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简述角膜塑形镜片的荧光素染色评估图形。”相关问题
  • 第1题:

    为检查角膜上皮是否有损伤,可用荧光素钠染色后再检查,荧光素钠的浓度应为

    A、0.5%

    B、1%

    C、2%

    D、3%

    E、5%


    参考答案:C

  • 第2题:

    简述角膜塑形镜佩戴人群及眼部参数的选择?


    正确答案: (1)8岁以上年龄,少年儿童进行性近视。
    (2)球镜度-0.75~-6.00D,球镜的度数越高,塑形效果的预测性越差。高于-6.00D的中高度近视能否接受角膜塑形术,需由医师根据自身经验和配戴者个体条件及需求决定。
    (3)<1.75D顺规角膜散光,或散光度少于1/3球镜度,<1.50D逆规散光。
    (4)角膜曲率为40.00~46.00D。
    (5)角膜形态周边部更平坦,e值较大。
    (6)正常范围的瞳孔直径。
    (7)正常范围的眼压。
    (8)患者无角结膜疾病,其他眼疾或配戴RGP的禁忌证。
    (9)常参加娱乐和体育活动,或某些特殊职业,既需要良好的裸眼视力,日间又不希望
    任何矫正眼镜的近视患者。
    (10)有经济能力承担治疗期间所有的费用。

  • 第3题:

    裂隙灯滤光投照法荧光素钠染色是将0.1%荧光素钠滴入角膜后观察结果。


    正确答案:错误

  • 第4题:

    简述现代设计的角膜塑形镜的弧分布及作用?


    正确答案: 1.角膜塑形镜的第一弧为基弧(base curve,BC),是角膜塑形镜的光学区内曲面的曲率半径。
    2.角膜塑形镜的紧邻基弧的第二弧为反转弧(reverse curve,RC),反转弧半径比基弧弯,用于补偿基弧与角膜中心曲率的差异所带来的矢深改变。
    3.第三弧为配适弧(alignmentcurve,fitting curve,AC),在角膜塑形镜中紧邻反转弧,比反转弧平,但比基弧弯,是配戴镜片时与角膜适配定位的弧面。
    4.第四弧为周边弧(peripheral curve,PC),曲率比通常的RGP镜片略陡,边缘翘起与角膜之间的间隙0.06—0.07mm,弧宽约0.5mm。

  • 第5题:

    裂隙灯滤光投照法荧光素钠染色检查方法正确的是()。

    • A、将2%荧光素钠滴入巩膜后观察结果
    • B、将1%荧光素钠滴入结膜囊后观察结果
    • C、将2%荧光素钠滴入角膜上观察结果
    • D、将1%荧光素钠滴入角膜后观察结果

    正确答案:B

  • 第6题:

    关于护理液染色说法正确的有()

    • A、戴入镜片后立即弥漫性眼红
    • B、荧光素钠染色后可见弥散点状染色
    • C、与镜片护理产品的防腐剂有关
    • D、可以清洗镜片后继续配戴

    正确答案:A,B,C

  • 第7题:

    RGP镜片配适评估中荧光素染色的作用是什么?


    正确答案:少量的荧光素钠滴人泪液中,通过钴蓝光滤光片能观察到亮的黄绿色反光,使我们有可能观察到角膜和镜片之间的泪液。这样能真实地评估镜片配适,亮的荧光随泪液层的厚度而增加,这个常常用来推断镜片和角膜之间的距隙,镜片没有荧光素的区域,表现出的是黑或暗的颜色,镜片和角膜之间的距离和接触都可以显现出来。

  • 第8题:

    软性角膜接触镜验配评估时镜片边缘翘起应改换镜片设计。


    正确答案:正确

  • 第9题:

    荧光素钠在眼科的作用是()

    • A、用于角膜浸润和角膜云翳的鉴别
    • B、诊断角膜表层微小损伤及角膜上皮脱落和角膜溃疡
    • C、眼底血管荧光造影
    • D、抑制角膜血管翳的生长
    • E、白内障术中囊膜染色

    正确答案:A,B,C

  • 第10题:

    判断题
    角膜损伤后如点用污染的荧光素染色,可引起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内曲面设计,角膜塑形接触镜的边缘弧,通常弧宽度约0.5mm,曲率设计为固定值(),使之微度翘离角膜表面,以利于镜片下面的泪液与外界沟通循环。

    正确答案: 32.50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裂隙灯滤光投照法荧光素钠染色检查方法正确的是()。
    A

    将2%荧光素钠滴入巩膜后观察结果

    B

    将1%荧光素钠滴入结膜囊后观察结果

    C

    将2%荧光素钠滴入角膜上观察结果

    D

    将1%荧光素钠滴入角膜后观察结果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为了查明角膜上皮是否有损伤,可用荧光素钠染色后再检查,荧光素钠的浓度应为

    A.3%
    B.0.5%
    C.1%
    D.2%

    答案:D
    解析:

  • 第14题:

    简述角膜塑形镜的摘、戴镜片操作方法。


    正确答案: 戴镜:
    将镜片用护理液适当冲洗,内曲面向上托在右手示指指端上。在镜片内曲面注满润眼液或人工泪液,防止戴镜后发生片下气泡。嘱配戴者面向下俯,注视桌面上的平面镜,验配师用左手示指或中指按住配戴者右眼上睑睑缘,将眼睑向上充分撑开。用右手中指按住配戴眼下睑睑缘下充分撑开。将右手示指指端上的镜片快速轻柔地放置在配戴眼暴露的角膜上,嘱配戴眼轻眨数次。按上述方法先右后左依次配戴。
    摘镜:
    吸棒法:配戴眼滴数滴润眼液,轻轻眨眼数次,撑开上下眼睑,将吸棒的盘端挤压在镜片表面,轻轻取下镜片。
    用手操作法:
    (1)双手操作法:摘镜片时也可利用双手进行操作,用左手示指拉开上睑后再轻轻下压,使上睑缘顶住镜片上缘,用右手的示指拉开下睑,并利用下睑缘使镜片下缘脱离角膜。
    (2)单手操作法:睑裂大的配戴者可试用单手进行操作。嘱配戴者睁大眼睛,充分暴露镜片的边缘,面部朝向正前方或略朝向外侧方,将戴镜同侧手的示指或中指,垂直放在外眦部,朝外上方牵拉。此时睑裂变狭,上下睑缘轻压镜片的边缘部,随瞬目将镜片挤出,镜片脱出时用另一只手接住镜片。在牵拉眼睑时,如睑缘外翻,或镜片被覆盖于眼睑下方,镜片则不易被脱出。

  • 第15题:

    关于角膜塑形镜的说法,以下不正确的是()。

    • A、角膜塑形镜采用的是反几何设计
    • B、角膜塑形镜具有局限性和非可逆性的特点
    • C、角膜塑形镜可能会出现角膜的染色和上皮磨损等
    • D、角膜塑形镜会诱发角膜散光
    • E、角膜塑形镜通过改变角膜表面的形状降低近视度数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简述角膜塑形镜的验配前检查项目。


    正确答案: (1)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包括远、近视力);
    (2)屈光检测,包括主观和客观检影验光,儿童需睫麻验光;
    (3)角膜中心曲率检测;
    (4)角膜地形图检测;
    (5)角膜直径检测;
    (6)角膜厚度检测;
    (7)角膜内皮检查;
    (8)眼轴长检测
    (9)眼压检测;
    (10)泪液膜分析;
    (11)外眼部常规检查;
    (12)眼底检查;
    (13)根据条件酌情施行对比敏感度/眩光对比敏感度及波前像差等检查。

  • 第17题:

    内曲面设计,角膜塑形接触镜的边缘弧,通常弧宽度约0.5mm,曲率设计为固定值(),使之微度翘离角膜表面,以利于镜片下面的泪液与外界沟通循环。


    正确答案:32.50D

  • 第18题:

    为了查明角膜上皮是否有损伤,可用荧光素钠染色后再检查,荧光素钠的浓度应为

    • A、0.5%
    • B、1%
    • C、2%
    • D、3%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裂隙灯滤光投照法荧光素钠染色是将1%荧光素钠滴入()后观察结果。

    • A、角膜
    • B、巩膜
    • C、结膜囊
    • D、虹膜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浸润性角膜炎,距角膜边缘处可见灰白色圆形病灶,深及基质层,荧光素染色阳性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1题:

    角膜损伤后如点用污染的荧光素染色,可引起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2题:

    单选题
    关于角膜塑形镜的说法,以下不正确的是()。
    A

    角膜塑形镜采用的是反几何设计

    B

    角膜塑形镜具有局限性和非可逆性的特点

    C

    角膜塑形镜可能会出现角膜的染色和上皮磨损等

    D

    角膜塑形镜会诱发角膜散光

    E

    角膜塑形镜通过改变角膜表面的形状降低近视度数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裂隙灯滤光投照法荧光素钠染色是将0.1%荧光素钠滴入角膜后观察结果。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