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梁某,男,43岁,工人。2000年2月6日初诊。 主诉:大便干结反复一月余。 病史:一月前因工作关系情绪低落,继而出现大便干结难解,3~5天解一次。曾服用西药“果导”等治疗未见效而来诊。刻下见:大便干燥,欲便不得出,腹中胀痛,胸胁满闷,嗳气,饮食减少,舌苔薄腻,脉弦。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题目

梁某,男,43岁,工人。2000年2月6日初诊。 主诉:大便干结反复一月余。 病史:一月前因工作关系情绪低落,继而出现大便干结难解,3~5天解一次。曾服用西药“果导”等治疗未见效而来诊。刻下见:大便干燥,欲便不得出,腹中胀痛,胸胁满闷,嗳气,饮食减少,舌苔薄腻,脉弦。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相似考题
更多“梁某,男,43岁,工人。2000年2月6日初诊。 主诉:大便干结反复一月余。 病史:一月前因工作关系情绪低落,继而出现大便干结难解,3~5天解一次。曾服用西药“果导”等治疗未见效而来诊。刻下见:大便干燥,欲便不得出,腹中胀痛,胸胁满闷,嗳气,饮食减少,舌苔薄腻,脉弦。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患者,大便干结,或不甚干结,欲便不得出,或便而不爽,肠鸣矢气,腹中胀痛,胸胁满闷,嗳气频作,食少纳呆,舌苔薄腻,脉弦。该患者证候属于A、热秘

    B、冷秘

    C、阳虚便秘

    D、气秘

    E、阴虚便秘

    其治法是A、补气润肠

    B、温阳通便

    C、泻热通便

    D、滋阴通便

    E、顺气导滞

    其治疗首选方是A、六磨汤

    B、麻子仁丸

    C、大黄附子汤气

    D、黄芪汤

    E、增液汤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D


    问题 2 答案:E


    问题 3 答案:A

  • 第2题:

    患者大便干结,或不甚干结,欲便不得出,或便而不爽,肠鸣矢气,腹中胀痛,嗳气频作,纳食减少,胸胁痞满,舌苔薄腻,脉弦。治宜选用

    A.四七汤
    B.柴胡疏肝散
    C.五磨饮子
    D.六磨汤

    答案:D
    解析:
    上述症状属于便秘之气秘。其病机为肝脾气滞,腑气不通。治宜顺气导滞。其代表方为六磨汤。

  • 第3题:

    患者女,27岁。1周前因情绪不畅出现大便干结,肠鸣矢气,腹中胀痛,嗳气频作,纳食减少,胸胁痞满,舌苔薄腻,脉弦。其诊断是

    A.冷秘
    B.热秘
    C.阴虚秘
    D.阳虚秘
    E.气秘

    答案:E
    解析:

  • 第4题:

    赵某,男,64岁,工人。 病史: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二十多年”,平时嗜食肥甘厚味,常酗酒,一月前出现胁下痞块,且痞块迅速长大,伴胁痛逐渐加重,痛引背部,拒按,入夜更甚,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大便溏,舌质紫暗有瘀点,脉弦细涩。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正确答案: 诊断:肝癌(气滞血瘀)
    分析:饮食失调,损伤脾胃,脾虚不运,精微变为痰浊,痰阻气滞,肝脉阻塞,渐为肝积,见胁下痞块;气结不行,血瘀日甚,故痞块迅速长大,伴胁痛逐渐加重,痛引背部,拒按,入夜更甚;脾胃运化失司,故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大便溏;舌质紫暗有瘀点,脉弦细涩为气滞血瘀较甚之征。
    治法:行气活血,化瘀消积。
    方药:复元活血汤加减:当归15g桃仁10g红花6g山甲15g蒌壳10g柴胡9g三棱10g莪术10g郁金12g党参15g水煎服日1剂

  • 第5题:

    大便干结,欲便不出,腹中胀满,兼胸胁满闷,嗳气呃逆,食欲不振,肠鸣矢气,便后不畅,苔薄白,脉弦,其诊断为(),证型为(),代表方剂为()。


    正确答案:便秘;气机郁滞;六磨汤

  • 第6题:

    国某,男,42岁,工人。2001年3月3日初诊。 主诉:目黄、身黄、尿黄2天。 病史:平素偏嗜饮酒,2天前无明显原因出目黄,身黄,尿黄。但未引起重视,今见尿黄、身黄加深而来就诊。刻下见:身目俱黄,色泽鲜明,发热口渴,心中懊憹,腹部胀满,大便秘结,恶心呕吐,纳呆,口苦,胁部胀痛拒按,小便短少而黄,舌苔黄腻,脉弦数。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正确答案: 诊断:黄疸(阳黄——热重于湿)
    分析:根据患者目黄、身黄、尿黄3天的临床特征,故诊断为黄疸。因患者平素嗜酒,现症见身目俱黄,色泽鲜明,发热口渴,心中懊憹,腹部胀满,大便秘结,恶心呕吐,纳呆,口苦,胁部胀痛拒按,小便短少而黄,舌苔黄腻,脉弦数等证候,此乃属阳黄的热重于湿证。因平素嗜酒,损脾胃运化,湿浊内生,郁而化热,熏蒸肝胆,发为黄疸。湿热熏蒸,胆汁排泄失常,泛滥肌肤则目黄、身黄。下渗膀胱则小便短少而黄。热为阳邪,“阳主明”,故黄色鲜明。热盛津伤则便秘。胃失和降则恶心呕吐、纳呆。湿热阻于肝胆,疏泄不利,气滞血瘀,则胁部胀满拒按。舌苔黄腻,脉弦数,为湿热困遏脾胃,壅阻肝胆之征象。
    治法:清热利湿,通腑化瘀。
    方药:茵陈蒿汤加减:茵陈30g山栀15g大黄10g(后下)日一剂,水煎服。

  • 第7题:

    患者,男性,20岁。病史:发热持续一月余,最高体温达38℃,经用各种抗菌素,退热药治疗未效。症见:每日午后热势上升,至次早则稍降,患者自觉并不发热。右胁下疼痛而固定不移,口不渴。大便自调,小便利。舌质暗,脉涩。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正确答案:诊断:内伤发热(血瘀发热证)
    分析:体温虽高而自觉并不热,是无表热可知;口不渴,便亦不结,是无里热又可知;胁痛不移,舌质黯,脉弦涩,是瘀血内结之象;瘀血为病在血分,血属阴,故其发热以午后为甚。
    治法:活血化瘀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当归尾12g赤芍10g川芎8g生地12g红花6g枳壳10g柴胡10g桃仁10g牛膝10g没药9g地龙9g桔梗6g甘草6水煎服每日一剂

  • 第8题:

    患者,男,45岁。病史:右胁疼痛反复5年余。经化验检查,西医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曾在当地医院治疗1月余未愈而来诊。刻下见右胁胀痛,走窜不定,痛连及胸背,情志激惹则痛甚,善太息,得嗳气则舒,纳呆,脘腹胀满,舌苔薄白,脉弦。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正确答案: 诊断:胁痛(肝气郁结)
    分析:肝失疏泄,肝郁气滞,胁络失和,故右胁胀痛,痛连及胸背;气无形时聚时散,故疼痛走窜不定;情志激惹则肝失条达愈甚,故疼痛加剧;情志不遂,故善太息;肝木乘脾土,脾失健运则纳呆,脘腹胀满,得嗳气则舒;脉弦为肝气郁结之象。
    治法:疏肝理气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10g白芍15g枳壳10g香附15g川芎10g甘草6g陈皮6g当归12g川拣10g水煎服每日一剂

  • 第9题:

    陆某,女性,44岁。反复便秘2月余,大便干结,欲便不得出,肠鸣矢气,腹中胀痛,嗳气频作,纳食减少,胸胁痞满,舌苔薄腻,脉弦。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 A、麻子仁丸
    • B、更衣丸
    • C、大承气汤
    • D、柴胡疏肝散
    • E、六磨汤

    正确答案:E

  • 第10题:

    单选题
    患者女,27岁。1周前因情绪不畅出现大便干结,肠鸣矢气,腹中胀痛,嗳气频作,纳食减少,胸胁痞满,舌苔薄腻,脉弦。其诊断是()
    A

    冷秘

    B

    热秘

    C

    阴虚秘

    D

    阳虚秘

    E

    气秘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高某,男,23岁,农民。1996年6月3日初诊。主诉:腹部胀痛8小时。病史:患者在发病前一天从乡下进城,晚上和几位同学相聚时,饮食过多冷盘,并喝冷饮,约2小时后,即觉腹部胀闷不适,恶心欲吐。因天未亮而未行就诊,续而出现腹痛腹泻,泻后痛减,嗳腐吞酸而入院急诊。刻下见:腹部胀满疼痛,嗳腐吞酸,厌食,痛而欲泻,泻后痛减,大便臭秽,舌苔厚腻,脉滑。 要求: 写出疾病诊断、证候诊断与分析、治法、代表方名、药物与用量、煎服法。

    正确答案: 诊断:腹痛(饮食停滞)
    分析:根据患者出现腹部胀痛8小时而诊断为腹痛。由于患者暴饮暴食后起病,有腹部胀满疼痛,嗳腐吞酸,厌食,痛而欲泻,泻后痛减,大便臭秽,舌苔厚腻,脉滑数等证候,此乃属饮食停滞证。因食滞胃肠,气机不利,故腹部胀满疼痛。食滞不化,腐败作酸,故嗳腐吞酸,厌食。食积下行则痛而欲泻。泻后食滞暂减,腑气暂通,故腹痛亦减。食浊壅滞肠中,传导失常,故大便臭秽。舌苔厚腻,脉滑均为食滞内停之象。
    治法:消食导滞。
    方药:枳实导滞丸加减。大黄(后下)15g、枳实10g、神曲12g、黄芩10g、黄连10g、泽泻15g、白术12g、茯苓15g、厚朴6g、槟榔10g,日一剂,水煎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大便秘结,欲便不得,嗳气频作,胸胁痞满,甚则腹中胀痛,纳食减少,舌苔薄腻,脉弦。其护治法则是(  )。
    A

    泻热通腑

    B

    养血润肠

    C

    消食导滞

    D

    益气润肠

    E

    顺气行滞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大便秘结,欲便不得,嗳气频作,胸胁痞满,甚则腹中胀痛,纳食减少,舌苔薄腻,脉弦。其治法是(  )
    A.泻热通腑
    B.养血润肠
    C.消食导滞
    D.顺气行滞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干所述,其主症是大便秘结,欲便不得,甚则腹中胀痛;兼次症是嗳气频作,胸胁痞满,纳食减少;舌脉象是舌苔薄腻,脉弦。从主症可诊断为便秘,结合兼次症及舌脉象可知为气机郁滞证,治宜顺气行滞。

  • 第14题:

    陆某,女性,44岁。反复便秘2月余,大便干结,欲便不得出,肠鸣矢气,腹中胀痛,嗳气频作,纳食减少,胸胁痞满,舌苔薄腻,脉弦。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

    A.麻子仁丸
    B.更衣丸
    C.大承气汤
    D.柴胡疏肝散
    E.六磨汤

    答案:E
    解析:

  • 第15题:

    刘某,男,77岁,退休干部。2000年7月8日初诊。 主诉:大便溏烂反复9年余,症状加重一周。 病史:9年前因吃隔夜置于冰箱中之冷盘食物后,出现大便溏烂,日解3~6次,无粘液血便,后经某医院诊为“肠炎”而服“氟哌酸”“藿香正气水”等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但未能根治,稍因饮食油腻而常反复出现上症。一周前因进食油条半截后又出现解稀烂便,日解3次,为了要求中医药治疗而来就诊。现症见:大便溏薄,夹有不消化食物,食少腹胀,乏力气短,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细弱。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正确答案: 诊断:泄泻(脾胃虚弱证)
    分析:根据患者解稀烂便,日解3次,无粘液脓血的临床表现,故诊断为泄泻病证。因患者有解稀烂便反复11年的病史,此次又因稍进油腻品而出现解稀烂便,大便溏薄,夹有不消化食物,食少腹胀,乏力气短,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细弱。此乃属脾虚之证。由于脾气虚弱,清气不升,运化无权,水谷水湿不化,故大便溏薄夹有不消化食物。进食油腻之品或饮食不慎,难以运化,复受其伤,故大便次数增多。病本于虚,故迁延反复,日久不愈。脾胃亏虚,化源不充,故食少腹胀,面色萎黄,乏力气短。舌淡苔薄,脉细弱均为脾胃虚弱之征。
    治法: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30g茯苓15g炒白术12g扁豆15g陈皮6g莲子肉15g山药15g砂仁6g(打)薏苡仁15g桔梗10g麦芽12g甘草6g日一剂,水煎服。

  • 第16题:

    某男,53岁,干部。 病史:平时嗜食肥甘厚味,常酗酒,一年来出现多食易饥,但体重下降,两月之内体重下降12斤,近三个月来上症加重,并觉口渴欲饮,尿多,大便干结难解,舌质红,苔黄,脉滑数有力。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正确答案: 诊断:消渴(中消-胃热炽盛)
    分析:长期过食肥甘厚味酒醇,损伤脾胃,致运化失职,积热内蕴,化燥伤津,消谷耗液,故多食易饥,口渴欲饮,大便干结难解;形失所养,则体重下降;脾虚转输不利,水谷精微下注,故尿多;舌质红,苔黄,脉滑数有力为内热炽盛之象。
    治法:清胃泻火,养阴增液。
    方药:玉女煎加味:生地15g生石膏30g知母12g麦冬12g牛膝10g川连3g栀子9g大黄5g玄参12g水煎服每日一剂

  • 第17题:

    成某,男,42岁,技术员。 病史:平素情绪易怒。二月前因教育孩子问题与妻子吵架后,每次夫妻同房就出现阳事不举,伴心情抑郁,胸脘不适,胁肋胀闷,食少便溏,苔薄,脉弦。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正确答案: 诊断:阳痿(肝郁不舒)
    分析:肝主筋,阴器为宗筋之汇,情志不遂,肝失疏泄条达,宗筋所聚无能,而出现阳事不举;肝郁气滞,故烦躁易怒,胸脘不适,胁肋胀闷;肝木乘犯脾土,脾失健运,故食少便溏;脉弦为肝郁不舒之象。
    治法:疏肝解郁。
    方药:逍遥散加减:柴胡9g白芍15g当归12g白术12g
    茯苓15g香附9g枳壳10g甘草6g薄荷5g水煎服每日一剂

  • 第18题:

    李某,女,40岁,干部。1999年10月10日初诊。 主诉:右胁肋胀痛一周。 病史:一周前因家庭因素,患者出现情志不畅,继而出现右胁肋部胀闷疼痛,疼痛时轻时重,并随情绪波动而变化,曾自服“陈香露白露”治疗,未见明显好转,而来我院就诊。现症见:右胁肋胀痛,走窜不定,并牵及肩背部,嗳气,善太息,纳呆,脘腹胀满,舌苔薄白,脉弦。肝胆B超检查,报告为“胆管炎”。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证候诊断与分析、治法、代表方名、药物与用量、煎服法。


    正确答案: 诊断:胁痛(肝气郁结)
    分析:根据患者右胁肋部胀痛,肝胆B超检查诊为“胆管炎”故诊断为胁痛。由于因家庭因素,患者出现情志不畅,继而出现右胁肋部胀痛,走窜不定,并牵及肩背部,嗳气,善太息,纳呆,脘腹胀满,舌苔薄白,脉弦等证候表现,此乃属肝气郁结之证。足厥阴肝经“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足少阳胆经“至肩上”,“循胁里”。情志失畅,肝失疏泄,气机郁滞,阻于胁络,不通则痛。故出现右胁肋部疼痛。气滞则胀痛走窜,或循经引及胸脘肩背。肝气郁结与情志变化密切相关,故疼痛发作及轻重随情志而变化。肝气犯胃乘脾,胃失和降则嗳气,善太息,纳呆。气机郁滞则脘腹胀满。脉弦主肝郁气滞。
    治法:疏肝理气。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10g枳壳10g香附10g陈皮6g川芎10g白芍15g甘草6g郁金10g元胡10g日一剂,水煎服。

  • 第19题:

    患者,男,38岁。病史:半年前因身目发黄,体倦乏力,恶心欲吐,纳呆,厌油腻,小便黄,大便溏烂,到某医院就诊,经治疗(药物不详),未见好转,症状反而加重,现自诉脘腹作胀较甚,口淡不渴,神疲畏寒,纳少,大便溏烂,诊见:身目俱黄,色暗不鲜,舌淡苔腻,脉沉迟。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正确答案: 诊断:黄疸(阴黄-寒湿证)
    分析:患者病后脾阳受伤,湿从寒化,寒湿阻滞中焦,胆汁受阻,溢于肌肤,则发为身目皆黄;寒湿同为阴邪,故黄色暗而不鲜,口淡不渴;寒湿困脾,运化失常,则脘腹作胀,纳少,大便溏烂;脾阳不振,形体失养故神疲畏寒;舌淡苔腻,脉沉迟为阳虚寒湿不化之象。
    治法:温中化湿,健脾和胃。
    方药:茵陈术附汤加减:茵陈15g白术10g附子10g(先煎2小时)干姜3g肉桂3g炙甘草6g水煎服每日一剂

  • 第20题:

    高某,男,23岁,农民。1996年6月3日初诊。主诉:腹部胀痛8小时。病史:患者在发病前一天从乡下进城,晚上和几位同学相聚时,饮食过多冷盘,并喝冷饮,约2小时后,即觉腹部胀闷不适,恶心欲吐。因天未亮而未行就诊,续而出现腹痛腹泻,泻后痛减,嗳腐吞酸而入院急诊。刻下见:腹部胀满疼痛,嗳腐吞酸,厌食,痛而欲泻,泻后痛减,大便臭秽,舌苔厚腻,脉滑。 要求: 写出疾病诊断、证候诊断与分析、治法、代表方名、药物与用量、煎服法。


    正确答案: 诊断:腹痛(饮食停滞)
    分析:根据患者出现腹部胀痛8小时而诊断为腹痛。由于患者暴饮暴食后起病,有腹部胀满疼痛,嗳腐吞酸,厌食,痛而欲泻,泻后痛减,大便臭秽,舌苔厚腻,脉滑数等证候,此乃属饮食停滞证。因食滞胃肠,气机不利,故腹部胀满疼痛。食滞不化,腐败作酸,故嗳腐吞酸,厌食。食积下行则痛而欲泻。泻后食滞暂减,腑气暂通,故腹痛亦减。食浊壅滞肠中,传导失常,故大便臭秽。舌苔厚腻,脉滑均为食滞内停之象。
    治法:消食导滞。
    方药:枳实导滞丸加减。大黄(后下)15g、枳实10g、神曲12g、黄芩10g、黄连10g、泽泻15g、白术12g、茯苓15g、厚朴6g、槟榔10g,日一剂,水煎服。

  • 第21题:

    患者男34岁,大便秘结,欲便不得,嗳气频作,胸胁痞满,甚则腹中胀痛,纳食减少,舌苔薄腻脉弦,宜选:

    • A、香附
    • B、青木香
    • C、乌药
    • D、佛手
    • E、薤白

    正确答案:C

  • 第22题:

    填空题
    大便干结,欲便不出,腹中胀满,兼胸胁满闷,嗳气呃逆,食欲不振,肠鸣矢气,便后不畅,苔薄白,脉弦,其诊断为(),证型为(),代表方剂为()。

    正确答案: 便秘,气机郁滞,六磨汤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患者,男,45岁。病史:右胁疼痛反复5年余。经化验检查,西医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曾在当地医院治疗1月余未愈而来诊。刻下见右胁胀痛,走窜不定,痛连及胸背,情志激惹则痛甚,善太息,得嗳气则舒,纳呆,脘腹胀满,舌苔薄白,脉弦。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正确答案: 诊断:胁痛(肝气郁结)
    分析:肝失疏泄,肝郁气滞,胁络失和,故右胁胀痛,痛连及胸背;气无形时聚时散,故疼痛走窜不定;情志激惹则肝失条达愈甚,故疼痛加剧;情志不遂,故善太息;肝木乘脾土,脾失健运则纳呆,脘腹胀满,得嗳气则舒;脉弦为肝气郁结之象。
    治法:疏肝理气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10g白芍15g枳壳10g香附15g川芎10g甘草6g陈皮6g当归12g川拣10g水煎服每日一剂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