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聚合末釜温度为什么不能太高?”相关问题
  • 第1题:

    聚合末釜温度为什么不能太高?


    参考答案:聚合末釜胶液从带压的聚合釜进入接近常压的胶液罐,因发生闪蒸使部分溶剂油和未反应丁二烯变为气体,由于闪蒸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因此末釜胶液温度不宜太高,以免造成胶罐超压,一般不应超过92℃。

  • 第2题:

    聚合釜出现爆聚倾向在DCS上通过观察()可以判断出来。

    • A、聚合釜压力突升
    • B、聚合釜搅拌器电流超高
    • C、原料进料量降低
    • D、聚合釜温度升高

    正确答案:B

  • 第3题:

    聚合温度越高,粘釜越严重。


    正确答案:正确

  • 第4题:

    聚合工序调节聚合转化率时,主要调节()的反应为主。

    • A、末釜
    • B、中间釜
    • C、首釜
    • D、末釜或中间釜

    正确答案:C

  • 第5题:

    酰氯接受釜温度太高可能原因及处理办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 可能原因:1.光气中混入其他杂气(主要为光气中有较高氯气,或一氧化碳中混入空气)。
    2.合成量太大。
    处理方法:1.迅速停车通知分析光气的含量和游离氯,查明杂气来源并迅速排除。
    2.检查流量是否真实,并及时调整减少合成量。

  • 第6题:

    分析聚合釜夹套温度升不上去的原因?


    正确答案: 1、蒸汽压力低
    2、蒸汽调节器节阀失灵
    3、混合三通堵塞

  • 第7题:

    聚合末釜胶液门尼粘度一定的情况下,末釜充油量增加,胶液粘度()。

    • A、升高
    • B、降低
    • C、不变化
    • D、不确定

    正确答案:B

  • 第8题:

    聚合首釜搅拌速度()末釜搅拌速度。

    • A、等于
    • B、高于
    • C、低于
    • D、等于或低于

    正确答案:B

  • 第9题:

    高低压脱丙烷塔聚合物增多的原因有()。

    • A、塔釜温度高
    • B、塔釜温度低
    • C、塔釜液面过低
    • D、塔釜液面过高

    正确答案:A,B,C,D

  • 第10题:

    为什么膜渗透压法测定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


    正确答案:相对分子质量太高时,毛细管液面高度差变小,测量准确性下降。如果在较高的浓度下测量,虽能增加高度差,但测量的点更加远离纵坐标,使外推值变得不可靠。相对分子质量太低时,小分子可能透过膜面扩散,导致测量误差。

  • 第11题:

    单选题
    气体回收是由()来确定的。
    A

    聚合釜的压力

    B

    聚合釜的温度

    C

    生产树脂的型号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为什么膜渗透压法测定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

    正确答案: 相对分子质量太高时,毛细管液面高度差变小,测量准确性下降。如果在较高的浓度下测量,虽能增加高度差,但测量的点更加远离纵坐标,使外推值变得不可靠。相对分子质量太低时,小分子可能透过膜面扩散,导致测量误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PB聚合投料前,为什么要求反应釜压力控制?


    正确答案:防止反应釜有料或带压,造成反应当中压力超高。

  • 第14题:

    造成聚合反应异常工艺事故的原因是()。

    • A、因冷却效果降低造成反应釜温度升高
    • B、终止剂加入量过高,造成末釜出口转化率过低
    • C、因引发剂、活化剂加入过多造成末釜出口转化率过高
    • D、因分子量调节剂加入量不足造成聚合釜门尼粘度过高

    正确答案:A,C,D

  • 第15题:

    聚合系统压力通常采用()进行控制。

    • A、进料量
    • B、反应温度
    • C、充油量
    • D、末釜压力控制系统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聚合末釜门尼控制指标()。


    正确答案:38~52

  • 第17题:

    脱丁烷塔塔釜可能聚合的原因()。

    • A、塔釜温度高
    • B、塔釜温度低
    • C、液位高
    • D、液位低

    正确答案:A,B,C,D

  • 第18题:

    聚合釜出现爆聚倾向在DCS不能判断出聚合釜爆聚()。

    • A、聚合釜压力突升
    • B、聚合釜搅拌器电流超高
    • C、原料进料量降低
    • D、聚合釜温度升高

    正确答案:A,C,D

  • 第19题:

    聚合首釜温度控制采用()调节手段。


    正确答案:串级分程

  • 第20题:

    聚合末釜温度是通过()进行控制的。

    • A、进料温度
    • B、控制中间釜温度
    • C、夹套冷却
    • D、釜顶充油或夹套冷却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双塔脱丙烷塔聚合物增多的原因不包括()。

    • A、塔釜温度高
    • B、塔釜温度低
    • C、塔釜液面过低
    • D、塔釜液面过高

    正确答案:B

  • 第22题:

    问答题
    酰氯接受釜温度太高可能原因及处理办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 可能原因:1.光气中混入其他杂气(主要为光气中有较高氯气,或一氧化碳中混入空气)。
    2.合成量太大。
    处理方法:1.迅速停车通知分析光气的含量和游离氯,查明杂气来源并迅速排除。
    2.检查流量是否真实,并及时调整减少合成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为什么蒸煮时速度不能太快、温度不宜太高?

    正确答案: 原料粉碎后首先是进行加水预煮,使原料中的淀粉吸水膨胀、糊化,这时原料中的大量直链淀粉(大分子成直链状,易溶于温水,常用原料中占淀粉含量的15-20%)和少量的支链淀粉(大分子有许多侧链,不易溶于水,通常占淀粉含量的80-85%)开始由颗粒状转变为溶液状,而大量的支链淀粉和少量的纤维素等物质才开始膨化,在这个时候如果我们采用快速、高温、高压进行蒸煮,虽然原料的组成中以淀粉为主要成分,但其中也还含有一定量的糖、蛋白质等,这些物质在受到快速地加热、加压时,容易产生焦化作用,形成对发酵、制曲有害的大量焦糖。同时,部分己糖(六碳糖)变为羟甲基糠醛,羟甲基糠醛和醪液中存在的各种氨基酸分子结合形成黑色素。含有果胶质的原料在这时产生甲醇量就大。醪中的可发酵蛋白质就会减少。焦糖、黑色素、甲醇不仅不能被酵母发酵所利用,而且还会阻碍它们的生长,影响原料的出酒率和产品的质量。
    根据资料介绍,含葡萄糖10%的溶液,在温度121℃,压力为1.0一1.1kg/cm2(表压)条件下,作用15分钟,可损失葡萄糖24%;同样温度、压力下,可使10%蔗糖溶液中的蔗糖损失12.32%,即是在常压下,温度为100℃作用30分钟,含葡萄糖10%溶液中的葡萄糖也会损失8.02%;10%蔗糖溶液中的蔗糖也要损失3.65%,由此可见,过高的温度对原料中糖分的损失是严重的。
    另外,在瞬时的加压、加温中,有部分没有拌匀的原料,由于受到快速加热作用,而在表面形成一些胶状体,使蒸煮后的醪液难以达到工艺要求的糊化率,并影响醪液的输送。
    由上可知,采用快速高温、高压蒸煮原料,不仅增加能源损耗,而且造成原料中有效成分的损失。有时还会因为猛烈的升温、升压,对设备、仪表、管道产生不利影响,利用率大大降低,甚至还会造成人身、设备事故。因此,为保证蒸煮后的醪液具有良好的质量和设备的安全运行,蒸煮原料时应缓慢地升温加压,保持适宜的温度和压力。使蒸煮后的醪液(糊化醪)具有外观光亮、呈淡黄色或棕褐色,并具有原料固有的香味,特别是玉米原料香气更为突出。不能有不透明的硬块、及呈白色、深褐色和有焦糊味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多选题
    脱丁烷塔塔釜可能聚合的原因()。
    A

    塔釜温度高

    B

    塔釜温度低

    C

    液位高

    D

    液位低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