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试说出钒触媒的主要毒物及毒害的机理。

题目

试说出钒触媒的主要毒物及毒害的机理。


相似考题
更多“试说出钒触媒的主要毒物及毒害的机理。”相关问题
  • 第1题:

    合成塔操作压力过高对生产的影响是什么,正确的是()

    • A、引起脱碳和渗氨,使其结构疏松,缩短使用寿命
    • B、会增加毒物对触媒的毒害,并易造成触媒的破碎
    • C、容易引起设备和管道泄漏
    • D、增加高压机的打气量,减少动力消耗

    正确答案:A,B,C

  • 第2题:

    氨对人毒害作用的机理?


    正确答案: ⑴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增强;
    ⑵引起痉孪;
    ⑶通过三叉神经末梢的反射作用引起心脏停止和呼吸停止。

  • 第3题:

    钒触媒“饱和”操作要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①控制好转化一段进气浓度和温度,浓度要尽量低,温度要略高于正常控制温度;
    ②二段以后的进口温度要尽量控制高些,略高于触媒起燃温度;
    ③饱和时一段反应温度不超过620℃。待一段反应温度较为平稳后方可渐渐提高一段进气浓度,给后面各段新触媒饱和;
    ④待转化各段正常反应后,新触媒“饱和”操作结束,这时可将一段进气浓度渐渐提高至正常生产负荷;
    ⑤新触媒“饱和”操作时要协调各岗位操作,控制好前后各工序的工艺指标。

  • 第4题:

    二氧化硫在多孔钒触媒上的转化过程是由哪几个依次相连的阶段所构成的?


    正确答案: ①反应物SO2和O2分子从气相趋近于触媒颗粒的外表面上;
    ②反应物分子从触媒颗粒的外表面向触媒内部扩散到达其内表面上;
    ③反应物分子在内、外表面上进行反应;
    ④反应生成物SO3汇集向触媒颗粒的外表面扩散;
    ⑤反应生成物SO3从触媒颗粒的外表面扩散进气流中。

  • 第5题:

    生产中对钒触媒的要求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高活性、低燃起温度,在原料气中二氧化硫浓度较高的条件下,能得到较高的转化率。
    ②机械强度高。
    ③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抗活性衰退的能力。
    ④要有一定的自由空间率,能容许一定量的矿尘累积而其阻力不上涨太快。

  • 第6题:

    SO2转化为什么要使用钒触媒?


    正确答案:平衡转化率要求反应温度低,而反应速度要求反应温度高,钒触媒的主要作用是它能与反应物分子结合,形成过渡性的“表面中间化合物”,然后再分解得到生成物和触媒。反应物与触媒形成过渡性的“表面中间化合物”的反应,两者需要的活化能都比反应物直接反应成生成物的活化能小得多,这样触媒虽然参加了反应,却没有进入产品,实际上只是使反应沿着一条活化能小的途径进行。因而,在同样温度条件下,反应速度大大加快。钒触媒解决了平衡转化率和反应速度对温度要求的矛盾。使过程能实现工业生产。这就是为什么二氧化硫转化必须采用触媒的原因。

  • 第7题:

    说出药疹的发病机理。


    正确答案: (1)变态反应:IgE依赖型、细胞毒型、免疫复合物型、迟发型
    (2)毒性作用:长期用碘、溴等
    (3)光感作用:磺胺、四环素等入机体后经日光或紫外线照射变为抗原性物质引起。

  • 第8题:

    为什么在腈纶纤维阳离子染料染色时,需在染液中加入缓染剂?试说出常用缓染剂的种类及其缓染机理。


    正确答案: 因为腈纶纤维属准结晶结构(非晶体),结构疏松,玻璃化温度低,染料与纤维间离子键结合,结合速度快,且移染性差,为了改善匀染性,故在染液中加入了缓染剂。
    缓染剂有阴离子型和阳离子型两种。阳离子型缓染剂通过与染料的竞染,由于缓染剂结构较染料小,扩散速率快,降低染料上染速率,达到缓染目的,但会降低染料平衡上染百分率。阴离子型缓染剂,通过与阳离子染料结合形成染料胶束,降低染液中有效染料浓度,减缓染料上染达到匀染目的,随染色进行,染液中染料浓度下降,胶束中染料不断释放,使染料不断上染。

  • 第9题:

    试说出吸附塔各区分布情况及相应的功能?


    正确答案: 1区为溶剂和抽出液之间的区域。该区的功能是从孔中解吸强吸附的PX,进入该区顶部通常是纯解吸剂。因此1区是PX解吸区。
    2区为抽出液和进料之间的区域。该区的功能是从孔中解吸弱吸附的化合物:先是EB,然后是MX+OX。因此2区是EX/MX/OX解吸区,也是PX的提纯区。
    3区是进料和抽余液之间的区域。该区的功能是从液体中吸附PX到孔上。因此3区是PX吸附区。
    4区是抽余液和溶剂注入口之间的区域。该区功能是吸附弱吸附化合物EB、MX和OX。因此4区是EB/MX/OX吸附区,也称缓冲区,防止贫PX组分污染1区。

  • 第10题:

    触媒中钒的含量一般为()

    • A、1~5%
    • B、3~7%
    • C、6~10%
    • D、≥10%

    正确答案:C

  • 第11题:

    频域分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试说出几种频率项。


    正确答案:1)有那些频率分量、每条谱线大小、谱线间关系如何、谱线对应什么.
    2)旋转频率项、常数频率项、齿轮频率项、滚动轴承频率项等。

  • 第12题:

    问答题
    试说出视听传播理论对教育技术观念的3条主要贡献。

    正确答案: 1.它明确提出对学习过程的研究,从而修正了视听教学“物、感观、具体化”的研究取向。
    2.它明确界定了视听传播理论的理论基础是学习理论、传播论和早期的系统观念。
    3.把对学习者的首次纳入教育技术领域的范畴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氯化汞触媒属于剧毒物质应(),()。


    正确答案:专库贮存;专人保管

  • 第14题:

    转化器使用起燃温度低的钒触媒,带来的好处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起燃温度低,气体进入触媒层前预热的温度较低,缩短了开车升温的时间;
    ②起燃温度低,说明触媒在低温下仍有较好的活性,这样可以使反应的末尾阶段能在较低温度下进行,有利于提高后段反应的平衡转化率,从而可以提高实际的总转化率(又称最终转化率);
    ③起燃温度低,说明触媒活性好,可以提高触媒利用率(即触媒用量少,而酸产量高。

  • 第15题:

    钒触媒床层表面铺合金网或瓷球的主要作用是()和()。


    正确答案:改善气流分布;防止气流将催化剂吹翻

  • 第16题:

    在正常生产情况下,如果转化钒触媒因()而活性下降,则其活性无法恢复。


    正确答案:超温

  • 第17题:

    钒触媒中活性组分主要是()价钒。对于从转化器各段筛分出来的触媒,其内部五价钒含量通常比外表面的五价钒含量()。


    正确答案:五;高

  • 第18题:

    硫酸工业发展史上使用过的SO2转化催化剂有()、()、钒触媒等。


    正确答案:铂触媒;铁触媒

  • 第19题:

    什么是突触后抑制?试结合离子说解释其产生的机理?


    正确答案: 突触后抑制都由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IPSP而引起。
    当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时,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对某些离子通透性增加(Cl-、K+),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出现超极化现象,表现为抑制。
    这是一种负反馈抑制形式,它使神经元的活动能及时终止,促使同一中枢的许多神经元之间活动的协调。

  • 第20题:

    因为变换气中有大量的CO2,会对合成氨触媒产生毒害作用,因此要脱碳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1题:

    钒对催化剂的破坏机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钒在氧环境下生成V205。V205对催化剂的破坏表现在三个方面。
    (1)V205熔点低,在正常再生条件下熔融,破坏催化剂活性中心,使催化剂产生永久失活。
    (2)在水蒸气气氛下,钒首先氧化形成V205。然后,V205与水蒸气发生化学反应。
    由于在水蒸气存在下,V205的挥发性比它在干空气中增加10倍以上,气态的V205与水蒸气结合形成一种挥发性强酸VO(OH)3。其反应式为:
    V205+3H20=2VO(OH)3
    热力学上已证实了这种强酸的存在。钒酸侵入沸石晶体发生水解反应,使晶胞体积扩大。钒酸优先攻击沸石中的Si一O一A1键,即
    Al-(0-Si)4-+4H+=H4(SiO)4+A13+
    从而导致框架四面体氧化铝的失去和沸石晶体结构破坏。
    (3)钠与钒的协同作用。钠本身就能中和催化剂的酸性中心,使催化剂活性下降,还能与分子筛催化剂上的硅铝等结合生成易熔物,造成活性中心的永久损失。钠和钒对催化剂的破坏具有协同性,二者在催化剂表面易形成低熔点氧化共熔物,这些共熔物具有接受钠离子的能力,生成氧化钠。生成物不仅覆盖了催化剂表面,减少活性中心,而且“松动”了催化剂载体结构,降低了催化剂的热稳定性。

  • 第22题:

    催化裂化催化剂的毒物主要有()

    • A、铁
    • B、镍
    • C、铜
    • D、钒

    正确答案:A,B,C,D

  • 第23题:

    毒害品主要包括氰化物、剧毒农药等剧毒物品。()


    正确答案: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