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刚换完粗轧平辊后,开轧第一块不应该投用保温罩。”相关问题
  • 第1题:

    ()为被动辊。

    • A、预拉辊
    • B、输送辊
    • C、第一开松辊
    • D、第二开松辊

    正确答案:A

  • 第2题:

    更换支撑辊和工作辊后应如何减少开轧废钢?


    正确答案: 1、压铜棒时,保证铜棒压下量、保证测量准确、保证两侧铜棒差值小于标准值,数值越小越好
    2、开轧前辊缝作一定预调整,一般工作侧要压一点
    3、停轧时间长,可要求加热车间抽1~2块回炉坯
    4、开轧时精心操作,如前机架板形异常,后机架要及时调整

  • 第3题:

    需要压下校正的几种情况()

    • A、每次换完辊后
    • B、压下切断后
    • C、变换品种规格后
    • D、轧完一定数量的钢卷后

    正确答案:A,B,D

  • 第4题:

    为什么换极时打开槽罩同时不能超过6块?


    正确答案:电解槽散热增加,影响净化效果,以及槽温。

  • 第5题:

    新换辊过钢时,轧件打滑堆钢主要是由于()引起的。

    • A、转速过高
    • B、压下量过大
    • C、轧槽过于光滑
    • D、来料偏大

    正确答案:B,C,D

  • 第6题:

    计算题:换辊前:垫板厚度H=50mm,工作辊辊径上=780,下=785,支承辊辊径上=1400下=1380,换辊后工作辊上=790,下=795,支承辊上=1380,下=1400为保持轧制线标高不变,应换多厚的垫板?


    正确答案: (1400-1380)x1/2+(795-785)=20mm
    H’=H-20=50-20=30mm
    应换30mm厚的垫板

  • 第7题:

    轧制花纹板时,为了保证花纹高度,最关键的是()

    • A、确保终轧温度
    • B、确保末架压下量
    • C、确保辊压正确
    • D、确保粗轧出口温度

    正确答案:B

  • 第8题:

    精轧机工作辊换辊机的用途:用于()精轧工作辊。


    正确答案:更换

  • 第9题:

    大辊径轧出的轧件宽度比小辊径轧出的要大。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0题:

    有关热连轧中精轧断辊的原因描述正确的有()。

    • A、轧黑印钢,由于本块钢的温度变化大而造成断辊
    • B、堆钢时操作人员按E-STOP时稍微慢一点致使多层进钢而造成工作辊断裂
    • C、工作辊本身材质有问题,在轧制过程中断辊
    • D、负荷分配不合理而造成工作辊断辊

    正确答案:A,B,C,D

  • 第11题:

    支承辊的更换为(),依靠专门的支承辊换辊机实现,换上支承辊时用换辊支架将其支承在下支承辊轴承座上,一起由换辊机拉出或送入。


    正确答案:液压缸拉出式

  • 第12题:

    精轧TDC与换辊OP操作盘通讯使用的协议是()网络。


    正确答案:工业以太网

  • 第13题:

    每次换完轧辊后,必须根据辊单在操作界面上输入轧辊的相关()。


    正确答案:参数

  • 第14题:

    上位机pdi设定数据确定后,对哪一块钢起作用:()

    • A、精轧下一块钢
    • B、粗轧区域的钢
    • C、粗轧下一块钢
    • D、靠2CS炉门第一块钢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已知某轧机终轧速度为8m/s,轧后辊道过速系数为1.1,辊子直径为350mm,求辊道的线速度和辊子转速?


    正确答案: V=终轧速度×过速系数=1.1×8=8.8m/s
    n0=(60×V)/(2×π×R)=(60×8.8)/(2×3.14×0.35/2)=528/1.099=480.4(rpm)
    答:辊道的线速度为8.8m/s,辊子转速为480.4rpm

  • 第16题:

    热轧带钢表面的氧化铁皮是在()及其以后冷却过程中形成的。

    • A、粗轧开轧
    • B、精轧机的终轧
    • C、卷曲
    • D、粗轧终轧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F1E立辊轧机换辊时用C型钩将辊子吊走。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8题:

    填写换辊换槽卡片,换辊用()涂槽号。


    正确答案:红色

  • 第19题:

    粗中轧各架次导卫安装标准是()。

    • A、导卫对正轧槽紧固不磨轧槽
    • B、导卫辊转动灵活不窜动
    • C、导卫轮表面无要求
    • D、开口度符合工艺要求
    • E、导卫插板无要求

    正确答案:A,B,D

  • 第20题:

    换辊前:垫板厚度H=50mm,工作辊辊径上=780,下=785,支承辊辊径上=1400,下=1380,换辊后工作辊上=790,下=795,支承辊上=1380,下=1400为保持轧制线标高不变,应换多厚的垫板?


    正确答案: (1400-1380)x1/2+(795-785)=20mm
    H′=H-20=50-20=30mm

  • 第21题:

    板坯在经过粗轧R1后扣头的原因是可能()。

    • A、R1水平需要调整
    • B、板坯上下表面存在温差
    • C、轧制线高度需要调整
    • D、上下辊辊径未匹配好

    正确答案:B,C,D

  • 第22题:

    填写换辊换槽卡片,换孔用()涂槽号。


    正确答案:兰色

  • 第23题:

    棒材粗轧一茬辊径及辊身长度?


    正确答案: 辊径610mm,辊身长76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