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固体的火灾危险性分为甲、乙、丙三类,应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更多“固体的火灾危险性分为几类?应按什么规定执行?”相关问题
  • 第1题:

    决定固体物质火灾危险性的主要理化性质是什么?


    正确答案: 有溶点、燃点、自燃点、单位体积的表面积和受热分解速度。

  • 第2题: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为哪几类?


    正确答案:甲、 乙、 丙、 丁、 戊五类。

  • 第3题:

    什么叫矿内火灾,它分为哪几类?


    正确答案: 发生在煤矿井下及地面井口附近,威胁到矿井安全生产和井下人员安全的火灾称为矿内火灾。矿内火灾根据其发生原因分二类:外因火灾与内因火灾。

  • 第4题:

    什么是闪燃、闪电?按闪电液体火灾危险性可分为哪几类?


    正确答案: 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混合而形成混合可燃气体,当遇明火会发生一闪即灭的火苗或闪光,
    这种现象称为闪燃。引起液体闪燃最低温度为闪点。
    根据液体的闪点,可将能燃烧的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为三类:
    甲类:是指闪点在28℃以下的液体物质。
    乙类:指闪点在28℃至60℃之间的液体物质。
    丙类:指闪点在60℃以上的液体。

  • 第5题:

    火灾共分几类?()

    • A、固体物质火灾
    • B、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火灾
    • C、气体火灾、金属火灾
    • D、ABC

    正确答案:D

  • 第6题:

    物质按火灾危险性分为哪几类?


    正确答案: 物质按火灾危险性分为:
    爆炸性物质、易燃性和可燃性液体、可燃和助燃气体、遇火燃烧物质、自燃性物质、易燃和可燃性固体、氧化剂七大类。

  • 第7题:

    遇水燃烧固体物质,是以什么作为火灾危险性主要评价参数标志的?


    正确答案:遇水燃烧固体物质的火灾危险性是以与水反应的速度快慢和放热量大小来作为主要评价参数标志的。

  • 第8题:

    火灾可分为几类?各类火灾分别指的是什么火灾?


    正确答案: 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1997年版)中将火灾分为五类:
    1)A类火灾:指含碳固体可燃物,如木材、棉、毛、痳、纸张等燃烧的火灾;
    2)B类火灾:指甲、乙、丙类液体,如汽油、煤油、柴油、甲醇、乙醚、丙酮等燃烧的火灾;
    3)C类火灾:指可燃气体,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丙烷、乙炔、氢气等燃烧的火灾;
    4)D类火灾:指可燃金属,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等燃烧的火灾;
    5)带电火灾:指带电物体燃烧的火灾。

  • 第9题:

    火灾可以分为以下哪几类?()

    • A、固体物质火灾
    • B、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火灾
    • C、气体火灾和金属火灾
    • D、带电物体和精密仪器等物质的火灾

    正确答案:A,B,C,D

  • 第10题:

    问答题
    什么是闪燃、闪电?按闪电液体火灾危险性可分为哪几类?

    正确答案: 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混合而形成混合可燃气体,当遇明火会发生一闪即灭的火苗或闪光,
    这种现象称为闪燃。引起液体闪燃最低温度为闪点。
    根据液体的闪点,可将能燃烧的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为三类:
    甲类:是指闪点在28℃以下的液体物质。
    乙类:指闪点在28℃至60℃之间的液体物质。
    丙类:指闪点在60℃以上的液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按闪点划分,可燃、 燃液体火灾危险性可分为几类?

    正确答案: 可分为三类。闪点在28℃上为甲类;闪点在28℃~60℃为乙类;闪点在60℃以上为丙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工业企业火灾危险性一般分为哪几类?

    正确答案: 工业企业火灾危险性一般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类。
    1、甲类:
    凡是使用或生产下列物质的生产属于甲类:
    ①、闪点<28℃的液体。
    ②、爆炸下限<10%的气体。
    ③、常温下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剂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
    ④、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⑤、遇酸、受热、撞击、摩擦、催化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
    ⑥、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⑦、在封闭设备内操作温度等于或超过物质本身自燃点的生产。
    2、乙类:
    凡是使用或生产下列物质的生产属于乙类:
    ①、闪点≥28℃至<60℃的液体。
    ②、爆炸下限≥10﹪的气体。
    ③、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
    ④、不属于甲类的化学易燃危险固体。
    ⑤、助燃气体。
    ⑥、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浮游状态的粉尘、纤维、闪点≥60℃的液体雾滴。
    3、丙类:
    凡使用或生产下列物质的生产属于丙类:
    ①、闪点≥60℃的液体。
    ②、可燃固体。
    4、丁类:
    凡具有下列情况的生产属于丁类:
    ①、对非燃烧物质进行加工,并在高热或熔化状态下经常产生强烈辐射热、火花或火焰的生产。
    ②、利用气体、液体、固体作为燃料或将气体、液体进行燃烧作其它用的各种生产。
    ③、常温下使用或加工难燃烧物质的生产。
    5、戊类:
    常温下使用或加工非燃烧物质的生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按闪点划分,可燃、 燃液体火灾危险性可分为几类?


    正确答案: 可分为三类。闪点在28℃上为甲类;闪点在28℃~60℃为乙类;闪点在60℃以上为丙类。

  • 第14题:

    什么是矿井火灾?矿井火灾分为几类?


    正确答案: 凡发生在井下的火灾以及发生在井口附近但危害到井下安全的火灾,都称为矿井火灾。
    矿井火灾分为两类:外因火灾和内因火灾。

  • 第15题:

    工业企业火灾危险性一般分为哪几类?


    正确答案: 工业企业火灾危险性一般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类。
    1、甲类:
    凡是使用或生产下列物质的生产属于甲类:
    ①、闪点<28℃的液体。
    ②、爆炸下限<10%的气体。
    ③、常温下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剂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
    ④、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⑤、遇酸、受热、撞击、摩擦、催化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
    ⑥、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⑦、在封闭设备内操作温度等于或超过物质本身自燃点的生产。
    2、乙类:
    凡是使用或生产下列物质的生产属于乙类:
    ①、闪点≥28℃至<60℃的液体。
    ②、爆炸下限≥10﹪的气体。
    ③、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
    ④、不属于甲类的化学易燃危险固体。
    ⑤、助燃气体。
    ⑥、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浮游状态的粉尘、纤维、闪点≥60℃的液体雾滴。
    3、丙类:
    凡使用或生产下列物质的生产属于丙类:
    ①、闪点≥60℃的液体。
    ②、可燃固体。
    4、丁类:
    凡具有下列情况的生产属于丁类:
    ①、对非燃烧物质进行加工,并在高热或熔化状态下经常产生强烈辐射热、火花或火焰的生产。
    ②、利用气体、液体、固体作为燃料或将气体、液体进行燃烧作其它用的各种生产。
    ③、常温下使用或加工难燃烧物质的生产。
    5、戊类:
    常温下使用或加工非燃烧物质的生产。

  • 第16题: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可分为哪几类?都如何定义的?


    正确答案: 根据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不同,储存物品火灾危险性可分为甲、乙、丙、丁、戊类。
    1、甲类:
    凡储存有下列物品的均属甲类:
    ①、闪点<28℃的液体。
    ②、爆炸下限<10﹪气体的固体物质。
    ③、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即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
    ④、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⑤、遇酸、受热、撞击、摩擦、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
    ⑥、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2、乙类:
    凡储存有下列物品的均属乙类:
    ①、闪点≥28℃至<60℃的液体。
    ②、爆炸下限≥10%的气体。
    ③、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
    ④、不属于甲类的化学易燃危险固体。
    ⑤、助燃气体。
    ⑥、常温下与空气接触能缓慢氧化,积热不散引起自燃的物品。
    3、丙类:
    凡储存有下列物品的均属丙类:
    ①、闪点≥60℃的液体。
    ②、可燃固体。
    4、丁类:
    凡储存难燃烧物品的均属丁类。
    5、戊类:
    凡储存非燃烧物品的均属戊类。

  • 第17题:

    什么叫矿井火灾,分为几类?


    正确答案:矿井火灾又叫矿内火灾或井下火灾,是指发生在煤矿井下巷道、工作面、硐室、采空区等地点的火灾。分为内因火灾和外因火灾。

  • 第18题:

    什么是固体超强酸?可分为哪几类?


    正确答案: 固体酸强度如果超过100%硫酸强度,则称作超强酸。
    可分为含卤素和不含卤素两大类。

  • 第19题:

    什么是固体电介质的击穿?分为哪几类?请分别解释。


    正确答案: 固体电介质的击穿就是在电场的作用下伴随着热、化学、力等等的作用而丧失其绝缘性能的现象。
    固体电介质击穿主要包括电击穿、热击穿、局部放电击穿和树枝化击穿。
    电击穿是当固体电介质承受的电压超过一定的数值时,就使相当大的电流通过其中,使电介质丧失绝缘性。
    当固体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由电导和介质损耗产生的热量超过试样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所能散发的热量时,试样中的热平衡就被破坏,最终造成介质永久性的热破坏,这就是热击穿。
    局部放电就是在电场作用下,在电介质局部区域中所发生的放电现象,这种放电现象没有电极之间形成贯穿的通道,整个试样并没有被击穿。
    树枝化击穿是指在电场作用下,在固体电介质中形成的一种树枝状气化痕迹,树枝是介质中直径以数微米的充满气体的微细管子组成的通道。

  • 第20题:

    生产火灾按危险性主要分为哪几类?


    正确答案: ①甲类,使用或生产:
    A、闪点小于28℃的液体;
    B、爆炸下限小于10%的气体。
    ②乙类,使用或生产:
    A、闪点大于等于28℃且小于60℃的液体;
    B、爆炸下限大于等于10%(体积百分比)的气体;
    C、不属于甲类的化学易燃危险固体,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浮游状态粉尘。
    ③丙类使用或生产闪点大于等于60℃的液体;
    ④丁类具有下列情况的生产:A、对非燃烧物质进行加工,并在高温或熔化状态下经常产生辐射热、火花或火焰的生产;B、利用气体、液体、固体作为燃料或将气体、液体进行燃烧作其他用的各种生产。
    ⑤戊类:常温下使用或加工非燃烧物质的生产。

  • 第21题:

    问答题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哪几类?甲类火灾危险性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正确答案: (1)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类。
    (2)甲类火灾危险性的主要特征是:
    甲类:闪点<28℃的液体;爆炸下限<10%的气体;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遇酸、受热、摩擦、撞击、催化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在密闭设备内操作温度等于或超过物质本身自燃点的生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为哪几类?

    正确答案: 甲、 乙、 丙、 丁、 戊五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可分为哪几类?都如何定义的?

    正确答案: 根据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不同,储存物品火灾危险性可分为甲、乙、丙、丁、戊类。
    1、甲类:
    凡储存有下列物品的均属甲类:
    ①、闪点<28℃的液体。
    ②、爆炸下限<10﹪气体的固体物质。
    ③、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即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
    ④、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⑤、遇酸、受热、撞击、摩擦、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
    ⑥、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2、乙类:
    凡储存有下列物品的均属乙类:
    ①、闪点≥28℃至<60℃的液体。
    ②、爆炸下限≥10%的气体。
    ③、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
    ④、不属于甲类的化学易燃危险固体。
    ⑤、助燃气体。
    ⑥、常温下与空气接触能缓慢氧化,积热不散引起自燃的物品。
    3、丙类:
    凡储存有下列物品的均属丙类:
    ①、闪点≥60℃的液体。
    ②、可燃固体。
    4、丁类:
    凡储存难燃烧物品的均属丁类。
    5、戊类:
    凡储存非燃烧物品的均属戊类。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