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女,55岁,胸部闷痛反复发作半年,加剧2天。半年前劳累后出现阵发性胸部闷痛,每次持续2~3分钟,范围如拳头大小,胸痛夜间发作较甚,疼痛位置固定不移,时有心悸不宁,可经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缓解。2天前劳累后胸部闷痛再发,较前严重,遂来就诊。现前胸刺痛,唇暗,舌质紫暗,脉沉涩。T:36.8℃,P:78次/分,R:20次/分,BP:BP130/85mmHg。神志清,精神不振,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V5、V、I、aVL导联的ST段下降0.1mV,T波低平。实验室检查:血胆固醇6.2mmol/L,甘油三酯4.7

题目

女,55岁,胸部闷痛反复发作半年,加剧2天。半年前劳累后出现阵发性胸部闷痛,每次持续2~3分钟,范围如拳头大小,胸痛夜间发作较甚,疼痛位置固定不移,时有心悸不宁,可经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缓解。2天前劳累后胸部闷痛再发,较前严重,遂来就诊。现前胸刺痛,唇暗,舌质紫暗,脉沉涩。T:36.8℃,P:78次/分,R:20次/分,BP:BP130/85mmHg。神志清,精神不振,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V5、V、I、aVL导联的ST段下降0.1mV,T波低平。实验室检查:血胆固醇6.2mmol/L,甘油三酯4.76mmol/L,血粘度增高。 要求:根据以上病史摘要,请将:辨病辨证依据;西医诊断依据;入院诊断;治法;选方用药写在文本框上。 时间:40分钟


相似考题

2.患者,女,55岁。胸部闷痛反复发作半年,加剧2天。半年前劳累后出现阵发性胸部闷痛,每次持续2~3分钟,范围如拳头大小,胸痛夜间发作较甚,疼痛位置固定不移,时有心悸不宁,可经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铀后缓解。2天前劳累后胸部闷痛再发,较前严重,遂来就诊。现前胸刺痛,唇暗,舌质紫暗,脉沉涩。神志清,精神不振,中医辨证之后开方血府逐瘀胶囊。血府逐瘀胶囊的主治病证是A、气滞血瘀所致的冠心病、心绞痛B、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头痛日久、痛如针刺而有定处、内热烦闷、心悸失眠、急躁易怒C、寒凝气滞、心脉不通所致的胸痹,症见胸闷,心前区疼痛D、气滞血瘀所致的胃痛、胁痛、头痛及痛经E、气滞血瘀引起的胸闷、心悸、头晕、头痛、颈项疼痛血府逐瘀胶囊的使用方法是A、口服液:一次15ml,一日2次;或遵医嘱B、胶囊剂:一次6粒,一日3次C、口服液:一次10ml,一日3次;或遵医嘱D、胶囊剂:一次4粒,一日2次E、口服液:一次12ml,一日3次血府逐瘀胶囊的功能是A、活血化瘀,通脉止痛B、活血化瘀,温经通络C、活血祛瘀,行气止痛D、活血化瘀,理气止痛E、活血化瘀,敛血止痛该方剂中君药的作用是A、苦泄甘润性平,善破血行瘀B、苦寒而滋养清泄,善凉血清热以除瘀热C、辛行温散,善行气活血、祛风止痛D、苦泄寒清,善清热凉血、散瘀止痛E、甘补辛行温通,善补血活血行癖该方剂的使用禁忌是A、阴虚血瘀之胸痹忌用B、胃阴不足者慎用C、孕妇忌用D、服药期间,不忌食生冷、油腻食物E、脾胃虚寒者禁用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评分要点:(总分中西医结合35分,中医42分)
辨病辨证依据:胸部刺痛,固定不移是瘀血内停,络脉不通的征象。血属阴,夜亦属阴,两阴相加,瘀血更重,故入夜痛甚。瘀血阻塞,心失所养,故心悸不宁。舌质紫暗,脉象沉涩,均为瘀血内停之象。(中西医结合7分,中医10分)
西医诊断依据:(中西医结合8分,中医7分,师承5分)
1.前胸刺痛反复发作半年,夜间发作较甚,疼痛位置固定不移,每次持续2~3分钟,经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缓解;
2.心电图检查:V5、V6、I、aVLST段下降0.1mV,T波低平;
3.实验室检查:提示血粘度增高。
诊断:(中西医结合7分,中医8分,师承6分)
中医诊断:胸痹。
心血瘀阻。
西医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心绞痛。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5分)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中西医结合8分,中医10分)
柴胡10g枳壳10g当归15g赤芍10g。
川芎10g桃仁10g红花6g郁金15g。
降香10g延胡索10g甘草6g。
服法:水煎服,日1剂。每次150ml,每日2次。
更多“女,55岁,胸部闷痛反复发作半年,加剧2天。半年前劳累后出现阵发性胸部闷痛,每次持续2~3分钟,范围如拳头大小,胸痛夜间发作较甚,疼痛位置固定不移,时有心悸不宁,可经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缓解。2天前劳累后胸部闷痛再发,较前严重,遂来就诊。现前胸刺痛,唇暗,舌质紫暗,脉沉涩。T:36.8℃,P:78次/分,R:20次/分,BP:BP130/85mmHg。神志清,精神不振,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V5、V、I、aVL导联的ST段下降0.1mV,T波低平。实验室检查:血胆固醇6.2mmol/L,甘油三酯4.7”相关问题
  • 第1题:

    张某,男,75岁,工人。3年前开始,常因生气或劳累后出现胸闷疼痛,通常为短暂性左侧胸痛反复发作,每次持续时间一般都在数分钟内,休息后或含服"硝酸甘油"可以缓解,在某医院经相关检查后诊断为"心绞痛",开始痛轻,未予重视。半月前,因生气后出现胸痛频发,疼痛加剧,或心前绞痛,痛引肩背,或闷窒疼痛,其痛如刺,常自行含服速效救心丸缓解,两胁胀痛。查体:T36.2℃,P84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心率84次/分,律齐,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浮肿。舌质暗红,有瘀斑,苔白,脉涩。辅助检查: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率84次/分,律齐,V~V导联广泛ST段轻度下移,T波低平。作出中医病证诊断及西医疾病诊断。


    参考答案:中医病证诊断:胸痹,气滞血瘀证西医疾病诊断: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 第2题:

    患者男性,53岁。活动时胸骨后闷痛,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缓解。发作胸痛时心电图出现ST段缺血型压低0.15mV,应诊断为()。

    • A、典型心绞痛
    • B、变异型心绞痛
    • C、ST段缺血型压低或T波倒置
    • D、ST段抬高回降至基线
    • E、T波低平

    正确答案:A

  • 第3题:

    张某,女,52岁,已婚,教师。2003年3月14日就诊。胸部闷痛反复发作半年,加剧3天。现前胸刺痛,每次持续2~3分钟,范围如拳头大小,可经休息或含服麝香保心丸后缓解,胸痛夜间发作较甚,疼痛位置固定不移,时有心悸不宁,曾做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Ⅴ3、Ⅴ6、Ⅰ、aVL导联的ST段下移为0.1mV,T波低平"。1999年绝经。查体:T36.5℃,P76次/分,R16次/分,BP120/80mmHg。神志清,体态适中,唇暗,舌质紫暗,脉沉涩。辅助检查:血胆固醇:6.2mmol/L,三酰甘油4.76mmol/L,血黏度增高。【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历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鉴别诊断。请与急性心肌梗死相鉴别(中西医结合),请与悬饮相鉴别(中医)。


    正确答案: 患者姓名:张某性别:女年龄:52岁职业:教师婚况:已婚
    主诉:胸部闷痛反复发作半年,加剧3天。
    现病史:患者半年前出现胸部闷痛,此后反复发作。3天前患者胸部闷痛加剧,为前胸刺痛,每次持续2~3分钟,范围如拳头大小,可经休息或含服麝香保心丸后缓解。胸痛夜间发作较甚,疼痛位置固定不移,时有心悸不宁,曾做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Ⅴ3、Ⅴ6、Ⅰ、aVL导联的ST段下移为0.1mV,T波低平"。现症:前胸刺痛,夜间发作较甚,疼痛位置固定不移,时有心悸不宁。
    既往史、个人史、过敏史、婚育史、家族史:无异常
    体格检查:T36.5℃,P76次/分,R16次/分,BP120/80mmHg。
    一般情况:神色:无异常;形态:无异常;语声:无异常;气息:无异常;舌象:舌质紫暗,苔薄。
    脉象:脉沉涩。
    皮肤、黏膜、全身浅表淋巴结:无异常
    头部及其器官:无异常
    颈项:无异常
    胸部(胸廓、肺部、心脏、血管):无异常
    腹部(肝、脾):无异常
    二阴、脊柱四肢:无异常
    神经系统:无异常
    实验室检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Ⅴ3、Ⅴ6、Ⅰ、aVL导联的ST段下移为0.1mV,T波低平。血胆固醇6.2mmol/L,三酰甘油4.76mmol/L,血黏度增高。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以胸痛为主症,诊断为胸痹。气郁日久,瘀血内停,络脉不通,故见胸部刺痛。血脉凝滞,故痛处固定不移。血属阴,夜亦属阴,故入夜痛甚。瘀血阻塞,心失所养,故心悸不宁。舌质紫暗,脉象沉涩,均为瘀血内停之候。
    中医鉴别诊断:本病当与悬饮相鉴别,二者都可见胁肋疼痛,后者表现为饮留胁下,胸胁胀痛,伴见咳嗽、咳痰,咳嗽、呼吸时疼痛加重,常喜向病侧睡卧,患侧肋间饱满,叩呈浊音,或兼见发热,一般不难鉴别。
    西医诊断依据:
    1.绝经后女性。
    2.前胸刺痛反复发作半年,夜间发作较甚,疼痛位置固定不移,每次持续2~3分钟,可经休息缓解,或含服麝香保心丸可缩短发作时间。
    3.心电图检查Ⅴ、Ⅴ、Ⅰ、aVL导联ST段下移0.1mV,T波低平。
    4.实验室检查:血胆固醇6.2mmol/L,三酰甘油4.76mmol/L,血黏度增高。
    西医鉴别诊断:当与急性心肌梗死相鉴别,后者疼痛部位与心绞痛相仿,但性质更剧烈,持续时间可达数小时,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心电图呈动态演变,心肌酶学检查及CTNT阳性。
    诊断:
    中医疾病诊断:胸痹中医证型诊断:心血瘀阻
    西医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心绞痛
    治疗方案:
    中医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柴胡9g枳壳9g当归12g赤芍12g
    川芎9g桃仁9g红花6g郁金12g
    降香9g延胡索12g甘草6g
    三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西医治疗原则及方法:
    1.休息,低盐低脂饮食,吸氧(prn)。
    2.扩冠,β受体阻滞剂、CCB类保护心功能、控制血压,抗血小板,调脂,对症治疗。

  • 第4题:

    患者,男,55岁。其胸痛反复发作3年。现症见胸部刺痛,痛无定时,夜间尤甚,持续3分钟左右,病处固定,情绪波动后加重,时有心悸,舌质紫暗,脉象沉涩,心电图见ST段水平下降≥0.05mV,T波低平。其中医治法是()

    • A、通阳泄浊,豁痰开痹
    • B、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 C、益气活血,通脉止痛
    • D、滋阴益肾,养心安神
    • E、益气壮阳,温络止痛

    正确答案:B

  • 第5题:

    患者,男,55岁。其胸痛反复发作3年。现症见胸部刺痛,痛无定时,夜间尤甚,持续3分钟左右,病处固定,情绪波动后加重,时有心悸,舌质紫暗,脉象沉涩,心电图见ST段水平下降≥0.05mV,T波低平。治疗首选的方剂是()

    • A、补阳还五汤
    • B、真武汤
    • C、左归丸
    • D、血府逐瘀汤
    • E、右归丸

    正确答案:D

  • 第6题:

    患者,男,55岁。胸痛反复发作3年,现胸部刺痛,痛无定时,夜间尤甚,持续3分钟左右,病处固定,情绪波动后加重,时有心悸,舌质紫黯,脉象沉涩,心电图见ST段水平下降≥0.05mV,T波低平。 其中医治法是()

    • A、通阳泄浊,豁痰开痹
    • B、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 C、益气活血,通脉止痛
    • D、滋阴益肾,养心安神
    • E、益气壮阳,温络止痛

    正确答案:B

  • 第7题:

    张某,男,75岁,工人。3年前开始,常因生气或劳累后出现胸闷疼痛,通常为短暂性左侧胸痛反复发作,每次持续时间一般都在数分钟内,休息后或含服"硝酸甘油"可以缓解,在某医院经相关检查后诊断为"心绞痛",开始痛轻,未予重视。半月前,因生气后出现胸痛频发,疼痛加剧,或心前绞痛,痛引肩背,或闷窒疼痛,其痛如刺,常自行含服速效救心丸缓解,两胁胀痛。查体:T36.2℃,P84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心率84次/分,律齐,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浮肿。舌质暗红,有瘀斑,苔白,脉涩。辅助检查: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率84次/分,律齐,V1~V6导联广泛ST段轻度下移,T波低平。作出中医病证诊断及西医疾病诊断。


    正确答案: 中医病证诊断:胸痹,气滞血瘀证
    西医疾病诊断: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 第8题:

    患者,男,55岁。胸痛反复发作3年,现胸部刺痛,痛无定时,夜间尤甚,持续3分钟左右,病处固定,情绪波动后加重,时有心悸,舌质紫黯,脉象沉涩,心电图见ST段水平下降≥0.05mV,T波低平。 其最可能的诊断是()

    • A、肺癌
    • B、支气管扩张
    • C、心肌梗死
    • D、不稳定型心绞痛
    • E、肺结核

    正确答案:D

  • 第9题:

    单选题
    患者,男,55岁。胸痛反复发作3年,现胸部刺痛,痛无定时,夜间尤甚,持续3分钟左右,病处固定,情绪波动后加重,时有心悸,舌质紫黯,脉象沉涩,心电图见ST段水平下降≥0.05mV,T波低平。 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A

    补阳还五汤

    B

    真武汤

    C

    左归丸

    D

    血府逐瘀汤

    E

    右归丸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某男,54岁。15年前发现血压高,10年前经常胸部闷痛,有闷压感,心电图T波低平,二级阶梯试验阳性。5年前经常阵发性胸闷痛,心慌,上坡则气急,近因发作频繁而入院。下症:胸痛彻背,心悸气短,面色苍白,四肢逆冷,脉沉弦细,苔白质暗。

    正确答案: 诊断:心绞痛。
    治法:通阳行气,活血止痛。毫针刺,用泻法。
    处方:心俞、厥阳俞、内关、膻中。
    方义:心俞、厥阴俞为心和心包之背俞穴,两穴可通阳活血。内关为治疗心绞痛特效穴之一。膻中为心包募穴,与厥阴俞俞募相配,善治心胸疾患。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证型,辨证分析;并写出治法、主方和用药)患者,男性,57岁,干部。反复发作胸痛,心悸半年,近月来,心悸发作频繁,不能安睡,胸痛虽然持续时间不长,但痛势较剧,痛甚时冷汗出,不能动,并有舌尖发麻、胸部紧闷、头晕眼花等感觉。经某医院作胆固醇、心电图等检查,诊断为冠心病,服双嘧达莫(潘生丁)、硝酸甘油片等药,虽能暂时缓解症状,但仍反复发作。诊见面色紫暗,舌质稍淡,边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

    正确答案: 证型:心脉痹阻,兼血虚证。
    辨证分析:患者明确诊断为冠心病,且以胸痛、心悸为主症,心主血脉,故当属心脉痹阻不通之疾,不通则痛。面色紫暗,舌淡瘀斑,脉细涩,乃血虚血瘀之象。治法:活血化瘀。
    主方:桃红四物汤加减。
    用药:丹参、当归、桃仁、赤芍、柏子仁、红花、川芎、炙甘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患者,男性,57岁,干部。反复发作胸痛,心悸半年,近月来,心悸发作频繁,不能安睡,胸痛虽然持续时间不长,但痛势较剧,痛甚时冷汗出,不能动,并有舌尖发麻、胸部紧闷、头晕眼花等感觉。经某医院作胆固醇、心电图等检查,诊断为冠心病,服双嘧达莫(潘生丁)、硝酸甘油片等药,虽能暂时缓解症状,但仍反复发作。诊见面色紫暗,舌质稍淡,边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

    正确答案: 证型:心脉痹阻,兼血虚证。
    辨证分析:患者明确诊断为冠心病,且以胸痛、心悸为主症,心主血脉,故当属心脉痹阻不通之疾,不通则痛。面色紫暗,舌淡瘀斑,脉细涩,乃血虚血瘀之象。
    治法:活血化瘀。
    主方:桃红四物汤加减。
    用药:丹参、当归、桃仁、赤芍、柏子仁、红花、川芎、炙甘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刘某,男,66岁,退休,2004年10月13日初诊。3天前突发胸闷,胸痛,呈刺痛样,以心前区明显,入夜痛甚,伴心悸,含服复方丹参滴丸可缓解。舌质紫暗,脉沉涩。T 36.5℃,P 72次/分,R 18次/分,BP 130/70mmH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72次/分,律齐,无杂音。舌质紫暗,脉沉涩。心电图示:①窦性心律;②V、VV导联ST段水平下移0.05~0.1mV。既往有冠心病史3年。


    答案:
    解析:
    辨病辨证依据:患者以胸闷、胸痛,呈刺痛样,心悸等为主要表现,可诊为胸痹心痛,属心血瘀阻证。气郁日久,瘀血内停,络脉不通,故见胸部刺痛;血属阴,夜亦属阴,故入夜痛甚;瘀血阻塞,心失所养,故心悸;舌质紫暗,脉象沉涩,均为瘀血内停之候。
    西医诊断依据:①患者,男,66岁;②胸闷,胸痛,以心前区明显,经含服复方丹参滴丸可缓解;③心电图多导联ST段下移。
    入院诊断:中医诊断:胸痹(心血瘀阻证)。
    西医诊断:不稳定型心绞痛。
    治法: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当归10g 生地10g 桃仁10g 红花6g 赤芍15g 枳壳10g 柴胡10g 川芎10g 桔梗10g 怀牛膝15g 丹参15g 甘草6g
    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 第14题:

    张某,男,60岁,已婚,工人。1996年4月10日初诊。2年前诊断为冠心病。心前区经常疼痛,每月发作10余次,每次疼痛1~2分钟,含服硝酸甘油可以暂时缓解。近半年来,发作更频,胸部刺痛不移,夜间发作频繁,含服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均能缓解,常觉胸闷,夜寝不安。查体:T36.5℃,P76次/分,R18次/分,BP120/80mmHg。双肺呼吸音清,心率76次/分,律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舌质紫暗,有瘀斑,舌底脉络迂曲怒张,脉沉涩。辅助检查: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率85次/分,律齐,V1~V5导联ST段压低约0.15mV。心肌酶、肌红蛋白、肌钙蛋白I或肌钙蛋白T等指标均正常。作出中医病证诊断及西医疾病诊断。


    正确答案: 中医病证诊断:胸痹,血瘀心脉证
    西医疾病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

  • 第15题:

    病例摘要: 张某,男,60岁,已婚,工人。2014年4月10日初诊。 2年前诊断为冠心病。心前区经常疼痛,每月发作十余次,每次疼痛1~2分钟,含服硝酸甘油可以暂时缓解。近半年来,发作更频,胸部刺痛不移,夜间发作频繁,含服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均能缓解,常觉胸闷,夜寝不安。 查体:T36.5℃,P76次/分,R18次/分,BP120/80mmHg。双肺呼吸音清,心率76次/分,律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舌质紫暗,有瘀斑,舌底脉络迂曲怒张,脉沉涩。 辅助检查: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率85次/分,律齐,V1~V5导联ST段压低约0.15mV。心肌酶、肌红蛋白、肌钙蛋白I或肌钙蛋白T等指标均正常。 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鉴别诊断:请与心脏神经症相鉴别。


    正确答案: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患者心前区疼痛反复发作,久则血行不畅,而致血瘀气滞。气滞血瘀,脉道壅滞,使胸阳痹阻,气机不畅,心脉挛急或闭塞而发为胸痹。瘀血阻于心脉,络脉不通,不通则痛,故见胸部刺痛不移。瘀血为阴证,不易速去,加之久病人络,络脉受阻,瘀阻更甚,则发作频繁。瘀血为阴,入夜亦为阴,因此入夜疼痛更甚。舌质紫暗,有瘀斑,舌底脉络迂曲怒张,脉沉涩均为瘀阻脉络,痹阻胸阳之征象。
    西医诊断依据:
    (1)中年男性病人,具有典型的突然发作性心前区疼痛的症状。
    (2)短暂发作,服用硝酸酯类药物能够缓解。
    (3)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率85次/分,律齐,V1~V5导联ST段压低约0.15mV。
    西医鉴别诊断:
    心脏神经症:本病患者常主诉疼痛,但多短暂几秒钟的刺痛或者持久(几小时)的隐痛,常喜欢深吸气或叹息性呼吸,胸痛部位多在左侧乳房下心尖部附近,或经常变动。症状多在疲劳后出现,而不在疲劳时,轻度体力活动反而舒适,含服硝酸酯类药物无效,心电图正常.常伴有其他神经衰弱的症状。
    诊断:
    中医疾病诊断:胸痹
    中医证候诊断:心血瘀阻证
    西医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
    中医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剂:血府逐瘀汤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柴胡10g;赤芍10g;炒枳壳10g;川芎6g;香附10g;陈皮10g;当归10g;赤芍10g;桃仁10g;红花10g;桔梗6g;生甘草6g;
    7剂,水煎服,每剂分早晚两次温热服
    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药物、手术等):
    (1)急性发作时应立即休息,缓解后一般不需卧床,活动强度以不出现心绞痛症状为度。发作频繁时应休息以检测观察患者的症状。
    (2)降血脂、抗血小板治疗。
    (3)口服硝酸酯类药及β受体阻滞剂。
    (4)药物治疗仍有症状,必要时介入治疗。

  • 第16题:

    患者,男,55岁。其胸痛反复发作3年。现症见胸部刺痛,痛无定时,夜间尤甚,持续3分钟左右,病处固定,情绪波动后加重,时有心悸,舌质紫暗,脉象沉涩,心电图见ST段水平下降≥0.05mV,T波低平。其最可能的诊断是()

    • A、肺癌
    • B、支气管扩张
    • C、心肌梗死
    • D、不稳定型心绞痛
    • E、肺结核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患者,男,55岁。胸痛反复发作3年,现胸部刺痛,痛无定时,夜间尤甚,持续3分钟左右,病处固定,情绪波动后加重,时有心悸,舌质紫黯,脉象沉涩,心电图见ST段水平下降≥0.05mV,T波低平。 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 A、补阳还五汤
    • B、真武汤
    • C、左归丸
    • D、血府逐瘀汤
    • E、右归丸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刘某,男,66岁,退休,2004年10月13日初诊。3天前突发胸闷,胸痛,呈刺痛样,以心前区明显,入夜痛甚,伴心悸,含服复方丹参滴丸可缓解。舌质紫暗,脉沉涩。T36.5℃,P72次/分,R18次/分,BP130/70mmH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72次/分,律齐,无杂音。舌质紫暗,脉沉涩。心电图示:①窦性心律;②V4、V5V6导联ST段水平下移0.05~0.1mV。既往有冠心病史3年。


    正确答案: 辨病辨证依据:患者以胸闷、胸痛,呈刺痛样,心悸等为主要表现,可诊为胸痹心痛,属心血瘀阻证。气郁日久,瘀血内停,络脉不通,故见胸部刺痛;血属阴,夜亦属阴,故入夜痛甚;瘀血阻塞,心失所养,故心悸;舌质紫暗,脉象沉涩,均为瘀血内停之候。西医诊断依据:①患者,男,66岁;②胸闷,胸痛,以心前区明显,经含服复方丹参滴丸可缓解;③心电图多导联ST段下移。入院诊断:中医诊断:胸痹(心血瘀阻证)。西医诊断:不稳定型心绞痛。治法:活血化瘀,通脉止痛。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当归10g生地10g桃仁10g红花6g赤芍15g枳壳10g柴胡10g川芎10g桔梗10g怀牛膝15g丹参15g甘草6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 第19题: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50岁,因反复发作性心前区疼痛2年,加剧3h来急诊就诊。2年前劳累后第一次出现心前区闷痛,持续2~5min,休息后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此后症状反复发作,3h前晚饭后散步时突感胸骨下段疼痛,呈持续性,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伴全身冷汗、头晕、恶心、呕吐而入院。体查:T37℃,P60次/min。R24次/min,BP90/60mmHg,痛苦面容,自动体位,两肺呼吸音清,HR60次/min,律齐。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可能有以下哪些方面()。(提示: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0.1~0.3mV,T波直立,V1~V5导联ST段压低0.05~0.2mV。经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 A、50%~81.2%发病前有乏力、胸部不适
    • B、疼痛多伴有大汗、烦躁不安及濒死感
    • C、体温可升高至38℃左右
    • D、疼痛剧烈时常伴恶心、呕吐
    • E、心律失常
    • F、低血压及休克
    • G、白细胞降低
    • H、心力衰竭

    正确答案:A,B,D,E,F,H

  • 第20题:

    单选题
    患者,男,55岁。胸痛反复发作3年,现胸部刺痛,痛无定时,夜间尤甚,持续3分钟左右,病处固定,情绪波动后加重,时有心悸,舌质紫黯,脉象沉涩,心电图见ST段水平下降≥0.05mV,T波低平。 其最可能的诊断是()
    A

    肺癌

    B

    支气管扩张

    C

    心肌梗死

    D

    不稳定型心绞痛

    E

    肺结核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患者男性,53岁。活动时胸骨后闷痛,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缓解。发作胸痛时心电图出现ST段缺血型压低0.15mV,应诊断为(  )。
    A

    B

    C

    D

    E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患者男性,53岁。活动时胸骨后闷痛,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缓解。发作胸痛时心电图出现ST段缺血型压低0.15mV,应诊断为()。
    A

    典型心绞痛

    B

    变异型心绞痛

    C

    ST段缺血型压低或T波倒置

    D

    ST段抬高回降至基线

    E

    T波低平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患者,男,55岁。其胸痛反复发作3年。现症见胸部刺痛,痛无定时,夜间尤甚,持续3分钟左右,病处固定,情绪波动后加重,时有心悸,舌质紫暗,脉象沉涩,心电图见ST段水平下降≥0.05mV,T波低平。其最可能的诊断是()
    A

    肺癌

    B

    支气管扩张

    C

    心肌梗死

    D

    不稳定型心绞痛

    E

    肺结核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