速破坏
    • B、湿陷后会产生显著沉降
    • C、浸水后性质稳定
    • D、分为自重湿陷性和非自重湿陷性黄土

    正确答案:A,B,D

  • 第6题:

    ()是在外荷载或自重的作用下受水浸湿后产生的湿陷变形。

    • A、黄土地区路基
    • B、盐渍土地区路基
    • C、滑坡地段路基
    • D、黄土的湿陷性

    正确答案:D

  • 第7题:

    桩基完工后,()会引起桩周负摩阻力。

    • A、场地大面积填土
    • B、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浸水
    • C、膨胀土地基浸水
    • D、基坑开挖

    正确答案:A,B

  • 第8题:

    单选题
    黄土的()是黄土地区浸水后产生大量沉陷的重要原因.
    A

    湿陷性

    B

    崩解性

    C

    潜蚀性

    D

    易冲刷性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下列黄土地貌属于黄土潜蚀地貌类型的一组是()
    A

    黄土柱、黄土碟、黄土桥

    B

    黄土浅沟、黄土切沟、黄土冲沟

    C

    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

    D

    黄土纹沟、黄土细沟、黄土切沟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是在外荷载或自重的作用下受水浸湿后产生的湿陷变形。
    A

    黄土地区路基

    B

    盐渍土地区路基

    C

    滑坡地段路基

    D

    黄土的湿陷性


    正确答案: A
    解析: 黄土的湿陷性是在外荷载或自重的作用下受水浸湿后产生的湿陷变形。

  • 第11题:

    多选题
    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标准》(GB 50025—2018),采用试坑浸水试验确定黄土的自重湿陷量的实测值,下列论述中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14年真题]
    A

    观测自重湿陷的深标点应以试坑中心对称布置

    B

    观测自重湿陷的浅标点应由试坑中心向坑边以不少于3个方向布置

    C

    可停止浸水的湿陷稳定标准不仅与每天的平均湿陷量有关,也与浸水量有关

    D

    停止浸水后观测到的下沉量不应计入自重湿陷量实测值


    正确答案: B,A
    解析:
    AB两项,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标准》(GB 50025—2018)第4.3.7条第2款规定,试坑内应对称设置观测自重湿陷的深标点,最大埋设深度应大于室内试验确定的自重湿陷下限深度,各湿陷性黄土层分界深度位置宜布设有深标点。在试坑底部,由中心向坑边以不少于3个方向,均匀设置观测自重湿陷的浅标点。C项,根据第4.3.7条第3款规定,湿陷稳定后可停止浸水,稳定标准为最后5d的平均湿陷量小于1mm/d;D项,根据第4.3.7条第6款规定,试坑内停止浸水后,应继续观测不少于10d,且最后连续5d的平均下沉量小于1mm/d,试验终止。

  • 第12题:

    填空题
    黄土高原的黄土,是很早以前从()一带的干旱地区吹来的。

    正确答案: 内蒙古高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不适合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进行地基处理的方法是(  )。

    A.换土垫层法
    B.强夯法
    C.堆载预压法
    D.预浸水法

    答案:C
    解析:
    堆载预压法可用于处理较厚淤泥和淤泥质土地基,不适合在湿陷性黄土地区使用。

  • 第14题:

    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采用试坑浸水试验确定黄土的自重湿陷量的实测值,下列论述中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观测自重湿陷的深标点应以试坑中心对称布置
    B、观测自重湿陷的浅标点应由试坑中心向坑边以不少于3个方向布置
    C、可停止浸水的湿陷稳定标准不仅与每天的平均湿陷量有关,也与浸水量有关
    D、停止浸水后观测到的下沉量不应计入自重湿陷量实测值

    答案:A,B
    解析:
    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第4.3.8条第2款,在坑底中部或者其他部位,应对称设置观测自重湿陷的深标点,设置深度及数量宜按各湿陷性黄土层顶面深度及分层数确定,在试坑底部,由试坑中心向坑边以不少于3个方向,均匀设置观测自重湿陷的浅标点。C项,根据第4.3.8条第3款,湿陷稳定可停止浸水,其稳定标准为最后5d的平均湿陷量小于1mm/d;D项,根据第4.3.8条第5款,试坑内停止浸水后,应继续观测不少于10d,且连续5d的平均下沉量小于1mm/d,试验终止。

  • 第15题:

    下列黄土地貌属于黄土潜蚀地貌类型的一组是()

    • A、黄土柱、黄土碟、黄土桥
    • B、黄土浅沟、黄土切沟、黄土冲沟
    • C、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
    • D、黄土纹沟、黄土细沟、黄土切沟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黄土高原的黄土,是很早以前从()一带的干旱地区吹来的。


    正确答案:内蒙古高原

  • 第17题:

    湿陷性黄土浸水后在自重作用下就会产生湿陷现象。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8题:

    关于黄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并非所有黄土都具有湿陷性
    • B、湿陷性黄土遇水后,产生湿陷变形
    • C、湿陷性黄土分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和非自重湿陷性黄土
    • D、干燥状态下黄土的工程力学性质很差

    正确答案:A,B,C

  • 第19题:

    问答题
    解释黄土。黄土地区的水土流失是如何产生的?怎样防治?

    正确答案: 黄土:指风力搬运堆积成的,以粉砂为主,质地均一,孔隙大,透水性强,垂直节理发育,无层理,有钙质结核层和古土壤层的黄色土状堆积物。
    流失原因主要有:降水性质,黄土的物质组成、结构和节理等特点,以及地形、人为因素等。防治:在水土流失的黄土分布区,可采取造林种草、农田措施、农田水利措施等进行水土保持,防治水土流失。造林植草可使地面覆盖度增大,防止降雨对地表的打击、冲刷。造林措施:黄土塬护田林、沟谷防护林等,加强沟头、沟边、沟坡和沟底防护;农田措施主要有坡地梯田化和土壤改良。坡地梯田化是将坡地改成阶梯状的水平梯田;土壤改良是对耕地进行平整深翻或人工培肥,使土壤增厚;农田水利措施用于保护耕地、防止沟头扩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多选题
    关于黄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并非所有黄土都具有湿陷性

    B

    湿陷性黄土遇水后,产生湿陷变形

    C

    湿陷性黄土分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和非自重湿陷性黄土

    D

    干燥状态下黄土的工程力学性质很差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判断题
    湿陷性黄土浸水后在自重作用下就会产生湿陷现象。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湿陷性黄土的主要特性表现为()。
    A

    受水浸湿后,土体结构迅速破坏

    B

    湿陷后会产生显著沉降

    C

    浸水后性质稳定

    D

    分为自重湿陷性和非自重湿陷性黄土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黄土的何种特性是黄土地区浸水后产生大量沉陷的重要原因?(  )
    A

    湿陷性

    B

    崩解性

    C

    潜蚀性

    D

    易冲刷性


    正确答案: C
    解析:
    天然黄土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下,浸水后产生突然的下沉现象,称为湿陷。黄土湿陷发生在一定的压力下,这个压力称为湿陷起始压力,当土体受到的压力小于起始压力时,不产生湿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