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苏生器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事项有哪些?

题目

苏生器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事项有哪些?


相似考题
更多“苏生器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事项有哪些?”相关问题
  • 第1题:

    接触器CT在使用过程中发热是怎么回事,有什么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CT内部因为有线圈,所以在使用过程中会有发热现象,当温度小于130度时就是属于正常现象。在安装过程中应该注意不要把CT和断路器紧挨在一起并排放置,要注意CT接触器的通风散热的问题。

  • 第2题:

    苏生器的主要组成部件有哪些?


    正确答案:面罩、头带、开口器、夹舌钳、口咽导气管、自动肺、压力表、氧气瓶、减压器、配气阀旋钮、呼吸阀、吸痰管、吸痰盒、输气管、储气囊、高压导气管、逆止阀、外气源接头、校验囊、引射器、活口扳手、箱体。

  • 第3题:

    空气呼吸器备用状态压力应保持在()Mpa以上;氧气呼吸器备用状态压力应保持在()Mpa以上;自动苏生器备用状态氧气压力应保持在()Mpa以上。


    正确答案:25;10;15

  • 第4题:

    苏生器储气囊、外接氧气瓶高压导管、逆止阀、校验囊的作用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储气囊:伤员采用自主供氧时用来储气的胶囊。
    (2)外接氧气瓶高压导管:苏生器联接外接氧气瓶用的高压螺旋导管。
    (3)逆止阀:苏生器与外接氧气瓶联接后,为保持苏生器内小氧气瓶压力的单向导气装置。
    (4)校验囊:校正自动肺抽气、进气频率的胶囊。

  • 第5题:

    苏生器减压器、氧气分配阀、吸引装置、呼吸阀的作用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减压器:将高压氧气降低到0.3~0.5Mpa的装置。
    (2)氧气分配阀:减过压的氧气在此分为三路:
    ①引射器。
    ②人工供氧。
    ③自主供氧;并设有安全阀。
    (3)吸引装置(包括引射器、吸引瓶、吸引管):清除伤员呼吸道内的痰液、异物,以利于呼吸道畅通的装置。
    (4)呼吸阀:伤员经过人工供氧有了自主呼吸能力,而对其采用自主供氧的呼吸装置。

  • 第6题:

    苏生器苏生时的操作程序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打开备用氧气瓶(仪器外面的)开关;
    (2)将适用于伤员面部的面罩,连接自动肺,并将自动肺操纵杆拉到抽气位置,压在伤员面部,压紧程度以不漏气为准,打开旋钮,此时,自动肺就能进行交替地抽气和充气;
    (3)为防止氧气充入胃内,可用手指轻压喉头中部的环状软骨,以封闭食道,当伤员胸部有明显地起伏状态时,说明氧气已进入肺内,压喉即可停止;
    (4)如长时间给伤员苏生,可用头带将面罩固定;
    (5)经常观察压力表,当气压下降到0.5~1Mpa时,打开仪器本身氧气瓶,更换备用氧气瓶。必要时,也可将40升大氧气瓶当作备用氧气瓶用;
    (6)在苏生过程中,如伤员咽喉产生痰,应立即取下面罩,进行抽痰,然后再继续苏生;
    (7)当伤员有痉挛现象或出现明显的自主呼吸时,更换自主呼吸装置。

  • 第7题:

    苏生器的检查有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 1、干净、附件、备用件齐全完好。
    2、氧气压力不低于18MPa。
    3、各接头气密良好,各旋钮调整灵活。
    4、自动肺工作正常(12—16次/分)。
    5、仪器扣锁、背带完好,可靠。

  • 第8题:

    过滤分离器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 过滤分离器在安装好后,便能长期连续、可靠地工作,一般不用开盖清洗,但平时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及时放气。壳体内如积存的气体过多,会影响过滤分离器的正常工作。因此,要定期用放气阀排尽壳体的气体。
    (2)经常放沉淀。在每次加油作业前后,均应放沉淀,沉淀中有少量的水份,是正常的。若每次放沉淀时发现有固体杂质或水份过多,则应查明原因并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3)坚持记录压差。在每次加油作业前后,均应在维护日志上记录过滤分离器的压差及燃料通过量,以便判断过滤分离器是否正常。若发现压差下降,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开盖检验,查明原因。
    (4)更换滤芯。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应更换过滤聚结滤芯:
    ①使用期限超过1年;
    ②压差超过0.1MPa;
    ③滤芯破损(压差突然下降)。
    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应更换分离滤芯:
    ①滤芯破损;
    ②滤芯淋水试验不合格。

  • 第9题:

    酶反应器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哪些方面问题?


    正确答案:1.制酶反应器中流动状态
    2.酶反应器的操作中,应注意壅塞现象
    3.反应器的恒定生产能力的控制,维持酶反应器的恒定生产能力
    4保持酶反应器的稳定及长期运转
    5.止酶反应器被微生物污染

  • 第10题:

    问答题
    苏生器的检查有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 1、干净、附件、备用件齐全完好。
    2、氧气压力不低于18MPa。
    3、各接头气密良好,各旋钮调整灵活。
    4、自动肺工作正常(12—16次/分)。
    5、仪器扣锁、背带完好,可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苏生器本身具有哪些装置?

    正确答案: ①自动呼吸装置②氧气吸入装置③吸痰装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试述苏生器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使患者的头偏向一侧,把气路打开,听到气流声音后,就将面罩紧压在伤员面部,自动肺便自动地交替进行充氧与抽气,自动肺上的标杆即有节律地上下跳动。
    (2)苏生前,为不让气体充人胃里,可用手指轻轻地压住伤员喉头中部的环状软管,借以闭塞食道防止导致苏生失败。如伤员胸部有明显起伏动作,此时可停止压喉,并用头带将面罩固定。
    (3)在苏生时,每隔一段时间可移去自动肺,检查苏生是否有效,当伤员能自主呼吸时(脸色变红,瞳孔缩小),可取下自动肺,从口腔中取出口咽导管,将呼气阀与导气管、储气囊连接,打开气路,接在面罩上,调整气量进行继续供氧。
    (4)当伤员出现自主呼吸时,自动肺出现瞬时紊乱动作,可将呼吸频率稍调慢,随着上述现象重复出现,呼吸频率可逐渐减慢,直到8次每分以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TBC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有哪些?


    正确答案: 皮肤接触: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静坐片刻,若有不适就医。
    食入:饮植物油15-30ml,催吐,就医。
    灭火: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 第14题:

    呼吸器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正确答案: 呼吸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一些不可预见的意外因素,可能对仪器造成损伤,以下是呼吸器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自补过频:在使用过程中,若仪器正常,只有在从事较重的体力劳动呼吸量时,自补才会频繁开启。若在从事中体力劳动或休息的情况下出现经常自补的现象,说明仪器出了故障。造成自补过频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三种:
    1、面罩没有佩带好,有漏气的地方。
    2、呼吸循环系统漏气。
    3、流量变小。
    (二)频繁使用手补:前面说过,正压氧气呼吸器的手动补给阀属于应急装置,在仪器正常的情况下一般不需要使用。若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必须经常使用手补,氧气才能够用,说明仪器发生了故障。造成频繁手补的原因是自动供氧系统故障。可能是发生了堵塞或漏气。出现这种故障,必须退出灾区,更换备用仪器或进行故障处理。
    (三)发生特大泄露:发生这种故障时,由于要维持系统内部的正压,自补会一直完全打开。呼吸器的自补流量是大于80L/min,而氧气瓶的额定储氧量是540L。这样,如果气瓶一直开启,不到六分钟,氧气瓶内的氧气就会消耗完,因此,一旦发生这种故障,一定不要让氧气瓶一直打开。相应的对策是:开关一次氧气瓶,呼吸5次。同时迅速撤出灾区,若氧气剩余量已经不足,可以通过互换来更换备用氧气瓶。
    由于灾区情况的不确定性,在使用过程中很可能对仪器造成损伤,造成上述的故障,使用者应熟练得掌握故障判断的方法以及相应的应对方法。在日常的训练中,应该把故障和应对方法加入,这样,即使在使用过程中出了故障,也可以从容应对。

  • 第15题:

    苏生前对苏生器的准备工作包括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 (1)将苏生器盒盖打开;
    (2)接上备用氧气瓶(如来不及,可先用仪器内氧气瓶),打开氧气瓶开关,此时分配阀上的三个开关(旋钮)应处于关闭状态;
    (3)接上自动肺套上校验囊,调节减压器和配气阀开关,检查自动肺频率,在12~16次/min之间;
    (4)打开引射器开关,检查抽痰系统的气密情况;
    (5)接上呼吸阀和储气囊,检查供氧量大小;
    (6)关闭氧气瓶,氧气分配阀各旋钮应关闭;
    (7)苏生器在使用前,苏生器的准备和伤员的检查处理应同时进行;
    (8)氧含量调节环,一般应调在80%,一氧化碳中毒的伤员应调在100%。

  • 第16题:

    苏生器在什么环境下对伤员进行苏生急救?为什么?


    正确答案:采用苏生器对伤员苏生时,要选择在顶板牢固、空气新鲜、无积水等安全环境下进行。因为苏生时,自动肺采用了45%的氧气和55%的空气相混合后送入伤员肺部,因此,使用该仪器必须选择在新鲜空气地点,以防止将有毒气体送入伤员肺部,造成伤员中毒。

  • 第17题:

    苏生器能否在灾区使用,为什么?苏生器中的纱布有何作用?


    正确答案: 苏生器不能在灾区使用,因其需要混合外界的气体来给伤员苏生,所以不能在灾区使用。
    苏生器中纱布的作用:
    1.包住食指清理伤员口腔。
    2.包住开口器(防止伤员假牙脱落、损伤牙床)。
    3.口对口人工呼吸时放在伤员口部。
    4.用来清洗伤员口部。

  • 第18题:

    试述苏生器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使患者的头偏向一侧,把气路打开,听到气流声音后,就将面罩紧压在伤员面部,自动肺便自动地交替进行充氧与抽气,自动肺上的标杆即有节律地上下跳动。
    (2)苏生前,为不让气体充人胃里,可用手指轻轻地压住伤员喉头中部的环状软管,借以闭塞食道防止导致苏生失败。如伤员胸部有明显起伏动作,此时可停止压喉,并用头带将面罩固定。
    (3)在苏生时,每隔一段时间可移去自动肺,检查苏生是否有效,当伤员能自主呼吸时(脸色变红,瞳孔缩小),可取下自动肺,从口腔中取出口咽导管,将呼气阀与导气管、储气囊连接,打开气路,接在面罩上,调整气量进行继续供氧。
    (4)当伤员出现自主呼吸时,自动肺出现瞬时紊乱动作,可将呼吸频率稍调慢,随着上述现象重复出现,呼吸频率可逐渐减慢,直到8次每分以下。

  • 第19题:

    苏生器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哪些事项?


    正确答案: 1、苏生过程中,如果自动肺动作太快,说明伤员的呼吸道堵塞,此时可摆动伤员头部,使其转向一侧,用手推动伤员下颚,使呼吸道畅通。
    2、自动肺不动作或动作太慢,说明面罩没有盖严或接头漏气,此时可压紧面罩或上紧接头。如自动肺杠杆脱落损坏,更换自动肺或苏生器(此时可利用氧吸入装置配合人工呼吸进行暂时急救)。
    3、吸引瓶中污物过多,可拔掉联接管,半堵引射器,积物即可排除(全堵时可引起吸引瓶爆炸)。
    4、遇有两名伤员待救时,重伤员用自动肺、轻伤员用氧吸入装置。
    5、如果伤员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硫化氢等腐蚀性气体中毒时只能用氧吸入装置,不能用自动肺抢救。
    6、氧吸入装置中氧含量一般调节到80%,如果是一氧化碳中毒可调至100%。
    7、抢救触电伤员时,禁止打强心针。

  • 第20题:

    苏生器氧气压力应经常保持在()。


    正确答案:20MPa

  • 第21题:

    问答题
    苏生器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哪些事项?

    正确答案: 1、苏生过程中,如果自动肺动作太快,说明伤员的呼吸道堵塞,此时可摆动伤员头部,使其转向一侧,用手推动伤员下颚,使呼吸道畅通。
    2、自动肺不动作或动作太慢,说明面罩没有盖严或接头漏气,此时可压紧面罩或上紧接头。如自动肺杠杆脱落损坏,更换自动肺或苏生器(此时可利用氧吸入装置配合人工呼吸进行暂时急救)。
    3、吸引瓶中污物过多,可拔掉联接管,半堵引射器,积物即可排除(全堵时可引起吸引瓶爆炸)。
    4、遇有两名伤员待救时,重伤员用自动肺、轻伤员用氧吸入装置。
    5、如果伤员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硫化氢等腐蚀性气体中毒时只能用氧吸入装置,不能用自动肺抢救。
    6、氧吸入装置中氧含量一般调节到80%,如果是一氧化碳中毒可调至100%。
    7、抢救触电伤员时,禁止打强心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苏生器氧气压力应经常保持在()。

    正确答案: 20MP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酶反应器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哪些方面问题?

    正确答案: 1.制酶反应器中流动状态
    2.酶反应器的操作中,应注意壅塞现象
    3.反应器的恒定生产能力的控制,维持酶反应器的恒定生产能力
    4保持酶反应器的稳定及长期运转
    5.止酶反应器被微生物污染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