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计算题:干熄炉的下料位为-9.5米,下料位以上有焦炭25吨,为了达到下一批焦炉出焦前做一次低料位来消除斜道浮焦现象的目的,排焦到-12米,下一批焦炉共出焦12炉,每炉设为13.5吨,出炉时间为8分钟/炉,焦炉检修时间为1.5小时,干熄炉平均的直径为6.6米,焦炭的密度为450kg/m3,请计算平均多少排焦量才能达到目的?

题目

计算题:干熄炉的下料位为-9.5米,下料位以上有焦炭25吨,为了达到下一批焦炉出焦前做一次低料位来消除斜道浮焦现象的目的,排焦到-12米,下一批焦炉共出焦12炉,每炉设为13.5吨,出炉时间为8分钟/炉,焦炉检修时间为1.5小时,干熄炉平均的直径为6.6米,焦炭的密度为450kg/m3,请计算平均多少排焦量才能达到目的?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原有的焦炭加上装入的焦炭=25+12×13.5=187t-9.5到-12米料位的焦炭=2.5×3.14×3.3×3.3×0.45=38.47t总时间:8×12/60+1.5=3.1h这段时间内的排焦量=(187+38.47)/3.1=72.7t/h。
更多“计算题:干熄炉的下料位为-9.5米,下料位以上有焦炭25吨,为了”相关问题
  • 第1题:

    计算题:某125t/h处理量的干熄焦系统,干熄炉预存室有效容积420m3,冷却室有效容积420m3,冷却室总容积480m3,请问干熄炉总共能容纳多少吨焦炭?


    正确答案: 干熄炉总有效容积=420+420=840m3干熄炉能容纳焦炭总量=840×0.5=420t

  • 第2题:

    干熄炉稳定运行条件之一是保持干熄炉料位的稳定,目前主要靠设置充分的( )来实现。


    正确答案:预存段

  • 第3题:

    计算题:某焦化厂一套干熄焦装置某月干熄焦炭4140孔,共产生蒸汽49297t,焦炉平均单孔产量为21.65t/孔,计算该干熄焦装置本月的产汽率是多少?


    正确答案: 该干熄焦装置本月的产汽率=49297t/(4140孔×21.65t/孔)=0.55

  • 第4题:

    底吹炉转到90度位时下料口中心线到炉底部距离()。


    正确答案:1740mm

  • 第5题:

    如何判断干熄炉料位已排到下料位?


    正确答案: 1)在未装焦时,排焦锅炉入口温度不升高。
    2)循环气体中氧气含量升高。
    3)在装焦且不排焦时,锅炉入口温度急剧上升。
    4)在排焦温度不高时,连续出现排红焦现象。
    5)冷却段上部温度和冷却段下部温度在不装焦时下降。
    6)打开炉盖观察,料位在下料位处。

  • 第6题:

    干熄炉斜道口有焦炭吹出来主要是循环风量过大或增加过快。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焦炭在干熄炉内的冷却时间仅取决于气流与焦炭的对流传热。


    正确答案:错误

  • 第8题:

    计算题:某干熄炉的强制校正料位为85吨,现在干熄炉在库量为80吨,推焦间隔为10分钟,检修前还有18炉,检修时间为1小时,每炉焦炭重量为21.5吨,问现在排焦量应设定到多少合适?


    正确答案: 排焦量T=[(t1+n×t)-t2]/h=[(80+18×21.5)-85]/4=95.5(t/h)。

  • 第9题:

    干熄炉出现下料位,预存段压力波动会( )。


    正确答案:增大

  • 第10题:

    采用焦炭烘炉时,焦炭是由下料系统加入炉内的。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1题:

    计算题:已知煤粉对焦炭的置换比为0.8,每小时下料批数7批,焦炭负荷为3.5,每小时若增加1t煤粉,则如何调整负荷。若减焦炭则减多少?若增加矿石则加多少?


    正确答案: (1)每批减焦炭量=1000÷7×0.8=114kg/批
    (2)每批增加矿石=114×3.5=400kg/批

  • 第12题:

    挤压机运行后的应检查项目包括()。

    • A、主齿轮箱润滑油油位
    • B、下料旋阀油箱油位,有无杂音
    • C、添加剂下料系统是否正常
    • D、机组异常声音

    正确答案:A,B,C,D

  • 第13题:

    影响干熄炉圆周方向焦炭温度分布不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影响干熄炉圆周方向焦炭温度分布不均的主要因素有:
    (1)干熄炉内焦炭颗粒大小的分布发生变化,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其一,料钟极端磨损,分散红焦的功能下降;其二,焦炉操作条件的改变会影响焦炭粒径的分布,如配煤比的改变、焦炉热工条件的改变及结焦时间的改变等;
    (2)干熄炉内焦炭下降速度的分布发生变化。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其一,调节棒的调节不够或头部磨损;其二,中央风帽严重变形或磨损;
    (3)干熄炉内冷却气体流速的分布发生变化。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焦炭颗粒分布以及焦炭下降速度分布发生变化。

  • 第14题:

    描述干熄炉斜道口焦炭浮起的现象。


    正确答案: (1)锅炉入口循环气体压力比正常生产时的压力低,约500~1000Pa。
    (2)循环风机转速不变的情况下,循环风量下降幅度较大。
    (3)排焦温度波动较大。
    (4)锅炉入口温度波动较大。
    (5)干熄炉预存段压力上升,预存段压力调节阀不能有效调节。
    (6)一次除尘器下部的水冷套管格式排灰阀被焦块堵塞,不能正常排灰。

  • 第15题:

    冷却段同一截面,四等分点检测到的焦炭温度,长期不一致,且某点温度长期偏高可能的原因是()。

    • A、回流烟气量过大
    • B、焦炭下料不均匀
    • C、循环烟气体在干熄炉内分布不均
    • D、负压区泄漏

    正确答案:B,C

  • 第16题:

    干熄炉在库量校验是(),高料位时装入停止,下限时排出停止。


    正确答案:85吨

  • 第17题:

    计算题:已知干熄炉的热量收入项(单位1000000Kj/h):红焦带入干熄炉的热量为110.958,循环气体带进干熄炉的热量为21.417,焦炭燃烧产生的热量为17.454,挥发份燃烧产生的热量为5.354,二次风带进的热量为0.031;热量支出项(单位1000000Kj/h):冷焦带出的热量为12.802,循环气体带出干熄炉的热量为139.563,干熄炉表面散热量为4.241,预存室上部放散气体带出的热量为0.636,干熄炉出口集尘带出的热量为0.922,风机放散带出的热量为0.579,其它损失及误差为-3.5


    正确答案: 收入项总热量=110.958+21.417+17.454+5.354+0.031=155.214kj/h干熄炉的热效率=139.563/155.214×100%=89.92%。

  • 第18题:

    干熄焦料位是干熄炉重要设备之一,其干熄炉料位常采用()料位计。

    • A、静电容
    • B、雷达
    • C、热电偶
    • D、γ射线

    正确答案:A,B,D

  • 第19题:

    计算题:干熄炉生产操作中,假设接班料位为2米,当班焦炉白班计划出炉35炉,每炉焦炭约27.5t,若控制干熄炉交班料位2.5米,求设定排焦量为多少?(预存室内径约为8m,焦炭密度为500kg/m3


    正确答案: 排焦量V=(M装入+M料位差)/每班时间={(2.5-2)×3.14×42×500/1000+35×27.5}/8=121.9t/h。

  • 第20题:

    引起焦炭的漂浮的操作有()。

    • A、循环风量增加过快
    • B、焦炭粒度过大
    • C、焦炭在干熄炉圆周的分布不均
    • D、循环风量过大

    正确答案:A,C,D

  • 第21题:

    计算题:某厂55孔6m焦炉四座,每孔出焦21.5吨,配套两座140t/h处理能力干熄焦装置。某日计划出炉276炉,实际出炉265炉,干熄焦238炉,求当日干熄率是多少?


    正确答案: 日干熄率=238÷265×100%=89.8%。

  • 第22题:

    矿石软化熔融体积收缩、风口前焦炭的燃烧、焦炭直接还原耗碳、渣铁排出为炉内下料提供空间。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3题:

    计算题:已知煤粉对焦炭的置换比为0.8,每小时下料批数7批,焦炭负荷为3.5,每小时若增加1t煤粉,则如何调整负荷。(1)若减焦炭则减多少?(2)若增加矿石则加多少?


    正确答案: 1)每批减焦炭量=1000÷7×0.8=114kg/批
    2)每批增加矿石=114×3.5=400kg/批
    若减焦炭则减114kg/批;若增加矿石则增400kg/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