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塔设备常见故障的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是什么?”相关问题
  • 第1题:

    塔机整机没有动作的故障原因是什么?常见的处理方法是什么?


    答案: 塔机整机没有动作的故障原因有:
    1. 停电
    2. 漏电保护器跳闸
    3. 三相电源缺相
    处理方法是:
    1. 停电:检查施工现场配电房和供电线路;
    2. 漏电保护器跳闸:因检查塔机有无漏电故障,排除后再合闸;
    3. 三相电源缺相:因检查,排除缺相故障。

  • 第2题:

    简述金属注射器常见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1)药剂泄露:其原因为装配过松,处理方法采取拧紧活塞;(2)药剂反窜活塞背后:其原因为,处理方法采取拧紧活塞;(3)推药时费劲:其原因为活塞过紧或玻璃盖磨损,处理方法采取放松活塞或更换注射器;(4)药剂打不出去:其原因为针头堵塞,处理方法更换针头;(5)活塞松紧无法调整:其原因为橡胶活塞老化,处理方法更换活塞。

  • 第3题:

    分馏冲塔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 原因:
    1.分馏塔顶温度过高
    2.中段回流中断,热平衡失控
    3.塔底温度高,热负荷过大,蒸发量剧上升
    4.塔顶压力大幅度下降
    处理方法:
    5.适当加大顶回流量和降低返塔温度,必要时启用冷回流,控制住塔顶温度
    6.尽快恢复中段回流,必要时向一中段补轻柴油,控制住17层塔盘温度
    7.加大塔底油浆循环量,降低返塔温度,取走过剩的热量
    8.联系反应岗位,控制稳压力,如冲塔事故发生,联系油品车间将粗汽油或轻柴油直接送至不合格罐

  • 第4题:

    电阻制动装置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 (l)励磁电流过大(超过900A.时,为励磁电流传感器故障。将控制箱的故障开关GK置于“故障”位,使用一级电阻制动。
    (2)制动电流不恒流。随着机车速度的提高,制动电流增至700A以上,或者在机车高速时使用电阻制动,制动电流猛升至700A以上,为无制动电流反馈信号,可将故障开关GK置于“故障”位,使用一级电阻制动。
    (3)一、二级电阻制动转换点不准或不能进行转换时,为速度传感器故障。可将控制箱的二级切除开关扳至“二级切除”位,只使用一级电阻制动。此时只是不能进行二级电阻制动。当使用一级电阻制动时,控制箱能起到控制作用。
    (4)柴油机转速较高,机车速度在37~40km/h时,个别制动电流表(牵引工况的电动机电流表)显示无规则波动,为轮对滑行,应及时撒砂或降低柴油机转速。

  • 第5题:

    吸收塔阻力大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原因:
    (1)进液量或进气量大,使吸收塔悬液
    (2)填料堵塞
    (3)仪表失灵
    (4)碳丙液温度高
    处理方法:
    (1)减小气量或液量;
    (2)停车扒塔处理;
    (3)联系仪表工检修;
    (4)降低碳丙液温度。

  • 第6题:

    焊、割炬常见故障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焊、割炬常见故障主要是由堵塞、、漏气和磨损(包括烧损)三个原因造成的。

  • 第7题:

    分馏塔底温度高有何危害,原因及处理方法分别是什么?


    正确答案: 因为分馏塔底油浆含有少量的催化剂细粉,若温度过高,油浆就很容易结焦,从而堵塞油浆系统的设备和管路,特别是流速低,停留时间长的部位,如塔底油浆换热器等处,因此操作时一定要严格控制塔底温度不大于350摄氏度,防止塔底温度长时间超温引起塔底结焦.
    原因:
    1.反应超温,反应油气入分馏塔温度过高.
    2.循环油浆量小.
    3.油浆发汽走侧线,返塔温度过高.
    处理:
    1.联系反应岗位调整反应温度.
    2.增加油浆循环量和调整油浆返塔温度.
    3.增加油浆循环下返塔量.

  • 第8题:

    简述分馏塔冲塔原因及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 原因:
    1)焦炭塔生焦量过高,泡沫焦携带到分馏塔底。
    2)加热炉注汽量过大。
    3)分馏塔操作不当,造成局部汽体速度和液体负荷超过正常量。
    4)塔盘结焦或降液管堵塞。
    5)分馏塔底液面过高,超过油气入口。
    6)回流带水。
    7)焦炭塔油未甩净,换塔后瞬间汽化冲塔。
    处理方法:
    1)加热炉进料量不能超指标;
    2)调节注汽量在指标范围内;
    3)加强分馏塔操作、控制回流量、降低原料量维持生产;
    4)降低分馏塔液面;
    5)汽油回流罐加强脱水;
    6)甩净油再换塔。

  • 第9题:

    塔升温困难的原因及处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塔升温困难的原因:
    ①塔底液面满或空
    ②重沸器堵塞或传热系数下降
    ③重沸器热源不足
    ④塔进水
    处理方法:
    ①调节进出流量做好物料平衡
    ②停工处理重沸器
    ③调节重沸器热源量联系调度协调
    ④加强回流罐脱水,联系调度降低进料中含水,必要的塔底切水

  • 第10题:

    塔壁裂纹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局部变形过量
    2.超压运行
    3.切料缺陷
    4.应力腐蚀
    5.焊接内应力过大
    6.处理方法:打磨、补焊

  • 第11题:

    分馏塔冲塔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 塔内气速过高时,大股汽流通过塔板,冲开液层使气液两相没有接触就一同从塔顶馏出。
    原因:
    1.淹塔处理不及时,
    2.塔盘被堵,使回流无法下流,
    3.塔底液面下降大,使油浆泵抽空没有回硫液,
    4.塔底温度过高,
    处理:
    1.降低塔底液面,以减少汽相负荷,并保证塔底的正常液面,
    2.降低塔底液面,保证适当的回流量,
    3.尽快建立回流。

  • 第12题:

    问答题
    电阻制动装置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 (l)励磁电流过大(超过900A.时,为励磁电流传感器故障。将控制箱的故障开关GK置于“故障”位,使用一级电阻制动。
    (2)制动电流不恒流。随着机车速度的提高,制动电流增至700A以上,或者在机车高速时使用电阻制动,制动电流猛升至700A以上,为无制动电流反馈信号,可将故障开关GK置于“故障”位,使用一级电阻制动。
    (3)一、二级电阻制动转换点不准或不能进行转换时,为速度传感器故障。可将控制箱的二级切除开关扳至“二级切除”位,只使用一级电阻制动。此时只是不能进行二级电阻制动。当使用一级电阻制动时,控制箱能起到控制作用。
    (4)柴油机转速较高,机车速度在37~40km/h时,个别制动电流表(牵引工况的电动机电流表)显示无规则波动,为轮对滑行,应及时撒砂或降低柴油机转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气刀条痕的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气刀条痕是由于气刀喷嘴有局部损伤或局部堵塞,板形不好等原因造成;处理方法是:喷嘴有损伤时用油石打磨缺口,缺口太大时更换喷嘴,局部堵塞用铜制刮刀将缝隙中的锌块刮出,当板形不好时则调整锌锅张力和气刀距离;

  • 第14题:

    全自动工业洗衣机的常见故障中排水慢的原因及排除方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1)排水管堵塞。应进行清理,排除堵塞物;
    (2)排水阀故障。应检查、修理或更换;
    (3)气动压力低,排水阀没有全部打开。
    应检查气动系统压力状况。

  • 第15题:

    什么叫“冷槽”?冷槽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 在正常生产中,由于某种原因使电解温度明显低于正常温度的电解槽,叫“冷槽”。
    冷槽产生的原因,常见的有:
    (1)系列供电不足,电流明显下降;
    (2)槽电压保持过低(极距过低);
    (3)添加剂加入过多,初晶温度偏低;
    (4)铝水平过高,散热过大。
    (5)槽子保温料太少,表面散热大。
    冷槽的处理:
    (1)加强保温,增加阳极和炉面上保温料;
    (2)适当降低铝水平,减少炉底散热;
    (3)适当提高槽电压,增加槽子热量收入;
    (4)调高分子比,电解质低时及时并调入温度高的电解质,提高槽温和热稳定性;
    (5)沉淀多时,还要及时清理底部沉淀,防止生产炉底结壳,同时避免炉底发热;
    (6)调整加工方法,延长下料间隔时间,减少热量损失,利于槽内沉淀和结壳熔化;
    (7)在供电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阳极效应来提高槽温,增加槽子热量收入;
    (8)但冷槽处理要适度,不可处理过头,防止冷槽转成热槽;
    (9)调整供电制度,保持电流平稳,或调整与供电制度不相适应的技术参数。

  • 第16题:

    试述吸收塔液位异常的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 吸收塔液位异常指液位过高、过低或波动过大。
    造成吸收塔液位异常的原因有:
    (1)吸收塔液位计不准。
    (2)浆液循环管道泄漏。
    (3)各种冲洗阀关闭不严。
    (4)吸收塔泄漏。
    (5)吸收塔液位控制模块故障。
    相应的处理方法是:
    (1)冲洗或检查校正液位计。
    (2)检查修补循环管道。
    (3)检查更换阀门。
    (4)检查吸收塔及底部排污阀。
    (5)更换模块。

  • 第17题:

    并联电容器常见故障及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并联电容器常见故障、产生原因以及处理措施表述如下:
    (1)漏油。产生原因有:①搬运方法不对;②接线不慎;③阳光爆晒;④锈蚀;⑤制造不良。相应的措施有:①按正确方法搬运,严禁提拿瓷套。②改进接线结构,消除硬接线机械应力,接线拧螺帽时用力应适当。③发送运行条件,户外宜搭凉棚,通风降温,以防止暴晒。④外壳涂脱落者,应及时涂漆,以防止锈蚀。⑤箱体渗油时可用铅锡补焊或用环氧树脂涂补,补焊时应防止油箱过热,漏油时应停止使用。
    (2)外壳异形膨胀。产生原因有:①电容器内部产生局部放电,绝缘介质分解析出气体,导致箱内部压力增高。②电容器的部分元件击穿或极对壳放电,箱体内因有分解气体使其压力增高。相应的处理方法是对外壳出现异形膨胀的电容器应加强监视或更换。
    (3)爆炸。原因有两种:①合闸涌流及合闸过电压;②重燃过电压。相应的处理方法有:①加装放电线圈或放电电阻等消除残余电荷,以降低合闸过电压;②发音断路器开断性能减小重燃几率;③实现断路器靠近电压过零点合闸以减小或消除合闸涌流;④完善保护、加强监视。
    (4)温升高。原因如下:①环境温度过高,电容器布置太密。②高次谐波电流导致电容器过载,造成温升过高。③频繁切、合电容器,使电容器多次受到过电压及涌流的作用。造成温升过高。④电容器中的绝缘介质老化,使tgδ值不断增加,导致温度升高。⑤三相电容器不平衡,使个别相电压增高,导致温升增高。
    相应的处理措施有:①发送通风降温条件,合理布置。②串联电搞器,限制高次谐波电流和涌流。③采用不重燃的断路器,限制切电容器过电压。④加强监视,认真测量每台电容器的,tgδ,tgδ值过大者应更换。⑤监视三相电容量,其允许偏差不应超过5%。⑥确认电容器本身有问题,应更换。

  • 第18题:

    简述电动机常见故障的产生原因及排除方法。


    正确答案: 电动机常见故障的产生原因及排除方法:
    ⑴整个电动机均匀发热,一是由于电动机工作在低压下,二是由于经常超载运行而产生发热现象。解决的方法为:当电压低于额定电压的10%时,应停止工作,另外要禁止超载运行。
    ⑵电动机在运转中声音不正常,其原因为:定子相位错移、定子铁心未压紧、滚动轴承磨损等。应先检查接线系统、定子铁心是否有问题,有问题重压或重选定子铁心。其次检查滚动轴承的磨损情况,磨损严重时要更换。
    ⑶电动机在工作时振动,其原因电动机轴与减速机轴不同心、转子变形、轴承损坏或磨损等,排除方法为找到电动机轴与减速机轴的同心位置,检查并更换损坏的轴承,检修变形的转子。
    ⑷电刷冒火花或滑环被烧焦,其原因是电刷研磨不好、电刷在刷握中太紧、电刷及滑环脏污、电刷压力不足、滑环不平、电刷跳动。排除方法为磨合电刷、调整松紧程度、清洗电刷及滑环、调整电刷的压力、磨光不平的滑环。
    ⑸电动接承受负荷后转速变慢。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转子端部连接处发生短路,检查转子电路并排除短路故障。

  • 第19题:

    分析脱丁烷塔塔压偏高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 原因:
    1.塔顶温度高
    2.塔顶轻组份多
    3.塔釜加热量大
    处理方法:
    1.加大冷却水量或联系调度调水温
    2.适当由PIC-447放火炬
    3.调整加热蒸汽量

  • 第20题:

    引起塔超压得原因及处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引起塔超压得原因:
    ①塔底提问过猛炒文引起超压
    ②塔底温控失灵,控制阀全开
    ③塔顶回流控制阀失灵
    ④压力控制阀失灵,热旁路全开
    ⑤冷却后温度高
    ⑥原料中有大量的轻组分
    处理方法:
    ①调节塔顶回流降低塔底温度
    ②改手动控制底温维持正常操作,检查修理仪表
    ③改副线维持正常操作检查修理仪表,放压或降低底温防止超压
    ④改手动或副线控制,放压后正常后核对仪表,调价好热旁路
    ⑤检查处理排除故障恢复正常操作
    ⑥联系催化减少进料中轻组分

  • 第21题:

    影响塔底温度的原因及处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影响塔底温度的原因:
    ①压力波动引起温度变化
    ②顶回流波动引起塔底温度的变化
    ③塔底温度不稳引起塔底温度的变化
    ④塔底液面过高引起塔底温度的升高
    ⑤塔底温控失灵引起底温不稳
    ⑥底温在手动时进料,回流量的变化引起底温变化
    ⑦塔底液面过高引起底温提不起来
    处理方法:
    ①调节塔压
    ②调节塔顶回流
    ③调节塔底温度
    ④调节塔底采出量,维持液面正常
    ⑤降低塔底液面或降低进料量使塔底液面正常
    ⑥改手动或副线操作和对仪表
    ⑦调节底温使其平稳:平稳进料量和回流量

  • 第22题:

    电子压力计常见故障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 井下测量中途停点,回放数据发现测点少,时间表未执行完原因:
    (1)中途电池耗尽,电压低。处理方法:可测量电池电压,以决定是否更换电池。
    (2)电池松动,或接触不良。处理方法:可重新装配电池组件,然后进行零压对接检查,正常即可继续上井。

  • 第23题:

    问答题
    并联电容器常见故障及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并联电容器常见故障、产生原因以及处理措施表述如下:
    (1)漏油。产生原因有:①搬运方法不对;②接线不慎;③阳光爆晒;④锈蚀;⑤制造不良。相应的措施有:①按正确方法搬运,严禁提拿瓷套。②改进接线结构,消除硬接线机械应力,接线拧螺帽时用力应适当。③发送运行条件,户外宜搭凉棚,通风降温,以防止暴晒。④外壳涂脱落者,应及时涂漆,以防止锈蚀。⑤箱体渗油时可用铅锡补焊或用环氧树脂涂补,补焊时应防止油箱过热,漏油时应停止使用。
    (2)外壳异形膨胀。产生原因有:①电容器内部产生局部放电,绝缘介质分解析出气体,导致箱内部压力增高。②电容器的部分元件击穿或极对壳放电,箱体内因有分解气体使其压力增高。相应的处理方法是对外壳出现异形膨胀的电容器应加强监视或更换。
    (3)爆炸。原因有两种:①合闸涌流及合闸过电压;②重燃过电压。相应的处理方法有:①加装放电线圈或放电电阻等消除残余电荷,以降低合闸过电压;②发音断路器开断性能减小重燃几率;③实现断路器靠近电压过零点合闸以减小或消除合闸涌流;④完善保护、加强监视。
    (4)温升高。原因如下:①环境温度过高,电容器布置太密。②高次谐波电流导致电容器过载,造成温升过高。③频繁切、合电容器,使电容器多次受到过电压及涌流的作用。造成温升过高。④电容器中的绝缘介质老化,使tgδ值不断增加,导致温度升高。⑤三相电容器不平衡,使个别相电压增高,导致温升增高。
    相应的处理措施有:①发送通风降温条件,合理布置。②串联电搞器,限制高次谐波电流和涌流。③采用不重燃的断路器,限制切电容器过电压。④加强监视,认真测量每台电容器的,tgδ,tgδ值过大者应更换。⑤监视三相电容量,其允许偏差不应超过5%。⑥确认电容器本身有问题,应更换。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