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江苏省以稻麦和油菜籽为重点的农业基地是()。A、徐淮农业区B、太湖农业区C、宁镇扬农业区D、里下河农业区E、沿江和沿海农业区”相关问题
  • 第1题:

    根据农业区划的原则和标准我国划分为_______一级农业区。

    A.9个

    B.8个

    C.10个

    D.11个


    正确答案:A

  • 第2题:

    根据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是农业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

    A.P
    B.V
    C.E
    D.T

    答案:D
    解析:

  • 第3题:

    农业区域结构经营规模


    正确答案: 是农业结构和经营方式在区域上的表现,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和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因为自然技术经济等条件影响而形成的农业生产在区域上的布局和分工。

  • 第4题:

    根据农业地域分异的客观规律,按照“区别差异性归纳相似性方法,可将安徽省划分为()农业区、江淮丘陵农业区、皖西大别山地林茶区、沿江平原农业区和皖南山地林茶粮区,5个一级农业区和25个二级区。


    正确答案:淮北平原

  • 第5题:

    分析农业区划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正确答案: 分析农业区划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农业区划的基础理论包括自然地域分异规律、劳动地域分工理论等,其中主要的是自然地域分异规律。
    1)自然地域分异规律:农业生产所依赖的自然条件的地域差异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这一规律称之为自然地域分异规律。其中尤以影响农业生产最大的气候条件如热量、水分的地域分异规律最显著。根据形成原因和表现形式,可将自然地域分异规律分为地带性差异和非地带性差异两类。地带性差异主要表现为热量、水分等自然条件大致沿纬度方向呈有规律的变化,即纬度地带性差异。垂直地带性差异表现为由于海拔高度的不同,引起热量和水分的数量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2)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农业区划的方法:农业区划在进行具体分区时,方法种类较多,但总的讲主要有两大类,即定性分析分区法和定量分区法。定性分析分区法包括主导因素分析法、区域对比法、地图叠加法、综合平衡法等。这种方法是在掌握一定资料和数据基础上,依据区划的目的,确定分区原则和指标体系或绘制有关指标的单因子分区图,相互叠加进行分区,对分区中存在的不确定边界或有争议的分区界线,运用已有的经验,在实地调查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加以调整和完善。定量分区法比较常用的方法有聚类分析法和模糊聚类法。这种方法主要是根据分类单元及其指标体系所含特征量,经过数学处理,对研究地区进行分区划片。

  • 第6题:

    农业区划


    正确答案:也称农业区域化布局,是根据一个地区自然和经济条件的地域性分布规律,进行农、林、牧、副、渔等各生产部门的分区规划和综合农业区划,提出各类型区域农业发展方向及对策。

  • 第7题:

    沿江平原农业区


    正确答案: 本区地跨长江两岸,耕地1321.6万亩,占全省的19.7%。人均耕地1.1亩,是全省五个农业区中人口密度最大,人均耕地较少的一个农业区。该区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农作物结构以粮油(菜)棉为主,是稻油(菜)棉的生态适宜区,适合以双季稻为主的多熟高产,是全省重要的粮棉油产区。粮棉播种面积分别占全省粮棉播种面积的16%和20%,粮棉产量分别占全省粮棉产量的24.6%和32%。油菜播种面积约占全省的25%,是全省油菜籽最集中的产区。粮食、棉花平均亩产居全省首位,复种指数达240%。

  • 第8题:

    农业区划的研究对象和基本特征是什么?


    正确答案: 对象:
    1、进行农业生产必需的各种自然资源。
    2、农业产业结构以及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内部的结构和布局。
    3、发展农业生产的各项技术措施和途径。
    4、农业生产涉及自然、技术和经济的各种因素。
    特征:
    1、地域分异显著。
    2、地域优势明显。
    3、农业产业结构完善。
    4、农业区划是一门综合性基础应用学科,农业区划是在农业各有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之上进行综合性、创造性的研究。

  • 第9题:

    根据农业区划的原则和标准我国划分为( )一级农业区。

    • A、9个
    • B、8个
    • C、10个
    • D、11个

    正确答案:A

  • 第10题:

    多选题
    江苏省以稻麦和油菜籽为重点的农业基地是()。
    A

    徐淮农业区

    B

    太湖农业区

    C

    宁镇扬农业区

    D

    里下河农业区

    E

    沿江和沿海农业区


    正确答案: A,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江淮丘陵农业区

    正确答案: 该区耕地面积1554.4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23.2%人均耕地1.97亩。该区种植业以稻麦生产为主。水稻播种面积约占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的38%,小麦播种面积约占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的30%,由于本区跨越两个温度带,因而农业区域差异明显,江淮分水岭以北属暖温带,农作物以小麦、大豆、甘薯、烟草等为主,水稻占总耕地面积的20~40%,耕作制度以一年两熟和两年三熟为主。江淮分水岭以南属北亚热带,农作物以水稻、油菜为主,水稻占耕地面积的70-80%,双季稻和较耐寒的亚热带经济林木,如油桐、茶树、毛竹等可以种植,耕作制度以一年两熟为主,也有部分一年三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沿江平原农业区

    正确答案: 本区地跨长江两岸,耕地1321.6万亩,占全省的19.7%。人均耕地1.1亩,是全省五个农业区中人口密度最大,人均耕地较少的一个农业区。该区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农作物结构以粮油(菜)棉为主,是稻油(菜)棉的生态适宜区,适合以双季稻为主的多熟高产,是全省重要的粮棉油产区。粮棉播种面积分别占全省粮棉播种面积的16%和20%,粮棉产量分别占全省粮棉产量的24.6%和32%。油菜播种面积约占全省的25%,是全省油菜籽最集中的产区。粮食、棉花平均亩产居全省首位,复种指数达240%。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华夏族的起源地是()农业区。


    参考答案:黄河流域

  • 第14题:

    根据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是农业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

    A.P
    B.V
    C.E.D.T

    答案:D
    解析:

  • 第15题:

    下列地区为灌溉农业区()。

    • A、太湖平原
    • B、三江平原
    • C、淮北平原
    • D、河套平原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简述农业区划的原则。


    正确答案: 1、要有明确的市场经济观点,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来安排作物品种或调整作物布局和农业结构;
    2、必须树立鲜明的生产观点,坚持为加速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服务;
    3、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正确完整地认识农业生产的地区差异性,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
    4、要有长期的观点,作分阶段的安排,并保持连续性。

  • 第17题:

    中国农业区的统一是由汉族完成的,但历史上农业区和牧业区的统一都是由渔业民族完成的。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8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最重要的农业区的是()。

    • A、关中地区
    • B、江淮地区
    • C、成都农业区
    • D、河湟地区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简述农业区划步骤。


    正确答案: 准备工作,资料收集和室外调整,室内分析研究提出成果,区划结果应用。

  • 第20题:

    农业区位论


    正确答案: 指以城市为中心,由内向外呈同心圆状分布的农业地带,因其与中心城市的距离不同而引起生产基础和利润收入的地区差异。

  • 第21题:

    单选题
    根据农业区划的原则和标准我国划分为( )一级农业区。
    A

    9个

    B

    8个

    C

    10个

    D

    11个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按照农业区划的原则和标准,我国划分为()个一级农业区。
    A

    4

    B

    5

    C

    6

    D

    9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中国农业区的统一是由汉族完成的,但历史上农业区和牧业区的统一都是由渔业民族完成的。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