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什么是类白血病反应?其血象和骨髓象有什么特点?”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急性淋巴细把型白血病临床表现及血象、骨髓象的特点


    正确答案:此病多见于儿童、少年、病程较急,伴有发热、出血倾向及进行性贫血,肝、脾、淋巴结肿大较严重,尤似淋巴结肿大为著,累及深部淋巴结如纵隔淋巴结等。
    血象:中度或重度贫血,白细胞总数多为3万~4万,亦有高达10万以上者,亦有低于3000以下者。小儿思者的白细胞总数多增高,成人患者的白细胞总数以低于正常者为多见。原淋巴细胞及幼淋巴细胞增多,且呈病理畸形。退化细胞多见。无棒状小体,血小板减少或明显减少。
    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淋巴细胞系统明显增生,以原淋巴细胞及幼淋巴细胞为主,可占50%~90%左有,原淋巴细胞常呈病理性变形,核形有凹陷、切迹、核染色质呈泥浆状或咖啡粒状结构,核仁增大,浆肉可有空泡等。此种细胞亦称为李特(Rieder)氏型淋巴细胞。易见退化细胞,无棒状小体,红细胞系统、粒细胞系统均受抑制。巨核细胞显著减少或不见,血小板减少。

  • 第2题:

    骨髓象相似而血象有区别的疾病是()

    • A、PNH和再生障碍性贫血
    • B、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和海洋性贫血
    • C、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
    • D、类白血病反应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E、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正确答案:D

  • 第3题: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血象和骨髓象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1)周围血象:白细胞计数显著增高,早期可在50×10^9/L以下,高者可达(600~1000)×10^9/L,原粒细胞加早幼粒细胞少于10%,中幼粒、晚幼粒细胞较多,嗜酸性和嗜碱性细胞增多,白细胞分类类似骨髓象,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或完全阴性,可见有核红细胞。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轻度至中度减少。血小板早期多正常,、但有1/3病例增高,晚期减少。
    (2)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中、晚粒细胞显著增高,嗜酸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增多,原粒细胞加早幼粒细胞所占的比例小于10%,粒/红比例增至10:1~50:1。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晚期减少。90%病例Ph^1染色体阳性。

  • 第4题:

    什么是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血象、骨髓象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血象、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是1种侵犯淋巴系统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
    主要发生于小儿,最易流行于托儿所、幼儿园或同1个家庭中。其血象特点是自细胞总数、淋巴细胞百分数和绝对值均显著增高;增多的淋巴细胞主要是成熟淋巴细胞、形态无异常改变。红细胞、血小板均正常。症状轻微,如无力、疲倦和低热,流涕、咽痛,也有轻度腹痛、腹泻、饮食差等,一般预后均良好。骨髓中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以小淋巴细胞增生为主(可达40%~80%),形态大致正常,红、粒细胞增生良好,但相对百分数减少。巨核细胞系增生良好,血小板正常。

  • 第5题:

    巨幼细胞贫血的血象及骨髓象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1)红细胞、血红蛋白减少。
    (2)红细胞大小不均,易见椭圆形巨红细胞,并可见嗜多色性红细胞、点彩红细胞、Howell-Jolly小体及Cabot环。有时可出现中、晚幼红细胞。
    (3)网织红细胞正常或轻度增多。
    (4)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减少。
    (5)血小板计数减少,可见巨大血小板。

  • 第6题:

    急性白血病的血象及骨髓象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血象:
    (1)红细胞及血红蛋白中度或重度减少,呈正常细胞正常色素性贫血。
    (2)白细胞计数不定:白细胞数增多者,分类可见一定数量的白血病细胞。
    (3)血小板计数减少。
    骨髓象:
    (1)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
    (2)一系或二系原始细胞(包括1型或2型)明显增多。
    (3)其他系列血细胞均受抑制而减少。

  • 第7题:

    问答题
    急性白血病的血象及骨髓象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血象:
    (1)红细胞及血红蛋白中度或重度减少,呈正常细胞正常色素性贫血。
    (2)白细胞计数不定:白细胞数增多者,分类可见一定数量的白血病细胞。
    (3)血小板计数减少。
    骨髓象:
    (1)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
    (2)一系或二系原始细胞(包括1型或2型)明显增多。
    (3)其他系列血细胞均受抑制而减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对于类白血病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类白血病的致病原因以感染和恶性肿瘤多见

    B

    类白血病血象类似白血病

    C

    类白血病骨髓象类似白血病

    D

    类白血病预后好

    E

    原发疾病解除后,类白血病反应迅速自然恢复


    正确答案: E
    解析: 类白血病反应指机体受某些疾病或外界因素激发后,造血组织出现的一种异常反应,其血象类似白血病但非白血病(骨髓象与白血病不同),故称类白血病反应。根据白细胞数量分为白细胞增多型和白细胞减少型;根据病情的急缓分为急性与慢性两型;根据细胞的类型分为中性粒细胞型(此型最常见)、嗜酸性粒细胞型、淋巴细胞型和单核细胞型。

  • 第9题:

    问答题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血象、骨髓象有什么改变?

    正确答案: 血象:嗜酸性淋巴肉芽肿之病因不明,一般认为本病的发生,似为低度感染引起的一种过敏性反应,主要表现为淋巴结肿大软组织肿块其间有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周围血象白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加;呈慢性良性过程,本病多发生在男性青壮年,女性尚属罕见。
    骨髓象:骨髓增生明显活跃,以嗜酸性粒细胞增生为主,可见到中晚幼嗜酸性粒细胞。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骨髓象必须与血象结合分析的原因不包括()
    A

    骨髓象相似而血象有区别

    B

    骨髓象有区别而血象相似

    C

    骨髓象变化不显著而血象有显著异常

    D

    骨髓象有显著异常而血象变化不显著

    E

    骨髓象细胞易辨认而血象细胞难辨认


    正确答案: D
    解析: 在疾病的诊断过程中,必须将骨髓象与血象结合分析,因:①不同疾病的骨髓象相似而血象有区别或者血象相似而骨髓象有区别;②同一疾病的骨髓象变化不显著而血象有显著异常或骨髓象有显著异常而血象变化不显著。
    【考点】:骨髓检查的主要临床应用

  • 第11题:

    问答题
    什么是类白血病反应?其血象和骨髓象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类白血病反应是机体因感染、肿瘤、电离辐射、药物中毒、外伤、休克、烧伤、过敏、大出血、溶血等因素刺激,使造血组织发生类似自血病样的血象反应。骨髓象除增生核左移外,无白血病样改变,外周血中出现幼稚白细胞,总数增多或不增多。
    类白血病反应(血象1):粟粒性肺结核血象,白细胞总数60X109/L,血象中单核细胞增多,幼稚单核细胞出现。
    类白血病反应(血象2):严重感染引起的类白血病反应,白细胞数达120xl09/L。分类中除成熟分叶粒细胞外,且可见到早、中、晚各阶段幼稚粒细胞。粒细胞胞浆中出现中毒颗粒。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呈强阳性反应。
    类自血病反应(骨髓象):类白血病的骨髓象幼稚粒细胞的增多很显著,应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鉴别:原粒细胞数量比较少,嗜酸性及嗜碱性粒细胞无明显增多,没有慢粒时的白血病质变,而为一般性的退行性改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急性淋巴细把型白血病临床表现及血象、骨髓象的特点

    正确答案: 此病多见于儿童、少年、病程较急,伴有发热、出血倾向及进行性贫血,肝、脾、淋巴结肿大较严重,尤似淋巴结肿大为著,累及深部淋巴结如纵隔淋巴结等。
    血象:中度或重度贫血,白细胞总数多为3万~4万,亦有高达10万以上者,亦有低于3000以下者。小儿思者的白细胞总数多增高,成人患者的白细胞总数以低于正常者为多见。原淋巴细胞及幼淋巴细胞增多,且呈病理畸形。退化细胞多见。无棒状小体,血小板减少或明显减少。
    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淋巴细胞系统明显增生,以原淋巴细胞及幼淋巴细胞为主,可占50%~90%左有,原淋巴细胞常呈病理性变形,核形有凹陷、切迹、核染色质呈泥浆状或咖啡粒状结构,核仁增大,浆肉可有空泡等。此种细胞亦称为李特(Rieder)氏型淋巴细胞。易见退化细胞,无棒状小体,红细胞系统、粒细胞系统均受抑制。巨核细胞显著减少或不见,血小板减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血象、骨髓象有什么改变?


    正确答案:血象:嗜酸性淋巴肉芽肿之病因不明,一般认为本病的发生,似为低度感染引起的一种过敏性反应,主要表现为淋巴结肿大软组织肿块其间有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周围血象白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加;呈慢性良性过程,本病多发生在男性青壮年,女性尚属罕见。
    骨髓象:骨髓增生明显活跃,以嗜酸性粒细胞增生为主,可见到中晚幼嗜酸性粒细胞。

  • 第14题:

    类白血病反应的血象和骨髓象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1.类白血病反应(血象1):粟粒性肺结核血象,白细胞总数60×109/L,血象中单核细胞增多,出现幼稚单核细胞。
    2.类白血病反应(血象2):严重感染引起的类白血病反应,白细胞数达120×109/L。分类中除成熟分叶粒细胞外,且可见到早、中、晚各阶段幼稚粒细胞。粒细胞胞浆中出现中毒颗粒。
    3.类白血病反应(骨髓象):类白血病的骨髓象幼稚粒细胞的增多很显著,应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鉴别,原粒细胞数量比较少,嗜酸性及嗜碱性粒细胞无明显增多,没有慢粒时的白血病病变,而为一般性的退行性改变。

  • 第15题:

    试述亚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的临床表现,血象与骨髓象的特点。


    正确答案:亚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患者起病较缓慢,病程介于急性与慢性之间,一般为2~4个月。临床表现主要为贫血,其次是发热与感染,脾肿大,出血或神经系统症状较少见。血象:白细胞数增多,正常或减少,各阶段幼稚细胞可见,但以嗜中性中幼粒以下阶段细胞为多见,原粒与早幼粒细胞比值较大,幼稚粒细胞核浆发育不平衡且有畸形现象。红细胞显著减少,血红蛋白多在69以下,呈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随病情的发展,贫血程度加重,网织红细胞正常或轻度增加,血小板明显减少,平均在3万左右。骨髓象:增生明显或极度活跃。粒细胞系明显增生,以中幼粒细胞为主,多大于20%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比值多超过15%,晚幼、杆状及分叶核细胞逐渐减少,而表现为各期粒细胞比值呈纺锤状,备期幼稚细胞核浆发育不平衡。红细胞系增生受抑制,各期幼红细胞比值均减少。巨核细胞明显减少,会计多可见2~3个巨核细胞,血小板减少。

  • 第16题:

    试述MDS血象和骨髓象的特点。


    正确答案:MDS血象的特点是:可以是全血细胞减少,亦可是一系或两个系列血细胞减少,同时伴有形态的异常。骨髓的特点是:多数病例骨髓增生活跃,少数增生正常或减低,伴有病态造血。①红系:除原始细胞外,各阶段均有巨幼样变,可见核碎裂、核畸形、核分叶,核浆发育不平衡,胞浆嗜碱着色不均。②粒细胞系:有成熟障碍。③巨核细胞系:可见小巨核细胞。

  • 第17题:

    急性白血病的血象和骨髓象特点?


    正确答案:典型的血象为贫血、白细胞质和量的变化及血小板减少。贫血程度轻重不等,白细胞多可至100×10/L(10万以上/mm),少可仅几百个,分类中可发现白血病细胞,大部分为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血小板减少。
    典型骨髓象显示白血病细胞增生明显活跃,有关系列的原始细胞和幼稚细胞的百分数超过正常,常占明显多数而成为骨髓象中的主要细胞,并伴形态改变。正常造血细胞减少,巨核细胞与血小板也很少。

  • 第18题:

    问答题
    巨幼细胞贫血的血象及骨髓象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红细胞、血红蛋白减少。
    (2)红细胞大小不均,易见椭圆形巨红细胞,并可见嗜多色性红细胞、点彩红细胞、Howell-Jolly小体及Cabot环。有时可出现中、晚幼红细胞。
    (3)网织红细胞正常或轻度增多。
    (4)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减少。
    (5)血小板计数减少,可见巨大血小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嗜酸性粗细胞增多症血象、骨髓象有什么改变?

    正确答案: 血象: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见于不少良性或恶性疾病在病程中都可以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见的原因如寄生虫病,变态反应,药物,皮肤疾病、血液病及肿瘤,肺浸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少见的原因如嗜酸性淋巴肉芽肿。
    骨髓象:蛔虫病引起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骨髓内各期的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尤其嗜酸性中、晚幼粒细胞。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什么是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血象、骨髓象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血象、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是1种侵犯淋巴系统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
    主要发生于小儿,最易流行于托儿所、幼儿园或同1个家庭中。其血象特点是自细胞总数、淋巴细胞百分数和绝对值均显著增高;增多的淋巴细胞主要是成熟淋巴细胞、形态无异常改变。红细胞、血小板均正常。症状轻微,如无力、疲倦和低热,流涕、咽痛,也有轻度腹痛、腹泻、饮食差等,一般预后均良好。骨髓中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以小淋巴细胞增生为主(可达40%~80%),形态大致正常,红、粒细胞增生良好,但相对百分数减少。巨核细胞系增生良好,血小板正常。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血象和骨髓象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1)周围血象:白细胞计数显著增高,早期可在50×10^9/L以下,高者可达(600~1000)×10^9/L,原粒细胞加早幼粒细胞少于10%,中幼粒、晚幼粒细胞较多,嗜酸性和嗜碱性细胞增多,白细胞分类类似骨髓象,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或完全阴性,可见有核红细胞。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轻度至中度减少。血小板早期多正常,、但有1/3病例增高,晚期减少。
    (2)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中、晚粒细胞显著增高,嗜酸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增多,原粒细胞加早幼粒细胞所占的比例小于10%,粒/红比例增至10:1~50:1。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晚期减少。90%病例Ph^1染色体阳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骨髓象相似而血象有区别的疾病是()
    A

    PNH和再生障碍性贫血

    B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和海洋性贫血

    C

    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

    D

    类白血病反应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E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急性白血病的血象和骨髓象特点?

    正确答案: 典型的血象为贫血、白细胞质和量的变化及血小板减少。贫血程度轻重不等,白细胞多可至100×10/L(10万以上/mm),少可仅几百个,分类中可发现白血病细胞,大部分为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血小板减少。
    典型骨髓象显示白血病细胞增生明显活跃,有关系列的原始细胞和幼稚细胞的百分数超过正常,常占明显多数而成为骨髓象中的主要细胞,并伴形态改变。正常造血细胞减少,巨核细胞与血小板也很少。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