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渗碳后,表面又脱碳,这是因为()。A、渗碳温度过高B、炉内气氛不当和工件在炉内降温时间过长”相关问题
  • 第1题:

    铁水过热温度过高,或高温保留时间过长,使组织中出现()。

    A、晶间石墨和自由渗碳体

    B、晶间石墨

    C、自由渗碳体

    D、二次渗碳体


    参考答案:A

  • 第2题:

    影响脱碳的主要因素是( )、炉内气氛、( )和加热时间。


    正确答案:钢的成分、加热程度

  • 第3题:

    井式炉滴注式气体渗碳升温排气阶段的作用是要使炉温迅速恢复到规定的渗碳温度。同时,要尽快排除进入炉内的空气,其目的是()。

    • A、防止零件产生氧化
    • B、防止产生炭黑
    • C、防止空气高温下发生爆炸
    • D、控制渗碳层深度

    正确答案:A

  • 第4题:

    ()是煅烧炉罐体溶洞产生的主要原因。

    • A、渣蚀
    • B、渗碳
    • C、结焦
    • D、局部温度过高

    正确答案:D

  • 第5题:

    ()是大量渗碳部位,炉缸渗碳只是少部分.


    正确答案:滴落带

  • 第6题:

    生铁渗碳过程分液态渗碳和炉缸内渗碳。


    正确答案:错误

  • 第7题:

    产生麻面缺陷的原因有()

    • A、张减机高压水除鳞喷嘴坏、方向偏离、堵塞或压力不足
    • B、管子在再加热炉加热时间过长或温度过高
    • C、再加热炉炉内辊道粘钢

    正确答案:A,B,C

  • 第8题:

    导致渗碳件渗碳层深度不足的原因可能是()。

    • A、炉温偏高
    • B、工件表面有氧化皮或积炭
    • C、渗碳剂的通入量偏高
    • D、炉压过高

    正确答案:B

  • 第9题:

    计算题:T12钢在具有保护气氛的箱式炉中加热至780℃,保持一段时间后缓冷到室温,试分别计算出基体组织中珠光体和渗碳体的含量是多少?(三次渗碳体量可以忽略不计)


    正确答案: 根据Fe-Fe3C、平衡相图中过共析钢部分的形状特征可知:基体组织中包含珠光体和渗碳体两个相,应用杠杆定律进行计算,其中珠光体含量应为:
    珠光体的含量=(6。69-1.2)∕(6。69-0.77)%=93%
    三次渗碳体量=1-0.93%=7%
    T12钢自两相区缓冷到室温后基体组织中的珠光体含量为93%;三次渗碳体含量占7%。

  • 第10题:

    工件表面产生了氧化脱碳缺陷,可以通过在可控气氛加热炉中重新加热消除。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1题:

    淬火后工件表面局部脱碳是因为淬火温度过高,时间过长造成的。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2题:

    渗碳工件入炉后,将炉盖盖紧,不得有漏气现象。为防气体渗碳炉爆炸事故,通常在炉温未升到()前,不应向炉罐内滴入渗碳剂。

    • A、300~350℃
    • B、400~450℃
    • C、500~550℃
    • D、600~650℃

    正确答案:D

  • 第13题:

    未燃煤粉在炉内的去向是还原、渗碳和随煤气逸出。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 第14题:

    是煅烧炉罐体溶洞产生的主要原因。

    A.渣蚀

    B.渗碳

    C.结焦

    D.局部温度过高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由于()等原因会产生过烧。

    • A、炉内气氛氧化性太强
    • B、钢在高温中停留时间过长
    • C、加热温度过高
    • D、炉膛压力过低
    • E、不完全燃烧

    正确答案:A,B,C

  • 第16题:

    未燃煤粉在炉内的去向是还原,渗碳和随煤气逸出。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7题:

    脱碳层深度取决于什么因素?()

    • A、炉内气氛
    • B、钢坯厚度
    • C、炉内温度
    • D、高温下保温时间

    正确答案:A,C,D

  • 第18题:

    钢加热时产生脱碳的原因是()。

    • A、加热快、时间长
    • B、含碳量高
    • C、水、氧气过多
    • D、加热温度高、时间长、炉内氧化气氛强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生铁渗碳过程分液态铁渗碳和炉缸内渗碳。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0题:

    造成渗碳层出现网状碳化物缺陷的可能原因是工件()。

    • A、表面碳浓度过低
    • B、表面碳浓度过高
    • C、渗碳层出炉后冷速太快
    • D、滴注式渗碳,滴量过小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箱式电炉在加热过程中翻活的主要目的是()。

    • A、使炉内工件温度均匀一致,得到均匀淬火组织
    • B、炉内产品加热时间过长,防止产吕沾到炉板上
    • C、炉内装产品过多,使炉内气氛含氧量不足
    • D、为防止每一罗产品占连,淬火时操作方便

    正确答案:A

  • 第22题:

    简述20CrMnTi钢在RJJ-60-9炉中用丙酮加甲醇进行滴注式可控气氛渗碳的工艺。


    正确答案:工件入炉、排气后通入大量甲醇,炉温达到870℃时,加丙酮(40~50滴/分),以迅速降低CO2量。炉温达到渗碳温度后30~60min,接通CO2量红外仪开始强渗阶段。这时增加丙酮量减少甲醇量,使CO2控制在0.35%,碳势为0.9%左右,经1~2h后降温,炉温到880℃后,CO2量逐增到0.60%,保持该值到出炉。

  • 第23题:

    加热温度愈高,时间愈长,炉内氧化性气氛()。


    正确答案: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