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1972年,潘菽在《光明日报》发表一篇文章《对综合大学理科教育革命的一些看法》,表达了当时备受压抑的广大科学工作者的心声。

题目

1972年,潘菽在《光明日报》发表一篇文章《对综合大学理科教育革命的一些看法》,表达了当时备受压抑的广大科学工作者的心声。


相似考题
更多“1972年,潘菽在《光明日报》发表一篇文章《对综合大学理科教育革命的一些看法》,表达了当时备受压抑的广大科学工作者的心声。”相关问题
  • 第1题:

    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胡适的(),这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

    A、《新诗的格律》

    B、《文学革命论》

    C、《文学改良刍议》

    D、《论文学的改良》


    正确答案:C

  • 第2题:

    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5分)(原创)


    正确答案:

     

    16、(5分)文中的字里行间,有作者对当时真实人性的思考:充满温情的同时,亦不忘关注自身的切实利益。(2分)
    但更多却是作者的悲悯情怀:对老妇人这种挣扎在社会底层人物不幸命运的同情,对老妇人在生活、工作上认真负责的态度,即使贫困也不失人格要自力更生的精神的钦佩,人与人之间尚有温情一面,能互相关怀的欣慰。(3分)

  • 第3题: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关于什么的评论员文章。


    正确答案: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评论员文章。

  • 第4题:

    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材的作者是潘菽。


    正确答案:错误

  • 第5题: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一篇什么文章推动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正确答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第6题:

    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胡适的(),这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


    正确答案:《文学改良刍议》

  • 第7题:

    胡适1917年1月发表的(),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文章。


    正确答案:《文学改良刍议》

  • 第8题:

    问答题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关于什么的评论员文章。

    正确答案: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评论员文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填空题
    胡适于1917年1月在《新青年》发表()。这是倡导文学革命和新诗理论建设的第一篇文章。

    正确答案: 《文学改良刍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判断题
    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材的作者是潘菽。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1978年5月11日,胡福明以共产党员的巨大勇气和知识分子的强烈担当,冲破“两个凡是”思想禁锢,作为主要起草人在《光明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题目是《()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正确答案: 实践
    解析: 胡福明,以共产党员的巨大勇气和知识分子的强烈担当,冲破“两个凡是”思想禁锢,于1978年5月11日作为主要起草人,在《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随后,全国范围内掀起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拉开了解放思想序幕。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胡福明同志改革先锋称号,称他是“真理标准大讨论的代表人物”。

  • 第12题:

    填空题
    胡适1917年1月发表的(),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文章。

    正确答案: 《文学改良刍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针对我国治理酒后驾车的问题,发表你自己的看法,写成一篇文章。要求:自拟标题,做到观点鲜明,论证充分,见解深刻,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语言顺畅。字数在1200字左右。


    正确答案:
    答案提示
    多管齐下,治理酒后驾车
    近来,酒后驾车引起的社会惨剧频频发生,给不少家庭造成了无法挽回的伤害。酒后驾车也成为人们深恶痛绝的“马路杀手”,受到社会各方的高度关注。酒后驾车屡禁不止,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相当多的司机安全意识淡薄,盲目自信,麻痹大意;二是社会上劝酒风气盛行,逢宴必饮,给酒后驾车提供了广阔空间;三是交通管理执法不严,对有些酒后驾车者包庇纵容;四是执法前后不连贯,在一段时间的严打之后,放松警惕,导致酒后驾车愈演愈烈;五是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细化,醉酒驾车肇事处罚力度不够。
    酒后驾车不仅威胁到人身财产安全,同时还影响到城市交通、社会治安的和谐。要从根本上治理酒后驾驶的交通违法行为,需要用多种手段齐抓共管,多措并举,综合治理,方能奏效。
    一是强化酒后驾驶危害性的宣传教育。采取各种手段开展酒后驾驶危害性的宣传教育,除利用新闻媒体、宣传阵地、主题宣传、警示教育等形式外,在酒店门口悬挂酒后驾驶危害性宣传标语,在酒店餐桌上放置倡导酒后不驾驶的提示卡,教育司机及同酒桌朋友都树立“酒后不驾车,驾车不饮酒”的理念,增强驾驶人不饮酒和不劝司机饮酒的自我约束力,提高自觉性。
    二是加大酒后驾车违法行为的惩罚成本。首先,以立法来加重酒后驾车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对酒后驾车违法行为实行“零容忍”,加大惩罚成本,使其不敢为。以立法的形式对酒后驾车作出规定,以提高酒后驾车的违法成本。其次,增加交通事故赔偿的经济责任,对酒后驾车造成的交通事故赔偿比率要加大,同时,对劝机动车驾驶人饮酒者要追究连带经济赔偿责任。第三,保险公司对酒后驾车造成的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不予赔付,这样就会减少酒后驾车违法行为的发生。
    三是强化社会监管力度。首先,在公民道德建设中,把“酒后禁驾”纳入公民道德建设内容,在全社会倡导监督酒后驾车的行为。充分发挥社区、村委会等基层组织的监管作用,强化日常教育、管理和防范。其次,建立和推行有奖举报制度和“代驾”制度。可在酒店、宾馆、饭店设立监督员或信息员,对酒后驾车的驾驶人进行劝阻或及时向交警部门报告驾驶人的饮酒信息,组织驾驶技能好、职业道德好的人提供“代驾”服务。第三,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播发“酒后禁驾”公益广告,及时曝光酒后驾车违法行为,提高驾驶人的遵章守法意识和安全驾驶意识。
    四是强化执法部门的管控力度。首先,公安交警部门要提高对酒后驾车危害性的认识,把严格查处酒后驾车交通违法行为,作为日常执勤执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坚持常抓不懈,并使之日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决不能形成集中整治严管,平时疏于管理、视而不见的恶性循环。其次,简化公安交警部门查纠酒后驾车违法行为的执法程序,赋予更多的自由裁量权,以增强执法管理效能,提高执法效率。第三,要严格执法,对拒绝接受酒精检测的司机应严格处罚,绝不姑息。
    总之,要建立酒后驾车违法行为长效管理机制,仅仅依靠交警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全社会造成一种人人监督、人人劝阻、人人管理的氛围。作为机动车驾驶人,要自觉树立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幸福,酒后不开车、开车不饮酒的良好社会公德。这样才能减少酒后驾车的违法行为,人们的出行安全才能得到保障,才能形成一个有序、安全、畅通、和谐的交通环境。

  • 第14题:

    丁老师复印了一篇已经发表的文章,要求学生写读后感,这种行为属于著作权的合理使用。

    A

    B



  • 第15题:

    法国电影理论家()是长镜头电影理论的奠基人。他于1953年和1957年在《()》上发表了两篇有关长镜头电影理论的文章。后来,将其合成一篇,取名《()》(又译《蒙太奇使用的界限》),这是一篇篇幅不长的经典性论文,它通过对三部影片《白鬃野马》、《红气球》、《异鸟》的评论,论述了他对蒙太奇和长镜头的看法。


    正确答案:安德烈·巴赞;电影手册;被禁用的蒙太奇

  • 第16题:

    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第六首:“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这是()。

    • A、说潘岳文章没有写出他的高尚情志
    • B、批评潘岳文格与人格的不统一
    • C、赞扬潘岳《闲居赋》情感高尚,但仍未写出他真实而高尚的人格
    • D、说文章总是不能表达作者的真实心声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1925年3月20日,俄国革命家马林在一篇文章中说:“孙中山在法文月刊《社会主义运动》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阐述中国革命的性质,提到他不期望资本主义式的繁荣,而希望看到„新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中国‟。”这则材料说明孙中山()

    • A、阶级属性发生改变
    • B、已完全接受了中共的社会主义革命主张
    • C、革命策略有所调整
    • D、认为社会主义是中国唯一出路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1918年7月李大钊公开发表了国内第一篇宣传十月革命的文章()。

    • A、《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 B、《庶民的胜利》
    • C、《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 D、《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单选题
    ()在1911年发表了第一篇梦的精神分析文章。
    A

     皮尔斯

    B

     欧文

    C

     弗洛伊德

    D

     荣格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一篇什么文章推动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正确答案: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第六首:“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这是()。
    A

    说潘岳文章没有写出他的高尚情志

    B

    批评潘岳文格与人格的不统一

    C

    赞扬潘岳《闲居赋》情感高尚,但仍未写出他真实而高尚的人格

    D

    说文章总是不能表达作者的真实心声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1925年3月20日,俄国革命家马林在一篇文章中说:“孙中山在法文月刊《社会主义运动》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阐述中国革命的性质,提到他不期望资本主义式的繁荣,而希望看到„新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中国‟。”这则材料说明孙中山()
    A

    阶级属性发生改变

    B

    已完全接受了中共的社会主义革命主张

    C

    革命策略有所调整

    D

    认为社会主义是中国唯一出路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胡适的(),这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

    正确答案: 《文学改良刍议》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