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厚层软黏土地基,初步设计拟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方案,经计算复合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但沉降计算不满足要求,超过了限值。为了有效减少复合地基沉降量,采取哪种措施最为有效?()A、增加桩长B、扩大桩径C、提高复合地基置换率D、提高水泥掺入比

题目

厚层软黏土地基,初步设计拟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方案,经计算复合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但沉降计算不满足要求,超过了限值。为了有效减少复合地基沉降量,采取哪种措施最为有效?()

  • A、增加桩长
  • B、扩大桩径
  • C、提高复合地基置换率
  • D、提高水泥掺入比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
更多“厚层软黏土地基,初步设计拟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方案,经计算复合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但沉降计算不满足要求,超过了限值。为了有效减少复合地基沉降量,采取哪种措施最为有效?()A、增加桩长B、扩大桩径C、提高复合地基置换率D、提高水泥掺入比”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松散粉土可液化地基,液化土层厚度8m,其下卧为中密砂卵石层。若需消除液化并需将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提高到300kPa,下列哪些处理方法可作为选用方案?(  )

    A、旋喷桩复合地基
    B、砂石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多桩型复合地基
    C、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
    D、柱锤冲扩桩复合地基

    答案:B,D
    解析:
    AB两项,对液化地基,可先用碎石桩处理液化土层,再用有黏结强度的桩进行地基处理,旋喷桩不能消除液化;C项,水泥土搅拌桩承载力较低,达不到300kPa;D项,柱锤冲扩桩可通过对桩周土的挤密作用来消除液化。

  • 第2题:

    某软土地基软土层厚30m,五层住宅拟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加固,桩长10m,桩径600mm,水泥掺入比18%,置换率20%,经估算工后沉降不能满足要求。为了满足控制工后沉降要求,问下列哪个选项的建议最合理?(  )

    A、增大桩径
    B、增加水泥掺合比
    C、减小桩距
    D、增加桩长

    答案:D
    解析:
    对软土地区,地基处理的任务主要是解决地基的变形问题,即地基是在满足强度的基础上以变形进行控制的,因此水泥土搅拌桩的桩长应通过变形计算来确定。对于变形来说,增加桩长,对减少沉降是有利的。实践证明,若水泥土搅拌桩能穿透软弱土层到达强度相对较高的持力层,则沉降量是很小的。对某一地区的水泥土桩,其桩身强度是有一定限制的,也就是说,水泥土桩从承载力角度,存在一个有效桩长,单桩承载力在一定程度上并不随桩长的增加而增大。但当软弱土层较厚,从减小地基的变形量方面考虑,桩应设计较长,原则上,桩长应穿透软弱土层到达下卧强度较高的土层,尽量在深厚软土层中避免采用“悬浮”桩型。

  • 第3题:

    某大型油罐处在厚度为50m的均质软黏土地基上,设计采用15m长的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加固,工后沉降控制值为15.0cm。现要求提高设计标准,工后沉降控制值为8.0cm,问下述思路哪一条最为合理?
    (A)增大素混凝土桩的桩径
    (B)采用同尺寸的钢筋混凝土桩作为增强体
    (C)提高复合地基置换率
    (D)增加桩的长度


    答案:D
    解析:

  • 第4题:

    对碎石桩复合地基,下列思路中()是合理的。

    • A、可使桩长增加而使复合地基承载力增加
    • B、可使置换率增加从而使复合地基承载力增加
    • C、可使桩长增加来使复合地基沉降减小
    • D、使置换率增加比使桩长增长更有效地降低沉降量

    正确答案:A,B,C,D

  • 第5题:

    某建筑物处在深厚均质软黏土地基上,筏板基础。承载力要求达到160kPa,工后沉降控制值为15cm。初步方案采用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加固。主要设计参数为:桩长15.0m,桩径50cm,置换率为20%。经验算:复合地基承载力为158kPa,工后沉降达到22cm。为满足设计要求,采取()的改进措施最为合理。

    • A、桩长和置换率不变,增加桩径
    • B、在水泥土桩中插入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形成加筋水泥土桩复合地基
    • C、采用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加固,桩长和置换率不变
    • D、将水泥土桩复合地基中的部分水泥土桩改用较长的素混凝土桩,形成长短桩复合地基

    正确答案:D

  • 第6题:

    某油罐拟建在深厚匀质软黏土地基上,原设计采用低强度桩复合地基,工后沉降控制值为120mm,现业主要求提高设计标准,工后沉降控制值改为80mm。修改设计时采用下列哪一选项的措施最为有效?()

    • A、提高低强度桩桩体的强度
    • B、增大低强度桩的桩径
    • C、增加低强度桩的长度
    • D、提高低强度桩复合地基置换率

    正确答案:C

  • 第7题:

    某场地软弱土层厚20m,采用水泥土桩进行地基加固。初步方案为:置换率m取0.2,桩径采用0.5m,桩长10m,水泥掺合量取18%。经计算工后沉降约20cm,为了将工后沉降控制在15vm以内,需初步方案进行修改。问下列哪项措施最为有效?()

    • A、提高符合地基置换率
    • B、提高水泥掺合量
    • C、增加桩径
    • D、增加桩长

    正确答案:D

  • 第8题:

    某建筑地基拟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处理方案,经估算,复合地基承载力可满足要求,但最终沉降量不满足要求。为了最有效地减少复合地基最终沉降量,可采取()。

    • A、扩大桩径
    • B、增加桩长
    • C、提高置换率
    • D、提高水泥掺入量

    正确答案:B

  • 第9题:

    单选题
    某大型油罐处在厚度为50m的均质软黏土地基上,设计采用15m长的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加固,工后沉降控制值为15.0cm。现要求提高设计标准,工后沉降控制值为8.0cm,问下述思路哪一条最为合理?(  )[2012年真题]
    A

    增大素混凝土桩的桩径

    B

    采用同尺寸的钢筋混凝土桩作为增强体

    C

    提高复合地基置换率

    D

    增加桩的长度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条文说明第7.3.3条第1款规定,对某一场地的水泥土桩,其桩身强度是有一定限制的,也就是说,水泥土桩从承载力角度,存在有效桩长,单桩承载力在一定程度上并不随桩长的增加而增大。但当软弱土层较厚,从减少地基的变形量方面考虑,桩长应穿透软弱土层到达下卧强度较高之土层,在深厚淤泥及淤泥质土层中应避免采用“悬浮”桩型。因此,增加桩的长度是最有效的措施。

  • 第10题:

    单选题
    某建筑地基拟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处理方案,经估算,复合地基承载力可满足要求,但最终沉降量不满足要求。为了最有效地减少复合地基最终沉降量,可采取()。
    A

    扩大桩径

    B

    增加桩长

    C

    提高置换率

    D

    提高水泥掺入量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水泥土搅拌复合地基、高压喷射注浆桩复合地基、砂桩地基、振冲桩复合地基、土和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及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通常除了承载力检验,还有单桩强度检验。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某软土地基软土层厚30m,五层住宅拟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加固,桩长10m,桩径600mm,水泥掺入比18%,置换率20%,经估算工后沉降不能满足要求。为了满足控制工后沉降要求,问下列哪个选项的建议最合理?(  )[2011年真题]
    A

    增大桩径

    B

    增加水泥掺合比

    C

    减小桩距

    D

    增加桩长


    正确答案: C
    解析:
    对软土地区,地基处理的任务主要是解决地基的变形问题,即地基是在满足强度的基础上以变形进行控制的,因此水泥土搅拌桩的桩长应通过变形计算来确定。对于变形来说,增加桩长,对减少沉降有利的。实践证明,若水泥土搅拌桩能穿透软弱土层到达强度相对较高的持力层,则沉降量是很小的。对某一地区的水泥土桩,其桩身强度是有一定限制的,也就是说,水泥土桩从承载力角度,存在一个有效桩长,单桩承载力在一定程度上并不随桩长的增加而增大。但当软弱土层较厚,从减小地基的变形量方面考虑,桩应设计较长,原则上,桩长应穿透软弱土层到达下卧强度较高的土层,尽量在深厚软土层中避免采用“悬浮”桩型。
    减小工后沉降最有效的方法是增加桩长。

  • 第13题:

    下列有关复合地基的论述中正确的有(  )。

    A、复合地基是由天然地基土体和增强体两部分组成的人工地基
    B、形成复合地基的基本条件是天然地基土体和增强体通过变形协调共同承担荷载作用
    C、在已经满足复合地基承载力情况下,增大置换率和增大桩体刚度,可有效减小沉降
    D、深厚软土的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由建筑物对变形要求确定施工桩长

    答案:A,B,D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2.1.10条规定,复合地基是指部分土体被增强或被置换,而形成的由地基土和增强体共同承担荷载的人工地基。在荷载作用下,基体和增强体共同承担荷载的作用。根据复合地基荷载传递机理将复合地基分成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和水平向增强复合地基两类,又把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分成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柔性桩复合地基和刚性桩复合地基三种。对于深厚软土的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由建筑物对变形要求确定施工桩长。

  • 第14题:

    在深厚均质软黏土地基上建一油罐,采用搅拌桩复合地基。原设计工后沉降控制值为15.0cm。现要求提高设计标准,工后沉降要求小于8.0cm,问下述思路哪一条比较合理?(  )

    A、提高复合地基置换率
    B、增加搅拌桩的长度
    C、提高搅拌桩的强度
    D、增大搅拌桩的截面

    答案:B
    解析:
    桩基础的作用是利用本身远大于土的刚度(一般为钢筋混凝土或钢构件)将上部结构的荷载传递到桩周及桩端较坚硬、压缩性小的土或岩石中,达到减小沉降,使建(构)筑物满足正常的使用功能及抗震等要求。减少基桩的下刺入,即减小建筑物的沉降,软土中的桩基宜选择中、低压缩性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故相比较其他三项,增加桩的长度是减少建筑物沉降的最为合理的措施。

  • 第15题:

    某建筑物处在深厚均质软粘土地基上,筏板基础。承载力要求达到160kPa,工后沉降控制值为15cm。初步方案采用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加固。主要设计参数为:桩长15.0m,桩径50cm,置换率为20%。经验算:复合地基承载力为158kPa,工后沉降达到22cm。为满足设计要求,问采取下述哪个选项的改进措施最为合理 ()
    A.桩长和置换率不变,增加桩径
    B.在水泥土桩中插入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形成加筋水泥土桩复合地基
    C.采用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加固,桩长和置换率不变
    D.将水泥土桩复合地基中的部分水泥土桩改用较长的素混凝土桩,形成长短桩复合地基


    答案:D
    解析:

  • 第16题:

    水泥土搅拌复合地基、高压喷射注浆桩复合地基、砂桩地基、振冲桩复合地基、土和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及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通常除了承载力检验,还有单桩强度检验。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7题:

    控制路基沉降的工程措施据地基条件、填土高度,计算工后沉降值,不满足要求时采取()等地基加固措施。

    • A、CFG桩复合地基
    • B、强夯或强夯置换
    • C、旋喷桩
    • D、预压

    正确答案:A,B,C,D

  • 第18题:

    某软土地基软土层厚30m,五层住宅拟采用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加固,桩长10m,桩径600mm,水泥掺入比18%,置换率20%,经估算,工后沉降不能满足要求,为了满足控制工后沉降要求,问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建议最合理?()

    • A、增大桩径
    • B、增加水泥掺和比
    • C、减小桩距
    • D、增加桩长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对于在水泥土桩中设置预制钢筋混凝土小桩以形成劲性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叙述是合理的。

    • A、劲性水泥土桩桩体模量大,可明显减小复合地基沉降量
    • B、劲性水泥土桩桩体强度高,可有效提高复合地基承载力
    • C、劲性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可以解决有机质含量高,普通水泥土桩不适用的难题
    • D、当水泥土桩的承载力取决于地基土体所能提供的摩阻力时,劲性水泥土桩优越性就不明显

    正确答案:A,D

  • 第20题:

    单选题
    某软土地基软土层厚30m,五层住宅拟采用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加固,桩长10m,桩径600mm,水泥掺入比18%,置换率20%,经估算,工后沉降不能满足要求,为了满足控制工后沉降要求,问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建议最合理?()
    A

    增大桩径

    B

    增加水泥掺和比

    C

    减小桩距

    D

    增加桩长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在深厚均质软黏土地基上建一油罐,采用搅拌桩复合地基。原设计工后沉降控制值为15.0cm。现要求提高设计标准,工后沉降要求小于8.0cm,问下述思路哪一条比较合理?(  )[2013年真题]
    A

    提高复合地基置换率

    B

    增加搅拌桩的长度

    C

    提高搅拌桩的强度

    D

    增大搅拌桩的截面


    正确答案: D
    解析:
    桩基础的作用是利用本身远大于土的刚度(一般为钢筋混凝土或钢构件)将上部结构的荷载传递到桩周及桩端较坚硬、压缩性小的土或岩石中,达到减小沉降,使建(构)筑物满足正常的使用功能及抗震等要求。减少基桩的下刺入,即减小建筑物的沉降,软土中的桩基宜选择中、低压缩性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故相比较其他三项,增加桩的长度是减少建筑物沉降的最有效的措施

  • 第22题:

    多选题
    控制路基沉降的工程措施据地基条件、填土高度,计算工后沉降值,不满足要求时采取()等地基加固措施。
    A

    CFG桩复合地基

    B

    强夯或强夯置换

    C

    旋喷桩

    D

    预压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下列有关复合地基的论述中正确的有(  )。[2013年真题]
    A

    复合地基是由天然地基土体和增强体两部分组成的人工地基

    B

    形成复合地基的基本条件是天然地基土体和增强体通过变形协调共同承担荷载作用

    C

    在已经满足复合地基承载力情况下,增大置换率和增大桩体刚度,可有效减小沉降

    D

    深厚软土的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由建筑物对变形要求确定施工桩长


    正确答案: C,B
    解析:
    AB两项,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2.1.2条规定,复合地基是部分土体被增强或被置换,形成由地基土和竖向增强体共同承担荷载的人工地基。
    C项,满足复合地基承载力的情况下,增大置换率和增大桩体刚度,并不能有效减小沉降,增加桩身长度可有效减小沉降。
    D项,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7.3.3条规定,搅拌桩的长度,应根据上部结构对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确定,并应穿透软弱土层到达地基承载力相对较高的土层;当设置的搅拌桩同时为提高地基稳定性时,其桩长应超过危险滑弧以下不少于2.0m;干法的加固深度不宜大于15m,湿法加固深度不宜大于2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