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锅炉汽温的调整有哪些?”相关问题
  • 第1题:

    影响汽温变化的因素有哪些?调节汽温的手段有哪些几种?


    正确答案: 因素有:蒸汽负荷、炉膛热负荷、烟气温度、火焰中心、炉膛负压、送风、减温水量、给水温度、蒸发受热面结渣和积灰的影响等。
    调节汽温的手段有:用烟气侧扰动作为调节手段,如用烟气再循环和改变喷燃角度等;用减温水侧扰动作用,如用喷水减温器进行调温。

  • 第2题:

    锅炉运行中影响汽温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烟气侧的主要影响因素:
    燃料量和炉膛出口烟温的变化;
    燃料性质的变化;
    风量及其分配的变化;
    喷燃器运行方式的变化;
    给水温度变化;
    受热面清洁程度的变化。
    蒸汽侧的主要影响因素:
    锅炉负荷的变化;
    饱和蒸汽温度的变化;
    减温水的变化;
    给水温度的变化。

  • 第3题:

    简述锅炉主、再汽温调整的手段,以及参数的控制范围。


    正确答案: (1)主汽温的调整是通过水煤比和减温水,再热汽温的调整通过燃烧器的摆动角和减温水。
    (2)正常运行中,主蒸汽温度应控制在566±5℃,,最高不超过598℃,再热汽温应控制在569±5℃,最高不超过600℃两侧温差小于10℃。

  • 第4题:

    主汽温偏低时调整应采取哪些措施?


    正确答案: 1.减少甚至关闭减温水
    2.提高火焰中心或增加上层燃烧器喷口粉量和风量
    3.增加负荷
    4.加强过热器区域吹灰

  • 第5题:

    锅炉并汽时对参数的要求是()

    • A、锅炉压力应略低于母管压力0.1~0.2MPa
    • B、锅炉出口汽温应比母管汽温低些
    • C、并炉前启动锅炉汽包水位应维持在-50mm,以免在并炉时发生蒸汽带水现象
    • D、锅炉出口汽温应比母管汽温高些

    正确答案:A,B,C

  • 第6题:

    锅炉汽包内水与汽的温度关系是()

    • A、汽温高于水温
    • B、汽温等于水温
    • C、汽温低于水温

    正确答案:B

  • 第7题:

    影响锅炉汽温的因数有()、()、()、()、()等。


    正确答案:锅炉负荷;过剩空气系数;给水温度;受热面污染情况;燃烧器运行方式;;燃料的种类和成分

  • 第8题:

    直流锅炉汽压调整是调整锅炉的给水量,必然导致汽温变化,说明两者调整是相互关联的


    正确答案:正确

  • 第9题:

    锅炉减温水交叉调整汽温的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我厂锅炉过热蒸汽系统采取了双交叉布置方式,再热蒸汽系统采取了单交叉布置发方式。这种布置方式有助于减轻沿炉膛宽度方向由于烟温不均而造成热负荷不均的影响,也是有效减少过热器和再热器左右两侧热偏差的重要措施。
    所以,主蒸汽系统,一二级减温器是交叉调整汽温的,即甲一级与乙二级是调整乙侧主汽温度的,而乙一级和甲二级是调整甲侧主汽温度的。助手在正常运行,尤其是在启停炉时要注意过热器出口两侧烟温的变化对主汽温度的影响。

  • 第10题:

    影响锅炉汽温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主要有锅炉负荷,给水温度,燃料性质,二次风温、风量,炉膛及烟道漏风量,受热面结焦积灰情况,受热面的腐蚀及磨损情况和喷燃器的运行方式等。

  • 第11题:

    判断题
    在锅炉的汽温调整中,应以蒸汽侧调整为主,烟气侧调整为辅,因为这样调整快速、灵活、方便。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锅炉汽温的调节有哪些?

    正确答案: (1)运行中,应将过热器出口温度控制在540正负10度.
    (2)汽温高时,可通过一二级过热器喷水减温器调节,一级作为粗调,二级作为细调.
    (3)气温低时,在关闭减温器的前提下,可通过燃烧工况的调节,主要调整总风量,床温.负压.改变烟气温度及流速,增加风量与给煤量,这时床温就会升高,汽温会上升.
    (4)注意汽压.给水压力.锅炉吹灰对汽温的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在锅炉运行时,()是必须监视和控制调整的主要运行参数之一。

    • A、汽压
    • B、汽温
    • C、干度
    • D、汽温、汽压和干度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锅炉汽温调节有何重要意义?


    正确答案: 汽温调节的目的,是要在锅炉规定的负荷范围内,维持蒸汽温度的稳定。锅炉在运行过程中,蒸汽温度将随锅炉负荷、燃料性质、给水温度、过量空气系数、受热面清洁程度的变化而波动,运行中应设法予以调节。
    汽温高使管壁温度高,金属材料许用应力下降,影响其安全。如:高温过热器在超温10—20℃下长期运行,其奉命将缩短一半以上;汽温降低,机组循效率下降,并使汽轮机排汽湿度增大,汽温下降10℃,煤耗增大0.2%,对于高压机组,汽温下降10℃,汽轮机排汽湿度约增加0.7%;再热蒸汽温度不稳定,还会引起汽缸与转子的胀差变化,甚至引起振动。综上所述,汽温偏离额定值,对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安全性均有不利影响,因此,必须采取可靠的调节手段,维持汽温与额定汽温的差值不大于+5℃和-10℃。一般要求在70%—100%额定负荷范围内维持汽温稳定,某些机组要求汽温稳定的负荷范围不大,如过热汽温在50%—100%负荷范围内应维持稳定,再热汽温在60%—100%负荷范围内应维持稳定。

  • 第15题:

    锅炉汽温变化如何调整,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汽温的调节方法可以归结为两大类:烟气侧的调节和蒸汽侧的调节。所谓蒸汽侧的调节,是指通过改变蒸汽的热焓调节汽温(如:喷水式减温器);:烟气侧的调节是通过改变锅炉内辐射受热面和对流受热面的吸热量分配比例的方法(如:摆动式燃烧器、烟气再循环)或改变流经过热器的烟气量的方法来调节过热蒸汽温度(如:烟气档板)。
    1.过热汽温调节:
    目前汽包锅炉过热汽温调整一般以喷水减温为主,大容量锅炉通常设置两极以上的减温器。直流锅炉主要是通过燃料量与给水量比例进行调节,维持中间点温度,喷水减温作修正。
    指导:汽包锅炉汽温调节以一级喷水减温作为粗调,其喷水量取决于减温器前汽温的高低,应保证屏过壁温不超过允许值;二级喷水减温作为细调,以保证过热蒸汽温度的稳定。直流锅炉汽温调节主要以确保合理的燃料与给水之比作为粗调,在此基础上以减温水作为细调,对过热汽温进行最后的修正。
    2.再热汽温调节:
    再热汽温常用的调节方法有烟气档板、烟气再循环、摆动式燃烧器以及事故喷水减温等。
    指导:事故喷水在运行中尽量不用,影响机组热效率。尽量使用烟气侧调节,作为调节再热汽温调节的主要手段。
    应注意的是在低负荷时,尽量少用或不用喷水减温,调整燃烧方法和烟气侧调节相结合,来控制汽温。如果低负荷使用喷水减温,使用不当,容易造成低汽温,对安全不利。在投汽温自动调节器时,应保持汽温稳定。

  • 第16题:

    锅炉汽温的调整。


    正确答案: (1)锅炉负荷超过50%BMCR,过、再热汽温控制在541(+5,3.-10)℃,当负荷<50%BMCR时,过、再热汽温按曲线控制。
    (2)正常情况下控制低过出口汽温≯415°C,屏过出口汽温≯461℃。
    (3)减温水量控制不应大起大落,两侧喷水量应尽量接近,两侧汽温偏差≯15℃。若喷水量过大或两侧喷水量、汽温偏差过大,应采取吹灰、燃烧调整等手段进行调整。
    (4)再热汽温依*烟气挡板调节,当再热器出口汽温>541℃而再热器侧挡板已关至60%时,方可投入事故喷水,低负荷尽量不用事故喷水。
    (5)用烟气挡板调节再热器汽温时,应保证再热器侧和过热器侧挡板开度之和应>100%。
    (6)锅炉负荷≤10%BMCR时,不得投用喷水减温器。初投喷水时,应特别注意喷水后汽温变化,防止汽温骤降或蒸汽带水进入过热器或再热器。
    (7)正常运行中,减温水控制投入“自动”运行,任何人不得随便解除,当减温水自动失灵或事故情况下,减温自动不能满足运行要求时,方可解除自动,34改手动调节。

  • 第17题:

    造成锅炉汽温偏差的原因有哪些?


    正确答案: 造成锅炉汽温偏差的原因主要是热力不均和水力不均。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热力不均即同一受热面管组中,热负荷不均的现象。该现象既能由结构特点引起,也能由运行工况引起。
    A.结构原因:受热面结构不合理,安装不合理不严格。没有保证受热面管间节距一致甚至在检修改变了原来的管束结构等都可能形成烟气走廊,造成受热不均。其次屏式过热器本身就存在热力不均的现象,中间多两边少。同时同一屏的各管束吸热也不近相同。
    B.运行工况及调整的原因:运行中炉膛中心火焰充满度不好,各个角喷燃器负荷不一致,受热面积灰、结焦。调整不当导致火焰偏斜、下移、抬高等因素均会使烟气温度分布不均,产生热偏差。
    (2)、水力不均即蒸汽流过由许多并列管圈组成的过热器管组时,关内流量不均的现象。并列管圈中的工质流量与其进出口压力、阻力特性及工质密度有关,由于管束的结构特性、粗糙度不同使得管组的阻力特性不同可造成水力不均。其次当管内结垢、堵塞、吱漏、断裂时,也可造成水力不均。

  • 第18题:

    锅炉对流受热面与辐射受热面汽温有哪些特性?


    正确答案: 过热汽温随锅炉负荷变化的特性,在对流式过热器和辐射式过热器中是相反的。在对流式过热器中,当锅炉负荷增大时,输入燃料量要增加,烟气流速也增加;而烟气流速增加会导致烟气侧对流放热系数增大,同时烟气温度的增加使传热的平均温差也增大,这样就使对流过热器吸热量的增加值超过蒸汽流量的增加值,从而使蒸汽的焓值增加。因此锅炉负荷增长时,对流过热器的蒸汽温度将增加。
    在辐射式过热器中则具有相反的汽温特性。当锅炉负荷增加时,由于炉膛火焰的平均温度变化不大,辐射传热量增加不多,跟不上蒸汽流量的增加,因而使蒸汽焓增减少,所以在锅炉负荷增加时,辐射式过热器的汽温反而降低。

  • 第19题:

    直流锅炉汽温调节与汽包锅炉有何区别?


    正确答案:汽包锅炉的过热汽温调节一般以喷水减温为主,它的原理是利用给水作为冷却工质,直接冷却蒸汽,以改变蒸汽的焓增量,从而改变过热蒸汽的温度。直流锅炉的加热、蒸发和过热各区段之间无固定的界限,一种扰动将对各被调参数产生作用,加上直流锅炉的蓄热能力差,汽温变化的时滞时间短,且工况变动时汽压的变化较为剧烈,给调节带来困难。因此,直流锅炉的汽温调节比汽包锅炉要复杂。为了能使过热器出口汽温稳定,变工况以及各种扰动下保持稳定,首先要通过给水量的比例来进行粗调,再辅以喷水减温进行细调。

  • 第20题:

    直流锅炉过热汽温调整是以控制煤水比为基本手段来控制过热器入口汽温,之后汽温控制是依靠两级减温水量。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1题:

    说明SG1025引进型锅炉过热器、再热器汽温调整的手段。


    正确答案: (1)调整减温水量;
    (2)调整风煤比;
    (3)调整燃烧,调整火焰中心;
    (4)再热汽温低时,调整过量空气系数。

  • 第22题:

    锅炉汽温特性是指()。

    • A、锅炉压力和汽温之间关系
    • B、一、二次汽温之间的关系
    • C、锅炉负荷与汽温之间的关系
    • D、汽温与减温水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C

  • 第23题:

    问答题
    锅炉汽温的调整。

    正确答案: (1)锅炉负荷超过50%BMCR,过、再热汽温控制在541(+5,3.-10)℃,当负荷<50%BMCR时,过、再热汽温按曲线控制。
    (2)正常情况下控制低过出口汽温≯415°C,屏过出口汽温≯461℃。
    (3)减温水量控制不应大起大落,两侧喷水量应尽量接近,两侧汽温偏差≯15℃。若喷水量过大或两侧喷水量、汽温偏差过大,应采取吹灰、燃烧调整等手段进行调整。
    (4)再热汽温依靠烟气挡板调节,当再热器出口汽温>541℃而再热器侧挡板已关至60%时,方可投入事故喷水,低负荷尽量不用事故喷水。
    (5)用烟气挡板调节再热器汽温时,应保证再热器侧和过热器侧挡板开度之和应>100%。
    (6)锅炉负荷≤10%BMCR时,不得投用喷水减温器。初投喷水时,应特别注意喷水后汽温变化,防止汽温骤降或蒸汽带水进入过热器或再热器。
    (7)正常运行中,减温水控制投入“自动”运行,任何人不得随便解除,当减温水自动失灵或事故情况下,减温自动不能满足运行要求时,方可解除自动,34改手动调节。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