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女性,39岁,烦燥不安、畏热、消瘦2月余患者于2月前因工作紧张,烦燥性急,常因小事与人争吵,难以自控。着衣不多,仍感燥热多汗,在外就诊服用安神药物,收效不十分明显。发病以来饭量有所增加,体重却较前下降。睡眠不好,常需服用安眠药。成形大便每日增为2次,小便无改变,近2月来月经较前量少。既往体健,无结核或肝炎病史,家族中无精神病或高血压患者。查体:T37.2℃,P92次/分,R20次/分,Bp130/70mmHg。发育营养可,神情稍激动,眼球略突出,眼裂增宽,瞬目减少。两叶甲状腺可及、轻度肿大、均匀,未扪及结

题目

女性,39岁,烦燥不安、畏热、消瘦2月余患者于2月前因工作紧张,烦燥性急,常因小事与人争吵,难以自控。着衣不多,仍感燥热多汗,在外就诊服用安神药物,收效不十分明显。发病以来饭量有所增加,体重却较前下降。睡眠不好,常需服用安眠药。成形大便每日增为2次,小便无改变,近2月来月经较前量少。既往体健,无结核或肝炎病史,家族中无精神病或高血压患者。查体:T37.2℃,P92次/分,R20次/分,Bp130/70mmHg。发育营养可,神情稍激动,眼球略突出,眼裂增宽,瞬目减少。两叶甲状腺可及、轻度肿大、均匀,未扪及结节,无震颤和杂音,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腹软,肝脾未及。


相似考题
更多“女性,39岁,烦燥不安、畏热、消瘦2月余患者于2月前因工作紧张,烦燥性急,常因小事与人争吵,难以自控。着衣不多,仍感燥热多汗,在外就诊服用安神药物,收效不十分明显。发病以来饭量有所增加,体重却较前下降。睡眠不好,常需服用安眠药。成形大便每日增为2次,小便无改变,近2月来月经较前量少。既往体健,无结核或肝炎病史,家族中无精神病或高血压患者。查体:T37.2℃,P92次/分,R20次/分,Bp130/70mmHg。发育营养可,神情稍激动,眼球略突出,眼裂增宽,瞬目减少。两叶甲状腺可及、轻度肿大、均匀,未扪及结”相关问题
  • 第1题:

    病历分析[病历摘要]女性,28岁,怕热,多汗,心悸,易激动3个月,加重2周。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怕热多汗,心悸,说话多,易怒、失眠,2周前上述症状加重,出现多食,劳累后心悸,夜间有时憋醒。病后大便每日两次,成形便,体重减轻8kg。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月经初潮14岁,4~6天/30天,近一年闭经,家中无类似患者。查体:T37℃,P110次/分,R26次/分,Bp110/60mmHg。发育正常,消瘦,自动体位,皮肤潮湿,浅表淋巴结不大,眼球突出,闭合障碍,唇无发绀,甲状腺Ⅱ°肿大,质软,无结节,两上极可及震颤,可闻血管杂音,无颈静脉怒张,双肺正常,心界稍向左扩大,心率150次/分,律不齐,心尖部可闻及Ⅱ/6级收缩期杂音,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双下肢不肿,双膝、跟腱反射亢进,双Babinski征(-)。要求:根据以上病史摘要,请将: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写在答题纸上。


    参考答案:(总分22分)(一)诊断及诊断依据(10分)1.诊断(1)Graves病。(3分)(2)甲亢性心脏病。(3分)2.诊断依据(1)Graves病:有多食、多汗怕热、易怒等病史。心率快,脉压大,眼球突出,甲状腺肿大,有震颤及血管杂音。(2分)(2)甲亢性心脏病:Graves病伴有劳累后心慌、气短明显,夜间有憋醒;心界稍向左大,心率150次/分,提示心房纤颤。(2分)(二)鉴别诊断(5分)1.继发甲亢。(2分)2.单纯性甲状腺肿。(2分)3.冠心病。(1分)(三)进一步检查(4分)1.T、T、TSH和TGAb、TPOAb。(2分)2.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1分)3.心肌酶谱,血离子生化。(1分)(四)治疗原则(3分)1.抗甲状腺药物治疗。(2分)2.对症治疗。控制心衰:利尿,强心,扩血管。(1分)

  • 第2题: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例:
    Graves病
    病例摘要:患者,女性,35岁,工人,因多食、多汗、怕热1个半月,双眼球突出1周来诊。
    患者1个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容易饥饿,食量由原来的每天250g逐渐增至500g多,同时怕热多汗,体温不高,说话多,易怒,失眠,在当地医院化验血糖正常,给镇静药治疗无好转。近1周家人发现双眼球突出,视物正常。病后大便每天两次、成形,体重减轻5kg,小便正常。
    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月经14[(4~6)/30] LMP在1个半月前,家族中无类似患者。
    查体:T 37℃,P 108次/分,R 20次/分,BP 135/60mmHg。
    发育正常,消瘦,皮肤潮湿,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眼球突出,闭合障碍,伸舌有细颤,甲状腺Ⅱ度肿大,质软,无结节,两上极可触及震颤,可闻及血管杂音。肺(-),叩诊心界不大,心率108次/分,律齐,心尖部可闻及Ⅱ/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双下肢不肿,伸手有细颤。
    实验室检查:Hb 120g/L,WBC 6.5×10/L,N 68%,L 32%,PLT240×10/L;尿常规(-),粪便常规(-)。


    答案:
    解析:
    分析步骤:
    1.诊断及诊断依据 初步诊断是:Graves病。其诊断依据是:
    (1)病史中有多食、多汗、怕热、消瘦和突眼,病后未来月经。
    (2)查体发现脉压大、脉率快和眼球突出征,甲状腺弥漫性Ⅱ度肿大,质软有震颤和血管杂音,伸舌和双手有细颤。
    2.鉴别诊断
    (1)继发甲亢 均有继发原因和相应化验异常,如碘甲亢有过量碘摄入史,甲状腺摄I率低;亚急性甲状腺炎可伴甲亢,除有病史外,甲状腺摄I率亦低;TSH甲亢有垂体TSH瘤或TSH细胞增生,同时有血清TSH升高等。
    (2)单纯性甲状腺肿又称地方性甲状腺肿,主要由缺碘引起,临床无全身症状,基础代谢率正常。
    3.进一步检查根据初步诊断与鉴别诊断,为确诊应作:
    (1)血清T、T和PSH测定。
    (2)甲状腺摄I率。
    (3)自身抗体包括rsAH、rGAb、TPOAb等。
    4.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包括休息、加强营养和镇静等。
    (2)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3)放射性I治疗或手术洽疗药物治疗不满意时可选用。

  • 第3题:

    主诉:女性,36岁,烦躁不安、畏热、消瘦4个月余。
    病史:患者于4个月前出现烦躁、性急、情绪难以自控。感燥热多汗,在外就诊服用安神药物(具体不详),效果不佳。发病以来饭量虽有所增加,但体重却较前下降。睡眠不好,常需服用催眠药。成形大便每日增为2次,小便无改变,近4个月来月经较前量少。既往体健,无结核或肝炎病史,家族中无精神病或高血压病患者。
    查体:T37.2℃,P100次/分,R24次/分,BP130/70mmHg。发育营养可,神情激动,眼球略突出,眼裂增宽,瞬目减少。甲状腺轻度肿大,未扪及结节,无震颤和杂音,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腹软,肝脾未及。


    答案:
    解析:
    分析:
    1.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1)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
    (2)诊断依据
    ①有怕热多汗,性情急躁;食欲增加,体重下降症状。
    ②有甲状腺肿大、突眼体征。
    ③脉率加快,脉压增大。
    2.鉴别诊断(5分)
    ①单纯性甲状腺肿。
    ②神经官能症。
    ③甲状腺肿瘤。
    ④结核,恶性肿瘤。
    3.进一步检查(4分)
    ①颈部B超,同位素扫描。
    ②T、T、TSH测定。
    I摄取率测定。
    4.治疗原则(3分)
    ①内科药物治疗,可用硫脲类或咪唑类。
    ②一般治疗,休息、高热量饮食,或服用β受体阻滞药。
    ③必要时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或放射性碘治疗。

  • 第4题:

    病历分析
    [病历摘要]
    女性,28岁,怕热,多汗,心悸,易激动3个月,加重2周。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怕热多汗,心悸,说话多,易怒、失眠,2周前上述症状加重,出现多食,劳累后心悸,夜间有时憋醒。病后大便每日两次,成形便,体重减轻8kg。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月经初潮14岁,4~6天/30天,近一年闭经,家中无类似患者。
    查体:T37℃,P110次/分,R26次/分,Bp110/60mmHg。发育正常,消瘦,自动体位,皮肤潮湿,浅表淋巴结不大,眼球突出,闭合障碍,唇无发绀,甲状腺II°肿大,质软,无结节,两上极可及震颤,可闻血管杂音,无颈静脉怒张,双肺正常,心界稍向左扩大,心率150次/分,律不齐,心尖部可闻及II/6级收缩期杂音,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双下肢不肿,双膝、跟腱反射亢进,双Babinski征(-)。
    要求:根据以上病史摘要,请将: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写在答题纸上。


    答案:
    解析:
    (总分22分)
    (一)诊断及诊断依据(10分)
    1.诊断
    (1)Graves病。(3分)
    (2)甲亢性心脏病。(3分)
    2.诊断依据
    (1)Graves病:有多食、多汗怕热、易怒等病史。心率快,脉压大,眼球突出,甲状腺肿大,有震颤及血管杂音。(2分)
    (2)甲亢性心脏病:Graves病伴有劳累后心慌、气短明显,夜间有憋醒;心界稍向左大,心率150次/分,提示心房纤颤。(2分)
    (二)鉴别诊断(5分)
    1.继发甲亢。(2分)
    2.单纯性甲状腺肿。(2分)
    3.冠心病。(1分)
    (三)进一步检查(4分)
    1.T、T、TSH和TGAb、TPOAb。(2分)
    2.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1分)
    3.心肌酶谱,血离子生化。(1分)
    (四)治疗原则(3分)
    1.抗甲状腺药物治疗。(2分)
    2.对症治疗。控制心衰:利尿,强心,扩血管。(1分)

  • 第5题:

    患者女性,30岁。主诉:胸腹部受伤6h。病史:患者6h前因车祸伤及右下胸及上腹部后,上腹部持续剧痛,范围逐渐增大,以右侧显著。近2h来口渴明显,伴心悸和轻度烦躁不安。无呼吸困难、无大小便失禁,神志清。既往体健,嗜酒,无肝炎或结核病史,无高血压史。查体:T38.5℃,P112次/分,BP95/70mmHg。神清,轻度不安,结膜稍苍白,心肺(-),腹稍胀,右下胸及上腹部可见挫伤痕迹,明显压痛,全腹均有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以右上腹最著,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弱。辅助检查:Hb93g/L,WBC12×109/L。要求:根据以上病历摘要,请写出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1.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1)诊断①闭合性腹部损伤(肝破裂)。②失血性休克。(2)诊断依据①右上腹外伤史。②右上腹持续腹痛并扩大至全腹痛。③有腹膜刺激征和移动性浊音。④有口渴、烦躁、血压下降、结膜苍白等失血性休克的早期表现,血红蛋白低子正常。
    2.鉴别诊断(5分)①单纯腹壁和胸壁挫伤。②空腔脏器损伤。③肋骨骨折。
    3.进一步检查(4分)①腹部B超或CT检查。②腹腔穿刺或灌洗。③胸片和腹片。④重复查血、尿常规。
    4.治疗原则(3分)①注意病情发展,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必要时输血。②剖腹探查、止血,清创后修补肝脏裂口、清洗腹腔。

  • 第6题:

    患者,男性,12岁,因腹痛、脓血便2个月来诊。患者2个多月前从农村回到城市后突然发热达38C,无寒战,同时有腹痛、腹泻,大便每日10余次,为少量脓血便,伴里急后重,曾到附近医院化验大便有多数白细胞,口服几次庆大霉素和黄连素好转,以后虽间断服用黄连素,但仍有黏液性便,左下腹不适,自觉日渐乏力遂来诊。病后进食减少,体重似略有下降,具体未测,小便正常,睡眠尚可。既往体健,无慢性腹泻史,无药物过敏史,无疫区接触史。检体:T37.2℃,P86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无皮疹和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巩膜不黄,咽(-),心肺(-),腹平软,左下腹轻压痛,无肌紧张和反跳痛,未触及肿块,肝脾未触及,腹水征(-),肠鸣音稍活跃,下肢不肿。可以应用下列哪些药物进行治疗()。

    • A、环丙沙星注射液
    • B、青霉素
    • C、思密达
    • D、头孢哌酮钠
    • E、腹部B超

    正确答案:A,D

  • 第7题: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例: Graves病 病例摘要:患者,女性,35岁,工人,因多食、多汗、怕热1个半月,双眼球突出1周来诊。 患者1个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容易饥饿,食量由原来的每天250g逐渐增至500g多,同时怕热多汗,体温不高,说话多,易怒,失眠,在当地医院化验血糖正常,给镇静药治疗无好转。近1周家人发现双眼球突出,视物正常。病后大便每天两次、成形,体重减轻5kg,小便正常。 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月经14[(4~6)/30]LMP在1个半月前,家族中无类似患者。 查体:T37℃,P108次/分,R20次/分,BP135/60mmHg。 发育正常,消瘦,皮肤潮湿,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眼球突出,闭合障碍,伸舌有细颤,甲状腺Ⅱ度肿大,质软,无结节,两上极可触及震颤,可闻及血管杂音。肺(-),叩诊心界不大,心率108次/分,律齐,心尖部可闻及Ⅱ/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双下肢不肿,伸手有细颤。 实验室检查:Hb120g/L,WBC6.5×109/L,N68%,L32%,PLT240×109/L;尿常规(-),粪便常规(-)。


    正确答案: 1.诊断及诊断依据初步诊断是:Graves病。其诊断依据是:
    (1)病史中有多食、多汗、怕热、消瘦和突眼,病后未来月经。
    (2)查体发现脉压大、脉率快和眼球突出征,甲状腺弥漫性Ⅱ度肿大,质软有震颤和血管杂音,伸舌和双手有细颤。
    2.鉴别诊断
    (1)继发甲亢均有继发原因和相应化验异常,如碘甲亢有过量碘摄入史,甲状腺摄I率低;亚急性甲状腺炎可伴甲亢,除有病史外,甲状腺摄I率亦低;TSH甲亢有垂体TSH瘤或TSH细胞增生,同时有血清TSH升高等。
    (2)单纯性甲状腺肿又称地方性甲状腺肿,主要由缺碘引起,临床无全身症状,基础代谢率正常。
    3.进一步检查根据初步诊断与鉴别诊断,为确诊应作:
    (1)血清T3、T4和TSH测定。
    (2)甲状腺摄131I率。
    (3)自身抗体包括rsAH、rGAb、TPOAb等。
    4.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包括休息、加强营养和镇静等。
    (2)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3)放射性I治疗或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不满意时可选用。

  • 第8题:

    问答题
    患者女性,36岁 。 主诉:烦躁不安、畏热、消瘦4个月余 。 病史:患者于4个月前出现烦躁、性急、情绪难以自控 。感燥热多汗,在外就诊服用安神药物(具体不详),效果不佳 。发病以来饭量虽有所增加,但体重却较前下降 。睡眠不好,常需服用催眠药 。成形大便每日增为2次,小便无改变,近4个月来月经较前量少 。既往体健,无结核或肝炎病史,家族中无精神病或高血压病患者 。 查体:T 37 .2℃,P 100次/分,R 24次/分,BP 130/70mmHg 。发育营养可,神情激动,眼球略突出,眼裂增宽,瞬目减少 。甲状腺轻度肿大,未扪及结节,无震颤和杂音,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腹软,肝脾未及 。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女性,39岁,烦躁不安、畏热、消瘦2月余。患者于2个月前因工作紧张,烦躁性急,常因小事与人争吵,难以自控。着衣不多,仍感燥热多汗,在外就诊服用安神药物,收效不十分明显。发病以来饭量有所增加,体重却较前下降。睡眠不好,常需服用安眠药。经进一步做实验室检查后,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医生建议服用丙硫氧嘧啶甲亢病人术前服用丙硫氧嘧啶出现甲状腺增生充血,应采取的措施是
    A

    停用硫脲类药物

    B

    加服甲状腺素

    C

    改用甲巯咪唑

    D

    加服碘剂

    E

    加用放射性碘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女性,18岁。心悸、消瘦半年。患者半年前因学习紧张出现心悸,活动后加重,休息时亦感觉心跳明显,且逐渐消瘦,体重下降约15kg。伴怕热、多汗。食量增加,饭量由每餐1碗增至2碗左右,且经常未到进餐时间即感饥饿。大便由每天1次增加至3~4次,成形。脾气急躁,记忆力减退,学习成绩下降。无明显烦渴、多饮及尿量增多,无颈前疼痛、眼球突出、胫前水肿。未予重视。发病以来入睡困难。既往无长期发热、咳嗽、腹泻病史,无糖尿病、肝病、肾病和心脏病病史。无烟酒嗜好。母亲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史,已"治愈"。查体:T37℃,P130次/分,R22次/分,BP130/60mmHg。突眼(-)。甲状腺Ⅱ度弥漫肿大,对称,未扪及结节,质软,双上极可闻及明显血管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率130次/分,律齐,心尖部可闻及2/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腹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手颤(+)。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均正常。肝、肾功能均正常。空腹血糖5.Ommol/L。FT3,和FT4显著升高,TSH显著降低。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要求:根据以上病历摘要,请写出初步诊断、诊断依据(如有两个以上诊断,应分别写出各自诊断依据,未分别写出扣分)、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1.初步诊断
    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或Graves病)。
    2.诊断依据
    ①青年女性,因学习紧张起病,母亲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史。
    ②症状:心悸、消瘦、怕热、多汗、多食易饥,大便次数增多,脾气急躁,记忆力减退、入睡困难。
    ③查体:甲状腺Ⅱ度肿大,对称,质软,无结节,可闻及血管杂音。心率增快,心尖部可闻及2/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手颤(+)。
    ④辅助检查:FT3和FT4显著升高,TSH显著降低;ECG示窦性心动过速。
    3.鉴别诊断
    ①亚急性甲状腺炎;②甲状腺自主高功能腺瘤;③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
    ④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或桥本甲状腺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4.进一步检查
    ①测定TSH受体抗体(TSAb或TRAB.、TPOAb、TGAb;②甲状腺B超。
    ③甲状腺同位素检查(或甲状腺核素检查、或甲状腺摄131Ⅰ率,或甲状腺同位素扫描)。
    5.治疗原则
    ①低碘饮食,补充蛋白质及维生素,休息;②使用抗甲状腺药物。
    ③使用β受体阻滞剂;④对症治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患者,女性,26岁,孕2月,近一个月来出现心悸、怕热、多汗,焦躁易怒,疲乏无力,多食善饥,体重下降,两眼炯炯有神、瞬目减少,甲状腺Ⅱ度肿大,质软、无压痛,未闻及血管杂音,心率105次/分,肺腹无异常。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

    甲亢

    B

    甲减

    C

    妊娠反应

    D

    心脏病

    E

    神经衰弱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例: Graves病 病例摘要:患者,女性,35岁,工人,因多食、多汗、怕热1个半月,双眼球突出1周来诊。 患者1个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容易饥饿,食量由原来的每天250g逐渐增至500g多,同时怕热多汗,体温不高,说话多,易怒,失眠,在当地医院化验血糖正常,给镇静药治疗无好转。近1周家人发现双眼球突出,视物正常。病后大便每天两次、成形,体重减轻5kg,小便正常。 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月经14[(4~6)/30]LMP在1个半月前,家族中无类似患者。 查体:T37℃,P108次/分,R20次/分,BP135/60mmHg。 发育正常,消瘦,皮肤潮湿,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眼球突出,闭合障碍,伸舌有细颤,甲状腺Ⅱ度肿大,质软,无结节,两上极可触及震颤,可闻及血管杂音。肺(-),叩诊心界不大,心率108次/分,律齐,心尖部可闻及Ⅱ/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双下肢不肿,伸手有细颤。 实验室检查:Hb120g/L,WBC6.5×109/L,N68%,L32%,PLT240×109/L;尿常规(-),粪便常规(-)。

    正确答案: 1.诊断及诊断依据初步诊断是:Graves病。其诊断依据是:
    (1)病史中有多食、多汗、怕热、消瘦和突眼,病后未来月经。
    (2)查体发现脉压大、脉率快和眼球突出征,甲状腺弥漫性Ⅱ度肿大,质软有震颤和血管杂音,伸舌和双手有细颤。
    2.鉴别诊断
    (1)继发甲亢均有继发原因和相应化验异常,如碘甲亢有过量碘摄入史,甲状腺摄I率低;亚急性甲状腺炎可伴甲亢,除有病史外,甲状腺摄I率亦低;TSH甲亢有垂体TSH瘤或TSH细胞增生,同时有血清TSH升高等。
    (2)单纯性甲状腺肿又称地方性甲状腺肿,主要由缺碘引起,临床无全身症状,基础代谢率正常。
    3.进一步检查根据初步诊断与鉴别诊断,为确诊应作:
    (1)血清T3、T4和TSH测定。
    (2)甲状腺摄131I率。
    (3)自身抗体包括rsAH、rGAb、TPOAb等。
    4.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包括休息、加强营养和镇静等。
    (2)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3)放射性I治疗或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不满意时可选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主诉:女性,30岁,胸腹部受伤6h。
    病史:患者6h前因车祸伤及右下胸及上腹部后,上腹部持续剧痛,范围逐渐增大,以右侧显著。近2h来口渴明显,伴心悸和轻度烦躁不安。无呼吸困难、无大小便失禁,神志清。既往体健,嗜酒,无肝炎或结核病史,无高血压史。
    查体:T38.5℃,P112次/分,BP95/70mmHg。神清,轻度不安,结膜稍苍白,心肺(-),腹稍胀,右下胸及上腹部可见挫伤痕迹,明显压痛,全腹均有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以右上腹最著,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弱。
    辅助检查:Hb93g/L,WBC12×10/L。


    答案:
    解析:
    分析:
    1.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1)诊断
    ①闭合性腹部损伤(肝破裂)。
    ②失血性休克。
    (2)诊断依据
    ①右上腹外伤史。
    ②右上腹持续腹痛并扩大至全腹痛。
    ③有腹膜刺激征和移动性浊音。
    ④有口渴、烦躁、血压下降、结膜苍白等失血性休克的早期表现,血红蛋白低于正常。
    2.鉴别诊断(5分)
    ①单纯腹壁和胸壁挫伤。
    ②空腔脏器损伤。
    ③肋骨骨折。
    3.进一步检查(4分)
    ①腹部B超或CT检查。
    ②腹腔穿刺或灌洗。
    ③胸片和腹片。
    ④重复查血、尿常规。
    4.治疗原则(3分)
    ①注意病情发展,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必要时输血。
    ②剖腹探查、止血,清创后修补肝脏裂口、清洗腹腔。

  • 第14题: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24岁,学生,主因"牙龈出血、月经量增多2个月,加重5天"来诊。
    患者2个月前晨起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月经来潮时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未予特殊注意。1周前患者发热、咽痛,口服"感冒冲剂"后好转。5天前患者牙龈出血量及月经量较前明显加重,伴鼻衄及双下肢散在出血点。起病以来患者无面色苍白、皮疹及关节痛,体力活动正常,大、小便正常。既往:体健,月经规律。
    查体:T36.5℃,P80次/分,R20次/分,BP120/70mmHg;无贫血貌、黄疸,口腔黏膜可见血疱,双下肢可见针尖大小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甲状腺未触及,心、肺、腹部查体未见异常,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不肿。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4.8×10/L,N75%,Hb125g/L,PLT14×10/L。


    答案:
    解析:
    分析步骤:(22分)
    1.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1)诊断:(4分)
    ①血小板减少原因待查;
    ②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诊断依据为:(4分)
    ①青年女性,病程2个月,起病隐匿。
    ②牙龈出血、月经增多2个月,发热、咽痛后出现多部位皮肤黏膜出血,月经增多较前加重。
    ③既往无长期慢性出血的病史。
    ④查体口腔黏膜可见血疱,双下肢可见针尖大小出血点。
    ⑤辅助检查血小板明显降低,14×10/L,白细胞及红细胞计数正常。
    2.鉴别诊断(6分)
    (1)骨髓造血异常导致的血小板降低: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多有贫血、出血、感染表现,常伴有血白细胞及血红蛋白异常,骨髓检查可鉴别。
    (2)继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青年女性患者需警惕自身免疫性疾病、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甲状腺疾病以及淋巴瘤,上述疾病常常伴有多系统症状。
    (3)脾功能亢进:通常有慢性肝病病史,临床有脾大的体征,早期表现为血小板计数轻度下降,晚期可有白细胞及血红蛋白降低。
    3.进一步检查(4分)
    (1)监测血常规变化,进行血涂片检查。
    (2)骨髓涂片及骨髓活检。
    (3)凝血检查。
    (4)血小板相关抗体。
    (5)肝肾功能、甲功、自身抗体谱、抗磷脂抗体及肝炎病毒血清学检查。
    (6)胸、腹、盆部影像学检查。
    4.治疗原则(4分)
    (1)警惕危及生命的大出血发生:减少患者活动,监测血小板数量,必要时紧急输注血小板、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
    (2)明确诊断后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 第15题:

    【病例摘要】
    患者女性,36岁。
    主诉:烦躁不安、畏热、消瘦4个月余。
    病史:患者于4个月前出现烦躁、性急、情绪难以自控。感燥热多汗,在外就诊服用安神药物(具体不详),效果不佳。发病以来饭量虽有所增加,但体重却较前下降。睡眠不好,常需服用催眠药。成形大便每日增为2次,小便无改变,近4个月来月经较前量少。既往体健,无结核或肝炎病史,家族中无精神病或高血压病患者。
    查体:T37.2℃,P100次/分,R24次/分,BP130/70mmHg。发育营养可,神情激动,眼球略突出,眼裂增宽,瞬目减少。甲状腺轻度肿大,未扪及结节,无震颤和杂音,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腹软,肝脾未及。


    答案:
    解析:
    分析
    1.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1)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
    (2)诊断依据
    ①有怕热多汗,性情急躁;食欲增加,体重下降症状。
    ②有甲状腺肿大、突眼体征。
    ③脉率加快,脉压增大。
    2.鉴别诊断(5分)
    ①单纯性甲状腺肿。
    ②神经官能症。
    ③甲状腺肿瘤。
    ④结核,恶性肿瘤。
    3.进一步检查(4分)
    ①颈部B超,同位素扫描。
    ②T、T、TSH测定。
    I摄取率测定。
    4.治疗原则(3分)
    ①内科药物治疗,可用硫脲类或咪唑类。
    ②一般治疗,休息、高热量饮食,或服用β受体阻滞药。
    ③必要时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或放射性碘治疗。

  • 第16题:

    【病例摘要】
    患者女性,30岁。
    主诉:胸腹部受伤6h。
    病史:患者6h前因车祸伤及右下胸及上腹部后,上腹部持续剧痛,范围逐渐增大,以右侧显著。近2h来口渴明显,伴心悸和轻度烦躁不安。无呼吸困难、无大小便失禁,神志清。既往体健,嗜酒,无肝炎或结核病史,无高血压史。
    查体:T38.5℃,P112次/分,BP95/70mmHg。神清,轻度不安,结膜稍苍白,心肺(-),腹稍胀,右下胸及上腹部可见挫伤痕迹,明显压痛,全腹均有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以右上腹最著,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弱。
    辅助检查:Hb93g/L,WBC12×10/L。


    答案:
    解析:
    分析
    1.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1)诊断
    ①闭合性腹部损伤(肝破裂)。
    ②失血性休克。
    (2)诊断依据
    ①右上腹外伤史。
    ②右上腹持续腹痛并扩大至全腹痛。
    ③有腹膜刺激征和移动性浊音。
    ④有口渴、烦躁、血压下降、结膜苍白等失血性休克的早期表现,血红蛋白低于正常。
    2.鉴别诊断(5分)
    ①单纯腹壁和胸壁挫伤。
    ②空腔脏器损伤。
    ③肋骨骨折。
    3.进一步检查(4分)
    ①腹部B超或CT检查。
    ②腹腔穿刺或灌洗。
    ③胸片和腹片。
    ④重复查血、尿常规。
    4.治疗原则(3分)
    ①注意病情发展,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必要时输血。
    ②剖腹探查、止血,清创后修补肝脏裂口、清洗腹腔。

  • 第17题: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例: Graves病 病例摘要:患者女性,48岁,心悸、手抖、多食,多汗、怕热6个月。 患者自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感到心悸、手抖、多食、多汗、怕热、气短。近3周家属发现其双眼球突出,且易怒,失眠,视物正常。每日排大便2~3次,不成形。自测脉搏最快达128次/分,发病来体重下降6kg。当地查血糖正常,查尿常规正常。发病以来无发热。 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月经不规律,家族史无特殊。 查体:T36.7℃,P120次/分,R20次/分,BP130/60mmHg。 一般情况尚可,发育良好,消瘦,皮肤潮湿,浅表淋巴结无明显肿大。双眼球突出,瞬目减少。伸舌有细颤。甲状腺Ⅲ度肿大,质软,无触痛,无结节,两上极可触及震颤,可闻及血管杂音。叩诊心界不大,心率120次/分,心律齐,心尖部可闻及Ⅱ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双下肢不肿,伸手有细颤。 实验室检查:Hb131g/L,WBC7.68×109/L,N70%,L30%。尿及粪常规(-)。


    正确答案: 1.诊断及诊断依据初步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Graves病)。
    其诊断依据为:
    (1)病史中有多食、多汗、怕热、消瘦、突眼、月经不规律的表现。
    (2)查体发现脉压大,脉率快和眼球突出征,甲状腺弥漫性Ⅲ度肿大,质软,有震颤和血管杂音,伸舌和伸手有细颤。
    2.鉴别诊断
    (1)继发甲亢有一定的继发原因,通过相应检查可以确诊。
    (2)单纯甲状腺肿基本化验正常,临床上一般无明显症状。
    (3)某些患者需除外神经症及更年期综合征。
    3.进一步检查
    (1)血清T3、T4、TSH。
    (2)甲状腺摄131I试验。
    4.治疗原则
    (1)休息,加强营养和镇静。
    (2)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3)放射性131I治疗或手术治疗。

  • 第18题:

    患者,女性,26岁,孕2月,近一个月来出现心悸、怕热、多汗,焦躁易怒,疲乏无力,多食善饥,体重下降,两眼炯炯有神、瞬目减少,甲状腺Ⅱ度肿大,质软、无压痛,未闻及血管杂音,心率105次/分,肺腹无异常。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A、甲亢
    • B、甲减
    • C、妊娠反应
    • D、心脏病
    • E、神经衰弱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单选题
    女性,39岁,烦躁不安、畏热、消瘦2月余。患者于2个月前因工作紧张,烦躁性急,常因小事与人争吵,难以自控。着衣不多,仍感燥热多汗,在外就诊服用安神药物,收效不十分明显。发病以来饭量有所增加,体重却较前下降。睡眠不好,常需服用安眠药。经进一步做实验室检查后,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医生建议服用丙硫氧嘧啶关于丙硫氧嘧啶对甲状腺激素生成的影响,其机制为
    A

    抑制碘被甲状腺摄取

    B

    抑制甲状腺激素从甲状腺素蛋白中释放

    C

    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释放

    D

    抑制过氧化酶系统,阻断甲状腺激素合成

    E

    抑制甲状腺激素从甲状腺中释放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病历摘要:女,31岁,发现左侧甲状腺肿物4天。患者4天前体检发现左甲状腺肿物,行B超检查提示左侧甲状腺单发低回声结节。无多汗、饥饿、乏力、手颤等不适。自发病以来,精神可,饮食好,睡眠佳,二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体健,月经规律。无肝炎、结核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或放射性毒物接触史。查体:T36.5℃,P80次/分,R18次/分,BP120/60mmHg。发育、营养良好,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双肺叩清,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音有力,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和反跳痛,未扪及包块。外科检查:颈软,无颈抵抗,未见颈动脉搏动、颈静脉怒张,气管居中,甲状腺Ⅰ度大,左侧甲状腺可及-1cm×1cm大小包块,质韧,偏硬,无压痛,活动度好,边界清晰,未及震颤,听诊甲状腺未闻及血管杂音。辅助检查:B超示左叶甲状腺单发结节,直径0.8cm,低回声,内有少量钙化。

    正确答案: 1.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1)初步诊断:左侧甲状腺肿物①甲状腺腺瘤?②甲状腺癌?(4分)(2)诊断依据:(4分)①青年女性,体检发现左侧甲状腺肿物4天。②既往体健,无多汗、饥饿、乏力、手抖等不适。③查体甲状腺Ⅰ度大,左侧甲状腺可及-1cm×1cm大小包块,质韧,偏硬,无压痛,活动度好,边界清晰,未及震颤,听诊甲状腺未闻及血管杂音。④B超检查提示左侧甲状腺单发低回声结节,内有少量钙化。
    2.鉴别诊断(6分)(1)甲状腺腺瘤:多见于40岁以下的妇女。多为单发,圆形或椭圆形,局限在一侧腺体内,质地稍硬,表面光滑,无压痛,随吞咽上下移动。生长缓慢,大多无任何症状。考虑患者可能性大,但尚需结合病理检查进一步明确。(2)甲状腺癌:患者左叶甲状腺单发结节,偏硬,应考虑本病可能。甲状腺乳头状癌亦多见于青年女性,仅依据查体及B超检查不易辨别良、恶性,还需结合病理进一步明确。(3)结节性甲状腺肿:初期可表现为单发结节,但后期多发展为多发结节,无完整包膜,结合术中所见及病理多可明确。
    3.进一步检查(4分)(1)甲功,甲状腺球蛋白。(2)颈部CT。(3)甲状腺核素扫描。(4)术前针吸活检或术中冰冻病理检查。
    4.治疗原则(4分)(1)手术治疗。(2)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决定具体术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病例摘要】 患者女性,36岁 。 主诉:烦躁不安、畏热、消瘦4个月余 。 病史:患者于4个月前出现烦躁、性急、情绪难以自控 。感燥热多汗,在外就诊服用安神药物(具体不详),效果不佳 。发病以来饭量虽有所增加,但体重却较前下降 。睡眠不好,常需服用催眠药 。成形大便每日增为2次,小便无改变,近4个月来月经较前量少 。既往体健,无结核或肝炎病史,家族中无精神病或高血压病患者 。 查体:T37 .2℃,P100次/分,R24次/分,BP130/70mmHg 。发育营养可,神情激动,眼球略突出,眼裂增宽,瞬目减少 。甲状腺轻度肿大,未扪及结节,无震颤和杂音,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腹软,肝脾未及 。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女性,45岁,心悸、多汗、乏力伴体重减轻1年。1年前开始,自觉生气后出现心悸、气短、多汗及全身疲乏无力。近3周家属发现其双眼球突出,且易怒、失眠、视物正常。每日排大便2~3次,不成形。自测脉搏最快达128次/分,发病来体重下降6kg。当地查血糖正常,未经正规治疗。查尿正常。发病以来无发热,睡眠差,月经不规律。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月经规律,家族史无特殊。查体:T36.7℃,P120次,/分,BP20次/分,BP130/60mmHg。发育良好、消瘦、皮肤潮湿,浅表淋巴结无明显肿大,双眼球突出,闭合障碍,伸舌有细颤。甲状腺Ⅱ度肿大,质软,无触痛,无结节,两上极可触及震颤,可闻及血管杂音。肺无异常。叩诊心界不大,心率120次/分,心律齐,心尖部可闻及2/6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双下肢不肿,伸手有细颤。实验室检查:Hb131g/L,WBC7.68×109/L,N70%,L30%。尿及粪常规未见异常。要求:根据以上病历摘要,请写出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一、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
    (一)初步诊断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Graves病。
    (二)诊断依据
    1.中年女性患者,以心悸、多汗、突眼、乏力及月经不规律为主要临床表现。
    2.脉压大,脉率快和眼球突出征,甲状腺弥漫性Ⅱ度肿大,质软,有震颤和血管杂音,伸舌和双手有
    细颤。
    二、鉴别诊断
    1.结节性甲状腺肿继发甲亢
    2.甲状腺炎
    3.围绝经期综合征
    三、进一步检查
    1.查血清FT3、FT3、TSH,甲状腺摄131Ⅰ试验。
    2.甲状腺超声。
    3.自身抗体。
    四、治疗原则
    1.休息,加强营养和镇静。
    2:口服药物治疗。
    3.放射性131Ⅰ治疗或手术治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女性,39岁,烦躁不安、畏热、消瘦2月余。患者于2个月前因工作紧张,烦躁性急,常因小事与人争吵,难以自控。着衣不多,仍感燥热多汗,在外就诊服用安神药物,收效不十分明显。发病以来饭量有所增加,体重却较前下降。睡眠不好,常需服用安眠药。经进一步做实验室检查后,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医生建议服用丙硫氧嘧啶抗甲状腺药物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A

    粒细胞减少症

    B

    药物热

    C

    皮肤瘙痒

    D

    红斑狼疮样综合征

    E

    甲状腺肿


    正确答案: C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