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滴定至终点附近时,某溶液pH值从5.6变化到9.0,能引起下列(”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配位滴定中,以铬黑T为指示剂,溶液pH值必须维持8~11,直接滴定到终点时溶液由( )色变成( )色。


    正确答案:酒红;蓝

  • 第2题:

    在络合滴定过程中,理论终点附近的PM值变化越大,滴定突跃就越明显,也就越容易准确地指示终点。


    正确答案:正确

  • 第3题:

    强碱滴定弱酸,理论终点时的溶液pH值与弱酸电离常数的关系是()。

    • A、电离常数越小,pH值越低
    • B、电离常数越小,pH值越高
    • C、不论弱酸的电离常数多大,pH值一定

    正确答案:B

  • 第4题:

    用0.01mol/LHNO3滴定0.01mol/LNaOH溶液时,滴定终点的PH值为7。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容量分析中,“滴定突跃”是指()。

    • A、指示剂变色范围
    • B、化学计量点
    • C、等当点前后滴定液体积变化范围
    • D、滴定终点
    • E、化学计量点附近突变的pH值范围

    正确答案:E

  • 第6题:

    硬度的测定,在PH为()缓冲溶液中,用铬黑T等作指示剂,以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纯蓝色为终点。

    • A、8.0±0.1
    • B、9.0±0.1
    • C、10±0.1

    正确答案:C

  • 第7题:

    在用燃灯油法测定硫含量时,由于滴定时溶液pH值范围从11变化到1,所以指示剂可以用甲基橙、甲酚红或酚酞。


    正确答案:错误

  • 第8题:

    在电位滴定中根据()来判断终点。

    • A、指示剂颜色变化的突跃
    • B、电极电位变化的突跃
    • C、溶液pH值的变化
    • D、加入滴定剂的体积

    正确答案:B

  • 第9题:

    黄酒氨基酸态氮的测定中,下面操作错误的是()。

    • A、准确吸取10.00mL样品
    • B、用NaOH滴定至PH8.2为终点
    • C、加入中性甲醛溶液10mL
    • D、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PH10为终点

    正确答案:D

  • 第10题:

    在酸碱滴定中,"滴定突跃"是指()

    • A、指示剂变色范围
    • B、化学计量点
    • C、等当点前后滴定液体积变化范围
    • D、滴定终点
    • E、化学计量点附近突变的pH值范围

    正确答案:E

  • 第11题:

    酸碱滴定中滴定终点时,溶液的PH值总是等于7。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2题:

    单选题
    在酸碱滴定中,"滴定突跃"是指()
    A

    指示剂变色范围

    B

    化学计量点

    C

    等当点前后滴定液体积变化范围

    D

    滴定终点

    E

    化学计量点附近突变的pH值范围


    正确答案: E
    解析: 在酸碱滴定中,随着被测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变化,溶液的pH值发生相应变化,在化学计量点附近,溶液的pH值发生急剧变化,这种在计量点附近突变的pH值范围称为滴定突跃。

  • 第13题:

    以铬黑T为指示剂,溶液PH值必须维持在5~7.直接滴定法滴定到终点时溶液由鲜红色变到纯兰色。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 第14题:

    容量分析中,“滴定突跃”是指()。

    • A、指示剂变色范围
    • B、化学计量点附近突变的pH值范围
    • C、等当点前后滴定液体积变化范围
    • D、滴定终点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滴定终点是滴定过程中()改变的点

    • A、指示剂颜色
    • B、pH值
    • C、浓度
    • D、溶液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用0.1000mol/LNaOH溶液滴定20.00ml0.1mol/LHAC溶液,滴定终点的pH值及选择指示剂为()。

    • A、pH=8.7,酚酞
    • B、pH=7.0,甲基橙
    • C、pH=9.7,酚酞
    • D、pH=6.2,甲基橙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滴定分析时,滴定至溶液中指示剂恰好变色时即为滴定终点。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8题:

    当滴定至酚酞指示剂由红色变为无色时,溶液pH值即为()。


    正确答案:8.3

  • 第19题:

    滴定至终点附近时,某溶液pH值从5.6变化到9.0,能引起下列()指示剂颜色变化。

    • A、甲基橙
    • B、百里酚酞
    • C、溴酚兰
    • D、石蕊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选择指示剂的依据是滴定到理论终点附近溶液pH发生突跃变化。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1题:

    用玻璃电极作指示电极,以0.2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电位滴定0.0200mol·L-1的苯甲酸溶液,从滴定曲线上求得终点时溶液的pH为8.22,二分之一终点时溶液的pH为4.18,试计算苯甲酸的离解常数。


    正确答案: 设HA为苯甲酸,其解离常数Ka=c(H3O+)c(A-)/c(HA)
    二分之一终点时,c(HA)=c(A-)/Ka=c(H3O+
    PKa=pH=4.18 Ka=6.6×10-5
    苯甲酸的离解常数Ka=6.6×10-5

  • 第22题:

    NaOH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理论终点时溶液的pH值()

    • A、=7
    • B、>7
    • C、<7

    正确答案:B

  • 第23题:

    电位滴定法是广泛使用的一种电分析方法。在下列方法中能够用来确定电位滴定终点的是()

    • A、 测量溶液电阻的变化
    • B、 测量电极电位的突跃变化
    • C、 选用合适的指示电极
    • D、 测定溶液pH值的突跃变化

    正确答案:B

  • 第24题:

    判断题
    酸碱滴定中滴定终点时,溶液的PH值总是等于7。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