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C
更多“马铃薯最常见病害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马铃薯叶片染病先在叶尖或叶缘生水浸状绿褐色斑点,病斑周围具浅绿色晕圈,湿度大时病斑迅速扩大,呈褐色,并产生一圈白霉,这种病害属于()。

    • A、马铃薯病毒病
    • B、马铃薯晚疫病
    • C、马铃薯环腐病
    • D、马铃薯黑胫病

    正确答案:B

  • 第2题:

    马铃薯环腐病是由一种真菌病害。


    正确答案:错误

  • 第3题:

    青枯病是马铃薯生产中一种危害严重的细菌性病害。1996年,我国科学家首次在世界上获得抗青枯病转基因马铃薯株系,为防治这种毁灭性病害开辟了道路。他们根据存在于昆虫体内的抗菌肽的氨基酸序列,人工设计并合成了几个抗菌肽基因,例如ShivaA,CecropinB等基因,并将其导入马铃薯中,转基因马铃薯获得了青枯病抗性的表型。 通常用()方法检测新育出的植株染色体DNA上是否插入了抗菌肽基因。


    正确答案:杂交法

  • 第4题:

    马铃薯环腐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


    正确答案:错误

  • 第5题:

    马铃薯种性退化是由于()引起的。

    • A、生理病害
    • B、栽培期间气温太高
    • C、病毒病害和生长期的高温
    • D、病毒病害

    正确答案:C

  • 第6题:

    论述马铃薯癌肿病的症状特点、病原菌形态特点;病害发生规律和流行条件;在国内的适生区域以及检疫检验方法。


    正确答案:症状特点:主要为害块茎,地上部分症状多不明显。
    病原菌形态特点:休眠孢子囊近球形,褐色,厚壁,萌发产生游动孢子;
    原孢堆游动孢子侵入芽组织细胞内,使寄主细胞受刺激而膨大,菌体先发育形成的经细胞多次分裂,转而形成含有3-9隔夏孢子囊的夏孢子堆;
    夏孢子囊壁薄淡色,多角形或卵形;
    游动孢子卵圆形,鞭毛单生;
    合子(游动孢子形成配子,并结合形成合子)两根鞭毛,游动;侵入寄主细胞形成休眠孢子囊。
    病害发生规律和流行条件:1.气象因素-土壤水分饱和,温度12-24℃,pH4.5-7,最有利于发病。
    2.海拔高度-3600—1680m,2500m以上发明面积大。
    3.坡向和地势-阴坡病重,阳坡病轻。
    4.轮作-连作地病重,轮作年限长的病轻。
    5.自生马铃薯数量-自生马铃薯是土壤中重要的初侵染来源。
    在国内的适生区域:山区和潮湿地带对此病最为有利,这些地区气候凉爽、雨日频繁、雾多、日照少、土壤湿度大及酸性土壤。如在云、贵、川高原区有发生。
    检疫检验方法:1.土壤检验-漂浮法提取休眠孢子囊。
    2.直接检查有无肿瘤物。
    3.病原菌形态观察-夏孢子囊堆和休眠孢子囊。
    4.染色检验-单鞭毛的游动孢子和双鞭毛的合子。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马铃薯金线虫的分布,症状特点,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检疫方法和检疫处理的措施。

    正确答案: 分布:主要分布在位于温带地区和热带较高海拔或近海地区,在欧洲和南美洲各国、中东地区、亚洲的日本、菲律宾、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国的72个马铃薯产区
    症状特点:发病植株在田间呈块状分布。
    病株⇒生长矮小⇒茎细长⇒开花少或不开花;
    叶片⇒黄化、枯萎⇒严重时植株早死;
    根系⇒发育不良⇒根表皮受损破裂⇒结薯少而小。
    开花期拔起根部,可见到许多黄色的未成熟雌虫露于根表面。雌虫成熟后变为褐色胞囊,作物收获后这些胞囊遗留土壤中。
    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马铃薯金线虫发育的起始温度为10℃,发育适温为25℃,但在25℃以上发生量急剧衰减。适合在气候凉爽的地区发生。
    检疫方法:产地检疫:
    重筛过滤检验-30,60,100目筛,观察胞囊。
    漂浮法检验-利用漂浮器。
    挖根检验法-观察病根上球形雌虫和胞囊。
    口岸检测:
    隔离种植检查-获取根样,用立体显微镜下解剖观察或用特异性的DNA探针来鉴定。
    检疫处理的措施:禁止从疫区调运种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判断题
    马铃薯环腐病是由一种真菌病害。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下列病害中没有再侵染的是()。
    A

    水稻白叶枯病

    B

    稻瘟病

    C

    马铃薯晚疫病

    D

    小麦散黑粉病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马铃薯软腐病的基本对策是(),从()、()和()三个环节上抓好病害防治。

    正确答案: 预防为主,大田,入库,贮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马铃薯种性退化是由于()引起的。
    A

    生理病害

    B

    栽培期间气温太高

    C

    病毒病害和生长期的高温

    D

    病毒病害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马铃薯晚疫病又称()、(),是一种导致马铃薯()和()的毁灭性病害。

    正确答案: 疫病,马铃薯瘟,茎片死亡,块茎腐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十九世纪中叶,爱尔兰为防治()病害,开展了近代推广史上的一次重大活动。

    • A、小麦
    • B、大豆
    • C、马铃薯
    • D、玉米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简述马铃薯金线虫的分布,症状特点,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检疫方法和检疫处理的措施。


    正确答案: 分布:主要分布在位于温带地区和热带较高海拔或近海地区,在欧洲和南美洲各国、中东地区、亚洲的日本、菲律宾、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国的72个马铃薯产区
    症状特点:发病植株在田间呈块状分布。
    病株⇒生长矮小⇒茎细长⇒开花少或不开花;
    叶片⇒黄化、枯萎⇒严重时植株早死;
    根系⇒发育不良⇒根表皮受损破裂⇒结薯少而小。
    开花期拔起根部,可见到许多黄色的未成熟雌虫露于根表面。雌虫成熟后变为褐色胞囊,作物收获后这些胞囊遗留土壤中。
    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马铃薯金线虫发育的起始温度为10℃,发育适温为25℃,但在25℃以上发生量急剧衰减。适合在气候凉爽的地区发生。
    检疫方法:产地检疫:
    重筛过滤检验-30,60,100目筛,观察胞囊。
    漂浮法检验-利用漂浮器。
    挖根检验法-观察病根上球形雌虫和胞囊。
    口岸检测:
    隔离种植检查-获取根样,用立体显微镜下解剖观察或用特异性的DNA探针来鉴定。
    检疫处理的措施:禁止从疫区调运种薯。

  • 第15题:

    属于细菌性病害的是()。

    • A、苹果树腐烂病
    • B、大白菜软腐病
    • C、小麦锈病
    • D、马铃薯环腐病

    正确答案:B,D

  • 第16题:

    可用铜制剂防治的病害有()。

    • A、葡萄霜霉病
    • B、马铃薯晚疫病
    • C、棉苗立枯病
    • D、小麦锈病
    • E、小麦白粉病

    正确答案:A,B

  • 第17题:

    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比较典型的()。

    • A、土传病害
    • B、气传病害
    • C、虫传病害
    • D、水传病害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马铃薯贮藏过程出现的侵染性病害多数与伤口有关,用下列方法可抑制病害的发生。()

    • A、仲丁胺
    • B、高温处理
    • C、冻藏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单选题
    十九世纪中叶,爱尔兰为防治()病害,开展了近代推广史上的一次重大活动。
    A

    小麦

    B

    大豆

    C

    马铃薯

    D

    玉米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多选题
    属于细菌性病害的是()。
    A

    苹果树腐烂病

    B

    大白菜软腐病

    C

    小麦锈病

    D

    马铃薯环腐病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判断题
    马铃薯环腐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比较典型的()。
    A

    土传病害

    B

    气传病害

    C

    虫传病害

    D

    水传病害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述马铃薯癌肿病的症状特点、病原菌形态特点;病害发生规律和流行条件;在国内的适生区域以及检疫检验方法。

    正确答案: 症状特点:主要为害块茎,地上部分症状多不明显。
    病原菌形态特点:休眠孢子囊近球形,褐色,厚壁,萌发产生游动孢子;
    原孢堆游动孢子侵入芽组织细胞内,使寄主细胞受刺激而膨大,菌体先发育形成的;经细胞多次分裂,转而形成含有3-9隔夏孢子囊的夏孢子堆;
    夏孢子囊壁薄淡色,多角形或卵形;
    游动孢子卵圆形,鞭毛单生;
    合子(游动孢子形成配子,并结合形成合子)两根鞭毛,游动;侵入寄主细胞形成休眠孢子囊。
    病害发生规律和流行条件:1.气象因素-土壤水分饱和,温度12-24℃,pH4.5-7,最有利于发病。
    2.海拔高度-3600—1680m,2500m以上发明面积大。
    3.坡向和地势-阴坡病重,阳坡病轻。
    4.轮作-连作地病重,轮作年限长的病轻。
    5.自生马铃薯数量-自生马铃薯是土壤中重要的初侵染来源。
    在国内的适生区域:山区和潮湿地带对此病最为有利,这些地区气候凉爽、雨日频繁、雾多、日照少、土壤湿度大及酸性土壤。如在云、贵、川高原区有发生。
    检疫检验方法:1.土壤检验-漂浮法提取休眠孢子囊。
    2.直接检查有无肿瘤物。
    3.病原菌形态观察-夏孢子囊堆和休眠孢子囊。
    4.染色检验-单鞭毛的游动孢子和双鞭毛的合子。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