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卡脖子”法控制原理是指通过改变换热器换热面积控制压力。
(1)塔顶冷凝器内液面的高低决定气相换热面积,从而控制塔顶压力一定;
(2)通过控制冷凝量,调节冷剂量来控制塔顶压力。
更多““卡脖子”法控制原理是什么?”相关问题
  • 第1题:

    聚合温度控制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聚合温度由一个串级分程回路控制:反应器温度是主参数、调温水上水温度是副参数、调温水上水温度与调温水系统冷水阀和热水阀组成一个分程控制回路。

  • 第2题:

    脱重塔顶压力控制为()。

    • A、串级调节
    • B、分程调节
    • C、卡脖子调节
    • D、串级分程调节

    正确答案:C

  • 第3题:

    回收各塔塔压控制采用()。

    • A、卡脖子法
    • B、循环水控制
    • C、分程控制
    • D、塔顶定时排放

    正确答案:A

  • 第4题:

    塔顶压力控制采用卡脖子法时,调节阀应选用()调节阀。

    • A、气开式
    • B、气关式
    • C、一般
    • D、电动式

    正确答案:B

  • 第5题:

    稳定塔顶压力控制方案有()。

    • A、热旁路
    • B、卡脖子
    • C、热旁路和卡脖子结合
    • D、调节冷却水流量

    正确答案:A,B,C,D

  • 第6题:

    温差控制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在精馏塔中,各层塔板上存在一定的浓度差,同时也存在着相应的温差,沿塔由下而上,轻组份苯等浓度不断增加,温度则逐渐下降,同时,各层塔盘上也存在着一定的浓度梯度,但自下而上,浓度的变化并不是等差的,其中必有一块塔板的变化特别大。在受到干扰时,相对应的温差变化量要大的那块板称为“灵敏板”。因此控制“灵敏板”的温度变化就能保证产品的质量,苯塔灵敏板为第20块塔板。
    苯塔的温差控制就是将灵敏板温度作为控制点,选择接近于塔顶的第五块板的温度作为参考点,从而这两点温差的变化就能反映出塔的组成变化,这个温差通过与侧线苯出料流量的串级控制及时调节苯的流量出料量,以起到提前调节的作用,来保证产品的质量。

  • 第7题:

    “卡脖子”控制法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卡脖子”控制法原理是:共沸塔顶排出汽相经冷凝器、调节阀进入回流罐。因调节阀直接设在出料管上,关闭调节阀,可使共沸蒸馏塔增压;调节阀全开,可使共沸蒸馏塔压力降低,作用非常迅速。这种调节压力的方法适于装置规模较小的情况。如果装置规模太大,调节阀选型困难。

  • 第8题:

    第二精馏塔塔顶压力控制采用()方式。

    • A、卡脖子
    • B、热旁通
    • C、冷却水
    • D、三通阀

    正确答案:A

  • 第9题:

    形态调查法的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用调查河槽形态与历史洪水位的手段,取得河槽某一过水断面在该洪水位下的过水面积、平均流速及洪水频率资料,据以推算桥涵处设计流量的方法。

  • 第10题:

    系统脱敏法的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让一个原可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在求助者面前重复暴露,同时求助者以全身放松予以对抗,从而使这一个刺激逐渐失去了引起焦虑的作用。

  • 第11题:

    问答题
    怠速控制的方法有几种?其控制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怠速控制的方法有节气门直动式和旁通空气式两种。
    节气门直动式怠速控制系统通过执行元件改变节气门的最小开度来控制怠速进气量;而旁通空气式怠速控制系统中,设有旁通节气门的怠速空气通道,由执行元件控制流经怠速空气通道的空气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本菲尔特法吸收二氧化碳的原理是什么?再生的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1)纯碳酸钾水溶液和二氧化碳的反应
    碳酸钾水溶液吸收CO2的过程为:气相中CO2扩散到溶液界面;CO2溶解于界面的溶液中;溶解的CO2在界面液层中与碳酸钾溶液发生化学反应;反应产物向液相主体扩散。据研究,在碳酸钾水溶液吸收CO2的过程中,化学反应速率最慢,起了控制作用。
    纯碳酸钾水溶液吸收CO2的化学反应式为:
    K2CO2+H2O+CO2=2KHCO3
    (2)碳酸钾溶液对原料气中其他组分的吸收
    含有机胺的碳酸钾溶液在吸收CO2的同时,也可除去原料气中的硫化氢、氰化氢,硫酸等酸性组分,吸收反应为:
    H2S+K2CO3=KHCO3+KHS
    HCN+K2CO3=KCN+KHCO3
    R-SH+K2CO3=RSH+KHCO3
    硫氧化碳,二硫化碳首先在热钾碱溶液中水解生成H2S,然后再被溶液吸收。
    COS+H2O=CO2+H2S
    CS2+H2O=COS+H2S
    (3)吸收溶液的再生
    碳酸钾溶液吸收CO2后,碳酸钾为碳酸氢钾,溶液PH值减小,活性下降,故需要将溶液再生,逐出CO2,使溶液恢复吸收能力,循环使用,再生反应为:
    2KHCO3=K2CO3+CO2+H2O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VSC)的控制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在大侧向加速度,大侧偏角的极限情况下工作,利用左,右两侧制动力之差产生的横摆力偶矩来防止出现难以控制的侧滑现象。

  • 第14题:

    DA-502塔顶压力控制为()。

    • A、简单控制
    • B、串级控制
    • C、卡脖子控制
    • D、比值控制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回收回流罐压力控制采用()。

    • A、卡脖子法
    • B、循环水控制
    • C、分程控制
    • D、塔顶排放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灵敏板”控制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在精馏塔中,各层塔板上存在一定的浓度差,同时也存在着相应的温差沿塔由下而上,轻组份的浓度不断增加,温度则逐渐下降,同时,各层塔盘上也存在着一定的浓度梯度,但自下而上,浓度的变化并不是等差的,其中必有一块塔板的变化特别大。在受到干扰时,相对应的温差变化量要大的那块板称为“灵敏板”,因此控制“灵敏板”的温度变化就能保证产品的质量。

  • 第17题:

    稳定塔顶的压力控制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是通过调节热旁通调节阀而使冷凝器管束的浸没面积改变,最终使冷凝器冷凝空间改变,改变气体的冷凝量,而达到改变塔压的目的。

  • 第18题:

    采用温差控制的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在精馏塔内,每层塔盘都进行着传质和传热,各层塔盘间均相互维持着浓 度梯度,并对应存在着温度,即温差;温度由上而下逐渐降低。塔板上轻组份浓度逐渐 增加,但是浓度的变化,并不是在塔内自上而下的等差变化。而是其中必有一块塔板上 的浓度变化特别大,此层塔盘称之为灵敏塔盘,灵敏塔盘上的浓度变化对产品的质量影 响最大。
    由于硝化级苯和甲苯的纯度要求很高,相邻芳烃的含量要小于0.1%,要求达到这一 纯度,塔顶的温度变化幅度应小于0.02℃,如用变通的温度控制无法满足这一要求, 因此苯、甲苯塔要采用温差控制。

  • 第19题:

    精馏塔“液相卡脖子”法控制塔压的原理是()。

    • A、改变了进入冷凝器的物料量
    • B、改变了冷凝器的有效换热面积
    • C、改变了冷却水流量
    • D、改变了冷物料流和热物料流的比例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预凝固脱气法(慢冷脱气法)的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原理:气体在金属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少。此法要额外消耗能量和时间,仅在重熔含气量较多的废料时使用。

  • 第21题:

    模仿法的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又称示范发,是向求助者呈现某种行为榜样,让其观察示范者如何行为以及他们的醒悟得到了什么样的后果,引起他从事相似行为的治疗方法。

  • 第22题:

    “S”型过秤法逃费的原理是什么?怎样发现和控制此类车逃费行为?


    正确答案: (1)原理是使一侧前轮的重量分解到车道路面上,减轻实际承载重量;
    (2)外勤发现走“S”型的车辆,告知司机称重的数据有误,要求其退回直行通过。收费员发现电脑界面车轴轮胎比实际车型减少,该车行“S”型可能较大,应要求该车退回重过。

  • 第23题:

    问答题
    盐析法的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在高浓度中性盐存在的情况下,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降低并沉淀析出的现象称为盐析。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