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2006年11月8~16日,某县某小学某班发现5个学生出现高热,伴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畏光等症状,发病4~5天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由于未对患者隔离和及时进行疫情报告,该小学陆续出现多数病例,累计发病125例。县CDC10月20日接到疫情报告,进行现场调查及疫情处理,经确认为麻疹暴发。对本次疫情控制效果如何评价?

题目

2006年11月8~16日,某县某小学某班发现5个学生出现高热,伴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畏光等症状,发病4~5天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由于未对患者隔离和及时进行疫情报告,该小学陆续出现多数病例,累计发病125例。县CDC10月20日接到疫情报告,进行现场调查及疫情处理,经确认为麻疹暴发。对本次疫情控制效果如何评价?


相似考题

3.案例1(病毒性肝炎):2008年12月13日,固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固原一中甲型病毒性肝炎的疫情报告后,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对疫情进行了调查、核实,经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确定为一起甲肝暴发疫情。案例2(霍乱):2008年9月6日,某海滨小城市市级人民医院报告发生一起疑似霍乱病例。患者:男,34岁,剧烈腹泻1天,大便呈黄水样、无里急后重、无腹痛、伴低热、呕吐,腹泻半天后出现腓肠肌痉挛。经调查,该患者系该市面粉厂工人,患者称该厂近来还有类似腹泻病人,但不清楚其他病人的症状和就诊情况。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市人民医院的报告后,立即派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疫情处理。案例3(细菌性痢疾):2009年4月18日15:00,婺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珍珠山乡卫生院电话报告:该乡中学、中心小学自18日下午陆续有学生出现发热、头痛、腹痛、腹泻等症状。接到报告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刻向县卫生局汇报,同时组织疫情防控小组赶往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理。案例4(伤寒和副伤寒):2005年9月23日下午,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县中心医院电话报告,该院医生在9月15日至23日上午的门诊时先后发现18例症状相似的病人,均表现为持续性发热、乏力、腹部不适、多有便秘,少数病人以腹泻为主,同时伴有皮疹和肝脾肿大,肥达试验“O”抗体阳性。患者发病前都曾使用村边的井水洗菜。 为分析该次暴发的原因,实施病例对照调查时应考虑哪些方面?

更多“2006年11月8~16日,某县某小学某班发现5个学生出现高热,伴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畏光等症状,发病4~5天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由于未对患者隔离和及时进行疫情报告,该小学陆续出现多数病例,累计发病125例。县CDC10月20日接到疫情报告,进行现场调查及疫情处理,经确认为麻疹暴发。对本次疫情控制效果如何评价?”相关问题
  • 第1题:

    案例1(病毒性肝炎):2008年12月13日,固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固原一中甲型病毒性肝炎的疫情报告后,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对疫情进行了调查、核实,经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确定为一起甲肝暴发疫情。 案例2(霍乱):2008年9月6日,某海滨小城市市级人民医院报告发生一起疑似霍乱病例。患者:男,34岁,剧烈腹泻1天,大便呈黄水样、无里急后重、无腹痛、伴低热、呕吐,腹泻半天后出现腓肠肌痉挛。经调查,该患者系该市面粉厂工人,患者称该厂近来还有类似腹泻病人,但不清楚其他病人的症状和就诊情况。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市人民医院的报告后,立即派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疫情处理。 案例3(细菌性痢疾):2009年4月18日15:00,婺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珍珠山乡卫生院电话报告:该乡中学、中心小学自18日下午陆续有学生出现发热、头痛、腹痛、腹泻等症状。接到报告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刻向县卫生局汇报,同时组织疫情防控小组赶往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理。 案例4(伤寒和副伤寒):2005年9月23日下午,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县中心医院电话报告,该院医生在9月15日至23日上午的门诊时先后发现18例症状相似的病人,均表现为持续性发热、乏力、腹部不适、多有便秘,少数病人以腹泻为主,同时伴有皮疹和肝脾肿大,肥达试验“O”抗体阳性。患者发病前都曾使用村边的井水洗菜。 疫点和疫区如何做好处理?


    正确答案: 疫点:
    1)传染源的管理:就地(近)隔离治疗,如需移动病人,必须要随身携带盛放呕吐物的容器,及时消毒处理。
    2)接触者的管理: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隔离5天,并开展粪检,无症状,粪检阴性者可以解除隔离。
    3)疫点的消毒:做好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特别是病人接触过的物品,用具等
    4)宣传教育,督促开展饮用水消毒,杀蛆灭蝇工作。
    5)疫情公布与风险沟通:定时公布疫情,并告知公众潜在风险及应采取的措施
    疫区:
    1)疫情监测和检索:监测和检索疑似病例等
    2)做好生活饮用水的管理
    3)做好饮食卫生和集市贸易管理
    4)做好粪便管理,改善生活环境
    5)落实健康教育(不喝生水,不吃不洁的食物,出现腹泻后如何就医等)
    6)国内交通检疫和国境卫生检疫

  • 第2题:

    2006年11月8~16日,某县某小学某班发现5个学生出现高热,伴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畏光等症状,发病4~5天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由于未对患者隔离和及时进行疫情报告,该小学陆续出现多数病例,累计发病125例。县CDC10月20日接到疫情报告,进行现场调查及疫情处理,经确认为麻疹暴发。调查处理本起疫情前,请你拟定一个调查方案?


    正确答案: 调查方案的拟订包括以下几点:
    (1)调查目的:核实麻疹疫情,认清疫情严重程度。
    (2)调查方法: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查。
    (3)调查内容:患者临床检查,密切接触者调查、监测。
    (4)调查表的设计:病人的临床信息,实验室检测信息,疾病转归。

  • 第3题:

    案例1(病毒性肝炎):2008年12月13日,固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固原一中甲型病毒性肝炎的疫情报告后,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对疫情进行了调查、核实,经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确定为一起甲肝暴发疫情。 案例2(霍乱):2008年9月6日,某海滨小城市市级人民医院报告发生一起疑似霍乱病例。患者:男,34岁,剧烈腹泻1天,大便呈黄水样、无里急后重、无腹痛、伴低热、呕吐,腹泻半天后出现腓肠肌痉挛。经调查,该患者系该市面粉厂工人,患者称该厂近来还有类似腹泻病人,但不清楚其他病人的症状和就诊情况。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市人民医院的报告后,立即派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疫情处理。 案例3(细菌性痢疾):2009年4月18日15:00,婺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珍珠山乡卫生院电话报告:该乡中学、中心小学自18日下午陆续有学生出现发热、头痛、腹痛、腹泻等症状。接到报告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刻向县卫生局汇报,同时组织疫情防控小组赶往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理。 案例4(伤寒和副伤寒):2005年9月23日下午,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县中心医院电话报告,该院医生在9月15日至23日上午的门诊时先后发现18例症状相似的病人,均表现为持续性发热、乏力、腹部不适、多有便秘,少数病人以腹泻为主,同时伴有皮疹和肝脾肿大,肥达试验“O”抗体阳性。患者发病前都曾使用村边的井水洗菜。 霍乱病人(带菌者)解除隔离的条件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入院后,粪便培养每日一次,停药后连续二天粪便培养未检出霍乱弧菌者方可解除隔离。
    2)霍乱临床表现消失,如无粪便培养条件的情况下,自发病之日起,住院隔离已超过七天,可解除隔离。
    3)慢性带菌者,大便培养连续7天阴性,胆汁培养每周一次,连续两次阴性者方可接触隔离。

  • 第4题:

    案例1(病毒性肝炎):2008年12月13日,固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固原一中甲型病毒性肝炎的疫情报告后,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对疫情进行了调查、核实,经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确定为一起甲肝暴发疫情。 案例2(霍乱):2008年9月6日,某海滨小城市市级人民医院报告发生一起疑似霍乱病例。患者:男,34岁,剧烈腹泻1天,大便呈黄水样、无里急后重、无腹痛、伴低热、呕吐,腹泻半天后出现腓肠肌痉挛。经调查,该患者系该市面粉厂工人,患者称该厂近来还有类似腹泻病人,但不清楚其他病人的症状和就诊情况。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市人民医院的报告后,立即派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疫情处理。 案例3(细菌性痢疾):2009年4月18日15:00,婺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珍珠山乡卫生院电话报告:该乡中学、中心小学自18日下午陆续有学生出现发热、头痛、腹痛、腹泻等症状。接到报告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刻向县卫生局汇报,同时组织疫情防控小组赶往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理。 案例4(伤寒和副伤寒):2005年9月23日下午,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县中心医院电话报告,该院医生在9月15日至23日上午的门诊时先后发现18例症状相似的病人,均表现为持续性发热、乏力、腹部不适、多有便秘,少数病人以腹泻为主,同时伴有皮疹和肝脾肿大,肥达试验“O”抗体阳性。患者发病前都曾使用村边的井水洗菜。 针对本案例,确诊伤寒和副伤寒还要做何检测?患者如何处理?与患者密切接触者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1)伤寒和副伤寒检测:血培养和(或)粪便培养阳性即可确诊;
    2)患者的处理:
    ①对患者应严格隔离;
    ②治疗以抗菌、对症为主。
    3)对密切接触者实行医学观察:观察期限以最后接触之日计算,伤寒14天,副伤寒10天。
    饮食行业人员观察期间应送粪培养1次,阴性者方能工作。

  • 第5题:

    某县某乡镇于1996年10月7日至15日在同村相邻院落中发生10例发热(体温38℃-40℃),伴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畏光、发病4-5天出现红色斑丘疹,从耳后颈部开始,蔓延至躯干和四肢的病人,10月20日为发病高峰。由于未对患者隔离和及时进行疫情报告,至10月底疫情蔓延至镇上小学和本乡37个村,累计发病225例,经确认为麻疹暴发。历年该地只有1~2例麻疹。 根据本案拟制个案调查表,应包括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个案调查表应包括:一般项目;临床及实验室;流行病学特征(传染源、传播途径、预防接种史);密切接触者、接触程度;防治措施;结论;调查日期、调查人。

  • 第6题:

    2009年10月8日~16日,某县一小学二年级一班发现5名学生高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畏光等症状,4天后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至10月20日,该小学累计发病125例。现派你去调查处理,请考虑以下两个问题:实施这次疫情调查,应做哪些准备工作(扼要说明包括哪几个主要方面)?


    正确答案: 调查准备工作包括:
    1)人员准备(包括临床、流行病学、检验医师参加的调查小组);
    2)调查方法准备(统一调查方案);
    3)经费准备(调查人员差旅、交通、通讯费);
    4)物资准备(采样器材、试剂、耗材、消毒药械、疫苗、防护用品、车辆等);
    5)材料准备(调查表格、参考书籍和资料)。

  • 第7题:

    2006年11月8~16日,某县某小学某班发现5个学生出现高热,伴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畏光等症状,发病4~5天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由于未对患者隔离和及时进行疫情报告,该小学陆续出现多数病例,累计发病125例。县CDC10月20日接到疫情报告,进行现场调查及疫情处理,经确认为麻疹暴发。控制疫情的过程中,应向哪些人反馈或通报信息?


    正确答案: 控制疫情过程中,应:
    (1)及时向当地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反馈调查结果,提出具体建议。
    (2)为取得居民的支持和配合,并避免恐慌,应将暴发的情况和拟采取的措施通告有关部门和居民。
    (3)将有关麻疹暴发疫情向相邻的县、地区或相邻的省通报,以便采取共同预防控制措施。

  • 第8题:

    2006年11月8~16日,某县某小学某班发现5个学生出现高热,伴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畏光等症状,发病4~5天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由于未对患者隔离和及时进行疫情报告,该小学陆续出现多数病例,累计发病125例。县CDC10月20日接到疫情报告,进行现场调查及疫情处理,经确认为麻疹暴发。控制本起疫情,你将采取哪些预防控制措施?


    正确答案: 控制本起疫情,预防控制措施的原则是边调查、边采取相应控制措施。
    如消毒隔离、麻疹疫苗应急接种等,从一开始调查时就应采取,而不必等实验室确认是否为麻疹暴发。
    (1)病人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早报告。麻疹病例发热后5天为隔离期,密切接触者(病人出疹前5天至出疹后5天,与其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员或有密切接触的同事)医学观察14天。如幼儿园和学校发生麻疹暴发,发生麻疹的学生不能继续上课,应在医院或家隔离,不要去学校、幼儿园、俱乐部、集会等公共场所,直至出疹5天后。
    (2)对同一学校及其相邻的学校未患病儿童实施麻疹疫苗应急接种。当怀疑麻疹暴发时,所有1~15岁儿童都应进行接种。如果暴发规模大,麻疹疫苗首针接种时间可提前至6月龄,当儿童满1岁时,对这些孩子再进行复种。此外,应考虑对麻疹病毒传播的高危地区,如军事基地、大学寝室和医院等地的青少年接种麻疹疫苗。最后,应对所有住院和门诊中不能出示麻疹疫苗接种证明的儿童接种疫苗。接种时间确定,当怀疑麻疹暴发时,对既往未接种麻疹疫苗人群的接种工作可立即进行,不必等待疑似麻疹病例的实验室诊断结果。麻疹疫苗应急接种开展越早、越能有效控制麻疹暴发疫情。接种地点的确定,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补充免疫工作都应集中在免疫工作比较薄弱、具有潜在易感儿童的地区。可选择人口聚集地,如学校、幼儿园、医院作为接种点。
    (3)接触者医学观察及早发现病人。加强麻疹监测工作,发现并报告疑似麻疹病例。在暴发出现21天内,如果无新病例出现,则可考虑暴发终止。
    (4)卫生宣教,开窗通风。

  • 第9题:

    某乡镇于1996年10月7日至15日在同村相邻院落中发生10例发热(提问38℃-40℃),伴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畏光、发病4-5天出现红色斑丘疹,从耳后颈部开始,蔓延至躯干和四肢的病人。由于未对患者隔离和及时进行疫情报告,至10月底疫情蔓延至镇上小学和本乡临近村,10月20日卫发病高峰,累计发病225例,经确认为麻疹暴发。近年来该地每年有1~2例麻疹。 实施麻疹疫苗应急接种时出现一般接种反应,你准备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疫苗接种一般反应的处理疫苗接种一般反应属正常反应,不需做任何处理,1-2天内即可消失,必要时对症处理。

  • 第10题:

    发现疫情后,疾控中心立即与报告机构进行核实,发现情况属实后马上报告县卫生局,卫生局接到报告后,及时组织县专家组进行现场调查和处置。调查发现,自2012年10月起,本地就陆续出现流行性腮腺炎病例。医疗机构记录的首发病病例为X县第三小学校学生柴某,发病于10月5日,之后腮腺炎病例不断出现,至12月6日达到高峰。 截至12月9日,C.镇各医疗机构累计临床诊断流行性腮腺炎病例86例,其中城关第一小学52例、城关第三小学11例、普通高级中学6例,二中6例。分布在23个班级,波及学生数4911人。所有患病学生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耳后疼痛及腮腺肿大等症状和体征。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应如何管理?期限是多久?


    正确答案: 传染源的管理,早期发现患者,早期进行隔离,隔离期一般认为应从起病到腮肿完全消退为止,约三周左右。

  • 第11题:

    单选题
    关于麻疹暴发疫情的调查,正确的是()
    A

    由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和具体实施

    B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发现或接到疫情报告后,应在12小时内到达现场开展调查

    C

    麻疹暴发疫情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模或出现死亡病例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参与调查

    D

    对每起麻疹暴发疫情的疑似病例均应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至少采集5例暴发早期病例血清学标本(5例以下应全部采集)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麻疹暴发疫情调查说法正确的是()
    A

    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具体实施

    B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发现或接到疫情报告后,应在24小时内到达现场开展调查

    C

    麻疹暴发疫情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模或出现死亡病例的市级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应参与调查

    D

    对每起麻疹暴发疫情的疑似病例均应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至少采集5例暴发早期病例血清学标本(5例以下应全部采集)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案例1(病毒性肝炎):2008年12月13日,固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固原一中甲型病毒性肝炎的疫情报告后,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对疫情进行了调查、核实,经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确定为一起甲肝暴发疫情。 案例2(霍乱):2008年9月6日,某海滨小城市市级人民医院报告发生一起疑似霍乱病例。患者:男,34岁,剧烈腹泻1天,大便呈黄水样、无里急后重、无腹痛、伴低热、呕吐,腹泻半天后出现腓肠肌痉挛。经调查,该患者系该市面粉厂工人,患者称该厂近来还有类似腹泻病人,但不清楚其他病人的症状和就诊情况。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市人民医院的报告后,立即派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疫情处理。 案例3(细菌性痢疾):2009年4月18日15:00,婺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珍珠山乡卫生院电话报告:该乡中学、中心小学自18日下午陆续有学生出现发热、头痛、腹痛、腹泻等症状。接到报告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刻向县卫生局汇报,同时组织疫情防控小组赶往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理。 案例4(伤寒和副伤寒):2005年9月23日下午,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县中心医院电话报告,该院医生在9月15日至23日上午的门诊时先后发现18例症状相似的病人,均表现为持续性发热、乏力、腹部不适、多有便秘,少数病人以腹泻为主,同时伴有皮疹和肝脾肿大,肥达试验“O”抗体阳性。患者发病前都曾使用村边的井水洗菜。 霍乱的密切接触者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病人发病前五天及其病后或者带菌者被发现前五天内,与病人有共同餐饮史、共同居住生活史等。
    对密切接触者实行自末次暴露起持续5天的医学观察和粪便霍乱弧菌检测工作。
    如接触者是食物加工人员必须暂离工作岗位,直至两次粪便培养阴性。

  • 第14题:

    2006年11月8~16日,某县某小学某班发现5个学生出现高热,伴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畏光等症状,发病4~5天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由于未对患者隔离和及时进行疫情报告,该小学陆续出现多数病例,累计发病125例。县CDC10月20日接到疫情报告,进行现场调查及疫情处理,经确认为麻疹暴发。对本次疫情控制效果如何评价?


    正确答案: 效果评价:
    观察应急接种后疫情是否得到控制;
    最长潜伏期内有没有新病例发生;
    区别自然下降还是采取针对性措施的下降。

  • 第15题:

    案例1(病毒性肝炎):2008年12月13日,固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固原一中甲型病毒性肝炎的疫情报告后,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对疫情进行了调查、核实,经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确定为一起甲肝暴发疫情。 案例2(霍乱):2008年9月6日,某海滨小城市市级人民医院报告发生一起疑似霍乱病例。患者:男,34岁,剧烈腹泻1天,大便呈黄水样、无里急后重、无腹痛、伴低热、呕吐,腹泻半天后出现腓肠肌痉挛。经调查,该患者系该市面粉厂工人,患者称该厂近来还有类似腹泻病人,但不清楚其他病人的症状和就诊情况。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市人民医院的报告后,立即派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疫情处理。 案例3(细菌性痢疾):2009年4月18日15:00,婺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珍珠山乡卫生院电话报告:该乡中学、中心小学自18日下午陆续有学生出现发热、头痛、腹痛、腹泻等症状。接到报告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刻向县卫生局汇报,同时组织疫情防控小组赶往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理。 案例4(伤寒和副伤寒):2005年9月23日下午,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县中心医院电话报告,该院医生在9月15日至23日上午的门诊时先后发现18例症状相似的病人,均表现为持续性发热、乏力、腹部不适、多有便秘,少数病人以腹泻为主,同时伴有皮疹和肝脾肿大,肥达试验“O”抗体阳性。患者发病前都曾使用村边的井水洗菜。 根据收集到的资料,你准备做哪些分析?


    正确答案: 首先对资料进行核实,在保证准确、可靠的情况下进行以下分析:
    1)描述疾病的三间分布;
    2)计算各种罹患率;
    3)暴露与非暴露可疑饮用水、食物的概率比较;
    4)确认暴发疫情。

  • 第16题:

    1999年10月8日~16日,某县某小学某班发现5学生出现高热,伴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畏光等症状,发病4~5天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由于未对患者隔离和及时进行疫情报告,该小学陆续出现多数病例,累计发病125例。县防疫站10月20日接到疫情报告,进行现场调查及疫情处理,经确认为麻疹暴发。 问题: 1、调查处理本起疫情前,请你拟定一个调查方案,应包括哪些内容(简明、扼要)? 2、控制本起疫情,你将采取哪些预防控制措施?


    正确答案: 1、(1)调查目的;(2)调查方法;(3)调查内容;(4)调查表的设计;
    2、(1)病人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早报告;
    (2)同一学校及临近学校未患病儿童实施麻疹疫苗应急接种;
    (3)接触者医学观察及早发现病人;
    (4)卫生宣教,开窗通风。

  • 第17题:

    发现疫情后,疾控中心立即与报告机构进行核实,发现情况属实后马上报告县卫生局,卫生局接到报告后,及时组织县专家组进行现场调查和处置。调查发现,自2012年10月起,本地就陆续出现流行性腮腺炎病例。医疗机构记录的首发病病例为X县第三小学校学生柴某,发病于10月5日,之后腮腺炎病例不断出现,至12月6日达到高峰。 截至12月9日,C.镇各医疗机构累计临床诊断流行性腮腺炎病例86例,其中城关第一小学52例、城关第三小学11例、普通高级中学6例,二中6例。分布在23个班级,波及学生数4911人。所有患病学生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耳后疼痛及腮腺肿大等症状和体征。如需快速对本次疫情进行实验室判定,可采何种标本?


    正确答案: 血清标本,进行流行性腮腺炎IgM抗体检测;或者咽拭子标本,进行PC.R核酸检测。

  • 第18题:

    2009年10月8日~16日,某县一小学二年级一班发现5名学生高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畏光等症状,4天后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至10月20日,该小学累计发病125例。现派你去调查处理,请考虑以下两个问题:请拟定一个调查方案,该方案应包括哪些内容(扼要)?


    正确答案: 设计调查方案应包括哪些内容:
    1)调查目的(是何种传染病,传染源、传播途经是什么?易感人群是谁);
    2)调查方法(现患调查,病例对照调查);
    3)调查范围(全校师生);
    4)调查内容(病例的人群、时间、空间分布数据,发病与不发病者的可疑因素暴露数据);
    5)调查表的设计(现患调查表)。

  • 第19题:

    某县某村2000年4月2日~6月17日发生伤寒暴发。临床症状以发热、畏寒、食欲缺乏和乏力为主,其中发热持续4~20天不等,持续38℃以上2~6天,平均3天。经疾病控制部门调查,共确诊30例,伤寒杆菌检出率90.20%。该村村民饮用深井水和池塘水。本次发病户日常生活及饮用水多为池塘水,该池塘卫生无人管理,人畜共用。首例病人刘某在外打工,病前2周返家,4月2日发病,之后该村陆续出现类似病人。发病高峰在首例发病后的第2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接到疫情报告后,采取以加强饮水消毒为主的综合性措施,病例数很快减少。为分析该次暴发的原因,实施病例对照调查时应考虑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实施病例对照调查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提出可疑危险因素(饮水、食物、接触)。
    (2)确定对照的条件(年龄、性别、居住地等),选择对照。

  • 第20题:

    某县某村2000年4月2日~6月17日发生伤寒暴发。临床症状以发热、畏寒、食欲缺乏和乏力为主,其中发热持续4~20天不等,持续38℃以上2~6天,平均3天。经疾病控制部门调查,共确诊30例,伤寒杆菌检出率90.20%。该村村民饮用深井水和池塘水。本次发病户日常生活及饮用水多为池塘水,该池塘卫生无人管理,人畜共用。首例病人刘某在外打工,病前2周返家,4月2日发病,之后该村陆续出现类似病人。发病高峰在首例发病后的第2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接到疫情报告后,采取以加强饮水消毒为主的综合性措施,病例数很快减少。疾病控制机构人员接到报告后应采取哪些措施?


    正确答案: 在发生伤寒暴发疫情后,按照暴发疫情调查和处理原则,迅速组织核实诊断,以便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防止疫情蔓延,并尽快扑灭疫情。
    (1)切实加强领导,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在发生伤寒暴发流行时,疫情发生地卫生行政部门应成立疫情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在当地应急委员会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下,协调财政、宣传、工商、教育、农业、建设、公安以及爱卫会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与分工,及时安排落实疫情处理所必需的人员、防治经费和各种预防、治疗药物,确保各项预防与控制措施落到实处。卫生行政部门应成立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和其他机构参加的疫情应急处理技术指导小组,研究制定暴发疫情控制方案,并组织落实各项预防与控制措施。
    (2)加强疫情报告。当发现伤寒暴发流行时,疾控人员,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有关规定,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接到疫情报告的疾控机构应以最快的方式报告上级疾控机构和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不得瞒报、漏报、缓报。疫情发生地处理暴发疫情时,要建立严格的疫情报告制度,并实行疑似病例日报和零报告、腹泻病疫情动态报告等。
    (3)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如发生伤寒重大疫情,应及时组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掌握伤寒暴发的流行规律,查明传染来源、传播途径和疫情波及的范围,阐明流行因素,为制定暴发疫情控制方案提供依据。
    调查方法主要有个案调查与暴发调查两种。
    ①个案调查:是指发生伤寒单个病例(或带菌者)时,对传染源及疫点进行的调查。主要为了了解患者的发病原因及疫源地现况,作为当地流行病学分析的基础。对疫点、疫区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病源检索工作(包括接触者、水源和可疑食物等)。
    ②暴发调查:调查的对象,应该是发生病例的整个地区(单位)及与之有关的地区。暴发疫情调查主要用于群体急性感染,目的是确定暴发的原因。要迅速摸清发病的时间分布、地区分布及人群分布,确定可能的传染源与传播途径,提出对策并考核对策的效果,尽快控制疫情。暴发疫情调查结果应及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4)疫点、疫区的划定。疫点指发生伤寒暴发流行的地方。要根据流行病学指征来划定疫点。为了防止疫点外污染造成续发感染和向外传播,要根据疫点的地理位置、水系分布、交通情况、自然村落等特点来划定疫区。一般在农村以一个村或几个村、一个乡或毗邻乡,在城市以一个或几个社区为范围划为疫区。
    (5)疫点、疫区处理。一旦发现暴发疫情,要抓住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这三个重要环节,迅速控制疫情。
    (6)控制传染源。
    ①加强疫情和疾病监测,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发现病人愈早、诊断愈及时,愈能迅速采取防控措施,防止疾病蔓延。
    ②隔离治疗传染源。病人、疑似病人和带菌者要就地隔离治疗。医院难以收治病人时,应设立临时隔离治疗点,就地隔离病人。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伤寒(副伤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6001--1995),加强伤寒病例的集中隔离治疗与管理,严格按照国标的治疗原则进行正规、足程的治疗,临床症状完全消失2周或临床症状消失、停药1周后,粪检2次阴性,方可解除隔离,确保病人达到出院指标后才允许出院。对密切接触者应进行医学观察,从停止接触起算,至少3周。
    ③抓好传染源的调查工作,追踪调查每一例伤寒病人,完善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切实做好"五同时",即流行病学调查、采样、宣传、预防用药和消毒等工作同时开展。
    (7)切断传播途径。认真开展以"三管一灭"(管水、管食品、管粪便和消灭苍蝇)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防止水源和食品污染。加强饮用水管理,尤其对水源和污水排放口的卫生管理,严格防止污染。饮水必须消毒,饮用开水,做到生活用水和饮用水分开。饮用河水地区,禁止在河内洗涤便桶、病人衣物、食具、食物及下河游泳;饮用塘水地区,提倡分塘用水,提倡用密闭取水方法;饮用井水地区,水井要有栏、有台、有盖、有公用水桶,要有专人负责饮用水消毒;饮用自来水地区,管网水和末梢水余氯含量要符合要求;有条件打井或建小型自来水的地区,要组织队伍,突击完成。对疫点、疫区进行消毒。认真做好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特别要注意病人、疑似病人和带菌者吐泻物的消毒和处理。受污染的水源、家庭生活用水、物品、食具、衣物、病人吃剩的食物、地面、墙壁等都要分别视不同情况消毒处理。要仔细追查病人,对疑似病人和带菌者近期可能污染过的地方和物品应进行消毒。加强饮食卫生和集市贸易管理。做好粪便管理,改善环境卫生,进行粪便无害化处理。使用水粪的地区,粪池、粪缸要加盖。粪便管理以不污染环境,并达到杀蛆灭蝇为原则。要拆迁污染饮用水源的厕所、粪缸,要处理苍蝇孳生地,采取各种方法杀蛆灭蝇,改善环境卫生。疫点、疫区限制人群流动,防止传染源扩散。禁止大型集会,必要时暂停集市贸易。限制一切大型聚餐活动。
    (8)保护易感人群。为迅速控制疫情,除在疫点内采取严格的防疫措施外,还应在划定的疫区范围内向广大群众开展健康教育,采用宣传画、卫生小报、宣传单、黑板报、录像及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宣传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等,以增强群众自我防病意识和防病能力。
    卫生宣传教育要点如下:
    1)不喝生水,不吃生冷变质食物,特别是海产品和水产品。
    2)饭前便后洗手,碗筷要消毒,生熟炊具要分开,要防蝇灭蝇。
    3)不随地大便,不乱倒垃圾污物,不污染水源。发现发热病人及时报告。
    4)不到疫区外集镇赶集,不到病家或病村串门,不举办婚丧酒宴和节日聚餐。
    5)市场购买的熟食品和隔夜食品要加热煮透。
    6)饮用水消毒。
    7)应急性服药,暴发流行时,可对接触者或易感者进行药物预防。
    (9)疫点的解除。无续发病例或带菌者出现时可予以解除。若有新病人和带菌者出现,则继续做好疫点内各项工作,达到上述要求时再行解除。疫情解除后观察时间的长短,可根据流行病学指征而定。

  • 第21题:

    某乡镇于1996年10月7日至15日在同村相邻院落中发生10例发热(提问38℃-40℃),伴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畏光、发病4-5天出现红色斑丘疹,从耳后颈部开始,蔓延至躯干和四肢的病人。由于未对患者隔离和及时进行疫情报告,至10月底疫情蔓延至镇上小学和本乡临近村,10月20日卫发病高峰,累计发病225例,经确认为麻疹暴发。近年来该地每年有1~2例麻疹。 你应采取哪些综合性防疫措施?


    正确答案:综合性防疫措施:病人及时隔离治疗,疑似病例隔离观察;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早期发展、管理新病例;同村及附近乡镇未患病儿童实施麻疹疫苗应急接种;卫生宣教、开窗通风;建立和完善疫情报告制度;建立和完善计划免疫质量检测制度。

  • 第22题:

    问答题
    2006年11月8~16日,某县某小学某班发现5个学生出现高热,伴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畏光等症状,发病4~5天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 。由于未对患者隔离和及时进行疫情报告,该小学陆续出现多数病例,累计发病125例 。县CDC10月20日接到疫情报告,进行现场调查及疫情处理,经确认为麻疹暴发 。问题:1.调查处理本起疫情前,请你拟定一个调查方案?2.控制本起疫情,你将采取哪些预防控制措施?3.控制疫情的过程中,应向哪些人反馈或通报信息?4.对本次疫情控制效果如何评价?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2006年11月8~16日,某县某小学某班发现5名学生出现高热,伴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畏光等症状,发病4~5天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 。由于未对患者隔离和及时进行疫情报告,该小学陆续出现多数病例,累计发病125例 。县CDC 10月20日接到疫情报告,进行现场调查及疫情处理,经确认为麻疹暴发 。问题:1.调查处理本起疫情前,请你拟订一个调查方案?2.控制本起疫情,你将采取哪些预防控制措施?3.控制疫情的过程中,应向哪些人反馈或通报信息?4.对本次疫情控制效果如何评价?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2009年10月8日~16日,某县一小学二年级一班发现5名学生高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畏光等症状,4天后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至10月20日,该小学累计发病125例。现派你去调查处理,请考虑以下两个问题:请拟定一个调查方案,该方案应包括哪些内容(扼要)?

    正确答案: 设计调查方案应包括哪些内容:
    1)调查目的(是何种传染病,传染源、传播途经是什么?易感人群是谁);
    2)调查方法(现患调查,病例对照调查);
    3)调查范围(全校师生);
    4)调查内容(病例的人群、时间、空间分布数据,发病与不发病者的可疑因素暴露数据);
    5)调查表的设计(现患调查表)。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