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不同种类的光接口表示法是怎样的?”相关问题
  • 第1题:

    不同种类的光接口表示法是怎样的?


    正确答案: 用“-”“.”不同代码表示光接口的类型。例如:L-16.2
    i.第1个字母含义:I—局内通信;S—局间短距离通信;L—局间长距离通信;U—局间超长距离通信;VSR—距离不超过600m通信。
    B.第1个数字含义:1—STM-1,4—STM-4,16—STM-16,64—STM-64。
    C.第2个数字含义:
    ①或空白—工作波长1310nm,用G.652光纤;
    ②2—工作波长1550nm,用G.652光纤;
    ③3—工作波长1550nm,用G.653光纤;
    ④5—工作波长1550nm,用G.655光纤;

  • 第2题:

    古今零数和分数的表示法有什么不同?现代零位的称数法是怎样发展来的?


    正确答案: (1)零数的表示法:古今人对零数的概念不同。
    在上古汉语里,十被认为是整数,十以下被认为零数,因此“十”字一般不能直接和零数结合,中间往往要加一个介词。在殷墟卜辞中,这个介词是“有”和“又”字。“十月又一月。”在《诗经》里更为严格,“十”和零数的中间必须加上“有”字,全书没有例外:“肇十有二州,封十有二山。”如果有百数,“百”和“十”之间还要加上“有”子。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当然也有人沿用这种“有”字,但是口语中已经不用“有”了。
    (2)现代零位的发展:现代的零数另有一种说法叫做“零位”,例如;三百零六,一百零八等。这“零”的概念和上古的“有”字并没有历史的联系,它产生的较晚。零位的表示,首先是从数学上的演算开始的,因为演算时用筹式,碰到有零位的数字,就用笔写下来,容易引起误差,所以创造一种“0”号以代替零位。
    (3)分数的表示:关于上古和中古的分数,分母往往是:“两、三、十、百”为了与书面语的“三、十”区分开来,又往往写作“叄、什”。“大都不过叄国之一”。
    有时候也说成“几分之几,”这是今天的分数称谓的来源,“秦地天下三分之一。”
    “几分之几”如果加上名词,按古代说法是加在“分”字后面,“之”字前面,“九百四十分日之四百九十九。”

  • 第3题:

    说明L-16.1光接口所表示的含义?


    正确答案: 说明是长距离STM-16的1310nm波长光接口。

  • 第4题:

    SDH光接口按光纤距离、光板速率和使用波长分别以不同的代码表示。L—16.2就是某种光接口代码,其中L表示()、16表示()、2表示()。


    正确答案:长距;2.5G;1550nm

  • 第5题:

    按照应用场合的不同,可将光接口分为:()。

    • A、局内通信光接口
    • B、短距离局间通信光接口
    • C、长距离局间通信光接口
    • D、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D

  • 第6题:

    下列关于光接口特性描述正确的是()

    • A、“S-64.2”表示短距STM-64光接口使用G.652光纤,波长为1310nm
    • B、“S-64.2”表示短距STM-64光接口使用G.652光纤,波长为1550nm
    • C、“L-64.3”表示长距STM-64光接口使用G.652光纤,波长为1550nm
    • D、“I-1.1”表示局内STM-1光接口使用G.652光纤,波长为1310nm

    正确答案:B,D

  • 第7题: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ITU-T建议对不同类型的SDH光接口进行了规范,如L-4.1,其中L表示(),4表示(),1表示波长为1310nm。


    正确答案:局间长距离;速率STM-4

  • 第8题:

    BSC6900的接口板有哪几种类型()

    • A、E1电接口
    • B、STM-1光接口
    • C、IP电接口
    • D、IP光接口

    正确答案:A,B,C,D

  • 第9题:

    填空题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ITU-T建议对不同类型的SDH光接口进行了规范,如S-4.1,其中S表示短距离传输传输速率为(),4表示,1表示波长为()。

    正确答案: STM-4,1310nm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按照应用场合的不同,可将SDH光接口分为以下哪几类:()
    A

    超长距离局间通信光接口

    B

    长距离局间通信光接口

    C

    短距离局间通信光接口

    D

    局内通信光接口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SDH光接口有     、      和     三种。L--4、1表示     光接口,接口速率为     ,使用     光纤,工作波长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ITU-T建议对不同类型的SDH光接口进行了规范,如L-4.1,其中,L表示(),4表示STM_4,1表示波长为()的G.652光纤。

    正确答案: 局间长距离,1310nm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ITU-T建议对不同类型的SDH光接口进行了规范,如L-4.1,其中,L表示(),4表示STM_4,1表示波长为()的G.652光纤。


    正确答案:局间长距离;1310nm

  • 第14题: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ITU-T建议对不同类型的SDH光接口进行了规范,如L-4.1,其中L表示(),4代表(),1表示()。


    正确答案:局间长距离应用;信号速率等级为STM-4;工作波长为1310nm

  • 第15题:

    按照应用场合的不同,可将SDH光接口分为以下哪几类:()

    • A、超长距离局间通信光接口
    • B、长距离局间通信光接口
    • C、短距离局间通信光接口
    • D、局内通信光接口

    正确答案:B,C,D

  • 第16题:

    关于分光器描述正确的是()

    • A、分光器带有一个上行光接口,若干下行光接口
    • B、各个下行光接口出来的光信号强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 C、光信号从上行光接口转到下行光接口的时候,光信号强度/光功率将下降
    • D、光信号从下行光接口转到上行光接口的时候,光信号强度/光功率将下降

    正确答案:B,C,D

  • 第17题:

    S-16.3的光接口中的S表示(),16表示速率为STM-16,3表示工作波长在1550nm,用G.653光纤。L--16.1表示的光接口类型是长距离局间通信,信号级别为STM-16工作窗口为1310nm


    正确答案:局间短距离通信

  • 第18题:

    对于光接口板上未使用的光接口和尾纤上未使用的光接头通常采取怎样的维护手段,这样做有哪些益处?


    正确答案:答案要点:未使用的光接口和光接头要有光帽盖住,这样做是为了①防止激光器发送的不可见激光照射到人眼;②起到防尘的作用,避免沾染灰尘使光接口或者尾纤接头的损耗增加。

  • 第19题: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ITU-T建议对不同类型的SDH光接口进行了规范,如S-4.1,其中S表示短距离传输传输速率为(),4表示,1表示波长为()。


    正确答案:STM-4;1310nm

  • 第20题:

    简述自动光交换网络的接口种类。


    正确答案: ASON中的接口共有六类,即用户网络接口(UNI)、内部网络节点接口(LNNI)、外部网络节点接口(E-NNI)、连接控制接口(CCI)、网管接口(NMI)和物理接口(PI)。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自动光交换网络的接口种类。

    正确答案: ASON中的接口共有六类,即用户网络接口(UNI)、内部网络节点接口(LNNI)、外部网络节点接口(E-NNI)、连接控制接口(CCI)、网管接口(NMI)和物理接口(PI)。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ITU-T建议对不同类型的SDH光接口进行了规范,如L-4.1,其中L表示(),4代表(),1表示()。

    正确答案: 局间长距离应用,信号速率等级为STM-4,工作波长为1310nm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ITU-T建议对不同类型的SDH光接口进行了规范,如L-4.1,其中L表示(),4表示(),1表示波长为1310nm。

    正确答案: 局间长距离;速率STM-4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上古序数的表示法和现代有什么不同?“第”字是在什么时代怎样演变为表示序数的词头的?

    正确答案: (1)在上古时代,序数和基数是没有分别的,“三月不违仁”的“三月”(基数)和“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的“七月、九月”(序数)形式上是相同的。关于月份前不加“第”字,这种说法沿用到了今天,此外,我们还说“二等、三等、二楼、三楼”不说“第二等、第三等、第二楼、第三楼”等,这是保存了上古语法,这种以简单的数词作为序数的用途已经渐渐缩小了。
    (2)“第”的发展:
    ①“第”本作“弟”,是次第的意思,有了次第就有了顺序,有了顺序就有了高低。“子夏,门人之高第也。”“高第”就是排在前几名。“第一”最初的意义应该是排在一位,“第”字用为动词,是排位次的意思。“于是孝文帝乃及绛侯勃为右丞相,位次第一。”
    ②但是,“第”字在汉代已经作为序数的词头了,“作为周本纪第四。”在“第”字用为词头的初期,虽有“第一、第二”等,但是后面还不带名词,代名词是汉末以后的事。“公第一人,何下坐?”这是一次很重要的演变,因为有了名字在后头,序数的性质就更加确定了。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