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造成异交作物和常异交作物品种混杂退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生物学混杂B、机械混杂C、基因突变D、选择不当

题目

造成异交作物和常异交作物品种混杂退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生物学混杂
  • B、机械混杂
  • C、基因突变
  • D、选择不当

相似考题
更多“造成异交作物和常异交作物品种混杂退化的最主要原因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作物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有哪些?


    正确答案: 作物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有:
    (1)机械混杂;
    (2)生物学混杂;
    (3)不良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
    (4)选择作用;
    (5)遗传基因的继续分离和基因突变。

  • 第2题:

    简述作物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及其防止途径。


    正确答案: 退化原因:
    1.机械混杂(非生物学混杂),分为品种间混杂和种间混杂。
    2.生物学混杂
    3.品种本身遗传特性发生累积性变化和自然突变
    4.不正确选择的影响
    防止途径: 
    (一)建立严格的种子繁育规则,防止人为的机械混杂
    (二)采用有效的隔离措施严防生物学混杂 
    (三)及时去杂、去劣和正确地选择 
    (四)生产原种,用原种定期更新已使用多年的种子

  • 第3题:

    生物学混杂是()作物混杂退化的主要原因。

    • A、自花授粉
    • B、异花授粉
    • C、常异花授粉
    • D、无性繁殖

    正确答案:C

  • 第4题:

    大豆是自花授粉作物,自然异交率最多不超过()。

    • A、1%
    • B、2%
    • C、2、5%
    • D、3%

    正确答案:A

  • 第5题:

    良种繁育时引起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很多,其中()是引起自花授粉作物品种退化的主要原因;()是引起异花授粉作物品种退化的主要原因;()是引起无性繁殖园艺作物品种退化的主要原因。


    正确答案:机械混杂;生物学混杂;病毒感染

  • 第6题:

    一般异花授粉作物的品种比自花授粉作物的品种更容易混杂退化。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名词解释题
    异交作物

    正确答案: 通过不同植株花朵的花粉进行传粉而繁殖后代的植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填空题
    自花授粉的自然异交率为(),常异花授粉的自然异交率为(),异花授粉的自然异交率为()。

    正确答案: <4%,4%—50%,50%—100%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作物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及其防止途径。

    正确答案: 退化原因:
    1.机械混杂(非生物学混杂),分为品种间混杂和种间混杂。
    2.生物学混杂
    3.品种本身遗传特性发生累积性变化和自然突变
    4.不正确选择的影响
    防止途径: 
    (一)建立严格的种子繁育规则,防止人为的机械混杂
    (二)采用有效的隔离措施严防生物学混杂 
    (三)及时去杂、去劣和正确地选择 
    (四)生产原种,用原种定期更新已使用多年的种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一般将自然异交率()的为自花授粉作物;自然异交率()%的为常异花授粉作物;自然异交率()%的为异花授粉作物。

    正确答案: 小于等于4%,5-50,大于等于50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良种繁育时引起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很多,其中()是引起自花授粉作物品种退化的主要原因;()是引起异花授粉作物品种退化的主要原因;()是引起无性繁殖园艺作物品种退化的主要原因。

    正确答案: 机械混杂,生物学混杂,病毒感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从作物育种的角度,简述自交和异交的遗传效应。

    正确答案: 自交的遗传效应有三个方面:
    ①保纯合基因型使持不变;
    ②使杂合基因型的后代发生性状分离;
    ③引起异花授粉作物后代生活力衰退。
    异交的遗传效应:
    ①异交形成杂合基因型;
    ②增强后代的生活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异花花授粉作物天然异交率一般大于()。


    正确答案:50%

  • 第14题:

    棉花的天然异交率一般可达(),高的可达50%以上,天然异交率的高低常因品种、地点、年份及传粉媒介多少而异。


    正确答案:40%

  • 第15题:

    生物学混杂是()作物混杂退化的主要原因。

    • A、异花授粉
    • B、自花授粉
    • C、常异花授粉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试述作物品种混杂退化原因及防杂保纯措施。


    正确答案: 1、作物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根据田间的特征特性及产量比较结果,入选株穗行,并自交单株选择自交,同时与测验种测交,对应编号自交种子株(穗)行比较圃测交种产量比较混系种子原种繁殖。①机械混杂;②生物学混杂;③遗传变化和自然突变;④栽培技术不良和选择不当;⑤遗传漂移;⑥病毒感染。
    2、品种防杂保纯措施:①严格种子繁育规则,防止机械混杂;②严格隔离,防止生物学混杂;③去杂去劣,正确选择;④选用或创造适合种性的生育条件;⑤用优质种苗定期更新生产用种。

  • 第17题:

    园艺作物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止其退化?


    正确答案: (1).混杂退化的原因①机械混杂②生物学混杂③不重视选择,缺乏选择制度而造成的退化④留种株数过少而造成的退化⑤自然条件、栽培条件不适当而造成的退化。(2).防止退化的原因①防止机械混杂②防止生物学混③重视选择,健全选择制度④留种株数超过100株防治退化⑤创造最适合的自然条件、栽培条件防治退化。

  • 第18题:

    农业上是用自然条件下异花授粉的比例(即异交率)作为划分标准,自然异交率小于1%为典型的自花授粉作物,大干50%为典型的异花授粉作物,在5%-50%之间为()物。


    正确答案:常异花授粉作

  • 第19题:

    填空题
    异花花授粉作物天然异交率一般大于()。

    正确答案: 50%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设计遗传学实验,测定一种作物(棉花、水稻或玉米)的天然异交率,写出实验步骤。

    正确答案: (1)选择受一对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作为遗传测定的标记性状。如棉花的绿苗对芽黄苗;
    (2)用具有隐性性状的品种作母本,具有显性相对性状的纯合基因型品种作为父本;
    (3)将父本和母本等距、等量的隔行相间种植,任其自由的传粉、结实;
    (4)将母本种子后代进行性状测定,计算显性性状的个体比例,就是天然异交率;
    (5)自然异交率(%)=F1中显性性状个体数/F1总个体数×100×2。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判断题
    一般自花授粉作物的品种比异花授粉作物的品种更容易混杂退化。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不易混杂退化。

  • 第22题:

    问答题
    试述作物品种混杂退化原因及防杂保纯措施。

    正确答案: 作物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
    ①机械混杂;
    ②生物学混杂;
    ③遗传变化和自然突变;
    ④栽培技术不良和选择不当;
    ⑤遗传漂移;
    ⑥病毒感染
    品种防杂保纯措施:
    ①严格种子繁育规则,防止机械混杂;
    ②严格隔离,防止生物学混杂;
    ③去杂去劣,正确选择;
    ④选用或创造适合种性的生育条件;
    ⑤用优质种苗定期更新生产用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名词解释题
    常异交作物

    正确答案: 一种植物同时依靠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两种方式繁殖后代。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