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简述中国近海大风分布特征”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要描述中国近海水温分布特征和规律?


    正确答案: 中国近海水温的分布变化,与海区环境和气候有密切的关系。由于属太平洋的边缘海,大部分海区在大陆架上,水深较浅,故近海水温受亚洲大陆气候的影响较大,季节变化明显。外海受太平洋大洋水的影响较大:尤其是黑潮水的进入海区,沿岸受大陆江河径流流入的影响,使中国近海水温的分布和变化比大洋更为复杂,其特点是:水温的季节变化显著,冬季水温低,为-1℃~27℃,南北温差大,相差达28℃;夏季水温高,海区普遍增温,为24℃~29℃,个别海区达30℃,南北温差较小,仅相差5℃。温度等值线大致与海岸线(或等深线)平行,在大江河入海处,如长江、珠江口等形成明显的水舌。近海温度等值线密集、梯度大,外海等温线稀疏、梯度小。水温的年较差变化范围很大,也十分复杂,基本上是随着地理纬度的增高而增大,从西沙的6℃左右,增至辽东沿岸的28℃左右。

  • 第2题:

    简述正态分布的特征。


    正确答案:正态分布呈钟形且只有一个众数。正态分布关于其平均值对称,也就是说它是对称的。一个正态分布的特殊性由其平均数和标准差决定。正态分布曲线下方面积等于1,表明它包括了所有的调查结果。正态分布曲线下方在任意两个变量值之间的面积,等于在这一范围内随机抽取一个观察对象的概率。所有的正态分布在平均数正负标准差之间的面积相同。任何正太分布都可以转换为标准正态分布,标准正态分布的特点与正态分布相同,只是标准正态分布的平均值等于0,标准差等于1。

  • 第3题:

    简述中国近海海面高度的主要特征与成因


    正确答案: 中国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即青岛1952~1979年平均海面)作为全国大地高程的起算点.由计算得知,中国高程基准点在全球平均海面之上24.7cm.用不同独立方法均得出中国东部近海平均海面有南高北低的变化.所研究的南海部分西南高东北低,是由中国近海东北风比西南风Ekman输运强所造成的.吕宋岛西北的低谷则与该海区的气旋式流场有关.PS:由环流模式和大地水准测量两种独立的途径得到的中国沿岸平均海面高度分布十分一致,其拟合系数可达95%以上.因此结合这两种数据所给出的中国近海平均海面高度分布具有高的可信性.与以往结果比较表明本结果具有可信程度高、分辨率高的特点,可以用于海洋测量、重力场计算及卫星高度计海洋学研究.

  • 第4题:

    简述中国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


    正确答案: ①降水量有东南向西北减少
    ②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③降水变率大

  • 第5题:

    简述天然气依其分布特征在地壳中的产出类型及分布特征。


    正确答案: 依天然气分布特征可分为聚集型和分散型。
    (1)聚集型天然气
    ①气顶气:与石油共存于油气藏中呈游离气顶状态产出的天然气。
    ②气藏气:单独聚集的天然气。可分为干气气藏和湿气气藏。
    ③凝析气:当地下温度、压力超过临界条件后,由液态烃逆蒸发而形成的气体。开采出来后,由于地表压力、温度较低,按照逆凝结规律而逆凝结为轻质油即凝析油。
    (2)分散型天然气
    ①油内溶解气:溶解于石油中的天然气。
    ②水内溶解气:溶解于水中的天然气。
    ③煤层气:煤层中所含的吸附和游离状态的天然气
    ④固态气水合物:是在冰点附近的特殊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形成的固态结晶化合物。
    主要分布在冻土、极地和深海沉积物分布区。

  • 第6题:

    单选题
    北太平洋最大风速和浪高的海区在何处?()
    A

    阿留申群岛西部

    B

    日本海

    C

    菲律宾东部

    D

    中国近海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在渤海海峡,冬季西北大风和夏季东南大风均比邻近海域强,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狭管效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中国近海海面高度的主要特征与成因

    正确答案: 中国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即青岛1952~1979年平均海面)作为全国大地高程的起算点.由计算得知,中国高程基准点在全球平均海面之上24.7cm.用不同独立方法均得出中国东部近海平均海面有南高北低的变化.所研究的南海部分西南高东北低,是由中国近海东北风比西南风Ekman输运强所造成的.吕宋岛西北的低谷则与该海区的气旋式流场有关.PS:由环流模式和大地水准测量两种独立的途径得到的中国沿岸平均海面高度分布十分一致,其拟合系数可达95%以上.因此结合这两种数据所给出的中国近海平均海面高度分布具有高的可信性.与以往结果比较表明本结果具有可信程度高、分辨率高的特点,可以用于海洋测量、重力场计算及卫星高度计海洋学研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北太平洋最大风速和浪高的海区处在()
    A

    菲律宾东部

    B

    中国近海

    C

    日本海

    D

    阿留申群岛西部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试述中国近海海域水温的分布特征。

    正确答案: 水平分布:
    ①表面水温分布:渤海和黄海中北部年平均表面水温等温线呈纬向型,黄海南部和东海平均表面水温等温线呈东北-西南走向,南海年平均表面水温分布比较均匀,等温线大致呈纬向型。冬季,表面水温自北向南逐渐升高,温度的水平梯度很大,等温线的分布在黑潮区大致呈西南-东北走向,其它海区大体上与海岸和等深线平行。南海冬半年温度的水平梯度在粤东和粤西较大,走向与岸线平行。夏季,表面水温分布比较均匀,等温线分布比较稀疏,水平梯度小,其走向除黑潮主干区外基本呈纬向型。南海夏半年水平梯度小,呈纬向型。
    ②底层水温分布:温度有规律地自北向南递增,25°N以北等温线大致呈纬向分布,以南则与岸线平行。冬季,黄海中部以南底层等温线分布大体上和等深线一致。黄海冬季的底层水温分布和同月表面水温相似。夏季,渤海湾和大陆沿岸底层水温都比较高,等温线大致与岸线平行,且由岸向外逐渐减小。黄海中心有明显的冷水团存在。
    垂直分布:
    ①冬半年渤海、黄海的全部以及东海的大部分浅水海域由于偏北向季风的吹
    掠,混合可直达海底,在深水区也可达100米乃至更深,致使这一上混合层内水温的铅直向分布极为均匀,这种状态维持时间的长短因海区而异,一般是由北向南递减;南海水温均匀层冬季加深的现象在北部海区尚属明显,在南海中南部海域不明显。
    ②春、夏季水温铅直向分布的突出特点是季节性温跃层的形成和强盛。渤海、黄海、东海的陆架海域下层海水基本保持了冬季的低温特征,出现上均匀层、跃层和下均匀层三层结构;东海深水区在季节性温跃层(约50m)之下,水温随深度仍有较大的变化,在次表层水之下又出现第二跃层,直至深层水范围水温随深度的变化才趋于缓慢
    ③春、夏之交在黄海、东海某些海域还有逆温分布
    ④在南海的海盆深、底层水范围内,水温随深度的增加而略有回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中国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

    正确答案: ①降水量有东南向西北减少
    ②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③降水变率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中国近海大风分布特征

    正确答案: (1)风向:
    A.冬季盛行偏北风,西北–东北季风,风向稳定,风力强。渤海、黄海多西北风和北风,东海主要是偏北风和东北风,南海多东北风。
    B.春秋季为过渡时期,盛行风不稳定,风向较紊乱。
    C.夏季,盛行西南-东南季风,风力较弱,风向不如冬季风稳定。渤海、黄海及东海北部为东南季风,东海南部及南海为西南季风。
    (2)风速:
    年平均风力大于等于8级大风日数在东海沿岸最多,黄海、渤海沿岸次之,南海沿岸最少。台湾海峡大风较多。秋末和冬季我国近海风力较大,大风出现频率在一年中最高。春季是渤海黄海海区平均风力最大的季节,东海北部风力也较大,但次于冬季。夏季,近海盛行风的风力比冬季小得多,但是当热带气旋侵袭时风力很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试述我国近海雾区、雾季的分布特征。


    正确答案:我国近海雾区、雾季的分布特征为:南窄北宽,南少北多,南早北晚;并有三个相对的多雾区,分别在黄海东部、长江口至舟山群岛和琼洲海峡一带。

  • 第14题:

    简述民族的特征及分布。 


    正确答案: 民族的特点:1、共同语言;2、共同的地域 ;3、共同经济生活;4、共同的心理素质。 民族的分布区可分为形式分布区和机能分布区两种。
    形式分布区:对大多数民族来说,其民族形式分布区是一个集中的、相连成片的地域,即地域上的聚居,主体所占的面积大、人口多,占该人口较大比重。
    民族机能分布区:是指按民族的聚居地域而建立的行政管理区。
    分散居住在其他民族形式分布区的少数民族分布区面积有大有小,面积大的可以称为民族省,小的则可称为民族岛。
    民族机能分布区:是指按民族的聚居地域而建立的行政管理区。

  • 第15题:

    中国近海风浪分布特征为:()。

    • A、夏季风浪大,秋季风浪小
    • B、冬季风浪大,秋季风浪小
    • C、冬季风浪大,夏季风浪小
    • D、春季风浪大,夏季风浪小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简述中国近海资源状况。


    正确答案: 近海资源海洋资源分为3个大类:
    一海洋生物资源(渔业资源、药物资源、动物资源)
    二海底矿产资源(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
    三海洋动力资源(潮汐、波浪能资源海流能、温差和盐差能资源、海上风能资源)

  • 第17题:

    简述中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 最显著的特征:东南半壁人口高度密集,西北半壁人口分布极为稀疏;集中于沿海,越往内地人口越稀疏;人口的低地指向性即人口垂直方向上的不平衡性。

  • 第18题:

    问答题
    简述中国近海资源状况。

    正确答案: 近海资源海洋资源分为3个大类:
    一海洋生物资源(渔业资源、药物资源、动物资源)
    二海底矿产资源(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
    三海洋动力资源(潮汐、波浪能资源海流能、温差和盐差能资源、海上风能资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中国近海风浪分布特征为:()。
    A

    夏季风浪大,秋季风浪小

    B

    冬季风浪大,秋季风浪小

    C

    冬季风浪大,夏季风浪小

    D

    春季风浪大,夏季风浪小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中国含油气盆地的分布格局及油气聚集特征。

    正确答案: ①太平洋板块俯冲形成东部地区性的裂陷盆地
    油气聚集特征:断层、披盖背斜、滚动背斜、盐丘构造古潜山。
    ②印度板块碰撞形成西部地区的挤压盆地
    油气聚集特征:挤压背斜、逆冲断裂带。
    ③中部多旋回克拉通盆地
    油气聚集特征:圈闭类型:盆地边缘为陡背斜,西部有逆断层圈闭,中央为缓背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中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 最显著的特征:东南半壁人口高度密集,西北半壁人口分布极为稀疏;集中于沿海,越往内地人口越稀疏;人口的低地指向性即人口垂直方向上的不平衡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要描述中国近海水温分布特征和规律?

    正确答案: 中国近海水温的分布变化,与海区环境和气候有密切的关系。由于属太平洋的边缘海,大部分海区在大陆架上,水深较浅,故近海水温受亚洲大陆气候的影响较大,季节变化明显。外海受太平洋大洋水的影响较大:尤其是黑潮水的进入海区,沿岸受大陆江河径流流入的影响,使中国近海水温的分布和变化比大洋更为复杂,其特点是:水温的季节变化显著,冬季水温低,为-1℃~27℃,南北温差大,相差达28℃;夏季水温高,海区普遍增温,为24℃~29℃,个别海区达30℃,南北温差较小,仅相差5℃。温度等值线大致与海岸线(或等深线)平行,在大江河入海处,如长江、珠江口等形成明显的水舌。近海温度等值线密集、梯度大,外海等温线稀疏、梯度小。水温的年较差变化范围很大,也十分复杂,基本上是随着地理纬度的增高而增大,从西沙的6℃左右,增至辽东沿岸的28℃左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中国近海雾最多的地区是()
    A

    长江口附近海面

    B

    珠江口附近海面

    C

    闽江口附近海面

    D

    成山头附近海面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