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工作面两端头受到的两种采动压力分别是什么?”相关问题
  • 第1题:

    突出煤层掘进工作面可以进入邻近层回采工作面的采动应力集中区作业。()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 第2题:

    工作面乳化液泵站压力不得低于30 MPa。

    A.综采

    B.高档普采

    C.炮采


    正确答案:A

  • 第3题:

    大采高综放开采,即工作面采煤机割煤高度大于3.5m的综放开采,结合了()和()两种采煤方法优点。


    正确答案:综放工作面;大采高综采

  • 第4题:

    简述炮采、普采和综采工作面的循环标志是什么?


    正确答案:对于炮采、普采面以放顶为循环的标志,综采工作面是以移架为循环的标志。

  • 第5题:

    为什么必须对巷道受采动影响而出现的顶板下沉量、顶底板移近量和顶底板移近速度进行现场实测,以确定采煤工作面超前压力影响范围?


    正确答案: 由于受到巷道围岩岩性、地质构造、煤层赋存条件、巷道掘进方法和采煤工艺等因素影响,采煤工作面上下出口的两巷支承压力大小不尽相同,所以,在进行加强安全出口支护以前,必须对巷道受采动影响而出现的顶板下沉量、顶底板移近量和顶底板移近速度进行现场实测,以确定采煤工作面超前压力影响范围,在此范围内加强超前支护。

  • 第6题:

    机采工作面设备配套的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1)生产能力配套:工作面运送机的生产能力必须略大于采煤机的理论生产率;顺槽转载机和带式输送机的生产率又应大于工作面输送机的生产率。否则,采煤机割下的煤有可能运不出去。
    (2)移架速度与牵引速度配套:支架沿工作面长度的追机速度(即移架速度)应能跟上采煤机的工作牵引速度。否则,采煤机后面的控顶面积将增大,易造成梁端顶板的冒落。
    (3)相关尺寸配套:采煤机依靠工作面输送机导向并在其上移动,而工作面输送机与液压支架又互为支点移架和推溜,因此三者的相关尺寸应能协调。

  • 第7题:

    煤层开采后,受采动影响而引起的作用在采煤工作面周围及其支架上的力叫矿山压力。


    正确答案:正确

  • 第8题:

    问答题
    工作面两端头受到的两种采动压力分别是什么?

    正确答案: 掘进后造成的固定支承压力,工作面回采形成的移动支承压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综采工作面端头支护要求是什么?

    正确答案: 端头支护:采用交错抬棚,一梁三柱支设(15102一梁五柱)交错梁长为梁长的1/2,对梁距不大于0.3米,里侧一架距巷道采帮侧0.3米支设,并用构木将抬棚与顶板构紧、背牢。顶板压力大时,要加梁加柱支设。
    (1)机头(尾)前进方向起底必须保证先支后回,单体柱选用直径110mm以上的高强度单体柱,单体柱必须穿靴(350*350*200mm),起底沿前进方向进行,每2m必须替换一次支护,机头(尾)出现不完整(正调或倒调),必须补支一趟完整的同规格跨溜抬棚。
    (2)移置头尾替柱前,必须保证支护质量及强度,确保单体柱根根达到初撑力(150KN)。
    (3)端头单体柱,必须采用防倒绳或8#铁丝将柱顶与顶网捆绑牢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机采工作面设备配套的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1)生产能力配套:工作面运送机的生产能力必须略大于采煤机的理论生产率;顺槽转载机和带式输送机的生产率又应大于工作面输送机的生产率。否则,采煤机割下的煤有可能运不出去。
    (2)移架速度与牵引速度配套:支架沿工作面长度的追机速度(即移架速度)应能跟上采煤机的工作牵引速度。否则,采煤机后面的控顶面积将增大,易造成梁端顶板的冒落。
    (3)相关尺寸配套:采煤机依靠工作面输送机导向并在其上移动,而工作面输送机与液压支架又互为支点移架和推溜,因此三者的相关尺寸应能协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炮采、普采和综采工作面的循环标志是什么?

    正确答案: 对于炮采、普采面以放顶为循环的标志,综采工作面是以移架为循环的标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普采面端头支架的特点是什么,有哪几种形式?

    正确答案: 端头是平巷与工作面的交会处,控顶面积大,设备大且多,人员集中,进出口,支护非常重要,支护的难度非常大。
    ①单体支柱加铰接顶梁或双钩双楔梁;
    ②单体支柱与π型钢组成的四对八梁迈步抬棚;
    ③十字绞接顶梁或顺向托梁与四对八梁迈步抬棚组合使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工作面乳化液泵站压力不得低于30 米Pa。

    A.综采

    B.高档普采

    C.炮采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设计的基本理论探讨中,发展了两种不同的设计观。

    (1)这两种设计观分别是什么?

    (2)两种设计观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3)这两种设计观分别体现于哪些设计和理念中?


    参考答案:

    (1)“价值创新”理论;“合适设计”理论;
    (2)前者着眼于设计的商业价值,强调通过设计为产品创造新的附加值,从而诱导消费,增加生产者的生产效益。这种设计观实际是把设计作为一种市场竞争的手段,使设计变成了推动经济运转的不可缺少的动力。后者则着眼于通过设计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强调设计应适合于人们的实际需要,着重解决人类生活的基本问题,反对使设计沦为浪费资源和能源的媒介。
    (3)美国20世纪50年代的商业性设计和“有计划的商品废纸制”是前者的典型体现。英、美等国设计机构所推崇的“优良设计”是后一种设计观的反映。


  • 第15题:

    综采工作面端头支护要求是什么?


    正确答案: 端头支护:采用交错抬棚,一梁三柱支设(15102一梁五柱)交错梁长为梁长的1/2,对梁距不大于0.3米,里侧一架距巷道采帮侧0.3米支设,并用构木将抬棚与顶板构紧、背牢。顶板压力大时,要加梁加柱支设。
    (1)机头(尾)前进方向起底必须保证先支后回,单体柱选用直径110mm以上的高强度单体柱,单体柱必须穿靴(350*350*200mm),起底沿前进方向进行,每2m必须替换一次支护,机头(尾)出现不完整(正调或倒调),必须补支一趟完整的同规格跨溜抬棚。
    (2)移置头尾替柱前,必须保证支护质量及强度,确保单体柱根根达到初撑力(150KN)。
    (3)端头单体柱,必须采用防倒绳或8#铁丝将柱顶与顶网捆绑牢固。

  • 第16题:

    采煤工作面端头巷道超前支护检查的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支架数量够不够,要求从工作面采煤线往外,不少于20米,而且要按规程要求逐架检查;(2)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无论什么形式的超前支护,必须紧固有力,支设位置及其排柱距整齐排列都符合要求,误差不得超过±0.1米。

  • 第17题:

    综采工作面乳化液泵压力不小于(),炮采、高档普采工作面乳化液泵压力不小于(),乳化液浓度符合产品技术标准要求,并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正确答案:30MPa;18MPa

  • 第18题:

    工作面上下端头发生冒顶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1位于工作面与上下顺槽的交接处,控顶面积大,应力集中。
    2随工作面推进,控顶范围内支架经常撤换,造成顶板松动。

  • 第19题:

    普采面端头支架的特点是什么,有哪几种形式?


    正确答案: 端头是平巷与工作面的交会处,控顶面积大,设备大且多,人员集中,进出口,支护非常重要,支护的难度非常大。
    ①单体支柱加铰接顶梁或双钩双楔梁;
    ②单体支柱与π型钢组成的四对八梁迈步抬棚;
    ③十字绞接顶梁或顺向托梁与四对八梁迈步抬棚组合使用。

  • 第20题:

    问答题
    工作面上下端头发生冒顶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1位于工作面与上下顺槽的交接处,控顶面积大,应力集中。
    2随工作面推进,控顶范围内支架经常撤换,造成顶板松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采煤工作面上下端头发生冒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①位于工作面与上下顺槽的交接处,控顶面积大,应力集中;②随工作面推进,控顶范围内支架经常撤换,造成顶板松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采煤工作面端头巷道超前支护检查的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支架数量够不够,要求从工作面采煤线往外,不少于20米,而且要按规程要求逐架检查;(2)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无论什么形式的超前支护,必须紧固有力,支设位置及其排柱距整齐排列都符合要求,误差不得超过±0.1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煤层开采后,受采动影响而引起的作用在采煤工作面周围及其支架上的力叫矿山压力。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