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国某,男,42岁,工人。2001年3月3日初诊。 主诉:目黄、身黄、尿黄2天。 病史:平素偏嗜饮酒,2天前无明显原因出目黄,身黄,尿黄。但未引起重视,今见尿黄、身黄加深而来就诊。刻下见:身目俱黄,色泽鲜明,发热口渴,心中懊憹,腹部胀满,大便秘结,恶心呕吐,纳呆,口苦,胁部胀痛拒按,小便短少而黄,舌苔黄腻,脉弦数。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题目

国某,男,42岁,工人。2001年3月3日初诊。 主诉:目黄、身黄、尿黄2天。 病史:平素偏嗜饮酒,2天前无明显原因出目黄,身黄,尿黄。但未引起重视,今见尿黄、身黄加深而来就诊。刻下见:身目俱黄,色泽鲜明,发热口渴,心中懊憹,腹部胀满,大便秘结,恶心呕吐,纳呆,口苦,胁部胀痛拒按,小便短少而黄,舌苔黄腻,脉弦数。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相似考题
更多“国某,男,42岁,工人。2001年3月3日初诊。 主诉:目黄、身黄、尿黄2天。 病史:平素偏嗜饮酒,2天前无明显原因出目黄,身黄,尿黄。但未引起重视,今见尿黄、身黄加深而来就诊。刻下见:身目俱黄,色泽鲜明,发热口渴,心中懊憹,腹部胀满,大便秘结,恶心呕吐,纳呆,口苦,胁部胀痛拒按,小便短少而黄,舌苔黄腻,脉弦数。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突然出现目黄身黄,黄色鲜明,发热口渴,心中烦躁,恶心欲吐,小便短少而黄,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弦数。其证候是
    A.湿热并重黄疸 B.热毒炽盛急黄 C.湿重于热黄疸 D.热重于湿黄疸


    答案:D
    解析:

  • 第2题:

    患者突然出现目黄身黄,黄色鲜明,发热口渴,心中烦躁,恶心欲 吐,小便短少而黄,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弦数。其证候是
    A.湿热并重黄疽 B.热毒炽盛急黄
    C.湿重于热黄疸 D.热重于湿黄疸


    答案:D
    解析:

  • 第3题:

    1992 -60.证见目黄身黄,其色鲜明,发热口渴,心中懊,恶心呕吐,小便短少而黄,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象弦数,治疗主方应为
    A.茵陈五苓散 B.茵陈蒿汤 C.甘露消毒丹
    D.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E.大柴胡汤


    答案:B
    解析:
    。由其色鲜明,发热口渴,心中懊等症状可以看出是阳黄且热重于湿,故选用茵陈蒿汤清热利湿,佐以泻下。

  • 第4题:

    胁痛口苦,胸闷纳呆,恶心呕吐,目赤或目黄,身黄,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弦滑数者,其治法为


    A.祛瘀通络
    B.疏肝理气
    C.清热利湿
    D.养阴柔肝

    答案:C
    解析:

  • 第5题:

    患者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口渴,口干而苦,小便短少黄赤,舌苔黄腻,脉弦数。治疗宜选用

    A、乳香
    B、延胡索
    C、红花
    D、姜黄
    E、郁金

    答案:E
    解析:

  • 第6题:

    王某,女,48岁,农民。2001年8月5日初诊。 主诉:目黄、身黄、尿黄3月余。 病史:有慢性胃炎病史。3月前由于劳累过度,而自觉全身乏力,逐渐出现身黄、尿黄,曾在当地医院检查,诊为“慢性肝炎”曾服药(药物不详)未见好转,而来我院要求中医药治疗。就诊时证见:身目俱黄,黄色晦暗,如烟熏,脘痞食少,腹胀便溏,神疲畏寒,口淡不渴,舌淡,舌苔白腻,脉濡缓。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证候诊断与分析、治法、代表方名、药物与用量、煎服法。


    正确答案: 诊断:黄疸(阴黄——寒湿阻遏)
    分析:根据患者目黄、身黄、尿黄2月余的临床特征,故诊断为黄疸。由于患者平素有慢性胃炎病史,加上本次发病为劳累过度而发病,患者有身目俱黄,黄色晦暗,如烟熏,脘闷食少,腹胀便溏,神疲畏寒,口淡不渴,舌苔白腻,脉濡缓的临床表现,此乃属阴黄中的寒湿阻遏证。由于有“慢性胃炎”而脾胃虚弱,中阳不振,寒湿阻滞,肝胆失于疏泄,胆汁外溢而发黄。“阴主晦”阳虚寒重,故黄色晦暗如烟熏。脾虚不运寒湿困阻,则脘痞食少,腹胀便溏。阳虚失于温养,则神疲畏寒。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腻,脉濡缓者,主寒湿。
    治法:温中化湿,健脾退黄。
    方药:茵陈术附汤加减:茵陈30g白术15g附子10g干姜6g甘草6g日一剂,水煎服。

  • 第7题:

    患者男,17岁,3天前突然目黄身黄,黄色鲜明,发热口渴。心中烦躁,恶心欲吐,小便短少而黄,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弦数,属于何种类型黄疸()

    • A、热重于湿阳黄
    • B、湿重于热阳黄
    • C、寒湿阻遏阴黄
    • D、萎黄
    • E、急黄

    正确答案:A

  • 第8题:

    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口渴,或见心中懊懔,腹部胀闷。口干而苦,恶心呕吐。小便短少黄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弦数。可辨证为()

    • A、湿重于热证
    • B、热重于湿证
    • C、胆腑郁热证
    • D、寒湿阻遏证
    • E、脾虚湿滞证

    正确答案:B

  • 第9题:

    患者,女,30岁,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口渴,心中懊,口干而苦,恶心呕吐,小便短少黄赤,舌苔黄腻,脉弦数,宜选()

    • A、茵陈配茯苓
    • B、茵陈配栀子
    • C、茵陈配车前子
    • D、茵陈配木通
    • E、茵陈配猪苓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单选题
    患者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口渴,脘腹胀闷,口干而苦,恶心呕吐,小便短少黄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象弦数。治疗应首选(  )。
    A

    B

    C

    D

    E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意,前者可辨证为黄疸湿重于热证。治宜利湿化浊运脾,佐以清热。代表方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后者可辨证为黄疸热重于湿证。治宜清热通腑,利湿退黄。代表方茵陈蒿汤。C项,茵陈术附汤用于阴黄寒湿阻遏证。D项,犀角散用于阳黄疫毒炽盛证。E项,大柴胡汤用于阳黄胆腑郁热证。

  • 第11题:

    单选题
    杜某,女性,46岁。一周来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口渴,腹部胀闷,口干而苦,恶心呕吐,小便短少黄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象弦数。其诊断是()
    A

    黄疸(阳黄)湿重于热证

    B

    黄疸(阳黄)热重于湿证

    C

    黄疸(阳黄)疫毒炽盛证

    D

    黄疸(阳黄)胆腑郁热证

    E

    黄疸(阴黄)脾虚湿滞证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口渴,或见心中懊懔,腹部胀闷。口干而苦,恶心呕吐。小便短少黄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弦数。可辨证为()
    A

    湿重于热证

    B

    热重于湿证

    C

    胆腑郁热证

    D

    寒湿阻遏证

    E

    脾虚湿滞证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患者突然出现目黄身黄,黄色鲜明,发热口渴,心中烦躁,恶心欲吐,小便短少而黄,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弦数。其证候是

    A.湿热并重黄疽
    B.热毒炽盛急黄附录
    C.湿重于热黄疽
    D.热重于湿黄疽

    答案:D
    解析:

  • 第14题:

    2010-64.患者突然出现目黄身黄,黄色鲜明,发热口渴,心中烦躁,恶心欲吐,小便短少而黄,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弦数。其证候是
    A.湿热并重黄疸B.热毒炽盛急黄C.湿重于热黄疸D.热重于湿黄疸


    答案:D
    解析:
    。黄色鲜明,发热口渴,心中烦躁,小便短少而黄,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弦数,从上述的症状可以判断热像明显重于湿像。

  • 第15题:

    患者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口渴,或见心中懊憹,腹部胀闷,口干而苦,恶心呕吐,小便短少黄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象弦数。治宜选用

    A.茵陈五苓散
    B.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C.大柴胡汤
    D.茵陈蒿汤

    答案:D
    解析:
    上述症状属于阳黄之热重于湿证。其病机为湿热熏蒸,困遏脾胃,壅滞肝胆,胆汁泛溢。治宜清热通腑,利湿退黄。其代表方为茵陈蒿汤。

  • 第16题:

    患者,男,17岁。3天前突然目黄身黄,黄色鲜明,发热口渴,心中烦躁,恶心欲吐,小便短少而黄,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弦数。属于何种类型黄疸

    A.热重于湿之阳黄
    B.湿重于热之阳黄
    C.寒湿阻遏之阴黄
    D.萎黄
    E.急黄

    答案:A
    解析:
    综合症状、舌脉,患者所患为阳黄,热象明显,属热重于湿的阳黄,治疗当清热利湿,佐以泻下,可选茵陈蒿汤。

  • 第17题:

    患者,刘某,男,32岁。患者初起症见白睛发黄,迅速至全身发黄,色泽鲜明,壮热口渴,心中懊憹,恶心,呕吐,纳呆,小便赤黄,短少,大便秘结,右胁胀痛而拒按,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试述其中医诊断,症候,治法,方药。


    正确答案: 诊断:阳黄
    证型:热重于湿证
    治法:清热利湿,佐以通腑。
    主方:茵陈蒿汤加减。
    药物:茵陈30g大黄10g栀子12g陈皮12g枳实10g茯苓15g

  • 第18题:

    证见目黄身黄,其色鲜明,发热口渴,心中懊恼,恶心呕吐,小便短少而黄,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弦数,治疗主方是()

    • A、茵陈五苓散
    • B、甘露消毒丹
    • C、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 D、大柴胡汤
    • E、茵陈蒿汤

    正确答案:E

  • 第19题:

    阳黄之热重于湿的主要证候是()

    • A、身目俱黄,黄色鲜明
    • B、头身困重
    • C、发热口苦
    • D、小便黄赤
    • E、舌苔黄腻

    正确答案:A,C,D,E

  • 第20题:

    治疗胆绞痛伴见寒战发热,口苦咽干,恶心呕吐。甚者目黄,身黄,小便黄,大便秘结,冷汗淋漓,舌苔黄腻,脉弦数者可在基础方上再加()。

    • A、三阴交
    • B、侠溪
    • C、四白
    • D、太冲
    • E、劳宫

    正确答案:A

  • 第21题:

    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口渴,或见心中懊憹。腹部胀闷,口干而苦,恶心呕吐,小便短少黄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弦数。可辨证为()

    • A、湿重于热证
    • B、热重于湿证
    • C、胆腑郁热证
    • D、寒湿阻遏证
    • E、脾虚湿滞证

    正确答案:B

  • 第22题:

    单选题
    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口渴,或见心中懊憹。腹部胀闷,口干而苦,恶心呕吐,小便短少黄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弦数。可辨证为()
    A

    湿重于热证

    B

    热重于湿证

    C

    胆腑郁热证

    D

    寒湿阻遏证

    E

    脾虚湿滞证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证见目黄身黄,其色鲜明,发热口渴,心中懊恼,恶心呕吐,小便短少而黄,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弦数,治疗主方是()
    A

    茵陈五苓散

    B

    甘露消毒丹

    C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D

    大柴胡汤

    E

    茵陈蒿汤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