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易燃液体泄漏现场处置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
②消除所有着火源。
③应急人员应戴全面罩防毒面具,穿防静电服。
④使用防爆等级达到要求的通讯工具。
⑤采取关闭阀门或堵漏等措施切断泄漏源。
⑥如果槽车或储罐发生泄漏,可通过倒罐转移尚未泄漏的液体。
⑦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泄漏物,防止流入河流、下水道、排洪沟等地方。
⑧用泡沫覆盖泄漏物,减少挥发。
⑨用雾状水驱散、稀释挥发的油气。
⑩收容的泄漏液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⑪用沙土吸收残液。
⑫如果海上或水域发生溢油事故,可布放围油栏引导或遏制溢油,防止溢油扩散,使用撇油器、吸油棉或消油剂清除溢油。
更多“易燃液体泄漏现场处置有哪些注意事项?”相关问题
  • 第1题:

    易燃液体火灾现场处置有哪些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易燃液体火灾现场处置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消防人员须穿防火防毒服,佩戴空气呼吸器,在上风向灭火。
    ②喷水冷却燃烧罐和邻近罐,直至灭火结束。
    ③处在火场中的储罐若发生异常变化或发生异常声音,须马上撤离。
    ④着火原油罐出现沸溢、喷油前兆时,应立即撤离。
    ⑤可用灭火剂为泡沫、干粉和二氧化碳进行灭火。

  • 第2题: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造成可燃气体,易燃液体等泄漏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⑴设备、容器和管道本身存在裂缝或缺陷;
    ⑵操作不当。

  • 第3题:

    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泄漏事故处置完毕后应对哪些重点部位进行清洗?


    正确答案:应使用喷雾水或惰性气体对场地、事故设备、地势低洼地带和下水道、沟渠等进行清洗,确保不留残液。

  • 第4题:

    什么叫易燃液体?易燃液体有哪些特性?


    正确答案: 易燃液体是指在常温下极易燃烧的液态物质。
    特性:
    1、高度易燃性。
    2、易爆性。
    3、高度流动扩散性。
    4、受热膨胀性。
    5、忌氧化剂和酸。
    6、毒性。

  • 第5题:

    简述易燃液体泄漏现场处置时应注意的事项。


    正确答案: (1)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2)消除所有着火源;
    (3)应急人员应戴全面罩防毒面具,穿防静电服;
    (4)使用防爆等级达到要求的通讯工具;
    (5)采取关闭阀门或堵漏等措施切断泄漏源;
    (6)如果槽车或储罐发生泄漏,可通过倒罐转移尚未泄漏的液体;
    (7)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泄漏物,防止流入河流、下水道、排洪沟等地方;
    (8)用泡沫覆盖泄漏物,减少挥发;
    (9)用雾状水驱散、稀释挥发的油气;
    (10)收容的泄漏液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11)用沙土吸收残液;
    (12)如果海上或水域发生溢油事故,可布放围油栏引导或遏制溢油,防止溢油扩散,使用撇油器、吸油棉或消油剂清除溢油。

  • 第6题:

    易燃可燃液体泄漏事故处置要点?


    正确答案: 灾害特性:1、具有易燃性、蒸气的爆炸性、受热膨胀性、易爆炸燃烧;2、大都具有毒害性,或是刺激性和腐蚀性,易造成人员中毒伤亡;3、具有流动性、带电性,泄漏后能造成大面积地面、水体和物品污染,不宜洗消。
    处置措施:1、侦检重点查明泄漏容器(或储罐及罐区)储量、泄漏部位、强度、浓度、流淌扩散范围、罐体、遇险人数和位置以及周边单位、水源、电源、火源和道路等情况;2、划分危险区和安全区,疏散和严控人员、车辆、物质出入,消除火源和电源;3利用固定消防设施或开花、喷雾射流稀释防暴;4、采取关阀堵漏、圈围、拦截、吸附、输转、降解驱散等措施处置,或确保安全时点燃。
    特别警示:1、严格警戒,禁绝火种,采取严格防爆措施;2、车辆、人员进攻要选择上风或侧上风方向;3、设立现场安全员,确定撤离信号,实施全程检测;4进入重危区人员必须实施二级以上防护,并采取水枪掩护;5、要以事故单位专业人员为主采取工艺措施和技术手段进行处置;6建立可靠供水线路,保证供水不间断;7报请政府启动应急预案,调集公安、安监、石油、化工、供水、卫生、环保、气象等部门和事故单位力量协助处置;8、洗消和处置用水排放必须检测,防止二次污染。

  • 第7题:

    处置易燃可燃液体泄漏事故处置时,抢险人员一定要专业、精干,并严格按照()级防护等级进行个人防护。

    • A、一、二
    • B、二
    • C、三
    • D、二、三

    正确答案:D

  • 第8题:

    消防堵漏装备是处置()或有毒、有害气体、液体泄漏事故的有效工具。

    • A、高温液体
    • B、易燃、易爆
    • C、强腐蚀性
    • D、放射性物质

    正确答案:B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易燃、可燃液体泄漏事故处置中,个人防护的要求。

    正确答案: 进入危险区的人员必须实施二级防护,并采取水枪掩护。现场作业人员防护等级不得低于三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处置易燃可燃液体泄漏事故处置时,抢险人员一定要专业、精干,并严格按照()级防护等级进行个人防护。
    A

    一、二

    B

    C

    D

    二、三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消防堵漏装备是处置()或有毒、有害气体、液体泄漏事故的有效工具。
    A

    高温液体

    B

    易燃、易爆

    C

    强腐蚀性

    D

    放射性物质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消防堵漏装备是处置()的有效工具。
    A

    易燃液体

    B

    有毒气体

    C

    液体泄漏事故

    D

    可燃液体

    E

    可燃气体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泄漏现场处置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正确答案: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泄漏处置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根据气体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
    ②消除所有着火源。
    ③应急人员应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根据泄漏气体种类,选择合适的防护服装,如防静电服或防静电、防寒服或带内置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的全封闭防化服等。
    ④使用防爆等级达要求的通讯工具。
    ⑤采取关闭阀门或堵漏等措施切断气源,并用雾状水保护抢险人员。
    ⑥用雾状水溶解、稀释漏出气,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隔离泄漏区直至气体散尽。

  • 第14题:

    消防车进入易燃易爆气体或液体泄漏区域有哪些安全要求?


    正确答案:所有车辆必须带防火罩,消防车严禁停靠在附近地沟、窨井、管道。

  • 第15题:

    现场应急处置注意事项有哪些?


    正确答案: 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应注意下列事项:
    (1)进行现场应急处理时,必须保持通讯畅通,指派专人负责与地面应急指挥部的联络,随时报告现场情况,听取和传达指挥部的指令。
    (2)指派专人对有毒有害气体的涌出、顶板变化情况、突水点的涌水情况、突水预兆、火源等情况进行监控,发现异常,立即采取可靠的措施,确保现场应急处置人员的安全,防止发生次生事故和事故扩大。

  • 第16题:

    简述易燃液体火灾现场处置应注意的事项。


    正确答案: (1)消防人员须穿防火防毒服,佩戴空气呼吸器,在上风向灭火;
    (2)喷水冷却燃烧设备和邻近设备,直至灭火结束;
    (3)处在火场中的设备若发生异常变化或发生异常声音,须马上撤离;
    (4)沸溢性油品设备出现沸溢、喷油前兆时,应立即撤离;
    (5)可用灭火剂为泡沫、干粉和二氧化碳进行灭火。

  • 第17题:

    管道发生低温液体泄漏应如何处理?注意事项有哪些?


    正确答案: 管道发生低温液体泄漏应:
    1.迅速查明泄漏点,关闭泄漏点两端管线上的阀门和与该管线相接的每一个储罐阀门,把气源切断。如不能解决用湿绵被包住泄漏处,并用水对其进行喷射冷却,使之结冻,减少泄漏;
    2.杜绝一切火源,禁止车辆通行;
    3.设立警戒(区域),撤离无关人员,组织人员进行处理,用雾水化驱散气雾。并立即报警(公安消防、质量技术监督、安全生产、运管等部门)。同时立即向单位领导报告;
    4.对泄漏点进行检修。

  • 第18题:

    实施火场警戒的条件()。

    • A、有大量人员围观,严重影响灭火战斗行动的现场
    • B、参战人员和车辆多,实施灭火战斗行动需占用道路的现场
    • C、火势不能迅速有效控制,有蔓延扩大趋势的现场
    • D、发生有毒气体、易燃气体、易燃液体泄漏扩散的灾害事

    正确答案:A,B,C,D

  • 第19题:

    简述易燃、可燃液体泄漏事故的特点和处置措施。


    正确答案: 事故特点:
    (一)易发生爆炸燃烧事故。易(可)燃液体泄漏后,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源发生爆炸燃烧。同时可能造成大面积流淌火灾,直接威胁救援人员、车辆及其他装置、设备的安全,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可燃的重质油发生火灾后易形成沸溢、喷溅,造成危害加重。
    (二)造成人员中毒伤亡。易(可)燃液体本身或其蒸气大都具有毒性,有的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侵入人体,造成人员中毒。
    (三)污染环境,不易洗消。易(可)燃液体具有流动性,泄漏后能造成大面积地面、水体和物品污染,洗消处置困难。
    处置措施:
    (一)侦察检测
    1、通过询问、侦察、检测、监测等方法,以及测定风力和风向,掌握泄漏区域液体蒸气浓度、流淌扩散范围。
    2、掌握遇险人员数量、位置和营救路线。
    3、查明泄漏容器储量、泄漏部位、泄漏强度、流淌和扩散范围、罐体等情况。
    4、查明储罐区储罐数量和总储存量、泄漏罐储存量和邻近罐储存量以及管线、沟渠、下水道布局走向。
    5、了解事故单位已经采取的处置措施、内部消防设施配备及运行、先期疏散抢救人员等情况。
    6、查明拟定警戒区内的单位情况、人员数量、地形地物、电源、火源、交通道路等情况。
    7、掌握现场及周边的消防水源位置、储量和给水方式。
    8、了解泄漏区域建(构)筑物、地形地貌,以及可能引发爆炸燃烧的危险因素及其后果、现场及周边污染等情况。
    (二)警戒疏散
    1、疏散泄漏区域和扩散可能波及范围的无关人员。
    2、根据侦察检测情况,确定警戒范围,并划分危险区和安全*区,设置警戒标志和出入口。严格控制进入警戒区的人员、车辆和物资,进行安全检查,做好记录。
    3、根据动态检测结果,适时调整警戒范围。
    (三)禁绝火源,切断事故区域内的强弱电源,熄灭火源,消除警戒区内一切能引起爆炸燃烧的火源条件。进入警戒区人员严禁携带、使用移动电话和非防爆通信、照明设备,严禁穿戴化纤类服装和带金属物件的鞋,严禁携带、使用非防爆工具。禁止机动车辆(包括无防爆装置的救援车辆)和非机动车辆随意进入警戒区。
    (四)安全防护,进入危险区的人员必须实施二级防护,并采取水枪掩护。现场作业人员防护等级不得低于三级。
    (五)生命救助,组成救生小组,携带救生器材进入危险区。采取正确的救助方式,将遇险人员疏散、转移至安全*区。将伤情较重人员送交医疗急救部门。
    (六)技术支持,组织事故单位和石油化工、气象、环保、卫生等部门的专家、技术人员判断事故状况,提供技术支持,制订抢险救援方案,并参加配合抢险救援行动。
    (七)现场供水制订供水方案,选定水源,选用可靠高效的供水车辆和装备,采取合理的供水方式和方法,保证消防用水量。
    (八)稀释防爆,
    1、储罐、管道或容器内液体外泄时,应在适当部位组织筑堤围堰,并在液体表面上覆盖泡沫层,防止引燃。
    2、设置水幕或开花、喷雾水枪稀释扩散的液体蒸气,但水流不能流入围堤内的泄漏区域。
    3、稀释驱散液体蒸气不宜使用直流水。
    (九)关阀堵漏
    1、生产装置或管道发生泄漏、阀门尚未损坏时,可协助技术人员或在技术人员指导下,使用喷雾水枪掩护,关闭阀门,制止泄漏。
    2、罐体、管道、阀门、法兰泄漏,采取相应的堵漏方法实施堵漏。
    3、根据泄漏物性质和泄漏状况,可向罐内适量注水,抬高液位,形成水垫层,缓解险情,配合堵漏。
    (十)输转倒罐不能有效堵漏时,应控制减少泄漏量,采取“输转倒罐”的方法将其导入其他容器、储罐或槽车。实施倒罐作业时,管线、设备必须良好接地。
    (十一)水上泄漏处置
    1、通知水上公安、海事、航运等部门实行水域交通管制,引导事故船只向安全水域转移。
    2、通知沿岸相关单位严密监视险情,加强防范措施。
    3、组织水陆消防力量,采取堵漏、圈围、拦截等措施,控制泄漏、扩散范围。
    4、对水面上的泄漏液体使用防爆抽吸泵、吸附垫等进行吸附、输转,或用分解剂降解驱散。难于实施吸附、降解且严重污染环境时,在确保现场安全的条件下,可采取点燃措施。
    (十二)洗消处理
    1、处置有毒可燃液体泄漏事故后,在危险区和安全*区交界处设置洗消站。
    2、洗消对象。轻度、中度、重度中毒人员在送医院治疗之前必须进行洗消,现场参与抢险人员和救援器材装备在救援行动结束后要全部进行洗消。
    3、洗消方法。根据易燃液体的理化性质可分别采用化学消毒法和物理消毒法。
    4、洗消和处置用水排放必须经过环保部门检测,防止造成二次污染。
    (十三)现场清理
    1、少量液体泄漏可用砂土、水泥粉、煤灰等吸附、掩埋。
    2、大量液体泄漏可用防爆泵抽吸或使用无火花容器收集,集中处理。
    3、用分解剂、蒸气或惰性气体清扫现场,特别是低洼地、下水道、沟渠等处,确保不留残液(气)。
    4、清点人员,收集、整理器材装备。
    5、撤除警戒,做好移交,安全撤离。

  • 第20题:

    消防堵漏装备是处置()的有效工具。

    • A、易燃液体
    • B、有毒气体
    • C、液体泄漏事故
    • D、可燃液体
    • E、可燃气体

    正确答案:A,B,C,D,E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易燃、可燃液体泄漏事故的特点和处置措施。

    正确答案: 事故特点:
    (一)易发生爆炸燃烧事故。易(可)燃液体泄漏后,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源发生爆炸燃烧。同时可能造成大面积流淌火灾,直接威胁救援人员、车辆及其他装置、设备的安全,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可燃的重质油发生火灾后易形成沸溢、喷溅,造成危害加重。
    (二)造成人员中毒伤亡。易(可)燃液体本身或其蒸气大都具有毒性,有的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侵入人体,造成人员中毒。
    (三)污染环境,不易洗消。易(可)燃液体具有流动性,泄漏后能造成大面积地面、水体和物品污染,洗消处置困难。
    处置措施:
    (一)侦察检测
    1、通过询问、侦察、检测、监测等方法,以及测定风力和风向,掌握泄漏区域液体蒸气浓度、流淌扩散范围。
    2、掌握遇险人员数量、位置和营救路线。
    3、查明泄漏容器储量、泄漏部位、泄漏强度、流淌和扩散范围、罐体等情况。
    4、查明储罐区储罐数量和总储存量、泄漏罐储存量和邻近罐储存量以及管线、沟渠、下水道布局走向。
    5、了解事故单位已经采取的处置措施、内部消防设施配备及运行、先期疏散抢救人员等情况。
    6、查明拟定警戒区内的单位情况、人员数量、地形地物、电源、火源、交通道路等情况。
    7、掌握现场及周边的消防水源位置、储量和给水方式。
    8、了解泄漏区域建(构)筑物、地形地貌,以及可能引发爆炸燃烧的危险因素及其后果、现场及周边污染等情况。
    (二)警戒疏散
    1、疏散泄漏区域和扩散可能波及范围的无关人员。
    2、根据侦察检测情况,确定警戒范围,并划分危险区和安全*区,设置警戒标志和出入口。严格控制进入警戒区的人员、车辆和物资,进行安全检查,做好记录。
    3、根据动态检测结果,适时调整警戒范围。
    (三)禁绝火源,切断事故区域内的强弱电源,熄灭火源,消除警戒区内一切能引起爆炸燃烧的火源条件。进入警戒区人员严禁携带、使用移动电话和非防爆通信、照明设备,严禁穿戴化纤类服装和带金属物件的鞋,严禁携带、使用非防爆工具。禁止机动车辆(包括无防爆装置的救援车辆)和非机动车辆随意进入警戒区。
    (四)安全防护,进入危险区的人员必须实施二级防护,并采取水枪掩护。现场作业人员防护等级不得低于三级。
    (五)生命救助,组成救生小组,携带救生器材进入危险区。采取正确的救助方式,将遇险人员疏散、转移至安全*区。将伤情较重人员送交医疗急救部门。
    (六)技术支持,组织事故单位和石油化工、气象、环保、卫生等部门的专家、技术人员判断事故状况,提供技术支持,制订抢险救援方案,并参加配合抢险救援行动。
    (七)现场供水制订供水方案,选定水源,选用可靠高效的供水车辆和装备,采取合理的供水方式和方法,保证消防用水量。
    (八)稀释防爆,
    1、储罐、管道或容器内液体外泄时,应在适当部位组织筑堤围堰,并在液体表面上覆盖泡沫层,防止引燃。
    2、设置水幕或开花、喷雾水枪稀释扩散的液体蒸气,但水流不能流入围堤内的泄漏区域。
    3、稀释驱散液体蒸气不宜使用直流水。
    (九)关阀堵漏
    1、生产装置或管道发生泄漏、阀门尚未损坏时,可协助技术人员或在技术人员指导下,使用喷雾水枪掩护,关闭阀门,制止泄漏。
    2、罐体、管道、阀门、法兰泄漏,采取相应的堵漏方法实施堵漏。
    3、根据泄漏物性质和泄漏状况,可向罐内适量注水,抬高液位,形成水垫层,缓解险情,配合堵漏。
    (十)输转倒罐不能有效堵漏时,应控制减少泄漏量,采取“输转倒罐”的方法将其导入其他容器、储罐或槽车。实施倒罐作业时,管线、设备必须良好接地。
    (十一)水上泄漏处置
    1、通知水上公安、海事、航运等部门实行水域交通管制,引导事故船只向安全水域转移。
    2、通知沿岸相关单位严密监视险情,加强防范措施。
    3、组织水陆消防力量,采取堵漏、圈围、拦截等措施,控制泄漏、扩散范围。
    4、对水面上的泄漏液体使用防爆抽吸泵、吸附垫等进行吸附、输转,或用分解剂降解驱散。难于实施吸附、降解且严重污染环境时,在确保现场安全的条件下,可采取点燃措施。
    (十二)洗消处理
    1、处置有毒可燃液体泄漏事故后,在危险区和安全*区交界处设置洗消站。
    2、洗消对象。轻度、中度、重度中毒人员在送医院治疗之前必须进行洗消,现场参与抢险人员和救援器材装备在救援行动结束后要全部进行洗消。
    3、洗消方法。根据易燃液体的理化性质可分别采用化学消毒法和物理消毒法。
    4、洗消和处置用水排放必须经过环保部门检测,防止造成二次污染。
    (十三)现场清理
    1、少量液体泄漏可用砂土、水泥粉、煤灰等吸附、掩埋。
    2、大量液体泄漏可用防爆泵抽吸或使用无火花容器收集,集中处理。
    3、用分解剂、蒸气或惰性气体清扫现场,特别是低洼地、下水道、沟渠等处,确保不留残液(气)。
    4、清点人员,收集、整理器材装备。
    5、撤除警戒,做好移交,安全撤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什么叫易燃液体?易燃液体有哪些特性?

    正确答案: 易燃液体是指在常温下极易燃烧的液态物质。
    特性:
    1、高度易燃性。
    2、易爆性。
    3、高度流动扩散性。
    4、受热膨胀性。
    5、忌氧化剂和酸。
    6、毒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管道发生低温液体泄漏应如何处理?注意事项有哪些?

    正确答案: 管道发生低温液体泄漏应:
    1.迅速查明泄漏点,关闭泄漏点两端管线上的阀门和与该管线相接的每一个储罐阀门,把气源切断。如不能解决用湿绵被包住泄漏处,并用水对其进行喷射冷却,使之结冻,减少泄漏;
    2.杜绝一切火源,禁止车辆通行;
    3.设立警戒(区域),撤离无关人员,组织人员进行处理,用雾水化驱散气雾。并立即报警(公安消防、质量技术监督、安全生产、运管等部门)。同时立即向单位领导报告;
    4.对泄漏点进行检修。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