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简述湿式液压机的设备结构?”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液压机爬行的原因?


    正确答案:1)空气进入系统-液压泵吸空造成系统进气,液压缸两端封油圈太松, 系统有外泄漏
    2)油液不干净,堵塞了阀体进油孔
    3)导轨润滑油少,润滑压力不稳定
    4)液压元件性能不好,例如节流阀性能不好,液压缸划伤

  • 第2题:

    柱式液压机是按()种方法进行分类。

    • A、用途
    • B、动作方式
    • C、机身结构
    • D、传动形式

    正确答案:C

  • 第3题:

    简述WQ713隧道式叶丝加湿设备的汽、气和水压力参数


    正确答案: 1、蒸汽压力≥0.7MPa;
    2、压缩空气压力≥0.6Mpa;
    3、水压力≥0.3MpA.

  • 第4题:

    简述湿式液压机的调试过程?


    正确答案: 具体调试过程如下:
    1.首先启动充磁,然后启动液压电机。
    2.将状态开关置为点动状况。
    3.将后工注浆模具安装于下缸活塞杆上,然后上好上模(吸水板),调定系统压力。
    4.点动下缸返回按钮,使下凸模比型腔上部略高0.2-0.5mm,固定好下缸下限接近开关限位块。
    5.按照工艺卡片要求取生坯厚度尺寸约1.5-2倍深度尺寸,点动下缸顶出按钮,使型腔达到所确定的尺寸,固定好下缸上限接近开关,锁紧机械限位块。
    6.点动上缸慢下按钮,使活动横梁下降至模具顶面20-30mm处,调节活动横梁上的快下转慢下限位块,使快下转慢下接近开关发讯,并固定。
    7.继续点动慢下按钮,活动横梁下降至模具顶面1-5mm距离内,调节活动横梁上合限位块,使合模接近开关发讯,并固定。
    8.点动合模按钮,使活动横梁对下缸模具进行压缩,由于下缸电磁换向阀位于中位,下缸下腔油液受到挤压,调节下缸集成块上序号为18的浮动支撑溢流阀,使接于下腔回路内的电接点压力表上升,上升至3.5-5Mpa范围内,固定该阀锁紧螺母,这样下缸的合模力即浮动支撑力固定,同时上缸上腔所接主缸压力电接点压力表随之出现压力,将下缸合模力红指针拨到3Mpa刻度左右,将主缸压力表上绿指针拨到1.5-2Mpa刻度左右。
    9.点动合模按钮活动横梁继续下行,当下行距离约5-10mm时,调节快压转慢压限位块,使快压转慢压接近开关发讯并固定。
    10.继续点动合模按钮,当活动横梁下行到行腔的距离只为生坯厚度的1/3-1/2处,调节空模报警限位块,报警接近开关发讯,活动横梁不再继续下行并固定。
    11.点动上缸回程按钮,活动横梁上升到不影响刷油垫纸、布料等动作活动空间时,停止点动回程按钮,调节上缸上限限位块,上限接近开关发讯,固定好该限位块。
    12.使下模处于初始工作状态,刷脱模剂,模面上放上料浆,点动顶出按钮,同时按压充磁按钮,使下模上升至上限,清理干净模面料浆并垫纸。
    13.状态选择开关置于半自动状态,用于按压启动按钮,压机进入半自动压制状态,观察上横梁快下过程使上模不直接砸在下模上,并出现慢下过程,并随之合模,合模发讯时,以型腔内料不被压挤喷出为准,且上、下缸电接点压力表指针上升比合模发讯约迟2-4s为合适。快了压机会产生喷料现象,慢了则延迟压制过程。
    14.压机进入压制状态,快压转慢压最佳时机选取在7Mpa左右的范围内。

  • 第5题:

    简述隧道式梗丝加湿设备的清洗操作程序.


    正确答案: 清水冲洗→清水蒸汽联合冲洗→检查水冲洗。

  • 第6题:

    简述湿式气柜和水封罐的结构?


    正确答案: 湿式气柜的结构由水槽、中节、钟罩、导轨、滑轮、人孔、扶梯、平衡块、避雷针、防雷电缆、放空阀、排水阀等组成。水封罐的结构由圆筒卧式罐体、气体出、入口、排凝口、进水口、排水口、隔板、压力表接口、液面计接口、溢流口等组成。

  • 第7题:

    结构简单,制造容易,适用于行程较长的导轨磨床、龙门刨床和液压机等设备的液压缸是()。

    • A、活塞式
    • B、柱塞式
    • C、摆动式
    • D、齿条活塞式

    正确答案:B

  • 第8题:

    断路器操作机构的贮压器是液压机构的能源,属于充气活塞式结构。


    正确答案:正确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湿式液压机的设备结构?

    正确答案: 由主机、控制机构及辅助机构三大部分组成,通过管路及电气装置将主机及控制机构联系成整机。主机部分由机身、主缸、顶出缸、充液装置等部分组成。控制机构由动力机构,上、下限程装置,管路及电气控制箱等组成。辅助机构包括吸水装置、充退磁装置及拌料、注料装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根据各种热湿交换设备的特点不同可将它们分为两大类:接触式热湿交换设备和表面式热湿交换设备,下列属于表面式热湿交换设备的是()。
    A

    喷水室

    B

    光管式空气加热器

    C

    局部补充加湿装置

    D

    蒸汽加湿器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湿式液压机的调试过程?

    正确答案: 具体调试过程如下:
    1.首先启动充磁,然后启动液压电机。
    2.将状态开关置为点动状况。
    3.将后工注浆模具安装于下缸活塞杆上,然后上好上模(吸水板),调定系统压力。
    4.点动下缸返回按钮,使下凸模比型腔上部略高0.2-0.5mm,固定好下缸下限接近开关限位块。
    5.按照工艺卡片要求取生坯厚度尺寸约1.5-2倍深度尺寸,点动下缸顶出按钮,使型腔达到所确定的尺寸,固定好下缸上限接近开关,锁紧机械限位块。
    6.点动上缸慢下按钮,使活动横梁下降至模具顶面20-30mm处,调节活动横梁上的快下转慢下限位块,使快下转慢下接近开关发讯,并固定。
    7.继续点动慢下按钮,活动横梁下降至模具顶面1-5mm距离内,调节活动横梁上合限位块,使合模接近开关发讯,并固定。
    8.点动合模按钮,使活动横梁对下缸模具进行压缩,由于下缸电磁换向阀位于中位,下缸下腔油液受到挤压,调节下缸集成块上序号为18的浮动支撑溢流阀,使接于下腔回路内的电接点压力表上升,上升至3.5-5Mpa范围内,固定该阀锁紧螺母,这样下缸的合模力即浮动支撑力固定,同时上缸上腔所接主缸压力电接点压力表随之出现压力,将下缸合模力红指针拨到3Mpa刻度左右,将主缸压力表上绿指针拨到1.5-2Mpa刻度左右。
    9.点动合模按钮活动横梁继续下行,当下行距离约5-10mm时,调节快压转慢压限位块,使快压转慢压接近开关发讯并固定。
    10.继续点动合模按钮,当活动横梁下行到行腔的距离只为生坯厚度的1/3-1/2处,调节空模报警限位块,报警接近开关发讯,活动横梁不再继续下行并固定。
    11.点动上缸回程按钮,活动横梁上升到不影响刷油垫纸、布料等动作活动空间时,停止点动回程按钮,调节上缸上限限位块,上限接近开关发讯,固定好该限位块。
    12.使下模处于初始工作状态,刷脱模剂,模面上放上料浆,点动顶出按钮,同时按压充磁按钮,使下模上升至上限,清理干净模面料浆并垫纸。
    13.状态选择开关置于半自动状态,用于按压启动按钮,压机进入半自动压制状态,观察上横梁快下过程使上模不直接砸在下模上,并出现慢下过程,并随之合模,合模发讯时,以型腔内料不被压挤喷出为准,且上、下缸电接点压力表指针上升比合模发讯约迟2-4s为合适。快了压机会产生喷料现象,慢了则延迟压制过程。
    14.压机进入压制状态,快压转慢压最佳时机选取在7Mpa左右的范围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湿式液压机的过程?

    正确答案: 具体过程如下:
    (1)下活塞顶出:按压单手按钮“SB11”电磁铁YA1、YA4得电,空循环停止,阀门换向,油泵来油经17、15、6b进入顶出缸下腔,“顶出缸退回腔油经17、3d、19流回油箱,下活塞顶出。
    (2)上缸快下:按压双手按钮SB11、SB12、YA1、YA2、YA10、YA12、YA14得电,空循环停止,油泵来油经阀9、4a、3c、3b、3a进入主缸上腔、主缸、下腔之油经阀6 c、9流回油箱,使滑块处于无支承状态,依靠自重迅速下滑,此时油泵来油不足,以补充上腔空间,主罐上腔形成负压,且方向阀12 b的B腔控制油,打开充液阀1,使主缸快速下行。
    (3)上缸慢下:当滑块快速下行至SQ2时,SQ2发讯,YA10、YA12失电,阀12 a、12 b复位,阀6 c、1关闭,主缸下腔之油经阀10、9流回油箱,其余油路同滑块快速下行。
    (4)慢速合模:当滑块下行碰到SQ3时,由SQ3发讯,Y14失电,YA9得电,泵来油经阀9、4b、5、3c、3a进入主缸上腔,开始合模,同时接通KT1,开始充磁,YA7得电,开始注料。
    (5)快压:由注料延时KT2发讯,YA7失电,注料停止,滑块快速压制。
    (6)慢压:当滑块碰到SQ4或达到电接点压力表2a的调定压力P1时,YA9失电,YA8得电,泵来油,经微量调速阀7、8、3b、3a进入主缸上腔,由于微量调速阀7、8的作用,泵的来油不能全部供给主缸部分油经阀24溢出回油箱,此时顶出缸的作用下浮动下行,其压力由阀18调定,机器处于浮动压制运动状态。
    (7)低压:当滑块慢压至低速延时KT3的调定时间时,电磁铁YA8失电,泵来电经阀9、8、3a进入主缸上腔,滑块低速压制。
    (8)保压:当滑块压制力升至电接点压力表2b的调定压力SP2时,SP2发讯,时间继电器KT4接通,开始压力持续(保压)延时,同时YA6得电,开始吸料。
    (9)降压卸荷:当达到时间继电器KT4的调定时间时,KT4发讯,KT5接通,YA11、YA13得电,泵来油经阀12a打开6a控制油口,经阀12b打开,6b控制油口,使主缸顶缸卸压。
    (10)脱模:
    (1)一般脱模
    (2)滑块回程停止,下活塞退回
    (3)保护脱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在液压机械式加电子监控型发动机控制中,EEC供油计划通常().

    • A、比液压机械式调节器供油计划低
    • B、比液压机械式调节器供油计划高
    • C、与液压机械式调节器供油计划相同
    • D、由液压机械式调节器供油计划决定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简述筒式增温增湿机的主要外部结构与作用。


    正确答案:筒式增温增湿机筒体由不锈钢板卷成,外部包有50mm厚的超细玻璃纤维保温层,以减少筒内热量的损失。筒外两端各有一个支撑圈,支撑圈下的机架上共装有四个托轮,四个托轮托住滚筒,并使其能处于正确的运行位置,进料端的两个托轮支座中间装有挡轮,其作用是防止筒体轴向窜动。

  • 第15题:

    简述湿式液压机调试故障判断及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 当压机处于半自动状态时
    1.下模不上升:(1)下缸下限接近开关未发讯,调整下限或更换接近开关。(2)单手启动失效,更换按钮。(3)模具卡死,修理模具。(4)顶出力不足,阀15单向顺序阀损坏。(5)返回继电器处于粘连状态,顶出无法工作或调定力过小。
    2.无充磁:(1)充磁按钮失效,清洗或更换。(2)充磁线圈无电源,排除故障。
    3.上模不快下,点动也无慢下:(1)上缸电磁换向阀卡死,清洗或更换。(2)油液经充液箱返回油箱,充液阀未关断、清洗。(3)阀12a、12b卡住,清洗或更换。(4)回程继电器粘连,更换继电器。(5)下缸上限无讯号,调定。(6)下腔液单向阀卡死,清洗或更换。
    4.无快下转慢下:(1)快转慢限位块过高,调整。(2)快转慢接近开关距离太远或损坏,调整或更换。
    5.合模喷料:(1)合模限位块过高。(2)合模接近开关距离太远或损坏,调整或更换。(3)快压调速阀调整过快,调整。(4)上、下合模压力表指针不发讯,清洗或更换。
    6.合模时间长、合模限位块过低,调整。
    7.压制过程中喷料:(1)快压速度过快,调整。(2)料浆水分偏大,更换。(3)料腔内料未布满,存在空气,加强布料。
    8.生坯稀软或下部局部有稀软,且厚度大:(1)压制速度过快,调整。(2)顶缸支撑过大,调整。(3)吸水板被料浆堵住,清洗吸水板。
    9.生坯径向断裂:(1)料腔布料不均匀,均匀布料。(2)产生跑料现象,调整压制速度。
    10.生坯内、外环裂,厚度不定且稀软,模具漏料,更换密封圈
    11.坯件不易脱模:(1)脱模剂选择不当;(2)真空抽水不好;(3)压制速度过快;(4)某一坯布料不足
    12.坯件带帽:(1)液压产生振荡,调整;(2)合模过快,调整;(3)芯杆低,垫高
    13.坯件吸水面出现沟纹:(1)报纸未垫平,垫平;(2)充磁过早,推迟充磁;(3)滤布安装不平整,重新安装
    14.同一模部分坯件密度过低:(1)产生了跑料,调整布料;(2)模具轻微漏料,修理模具;(3)吸水板吸料,更换滤布
    15.模具运动时产生噪音:(1)脱模剂没有,加强刷洗;(2)模具有松动,紧固与调整;(3)模具夹料,加脱模剂空模运行
    16.上缸不回程:(1)保压无讯号,修理电器;(2)上缸按向阀卡死,清洗或更换;(3)退磁未工作,修理电器;(4)电磁换向阀卡死,清洗或更换;(5)YH2继电器沾连,更换继电器
    17.无退磁:(1)退磁接触器不工作,检查或变换;(2)退磁电阻断,更换
    18.生坯有剩磁:(1)退磁电流过小,时间过短,调整;(2)退磁电流过大,时间过长,调整
    19.料浆不变,坯件时大时小,间有稀软坯件:(1)布料时多时少,加强布足料浆;(2)充磁电流过小或时间过程(手动),将充磁电流调大;(3)料浆水份过小,增大含水量
    20.动作失灵:(1)电气接线不牢或接错,检查电器;(2)油箱注料不足,加油至油标位置;(3)滤油器堵塞,清洗滤油器
    21.滑块运行中爬行:(1)系统内积存空气或泵吸油口进气,检查泵吸油管是否进气,然后多次上下运动加压。(2)精度调整不当或主柱润滑油,立柱上加注润滑油或重新调整精度。
    22.停车后滑块下溜严重:(1)缸口密封环渗漏,观察缸口,发现缸口渗漏严重就更换密封环。(2)支承力太小,调整支承阀1c。(3)放油阀关闭不严,检查放油阀6c的阀口。(4)缸内活塞头的密封圈损坏,更换密封圈。
    23.压力表指针摆动厉害:(1)压力表油路内存有空气,上压时略拧松管接头放气,并调整压力表节门。(2)管路机械振动,将管路卡牢。
    24.减压行程速度不够,上压慢:(1)高压泵流是调利过小,按泵之说明进行调整,在25Mpa时,可调至4格。(2)泵磨损或烧伤,若泵回油口漏损大时就拆下检查。(3)系统内漏严重,检查各阀漏损情况。(4)缺头活塞头的密封圈损坏,更换密封圈。

  • 第16题:

    根据各种热湿交换设备的特点不同可将它们分为两大类:接触式热湿交换设备和表面式热湿交换设备,下列属于表面式热湿交换设备的是()。

    • A、喷水室
    • B、光管式空气加热器
    • C、局部补充加湿装置
    • D、蒸汽加湿器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简述湿式液压机的过程?


    正确答案: 具体过程如下:
    (1)下活塞顶出:按压单手按钮“SB11”电磁铁YA1、YA4得电,空循环停止,阀门换向,油泵来油经17、15、6b进入顶出缸下腔,“顶出缸退回腔油经17、3d、19流回油箱,下活塞顶出。
    (2)上缸快下:按压双手按钮SB11、SB12、YA1、YA2、YA10、YA12、YA14得电,空循环停止,油泵来油经阀9、4a、3c、3b、3a进入主缸上腔、主缸、下腔之油经阀6 c、9流回油箱,使滑块处于无支承状态,依靠自重迅速下滑,此时油泵来油不足,以补充上腔空间,主罐上腔形成负压,且方向阀12 b的B腔控制油,打开充液阀1,使主缸快速下行。
    (3)上缸慢下:当滑块快速下行至SQ2时,SQ2发讯,YA10、YA12失电,阀12 a、12 b复位,阀6 c、1关闭,主缸下腔之油经阀10、9流回油箱,其余油路同滑块快速下行。
    (4)慢速合模:当滑块下行碰到SQ3时,由SQ3发讯,Y14失电,YA9得电,泵来油经阀9、4b、5、3c、3a进入主缸上腔,开始合模,同时接通KT1,开始充磁,YA7得电,开始注料。
    (5)快压:由注料延时KT2发讯,YA7失电,注料停止,滑块快速压制。
    (6)慢压:当滑块碰到SQ4或达到电接点压力表2a的调定压力P1时,YA9失电,YA8得电,泵来油,经微量调速阀7、8、3b、3a进入主缸上腔,由于微量调速阀7、8的作用,泵的来油不能全部供给主缸部分油经阀24溢出回油箱,此时顶出缸的作用下浮动下行,其压力由阀18调定,机器处于浮动压制运动状态。
    (7)低压:当滑块慢压至低速延时KT3的调定时间时,电磁铁YA8失电,泵来电经阀9、8、3a进入主缸上腔,滑块低速压制。
    (8)保压:当滑块压制力升至电接点压力表2b的调定压力SP2时,SP2发讯,时间继电器KT4接通,开始压力持续(保压)延时,同时YA6得电,开始吸料。
    (9)降压卸荷:当达到时间继电器KT4的调定时间时,KT4发讯,KT5接通,YA11、YA13得电,泵来油经阀12a打开6a控制油口,经阀12b打开,6b控制油口,使主缸顶缸卸压。
    (10)脱模:
    (1)一般脱模
    (2)滑块回程停止,下活塞退回
    (3)保护脱模

  • 第18题:

    四柱式机架结构的液压机由4根立柱作为结构的主体,立柱的作用是()。

    • A、只承受负荷
    • B、只作为导轨
    • C、既承载又作为导轨
    • D、以防止变形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简述湿式激光打印机的的基本结构?


    正确答案:主要有激光打印系统、胶片传送系统、信息传递与存储系统、控制系统及其他配件等几部分组成。

  • 第20题:

    恒速传动装置(CSD)的基本结构是()

    • A、电控机械式
    • B、液压机械式
    • C、电控整流式
    • D、电控液压式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单选题
    结构简单,制造容易,适用于行程较长的导轨磨床、龙门刨床和液压机等设备的液压缸是()。
    A

    活塞式

    B

    柱塞式

    C

    摆动式

    D

    齿条活塞式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湿式液压机调试故障判断及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 当压机处于半自动状态时
    1.下模不上升:(1)下缸下限接近开关未发讯,调整下限或更换接近开关。(2)单手启动失效,更换按钮。(3)模具卡死,修理模具。(4)顶出力不足,阀15单向顺序阀损坏。(5)返回继电器处于粘连状态,顶出无法工作或调定力过小。
    2.无充磁:(1)充磁按钮失效,清洗或更换。(2)充磁线圈无电源,排除故障。
    3.上模不快下,点动也无慢下:(1)上缸电磁换向阀卡死,清洗或更换。(2)油液经充液箱返回油箱,充液阀未关断、清洗。(3)阀12a、12b卡住,清洗或更换。(4)回程继电器粘连,更换继电器。(5)下缸上限无讯号,调定。(6)下腔液单向阀卡死,清洗或更换。
    4.无快下转慢下:(1)快转慢限位块过高,调整。(2)快转慢接近开关距离太远或损坏,调整或更换。
    5.合模喷料:(1)合模限位块过高。(2)合模接近开关距离太远或损坏,调整或更换。(3)快压调速阀调整过快,调整。(4)上、下合模压力表指针不发讯,清洗或更换。
    6.合模时间长、合模限位块过低,调整。
    7.压制过程中喷料:(1)快压速度过快,调整。(2)料浆水分偏大,更换。(3)料腔内料未布满,存在空气,加强布料。
    8.生坯稀软或下部局部有稀软,且厚度大:(1)压制速度过快,调整。(2)顶缸支撑过大,调整。(3)吸水板被料浆堵住,清洗吸水板。
    9.生坯径向断裂:(1)料腔布料不均匀,均匀布料。(2)产生跑料现象,调整压制速度。
    10.生坯内、外环裂,厚度不定且稀软,模具漏料,更换密封圈
    11.坯件不易脱模:(1)脱模剂选择不当;(2)真空抽水不好;(3)压制速度过快;(4)某一坯布料不足
    12.坯件带帽:(1)液压产生振荡,调整;(2)合模过快,调整;(3)芯杆低,垫高
    13.坯件吸水面出现沟纹:(1)报纸未垫平,垫平;(2)充磁过早,推迟充磁;(3)滤布安装不平整,重新安装
    14.同一模部分坯件密度过低:(1)产生了跑料,调整布料;(2)模具轻微漏料,修理模具;(3)吸水板吸料,更换滤布
    15.模具运动时产生噪音:(1)脱模剂没有,加强刷洗;(2)模具有松动,紧固与调整;(3)模具夹料,加脱模剂空模运行
    16.上缸不回程:(1)保压无讯号,修理电器;(2)上缸按向阀卡死,清洗或更换;(3)退磁未工作,修理电器;(4)电磁换向阀卡死,清洗或更换;(5)YH2继电器沾连,更换继电器
    17.无退磁:(1)退磁接触器不工作,检查或变换;(2)退磁电阻断,更换
    18.生坯有剩磁:(1)退磁电流过小,时间过短,调整;(2)退磁电流过大,时间过长,调整
    19.料浆不变,坯件时大时小,间有稀软坯件:(1)布料时多时少,加强布足料浆;(2)充磁电流过小或时间过程(手动),将充磁电流调大;(3)料浆水份过小,增大含水量
    20.动作失灵:(1)电气接线不牢或接错,检查电器;(2)油箱注料不足,加油至油标位置;(3)滤油器堵塞,清洗滤油器
    21.滑块运行中爬行:(1)系统内积存空气或泵吸油口进气,检查泵吸油管是否进气,然后多次上下运动加压。(2)精度调整不当或主柱润滑油,立柱上加注润滑油或重新调整精度。
    22.停车后滑块下溜严重:(1)缸口密封环渗漏,观察缸口,发现缸口渗漏严重就更换密封环。(2)支承力太小,调整支承阀1c。(3)放油阀关闭不严,检查放油阀6c的阀口。(4)缸内活塞头的密封圈损坏,更换密封圈。
    23.压力表指针摆动厉害:(1)压力表油路内存有空气,上压时略拧松管接头放气,并调整压力表节门。(2)管路机械振动,将管路卡牢。
    24.减压行程速度不够,上压慢:(1)高压泵流是调利过小,按泵之说明进行调整,在25Mpa时,可调至4格。(2)泵磨损或烧伤,若泵回油口漏损大时就拆下检查。(3)系统内漏严重,检查各阀漏损情况。(4)缺头活塞头的密封圈损坏,更换密封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湿式液压机的调试原理及过程?

    正确答案: 压系统中可调节的阀有溢流阀、顺序阀、减压阀、调整阀、支承阀、节流阀和单向节流阀。压力阀就由低压向高压调节,节流阀由大流量向小流量调节。
    电磁溢流阀24用于调整系统的安全压力,同时了用于油泵的卸荷,该阀的最高调节压力为25Mpa。
    电磁溢24、溢流阀16、16b、18分别用于主缸的压制力,顶缸的退回力顶出力、合模力,它们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3只调节阀均安装于油箱的前罩壳上。
    溢流阀16-3用于调整主缸卸压后的背压力,其调整力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支承阀10用于调节滑块的支承力,调整力不宜过大,使滑块静止时不出现下滑为宜。
    电接点压力表(2a)的SP1为滑块的压制力,配合24的调整,SP2为低速Ⅰ转低速Ⅱ的压力发讯点.
    电接点压力表(2c)的SP3为下活塞的合模力,配合溢流阀18调整。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