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男性,4个月,咳嗽35天,气喘12天。 患儿35天前无明显诱因咳嗽,无发热,静点头孢唑啉等治疗无效,12天前咳嗽加重,伴有喘促,呈阵发性,用头孢哌酮、舒喘灵和洋地黄强心治疗,病情时轻时重,近2天咳喘加重。发病后患儿精神较差,吃奶可,睡眠欠平稳,大便4-5次/日。有奶瓣,尿量尿色可,体重增加1kg,平素有夜惊,多汗史。既往体健,第2胎第1产,足月顺产,母乳喂养,未添加鱼肝油、钙剂及辅食。 查体:T37.2℃,P186次/分,R70次/分,Bp80/50mmHg,体重8kg,身长63cm,头围40cm,胸

题目

男性,4个月,咳嗽35天,气喘12天。 患儿35天前无明显诱因咳嗽,无发热,静点头孢唑啉等治疗无效,12天前咳嗽加重,伴有喘促,呈阵发性,用头孢哌酮、舒喘灵和洋地黄强心治疗,病情时轻时重,近2天咳喘加重。发病后患儿精神较差,吃奶可,睡眠欠平稳,大便4-5次/日。有奶瓣,尿量尿色可,体重增加1kg,平素有夜惊,多汗史。既往体健,第2胎第1产,足月顺产,母乳喂养,未添加鱼肝油、钙剂及辅食。 查体:T37.2℃,P186次/分,R70次/分,Bp80/50mmHg,体重8kg,身长63cm,头围40cm,胸围39cm,前囱2×2cm,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急性重病容,烦躁,自动体位,皮肤略苍白,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皮下脂肪充盈,分布均匀,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头颅外形正常,枕秃(+),眼睑无浮肿,巩膜无黄染,咽充血,口周发绀,呼吸急促,鼻扇(+),三凹征(+),胸廓无畸形,双肺可闻及喘鸣音及中细湿罗音。皮肤无发花,心界不大,心率186次/分,律齐,腹平软,肝肋下3cm,无压痛,脾及边,肠鸣音正常,双下肢轻度可凹性水肿,布氏征(-),双巴氏征(-) 化验:血常规:Hb91g/L,RBC://4.23×1012/L,WBC11.0×109/L,分叶65%,淋巴35%,plt135×109/L。尿粪常规正常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一)诊断支气管肺炎:心力衰竭
(二)诊断依据
1.先有上感表现咳嗽等,以喘憋、烦燥、呼吸急促、发热为主要表现
2.查体:口周发绀,鼻扇征(+),三凹征(+),两肺可闻及喘鸣音及湿罗音,有心衰体征:呼吸增快>60次/分,心率明显增快(>180次/分),心音低钝,肝大,双下肢水肿
3.化验血WBC数及中性分叶粒细胞增高
二、鉴别诊断(5分)
1.病毒性肺炎
2.葡萄球菌肺炎
3.支原体肺炎
三、进一步检查(4分)
1.查病原体(细菌培养和血清抗体)
2.血气分析、X线胸片
3.肝肾功能、血电解质
4.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四、治疗原则(3分)
1.病原治疗:抗生素
2.心衰治疗:强心、利尿、扩血管剂
3.对症治疗:吸氧、祛痰、解痉平喘
更多“男性,4个月,咳嗽35天,气喘12天。 患儿35天前无明显诱因咳嗽,无发热,静点头孢唑啉等治疗无效,12天前咳嗽加重,伴有喘促,呈阵发性,用头孢哌酮、舒喘灵和洋地黄强心治疗,病情时轻时重,近2天咳喘加重。发病后患儿精神较差,吃奶可,睡眠欠平稳,大便4-5次/日。有奶瓣,尿量尿色可,体重增加1kg,平素有夜惊,多汗史。既往体健,第2胎第1产,足月顺产,母乳喂养,未添加鱼肝油、钙剂及辅食。 查体:T37.2℃,P186次/分,R70次/分,Bp80/50mmHg,体重8kg,身长63cm,头围40cm,胸”相关问题
  • 第1题:

    男孩,4个月。烦躁、哭闹1个月。1个月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烦躁不安,爱哭闹,以睡前明显,睡眠时间少,轻刺激即惊醒,常出现易惊、汗多。无发热、咳嗽、呕吐、腹泻。为进一步检查前来就诊。患病以来精神饮食如常,大小便正常。个人史:为第一胎,36周顺产,出生体重2700g,出生在冬季,生后母乳喂养2个月改为混合喂养,未加其他辅食及鱼肝油,按时预防接种。2个月余会抬头,母孕周体健,未服用钙剂及维生素制剂,否认患儿抽搐史。体检:T37℃,P110次/分,R35次/分,BP85/55mmHg,体重6kg。睡眠状态,触之即惊醒,可见下颏及手抖动,全身皮肤温暖,无出血点、黄染,皮下脂肪厚0.7cm。头部枕骨有压乒乓球样感受。头围40cm,前囟2.5cm×2.5cm。头发稀少、色黄,枕秃明显、未出汗。呼吸平稳,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率110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肋下1cm,质软。脾未触及。要求:根据以上病历摘要,请写出初步诊断、诊断依据(如有两个以上诊断,应分别写出各自诊断依据,未分别写出扣分)、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


    参考答案:1.初步诊断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活动期)。2.诊断依据①发病年龄及季节特征:冬季出生,3个月发病;②喂养方式:混合喂养,未添加鱼肝油。③神经兴奋性增高:易惊、烦躁、哭闹、多汗;④体格检查骨骼改变:颅骨软化,枕秃。3.鉴别诊断①其他佝偻病(肾小管酸中毒、低血磷、抗维生素D佝偻病、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肾性佝偻病等)。②粘多糖病、软骨营养不良、脑积水。4.进一步检查①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②血清25-(OH)D、甲状旁腺激素测定。③骨骼X线片检查;④肝肾功能。5.治疗原则①一般治疗:加强营养,及时添加辅食,增加户外运动和日照时间。②应用维生素D剂、钙剂治疗。

  • 第2题: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案例:
    病例摘要:患儿,女孩,11个月,因睡眠不安2个月就诊。
    患几约2个月前起出现睡眠不安,夜间为重,经常夜间醒来哭闹。白天患儿烦躁、不易安慰。爱出汗,夜间为重。
    既往史无特殊。
    个人史:第1胎第1产,足月自然分娩(4月份出生),生后母乳喂养,按时添加辅食,未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
    查体:T 36.9℃,P 120次/分,R 35次/分,BP 80/50mmHg,体重9.2kg,身长73cm。可见肋膈沟,双肺呼吸音清,心率135次/分,律齐,腹膨隆呈蛙腹,肝脾未及。下肢轻度“O”形腿。
    实验室检查:血清钙稍低,血磷降低,碱性磷酸酶增高。


    答案:
    解析:
    分析步骤:
    1.诊断及诊断依据 初步诊断: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激期。诊断依据:
    (1)病史中有烦躁、多汗及睡眠不安,查体可见肋膈沟、蛙腹及轻度“O”形腿,均符合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表现。
    (2)患儿为4月份出生,在生后7个月后即进入冬季,日照时间短,且未补充维生素D,有维生素D摄入不足或日照缺乏史。
    (3)患儿血清钙稍低,血磷降低,碱性磷酸酶增高符合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实验检查。
    (4)患儿病程已2个月,且已出现骨骼改变,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激期。
    2.鉴别诊断
    (1)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患儿没有智力低下及生长发育迟缓可鉴别。
    (2)软骨营养不良 患儿无四肢及手指短粗,腰椎前突、臀部后突等,骨骼X线鉴别。
    (3)其他病因所致的佝偻病 查尿磷和观察维生素D治疗效果可与家族性低磷血症;患儿无代谢性酸中毒可与远端肾小管酸中毒鉴别;患儿肾功正常可与肾性佝偻病鉴别。
    3.进一步检查
    (1)血25-(OH)D,<8ng/ml时可诊断本病。
    (2)X线检查 可见干骺端临时钙化带模糊或消失,呈毛刷样,并有杯口状改变。
    4.治疗原则
    (1)口服维生素D:每日50~ 150μg,视临床和X线改善情况于2~4周后改为维生素D每日10μg。
    (2)同时补充钙剂。

  • 第3题:

    婴儿腹泻,伴有重度等张性脱水
    病例摘要:患儿,男性,1岁,因发热、腹泻、呕吐3天来诊。
    患儿3天前无明诱因突然高热39℃,半天后开始腹泻和呕吐,大便每天10次以上,为黄色稀水便,蛋花汤样,无黏液及脓血,无特殊臭味,呕吐每天3~5次,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曾用新霉素治疗无好转。病后食欲差,尿少,近10小时来无尿。
    既往无腹泻和呕吐史。个人史:第2胎第2产,足月自然分娩,母乳喂养。
    查体:T38.9℃,P135次/分,R35次/分,BP80/50mmHg,体重9kg,身长75cm。急性重病容,面色发灰,皮肤无黄染,未见皮疹,皮肤弹性差,心率135次/分,律齐,心音稍低钝,肺(-),腹稍胀,肝肋下1cm,肠鸣音存在。眼窝明显凹陷,哭无泪。肢端凉,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
    实验室检查:Hb110g/L,WBC8.6×10/L,PLT200×10/L;粪便常规偶见WBC。


    答案:
    解析:
    分析步骤:
    1.诊断及诊断依据本例初步印象是:婴儿腹泻(小儿肠炎,轮状病毒性),伴有重度等张性脱水。其诊断依据是:
    (1)病史中急性起病,发热、呕吐,大便每天10次以上,稀水便,蛋花汤样,均为轮状病毒性的特点。
    (2)有明显脱水表现:少尿至无尿,皮肤弹性差,眼窝明显凹陷,哭无泪,肢端发凉。
    (3)粪便常规偶见WBC,血WBC数正常。
    2.鉴别诊断
    (1)生理性腹泻多见于半岁内婴儿,生后不久即泻,无其他症状,食欲好。
    (2)细菌性痢疾常有痢疾接触史,粪便培养可助鉴别。
    (3)坏死性肠炎腹痛、腹胀明显,呕吐频繁,出现血水便。
    3.进一步检查
    (1)血电解质和二氧化碳结合力。
    (2)必要时粪便找病原体。
    4.治疗原则
    (1)对症治疗。
    (2)液体疗法累及损失补充,继续及维持补充。

  • 第4题:

    患儿,男,2个月,因"发热、气促2天、加重1天"入院。患儿3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发热39.6℃,伴轻咳,气促,唇周发绀,无寒战,无抽搐,曾在外院予青霉素、头孢噻肟钠抗感染等治疗,昨天热稍退,体温38℃,但气促发绀明显加重,伴呼气性呻吟,请我院会诊出车接回。起病以来,精神困倦,烦躁,睡眠差,胃纳差,间有腹胀,无呕吐,大便黄烂,1~2次/日,量少,无脓血黏液,尿少。个人史:足月,在家产,出生体重不详,混合喂养,未预防接种。过去史、家族史无特殊。具有以下哪几项可诊断为心力衰竭()。

    • A、心率突然>180次/分
    • B、心音低钝,奔马律,颈静脉怒张
    • C、尿少或无尿,颜面眼睑或双下肢水肿
    • D、肝脏进行性增大
    • E、呼吸突然>60次/分

    正确答案:A,B,D,E

  • 第5题:

    患儿女,9个月,因发热,咳嗽3天伴气促1天入院。患儿3天前发热,体温持续在39~40℃之间,咳嗽较剧,无痰,无抽搐。曾去当地医院就诊,用氨苄青霉素,头孢拉定静滴2天,无效。今起咳嗽加重并出现气急,哭吵不安,时有口围发绀,故转院。病来纳差,有咳嗽后呕吐,大便无殊,尿量偏少。既往常有“感冒”。第一胎第一产足月顺产,人工喂养,3月会抬头,6月会坐,现不能扶站。查体:T38.9℃HR162次/分R64次/分Wt6.5kg身长70cm头围45cm前囟1×2cm,平,乳牙未萌,面色青灰,唇绀,精神萎靡,点头呼吸,鼻翼扇动,三凹症明显,心率162次/分,律齐,心音低钝,胸骨左缘3~4肋间闻及Ⅲ°SM/6,向左背腋下传导,两肺呼吸音对称,背部闻及中、小湿罗音,腹平软,腹壁皮下脂肪0.8cm,肝右肋下3cm,剑下4cm,质软,边缘钝,脾未及,颈软,布氏征(—),巴氏征(—)血常规:WBC8.2×109/LN28%L70%Hb112g/LECG://左右心室肥厚。 问题: (1)病儿全面诊断及诊断依据 (2)进一步检查及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病儿全面诊断:
    急性支气管肺炎伴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充血性心力衰竭。
    诊断依据:
    1.急性支气管肺炎依据:
    (1)个月男婴,发热,咳嗽3天伴气促1天。
    (2)两肺呼吸音对称,背部闻及中、小湿罗音。
    (3)血常规:WBC8.2×109/LN28%L70%
    2.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依据:
    (1)9个月男婴,既往常有“感冒”;
    (2)T38.9℃HR162次/分R64次/分,面色青灰,唇绀,精神萎靡,点头呼吸,鼻翼扇动,三凹症明显,心率162次/分,律齐,心音低钝,胸骨左缘3~4肋间闻及Ⅲ°SM/6,向左背腋下传导,两肺呼吸音对称,背部闻及中、小湿罗音,腹平软,腹壁皮下脂肪0.8cm,肝右肋下3cm,剑下4cm,质软,边缘钝;
    (3)ECG:左右心室肥厚。
    进一步检查:胸部X线,心超、病原学。
    治疗原则:肺炎一般治疗、病原治疗,镇静、吸氧、控制液量、强心、利尿、扩血管。

  • 第6题:

    患儿男,3岁6个月,因咳嗽4天加重伴发热1天急诊入院。4天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初为单声咳嗽,伴痰鸣,无犬吠样咳嗽及鸡鸣样回声。在当地医院诊断"肺炎",给予"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治疗。具体疗程与剂量不详。1天前出现发热,最高达39.0℃。用药后可降至正常,1~2小时后发热复现,且咳嗽加重,遂转来我院治疗。体检:T39.3℃,P140次/分,R36次/分,神清、气促,唇周发绀明显,咽充血,扁桃体Ⅱ度肿大,未见脓点,双肺可闻及中细湿啰音及哮鸣音,心音有力、律齐,未闻及杂音。病史中还应补充询问什么重要内容()。

    • A、咳嗽加重时间和程度
    • B、有无呼吸困难及程度
    • C、出生史
    • D、吸入过敏原病史
    • E、遗传性疾病史

    正确答案:B,D,E

  • 第7题:

    婴儿腹泻重度脱水[病例摘要]男性,1岁,发热、呕吐、腹泻3天患儿3天前开始发热39℃,起病半天,即开始吐泻,每日约呕吐3-5次,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大便10余次/日,为黄色稀水便,蛋花汤样,无粘液及脓血,无特殊臭味,偶有轻咳。发病后食欲差,二天来尿少,10小时来无尿,曾用新霉素治疗好转。既往常有夜惊。个人史:第2胎,第2产,足月顺产,牛乳喂养。查体:T38.3℃,P138次/分,R40次/分,Bp80/50mmHg,体重9kg,身长75cm。急症病容,面色发灰,精神萎靡,烦躁,全身皮肤无黄染,未见皮疹,皮肤弹性差,右颈部可触及黄豆大小淋巴结1个,轻度方颅,前囟1?1cm,明显凹陷,肋串珠(+),心率138次/分,律齐,心音低钝,肺(-),腹稍胀,肝肋下1cm,肠鸣音存在。眼窝明显凹陷,哭无泪。肢端凉,皮肤略发花,呼吸深,急促,口唇樱桃红,牙3枚,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化验:血Hb:110g/L,WBC://8.6×109/L,plt:250×109/L,大便常规偶见WBC。


    正确答案: 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一)诊断
    1.婴儿腹泻:小儿肠炎,轮状病毒感染
    2.重度等张性脱水
    3.代谢性酸中毒,中-重度?
    4.佝偻病活动期
    (二)诊断依据
    1.急性起病,发热,呕吐,大便10余次/日,稀水便、蛋花汤样,镜检偶见WBC,为轮状病毒感染的特点
    2.有明显脱水表现:少尿至无尿,皮肤弹性差,前囟和眼窝明显凹陷,哭无泪,肢端凉,皮肤略发花
    3.中-重度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深,急促,口唇樱桃红
    4.佝偻病:方颅,1岁的前囱1×1cm,肋串珠(+),病史中有夜惊和牛奶喂养史
    二、鉴别诊断(5分)
    1.生理性腹泻2.细菌性痢疾3.坏死性肠炎4.肠套叠
    三、进一步检查(4分)
    1.血电解质和CO2-CP
    2.大便找病原体(必要时)
    四、治疗原则(3分)
    1.对症治疗
    2.液体疗法:累积损失补充,继续及维持补充
    3.佝偻病的治疗:给维生素D

  • 第8题:

    化脓性脑膜炎[病例摘要]男性,4个月,反复发热伴呕吐13天患儿于13天前无明显原因发热达39℃,伴轻咳,曾呕吐数次,吐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无惊厥,曾验血WBC14×109/L,中性81%,住院按"上感"治疗好转出院,但于2天前又发热达39℃以上,伴哭闹,易激惹,呕吐2次,以"发热呕吐"待查收入院。病后患儿精神尚可,近2天来精神萎靡,二便正常,吃奶稍差。既往体健,第1胎第1产,足月自然分娩,生后母乳喂养。查体:T38.4℃,P140次/分,R44次/分,Bp80/65mmHg,体重7.8kg,身长66cm,头围41.5cm,神清,精神差,易激惹,前囟0.8cm2,张力稍高,眼神欠灵活,巩膜无黄染,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颈项稍有抵抗,心率140次/分,律齐,肺及腹部无异常,克氏征(+),巴氏征(-)化验:血Hb:112g/L,WBC://29.6×109/L,分叶77%,淋巴20%,单核3%,plt:150×109/L,大便常规(-),腰穿:滴速62滴/分,血性微混浊,常规:细胞总数:5760×106/L,白细胞数:360×106/L,多形核:86%,生化:糖:2.5mmol/L,蛋白:1.3g/L,氯化物:110mmol/L。


    正确答案: 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一)诊断化脓性脑膜炎(肺炎球菌性可能性大)
    (二)诊断依据1.起病较急,先有咳嗽和呕吐等上感和消化道症状,主要有高热、易激惹。2.查体:精神稍差,易激惹,前囟张力高,颈有抵抗,克氏征(+)3.脑脊液化验符合化脓性脑膜炎变化,腰穿颅压增高,血WBC数和中性比例增高
    二、鉴别诊断(5分)1.病毒性脑膜炎2分2.结核性脑膜炎1分3.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1分4.Mollaret脑膜炎1分
    三、进一步检查(4分)1.脑脊液涂片,培养找病原体+药敏试验1分2.血培养、PPD、血生化1分3.X线胸片1分4.脑CT注意硬膜下积脓1分
    四、治疗原则(3分)1.抗感染:合理选用抗生素1分2.糖皮质激素1分3.对症治疗:降低颅内压,控制高热等

  • 第9题:

    患儿,男,2个月,因"发热、气促2天、加重1天"入院。患儿3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发热39.6℃,伴轻咳,气促,唇周发绀,无寒战,无抽搐,曾在外院予青霉素、头孢噻肟钠抗感染等治疗,昨天热稍退,体温38℃,但气促发绀明显加重,伴呼气性呻吟,请我院会诊出车接回。起病以来,精神困倦,烦躁,睡眠差,胃纳差,间有腹胀,无呕吐,大便黄烂,1~2次/日,量少,无脓血黏液,尿少。个人史:足月,在家产,出生体重不详,混合喂养,未预防接种。过去史、家族史无特殊。首先要做的是()。

    • A、拍X线胸片
    • B、体格检查
    • C、吸氧
    • D、静脉输液
    • E、静注抗生素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问答题
    病历摘要:患儿,女孩,11个月,因睡眠不安2个月就诊。患儿约2个月前起出现睡眠不安,夜间为重,经常夜间醒来哭闹。白天患儿烦躁、不易安慰。爱出汗,夜间为重。既往史无特殊。个人史:第1胎第1产,足月自然分娩(4月份出生),生后母乳喂养,按时添加辅食,未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查体:T36.9℃.P120次/分,R35次/分,BP80/50mmHg,体重9.2kg,身长73cm。可见肋膈沟,双肺呼吸音清,心率135次/分,律齐,腹膨隆呈蛙腹,肝脾未及。下肢轻度"O"形腿。实验室检查:血清钙稍低,血磷降低,碱性磷酸酶增高。要求:根据以上病历摘要,请写出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分析步骤:(22分)
    1.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1)初步诊断: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激期)。
    (2)诊断依据:
    ①11个月小儿,慢性病程。
    ②患儿睡眠不安2个月,夜间重,伴哭闹,烦躁,易出汗。
    ③4月份出生,生后未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
    ④查体可见肋膈沟,腹膨隆呈蛙腹,下肢轻度"O"形腿。
    ⑤实验室检查:血清钙稍低,血磷降低,碱性磷酸酶增高。
    2.鉴别诊断(6分)
    (1)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患儿没有智力低下及生长发育迟缓,考虑可能性小,可查TSH、T等以除外。
    (2)软骨营养不良:患儿无四肢及手指短粗,腰椎前突、臀部后突等,考虑可能性小,骨骼X线鉴别。
    (3)其他病因所致的佝偻病:查尿磷和观察维生素D治疗效果可与家族性低磷血症鉴别;患儿无代谢性酸中毒可与远端肾小管酸中毒鉴别;患儿肾功正常可与肾性佝偻病鉴别。
    3.进一步检查(4分)
    (1)血25-(OH)D3<8ng/ml时可诊断本病。
    (2)X线检查可见干骺端临时钙化带模糊或消失,呈毛刷样,并有杯口状改变。
    4.治疗原则(4分)
    (1)口服维生素D://每日50~150μg,视临床和X线改善情况于2~4周后改为维生素D每日10/μg。
    (2)同时补充钙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男孩,4个月 。烦躁、哭闹1个月 。 1个月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烦躁不安,爱哭闹,以睡前明显,睡眠时间少,轻刺激即惊醒,常出现易惊、汗多 。无发热、咳嗽、呕吐、腹泻 。为进一步检查前来就诊 。患病以来精神饮食如常,大小便正常 。个人史:为第一胎,36周顺产,出生体重2700g,出生在冬季,生后母乳喂养2个月改为混合喂养,未加其他辅食及鱼肝油,按时预防接种 。2个月余会抬头,母孕周体健,未服用钙剂及维生素制剂,否认患儿抽搐史 。 体检:T37℃,P110次/分,R35次/分,BP85/55mmHg,体重6kg 。睡眠状态,触之即惊醒,可见下颏及手抖动,全身皮肤温暖,无出血点、黄染,皮下脂肪厚0 .7cm 。头部枕骨有压乒乓球样感受 。头围40cm,前囟2 .5cm×2 .5cm 。头发稀少、色黄,枕秃明显、未出汗 。呼吸平稳,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率110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 。腹软,肝肋下1cm,质软 。脾未触及 。 要求:根据以上病历摘要,请写出初步诊断、诊断依据(如有两个以上诊断,应分别写出各自诊断依据,未分别写出扣分)、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 。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病历摘要 男性,8个月 。烦躁、夜惊,哭闹2个月 。 2个月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烦躁不安,爱哭闹,以睡前明显 。睡眠时间少,轻微刺激即惊醒,平素汗多 。无发热、咳嗽、呕吐、腹泻 。为进一步诊治前来就诊 。患病以来,精神饮食如常 。大小便正常 。 个人史:G1P1,36周顺产,出生体重2700克 。出生在冬季 。生后母乳喂养2个月后改为混合喂养,未加其他辅食及鱼肝油 。按时预防接种 。3个月余会抬头,现能认人,会拿东西 。母孕期体健,未服用钙剂及维生素制剂 。否认抽搐史 。 查体:T37℃,P 110次/分,R35次/分,BP 85/55mmHg,体重6千克 。发育稍差,睡眠时稍动即惊醒,可见下颏及手抖动 。面色稍苍白,呼吸平稳,全身皮肤温暖,无出血点、黄染 。皮下脂肪厚0 .7cm,头颅呈方形,头围42cm,前囟2 .5cm×2 .5cm 。头发稀少、黄,枕秃明显 。咽部无充血,未出牙 。胸廓对称,肋骨略微外翻 。双肺呼吸音清晰 。心率110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 。腹软,肝肋下1cm,质软,脾未及 。四肢骨骼无异常 。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3题:

    病历摘要:患儿,女孩,11个月,因睡眠不安2个月就诊。患儿约2个月前起出现睡眠不安,夜间为重,经常夜间醒来哭闹。白天患儿烦躁、不易安慰。爱出汗,夜间为重。既往史无特殊。个人史:第1胎第1产,足月自然分娩(4月份出生),生后母乳喂养,按时添加辅食,未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查体:T36.9℃.P120次/分,R35次/分,BP80/50mmHg,体重9.2kg,身长73cm。可见肋膈沟,双肺呼吸音清,心率135次/分,律齐,腹膨隆呈蛙腹,肝脾未及。下肢轻度"O"形腿。实验室检查:血清钙稍低,血磷降低,碱性磷酸酶增高。


    参考答案:分析步骤:(22分)1.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1)初步诊断: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激期)。(2)诊断依据:①11个月小儿,慢性病程。②患儿睡眠不安2个月,夜间重,伴哭闹,烦躁,易出汗。③4月份出生,生后未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④查体可见肋膈沟,腹膨隆呈蛙腹,下肢轻度"O"形腿。⑤实验室检查:血清钙稍低,血磷降低,碱性磷酸酶增高。2.鉴别诊断(6分)(1)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患儿没有智力低下及生长发育迟缓,考虑可能性小,可查TSH、T等以除外。(2)软骨营养不良:患儿无四肢及手指短粗,腰椎前突、臀部后突等,考虑可能性小,骨骼X线鉴别。(3)其他病因所致的佝偻病:查尿磷和观察维生素D治疗效果可与家族性低磷血症鉴别;患儿无代谢性酸中毒可与远端肾小管酸中毒鉴别;患儿肾功正常可与肾性佝偻病鉴别。3.进一步检查(4分)(1)血25-(OH)D(2)X线检查可见干骺端临时钙化带模糊或消失,呈毛刷样,并有杯口状改变。4.治疗原则(4分)(1)口服维生素D:每日50~150μg,视临床和X线改善情况于2~4周后改为维生素D每日10/μg。(2)同时补充钙剂。

  • 第14题:

    小儿腹泻病例:
    婴儿腹泻,伴有重度等张性脱水
    病例摘要:患儿,男性,1岁,因发热、腹泻、呕吐3天来诊。
    患儿3天前无明诱因突然高热39%,半天后开始腹泻和呕吐,大便每天10次以上,为黄色稀水便,蛋花汤样,无黏液及脓血,无特殊臭味,呕吐每天3—5次,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曾用新霉素治疗无好转。病后食欲差,尿少,近10小时来无尿。
    既往无腹泻和呕吐史。个人史:第2胎第2产,足月自然分娩,母乳喂养。
    查体:T 38.9℃,P 135 次/分,R 35次/分,BP 80/50mmHg,体重9kg,身长。75cm。急性重病容,面色发灰,皮肤无黄染,未见皮疹,皮肤弹性差,心率135 次/分,律齐,心音稍低钝,肺(-),腹稍胀,肝肋下1cm,肠鸣音存在。眼窝明显凹陷,哭无泪。肢端凉,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
    实验室检查:Hb 110g/L,WBC 8.6×10/L,PLT 200×10/L;粪便常规偶见WBC。


    答案:
    解析:
    分析步骤:
    1.诊断及诊断依据 本例初步印象是:婴儿腹泻(小儿肠炎,轮状病毒性),伴有重度等张性脱水。其诊断依据是:
    (1)病史中急性起病,发热、呕吐,大便每天10次以上,稀水便,蛋花汤样,均为轮状病毒性的特点。
    (2)有明显脱水表现:少尿至无尿,皮肤弹性差,眼窝明显凹陷,哭无泪,肢端发凉。
    (3)粪便常规偶见WBC,血WBC数正常。
    2.鉴别诊断
    (1)生理性腹泻 多见于半岁内婴儿,生后不久即泻,无其他症状,食欲好。
    (2)细菌性痢疾 常有痢疾接触史,粪便培养可助鉴别。
    (3)坏死性肠炎 腹痛、腹胀明显,呕吐频繁,出现血水便。
    3.进一步检查
    (1)血电解质和二氧化碳结合力。
    (2)必要时粪便找病原体。
    4.治疗原则
    (1)对症治疗。
    (2)液体疗法 累及损失补充,继续及维持补充。

  • 第15题:

    病史摘要:男性,1岁,发热、呕吐、腹泻3天。
    患儿3天前开始发热39℃,起病半天即开始吐泻,每日呕吐3-5次,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大便10余次/日,为黄色稀水便,蛋花汤样,无黏液及脓血,无特殊臭味,偶有轻咳。发病后食欲差,2天来尿少,10小时来无尿,曾用新霉素治疗好转。既往常有夜惊。个人史:第2胎,第2产,足月顺产,牛乳喂养。
    查体:T38.3℃,P138次/分,R40次/分,BP80/50mmHg,体重9kg,身长75cm。急症病容,面色发灰,精神萎靡,烦躁,全身皮肤无黄染,未见皮疹,皮肤弹性差,右颈部可触及黄豆大小淋巴结1个,轻度方颅,前囟1cm×1cm,明显凹陷,肋串珠(+),心率138次/分,律齐,心音低钝,肺(-),腹稍胀,肝肋下1cm,肠鸣音存在。眼窝明显凹陷,哭无泪。肢端凉,皮肤略发花,呼吸深,急促,口唇樱桃红,牙3枚,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
    化验:血Hb:110g/L,WBC:8.6×10/L,Plt:250×10/L,大便常规偶见WBC。


    答案:
    解析:
    分析参考:(共22分)
    1.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1)诊断
    ①婴儿腹泻:小儿肠炎,轮状病毒感染。
    ②重度等张性脱水。
    ③代谢性酸中毒,中、重度?
    ④佝偻病活动期。
    (2)诊断依据
    ①急性起病,发热,呕吐,大便10余次/,日,稀水便、蛋花汤样,镜检偶见WBC,为轮状病毒感染的特点。
    ②有明显脱水表现:少尿至无尿,皮肤弹性差,前囟和眼窝明显凹陷,哭无泪,肢端凉,皮肤略发花。
    ③中、重度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深,急促,口唇樱桃红。
    ④佝偻病:方颅,1岁的前囟1cm×1cm,肋串珠(+),病史中有夜惊和牛奶喂养史。
    2.鉴别诊断(6分)
    ①生理性腹泻;②细菌性痢疾;③坏死性肠炎;④肠套叠。
    3.进一步检查(4分)
    (1)血电解质和CO-CP。
    (2)大便找病原体(必要时)。
    4.治疗原则(4分)
    (1)对症治疗。
    (2)液体疗法:累积损失补充,继续及维持补充。
    (3)佝偻病的治疗:给维生素D。

  • 第16题:

    病历摘要男性,8个月。烦躁、夜惊,哭闹2个月。2个月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烦躁不安,爱哭闹,以睡前明显。睡眠时间少,轻微刺激即惊醒,平素汗多。无发热、咳嗽、呕吐、腹泻。为进一步诊治前来就诊。患病以来,精神饮食如常。大小便正常。个人史:G1P1,36周顺产,出生体重2700克。出生在冬季。生后母乳喂养2个月后改为混合喂养,未加其他辅食及鱼肝油。按时预防接种。3个月余会抬头,现能认人,会拿东西。母孕期体健,未服用钙剂及维生素制剂。否认抽搐史。查体:T37℃,P110次/分,R35次/分,BP85/55mmHg,体重6千克。发育稍差,睡眠时稍动即惊醒,可见下颏及手抖动。面色稍苍白,呼吸平稳,全身皮肤温暖,无出血点、黄染。皮下脂肪厚0.7cm,头颅呈方形,头围42cm,前囟2.5cm×2.5cm。头发稀少、黄,枕秃明显。咽部无充血,未出牙。胸廓对称,肋骨略微外翻。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率110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肋下1cm,质软,脾未及。四肢骨骼无异常。要求:根据以上病历摘要,请写出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
    初步诊断: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活动期)
    诊断依据:
    1.病史:(1)患儿冬季出生,6个月发病。(2)喂养方式:混合喂养,未添加鱼肝油。(3)神经兴奋性增高:易惊、烦躁、哭闹、多汗、枕秃。
    2.查体:(1)头发稀少,枕秃明显;颅骨改变:方颅:(2)肋骨改变:肋骨略外翻。
    鉴别诊断
    1.其他因素引起的佝偻病(肾小管酸中毒、抗维生素D佝偻病、维生素D依赖佝偻病、肾性佝偻病等)
    2.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
    3.黏多糖病、软骨营养不良、脑积水
    进一步检查
    1.血生化检查: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最可靠诊断指标是血25-(OH)-D3测定。
    2.骨骼X线片检查。
    3.必要时做血电解质、肝肾功能检查。
    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加强营养,及时添加辅食,增加户外运动和日照时间。
    2.维生素D剂、钙剂治疗。

  • 第17题:

    患儿,男性,l岁,因发热、腹泻、呕吐3天来诊。患儿3天前无明诱因突然高热39℃,半天后开始腹泻和呕吐,大便每天10次以上,为黄色稀水便,蛋花汤样,无黏液及脓血,无特殊臭味,呕吐每天3-5次,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曾用新霉素治疗无好转。病后食欲差,尿少,近10小时来无尿。既往无腹泻和呕吐史。个人史:第2胎第2产,足月自然分娩,母乳喂养。查体:T38.9℃,P135次/分,R35次/分,BP80/50mmHg,体重9kg,身长75cm。急性重病容,面色发灰,皮肤无黄染,未见皮疹,皮肤弹性差,心率135次/分,律齐,心音稍低钝,肺(-),腹稍胀,肝肋下1cm,肠鸣音存在。眼窝明显凹陷,哭无泪。肢端凉,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实验室检查:Hb110g/L,WBC8.6×109/L,PLT200×109/L;粪便常规偶见WBC。 该患儿的诊断是()

    • A、生理性腹泻
    • B、病毒性肠炎
    • C、细菌性肠炎
    • D、重度等渗性脱水

    正确答案:B,D

  • 第18题:

    患儿男,3岁6个月,因咳嗽4天加重伴发热1天急诊入院。4天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初为单声咳嗽,伴痰鸣,无犬吠样咳嗽及鸡鸣样回声。在当地医院诊断"肺炎",给予"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治疗。具体疗程与剂量不详。1天前出现发热,最高达39.0℃。用药后可降至正常,1~2小时后发热复现,且咳嗽加重,遂转来我院治疗。体检:T39.3℃,P140次/分,R36次/分,神清、气促,唇周发绀明显,咽充血,扁桃体Ⅱ度肿大,未见脓点,双肺可闻及中细湿啰音及哮鸣音,心音有力、律齐,未闻及杂音。体格检查还应补充哪些部位或器官系统内容(提示:患儿于1天前咳嗽加重,呼吸困难明显,呈端坐呼吸,不能平卧,既往体格健康,无哮喘及先天性心脏病史。)()。

    • A、肢端循环
    • B、肝、脾大小
    • C、有无捻发感
    • D、心脏听诊
    • E、颈有无抵抗
    • F、下肢有无水肿

    正确答案:A,B,C,F

  • 第19题:

    支气管肺炎:心力衰竭[病例摘要]男性,4个月,咳嗽35天,气喘12天。患儿35天前无明显诱因咳嗽,无发热,静点头孢唑啉等治疗无效,12天前咳嗽加重,伴有喘促,呈阵发性,用头孢哌酮、舒喘灵和洋地黄强心治疗,病情时轻时重,近2天咳喘加重。发病后患儿精神较差,吃奶可,睡眠欠平稳,大便4-5次/日。有奶瓣,尿量尿色可,体重增加1kg,平素有夜惊,多汗史。既往体健,第2胎第1产,足月顺产,母乳喂养,未添加鱼肝油、钙剂及辅食。查体:T37.2℃,P186次/分,R70次/分,Bp80/50mmHg,体重8kg,身长63cm,头围40cm,胸围39cm,前囱2×2cm,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急性重病容,烦躁,自动体位,皮肤略苍白,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皮下脂肪充盈,分布均匀,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头颅外形正常,枕秃(+),眼睑无浮肿,巩膜无黄染,咽充血,口周发绀,呼吸急促,鼻扇(+),三凹征(+),胸廓无畸形,双肺可闻及喘鸣音及中细湿啰音。皮肤无发花,心界不大,心率186次/分,律齐,腹平软,肝肋下3cm,无压痛,脾及边,肠鸣音正常,双下肢轻度可凹性水肿,布氏征(-),双巴氏征(-)化验:血常规:Hb91g/L,RBC://4.23×1012/L,WBC11.0×109/L,分叶65%,淋巴35%,plt135×109/L。尿粪常规正常


    正确答案: 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一)诊断支气管肺炎:心力衰竭
    (二)诊断依据1.先有上感表现咳嗽等,以喘憋、烦燥、呼吸急促、发热为主要表现2.查体:口周发绀,鼻扇征(+),三凹征(+),两肺可闻及喘鸣音及湿啰音,有心衰体征:呼吸增快>60次/分,心率明显增快(>180次/分),心音低钝,肝大,双下肢水肿3.化验血WBC数及中性分叶粒细胞增高
    二、鉴别诊断(5分)1.病毒性肺炎2.葡萄球菌肺炎3.支原体肺炎
    三、进一步检查(4分)1.查病原体(细菌培养和血清抗体)2.血气分析、X线胸片3.肝肾功能、血电解质4.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四、治疗原则(3分)1.病原治疗:抗生素2.心衰治疗:强心、利尿、扩血管剂3.对症治疗:吸氧、祛痰、解痉平喘4.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主要是平喘解痉

  • 第20题:

    患儿男,3岁6个月,因咳嗽4天加重伴发热急诊入院。4天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初为单声咳嗽,伴痰响,无犬吠样咳嗽及鸡鸣样回声,3天前在当地医院诊断"肺炎",给予"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治疗,具体疗程与剂量不详。1天前出现发热,为中低热,最高达39.0℃,用药后可降至正常,约1~2小时后发热复现,为持续中低热,且咳嗽加重,阵发性发作,3~8声/阵,发热有好转,遂转来我院治疗。体检:T39.3℃,P144次/分,R36次/分,神清、气促,唇周发绀明显,咽充血,扁桃体Ⅱ度肿大,未触及脓点,双肺可闻及中细湿啰音及哮鸣音,心音有力、律齐。提示:患儿于1天前咳嗽加重,呼吸困难明显,呈端坐呼吸,不能平卧,无抽搐病史,既往体格健康,无先天性心脏病史。体格检查还应补充哪些部位或器官系统内容()

    • A、肢端循环
    • B、肝、脾大小
    • C、有无捻发感
    • D、心脏听诊
    • E、颈阻力
    • F、呼吸困难程度判断

    正确答案:A,B,C,D,E,F

  • 第21题:

    患儿,男性,l岁,因发热、腹泻、呕吐3天来诊。患儿3天前无明诱因突然高热39℃,半天后开始腹泻和呕吐,大便每天10次以上,为黄色稀水便,蛋花汤样,无黏液及脓血,无特殊臭味,呕吐每天3-5次,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曾用新霉素治疗无好转。病后食欲差,尿少,近10小时来无尿。既往无腹泻和呕吐史。个人史:第2胎第2产,足月自然分娩,母乳喂养。查体:T38.9℃,P135次/分,R35次/分,BP80/50mmHg,体重9kg,身长75cm。急性重病容,面色发灰,皮肤无黄染,未见皮疹,皮肤弹性差,心率135次/分,律齐,心音稍低钝,肺(-),腹稍胀,肝肋下1cm,肠鸣音存在。眼窝明显凹陷,哭无泪。肢端凉,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实验室检查:Hb110g/L,WBC8.6×109/L,PLT200×109/L;粪便常规偶见WBC。 该患儿需要补液,补液的原则有什么()

    • A、先盐后糖
    • B、先快后慢
    • C、无尿补钾
    • D、抽搐补钙

    正确答案:A,B,D

  • 第22题:

    问答题
    小儿腹泻病例: 婴儿腹泻,伴有重度等张性脱水 病例摘要:患儿,男性,1岁,因发热、腹泻、呕吐3天来诊。 患儿3天前无明诱因突然高热39%,半天后开始腹泻和呕吐,大便每天10次以上,为黄色稀水便,蛋花汤样,无黏液及脓血,无特殊臭味,呕吐每天3—5次,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曾用新霉素治疗无好转。病后食欲差,尿少,近10小时来无尿。 既往无腹泻和呕吐史。个人史:第2胎第2产,足月自然分娩,母乳喂养。 查体:T38.9℃,P135次/分,R35次/分,BP80/50mmHg,体重9kg,身长。75cm。急性重病容,面色发灰,皮肤无黄染,未见皮疹,皮肤弹性差,心率135次/分,律齐,心音稍低钝,肺(-),腹稍胀,肝肋下1cm,肠鸣音存在。眼窝明显凹陷,哭无泪。肢端凉,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 实验室检查:Hb110g/L,WBC8.6×109/L,PLT200×109/L;粪便常规偶见WBC。

    正确答案: 分析步骤:1.诊断及诊断依据本例初步印象是:婴儿腹泻(小儿肠炎,轮状病毒性),伴有重度等张性脱水。其诊断依据是:(1)病史中急性起病,发热、呕吐,大便每天10次以上,稀水便,蛋花汤样,均为轮状病毒性的特点。(2)有明显脱水表现:少尿至无尿,皮肤弹性差,眼窝明显凹陷,哭无泪,肢端发凉。(3)粪便常规偶见WBC,血WBC数正常。2.鉴别诊断(1)生理性腹泻多见于半岁内婴儿,生后不久即泻,无其他症状,食欲好。(2)细菌性痢疾常有痢疾接触史,粪便培养可助鉴别。(3)坏死性肠炎腹痛、腹胀明显,呕吐频繁,出现血水便。3.进一步检查(1)血电解质和二氧化碳结合力。(2)必要时粪便找病原体。4.治疗原则(1)对症治疗。(2)液体疗法累及损失补充,继续及维持补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病历摘要:患儿,女孩,11个月,因睡眠不安2个月就诊 。 患儿约2个月前起出现睡眠不安,夜间为重,经常夜间醒来哭闹 。白天患儿烦躁、不易安慰 。爱出汗,夜间为重 。既往史无特殊 。 个人史:第1胎第1产,足月自然分娩(4月份出生),生后母乳喂养,按时添加辅食,未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 。 查体:T36 .9℃.P120次/分,R35次/分,BP80/50mmHg,体重9 .2kg,身长73cm 。可见肋膈沟,双肺呼吸音清,心率135次/分,律齐,腹膨隆呈蛙腹,肝脾未及 。下肢轻度"O"形腿 。 实验室检查:血清钙稍低,血磷降低,碱性磷酸酶增高 。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女孩,4个月,烦躁,哭闹1个月 。 1个月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烦躁不安,爱哭闹,以睡前明显,睡眠时间少,轻刺激即惊醒,常出现易惊,汗多 。无发热、咳嗽、呕吐、腹泻 。为进一步诊治前来就诊,患病以来精神饮食如常,大小便正常 。个人史:为第一胎,36周顺产,出生体重2700g 。出生在冬季,生后母乳喂养,2个月后改为混合喂养,未加其他辅食及鱼肝油 。按时预防接种 。2个月余会抬头 。母孕期健康,未服用钙剂及维生素制剂,否认患儿抽搐史 。 查体:T 37℃,P 110次/分,BP 85/55mmHg 。体重6kg,睡眠状态,稍动即惊醒,可见下颌及手抖动 。全身皮肤温暖,无出血点、黄染,皮下脂肪厚0 .7cm,头部枕骨有压乒乓球样感受,头围40cm,前囟2 .5cm×2 .5cm 。头发稀少、色黄 。枕秃明显 。未出牙 。呼吸平稳,双肺呼吸音清晰 。心率110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 。腹软,肝肋下1cm,质软,脾未触及 。 要求:根据以上病历摘要,请写出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如有两个以上诊断,应分别写出各自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 。

    正确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