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为什么要执行丰枯、峰谷分时电价?简述分时电能表的作用?”相关问题
  • 第1题:

    对于一时难以安装分时段计量表的用电客户,可暂不执行丰枯浮动电价,待表计完善后才予以执行。

    A

    B



  • 第2题:

    我国实施的峰谷电价、分时电价、季节性电价、丰枯电价、可中断负荷电价是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经济措施。

    A

    B



  • 第3题:

    说出峰谷分时电价执行范围。
    峰谷分时电价执行范围:
    除城乡居民用电、农业排灌用电及行政机关、学校(不含生产企业)、部队(不含生产企业)、医院、无轨电车、自来水、煤气用电暂不执行峰谷分时电价外,其他所有用电客户均执行峰谷分时电价。(甘价工〔1995〕103号)规定。
    广播电视发射台、转播台、差转台、监测台、用电不执行峰谷分时电价(发改价格〔2006〕2696号).

  • 第4题:

    峰谷分时电价执行的范围是()、()、()。
    大工业;一般工商业;居民

  • 第5题:

    选择执行峰谷分时电价的居民用户,其峰谷分时计量表计由电网企业()安装。

    • A、收费
    • B、免费
    • C、即时
    • D、统一

    正确答案:B

  • 第6题:

    根据《上网电价管理暂行办法》,在保持电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上网电价逐步实行峰谷分时、丰枯季节电价等制度。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属自来水供应业的用电客户不应执行丰枯峰谷浮动电价。


    正确答案:错误

  • 第8题:

    《陕西电网峰谷分时电价实施暂行办法》对峰谷分时电价适用范围如何规定?


    正确答案:凡在陕西电网所辖用电区域内,除城乡居民用电、农业排灌用电及行政机关、学校(不含生产企业)、部队(不含生产企业)、医院、无轨电车、自来水、煤气、趸售用户用电暂不实行峰谷电价外,其他所有用户均执行峰谷电价。

  • 第9题:

    广播电视台无线发射台不执行()电价。

    • A、非居民
    • B、丰枯
    • C、峰谷分时

    正确答案:B,C

  • 第10题:

    峰谷分时电价


    正确答案:按照电力系统负荷曲线变化划分成几个时间段,对高峰时间段和低谷时间段用电,以国家规定的电价为基数,按比例上下浮动的电价,称为峰谷分时电价。

  • 第11题:

    多选题
    分时电价的主要内容包括(  )。
    A

    大力推行销售侧峰谷分时电价

    B

    试行尖峰电价

    C

    在上网侧引入峰谷分时电价制度

    D

    实行丰枯季节电价

    E

    试行不可中断电价


    正确答案: D,A
    解析:
    2003年以来,为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优化电力资源配置,提高电能利用效率,国家发展改革委全面推行并完善了分时电价等需求侧管理电价政策:①大力推行销售侧峰谷分时电价。峰谷电价是将每天用电的时间划分为高峰(尖峰)、平段、低谷时段,分别执行不同的电价水平。②试行尖峰电价。③在上网侧引入峰谷分时电价制度。为鼓励发电企业充分利用发电能力,高峰时段上网电价适当上浮,低谷时段上网电价相应下浮。④实行丰枯季节电价。丰枯季节电价是指在水电比重大的地区,根据不同季节的水文情况,将一年划分为丰水、枯水季节或丰水、平水、枯水季节,在上网和销售环节实行丰枯电价,合理安排丰水、枯水期电价价差,分别制定不同电价水平的电价制度。⑤推行季节性电价。对于电力紧缺、用电负荷季节变化大的地区,在电力供求紧张或缓和的不同季节内,电价实行上下浮动。⑥试行高可靠电价和可中断电价

  • 第12题:

    单选题
    为抑制高耗能行业盲目发展,我国于2004年开始对部分高耗能行业实行(  )。[2007年真题]
    A

    差别电价

    B

    两部制电价

    C

    峰谷分时电价

    D

    丰枯季节电价


    正确答案: B
    解析:
    2003年以来,部分高耗能行业出现了盲目扩张现象,不仅导致这些行业供需失衡,浪费了宝贵的资源,而且加剧了电力供应紧张局面,影响了其他企业的正常用电。为了有效地抑制高耗能行业盲目发展,扶优抑劣,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经国务院批准,2004年6月,国家发改委为了抑制高耗能行业盲目发展,对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烧碱、水泥、钢铁等6个高耗能行业实行差别电价,以缓解日益严重的供电压力。

  • 第13题:

    销售电价实行峰谷分时电价,每年()月份实行季节性峰谷分时电价。

    A6

    B7

    C8

    D9


    B,C,D

  • 第14题:

    什么是分时电价?分时电价的峰谷时段如何划分?价格如何制定?
    (1)分时电价。电能商品具有很强的时间特性,不同的用电时间电力成本不同,分时电价就是反映电能商品的这种时间电价差。峰谷分时电价根据日时段将电价划分为高峰、平时、低谷三个时段电价,所以又称为日调节电价。还有季调节电价,在水电比重大的电力系统有丰、枯季节电价。我国目前普遍推行的主要是峰谷分时电价,也有些省电力系统试行了丰枯、峰谷分时电价。(2)峰谷时段的划分。我国各个电力系统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工业生产结构、人们生活方式等的不同,决定了电力系统的峰谷时段的划分是不一样的,必须因网因地制宜。国家批准的目录电价是分省的,所以峰谷时段的划分基本上是按省电力系统或大区电力系统确定的。各省对三个时段的分配略有不同。有的省三个时段均为8h,有的省将高峰、平段、低谷分别划分为7,8,9h或7,10,7h。(3)峰谷电价的确定。峰谷电价属于电价结构调整,不提高电价水平,一般以现有电价水平基本不变为前提,并考虑峰谷时段划分的小时数对电价水平的影响来设置,以分类电价为基准,采取上下浮动的方法,即高峰电价=平段电价0(1+高峰电价上浮比例)平段电价=分类电价低谷电价=平段电价0(1-低谷电价下浮比例)高峰电价上浮和低谷电价下浮的比例,随着电力系统的不同,也略有差异。如有的省上下浮动均为60%,即峰谷比为4∶1,也有的省峰段上浮比例为80%,谷段下浮比例为54%。峰谷电价上浮和下浮的比例,应由各大区电力系统或省电力系统根据本地区具体情况制定,经有关部门批准实行。

  • 第15题:

    在已执行峰谷电价的地区,将继续由居民客户自愿选择执行居民峰谷分时电价。实施阶梯电价后,居民客户电价按照“()”的方式计算。

    A先阶梯、后峰谷

    B峰谷

    C先峰谷、后阶梯

    D阶梯


    C

  • 第16题:

    新疆地区峰谷分时电价的执行范围有哪些?
    目前新疆地区除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农业排灌用电、行政机关、学校(含企业办的学校,但不含学校自办的企业)、部队(不含生产企业)、医院(含企业自办医院)、自来水、热力、煤气、广播电视外的其它一切客户执行峰谷分时电价。

  • 第17题:

    目前供电企业对居民用电实行峰谷电价。问①居民分时峰谷时段是如何划分的?②居民分时电价的标准是多少?


    正确答案: ①高峰时段:8:00-21:00低谷时段:21:00-次日8:00
    ②高峰时段电价:0.55元/千瓦时,低谷时段电价:0.30元/千瓦时。

  • 第18题:

    我国实施的峰谷电价、分时电价、季节性电价、丰枯电价、可中断负荷电价是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经济措施。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对执行两部制峰谷分时电价用户来说,峰谷电度电费=高峰时段电价×高峰时段电量+平时段电价×平时段电量+低谷时段电价×低谷时段电量。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0题:

    实行峰谷分时电价的用户,必须装有符合国家规定的()。

    • A、有、无功电能表
    • B、装有防倒装置的无功电能表
    • C、最大需量表
    • D、分时计量装置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执行峰谷分时电价用户有转供电时应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执行峰谷分时电价的用电户,有转供电时,应首先核减被转供户的电量,被转供户装有分时电能表,其电量应从转供户各时段电量中核减,如果被转供户未装分时电能表,应按总表峰、谷、平电量占总量比例分摊被转供户电量,分别扣减。

  • 第22题:

    哪些客户执行峰谷分时电价?


    正确答案: 下列客户应执行峰谷分时电价:
    (1)电网直供的容量在320(含315)kVA及以上的大工业客户;
    (2)100kVA及以上非工业、普通工业客户;
    (3)趸售转供单位。

  • 第23题:

    单选题
    根据不同季节的水文情况,将一年划分为丰水、枯水季节,分别制定不同电价水平的电价制度是(  )。
    A

    峰谷分时电价

    B

    差别电价

    C

    两部制电价

    D

    丰枯季节电价


    正确答案: B
    解析:
    丰枯季节电价是指在水电较多的地区,根据不同季节的水文情况,将一年划分为丰水、枯水季节丰水、平水、枯水季节,分别制定不同电价水平的电价制度。峰谷分时电价是指根据用户用电需求,将每天用电的时间划分为高峰、平段、低谷三个时段或高峰、低谷两个时段,对各时段分别制定不同电价水平的电价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