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禁止实施的行为:
(1)公路法第46条规定,不得在公路上及公路用地范围内不得在公路上及公路用地范围内摆摊设点、堆放物品、倾倒垃圾、设置障碍、挖沟引水、利用公路边沟排放污物或者进行其他损坏、污染公路和影响公路畅通的活动。
(2)公路法第47条规定:在大中型公路桥梁和渡口周转米、公路隧道上方和洞口外一百米范围内,以及在公路两侧一定距离内,不得挖砂、采石、取土、倾倒废弃物,不得进行爆破作业及其他危及公路、公路桥梁、公路隧道、公路渡口安全的活动。
(3)第51条规定:机动车制造厂和其他单位不得将公路作为检验机动车制动性能的试车场地。
(4)第52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坏、擅自移动、涂改公路附属设施。
(5)第56条规定:除公路防护、养护需要的以外,禁止在公路两侧的建筑控制区内修建建筑物和地面构筑物。
未经许可实施的行为:
(1)未经许可,擅自占用、挖掘公路或者使公路改线的。
(2)未经同意或者未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要求修建桥梁、渡槽或者架设、埋设管线等设施的。
(3)未经批准,擅自进行超限运输的。
(4)未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批准,在公路用地范围内设置公路标志以外的其他标志。
(5)未经批准在建筑控制区内埋设管线、电缆等设施的。
更多“《公路法》第五章对违法行为的行为模式进行了两种设定,一种是禁止实”相关问题
  • 第1题:

    法的指引作用是指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为人们提供了某种行为模式,法律指引的行为模式包括:()。

    A.违法行为

    B.可为行为

    C.应为行为

    D.勿为行为


    正确答案:BCD

  • 第2题:

    下列关于税务行政处罚设定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国家税务总局对非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设定罚款不得超过1000元

    B.国家税务总局对非经营活动中有违法所得的违法行为,设定罚款不得超过5000元

    C.国家税务总局对经营活动中没有违法所得的违法行为,设定罚款不得超过10000元

    D.国家税务总局对经营活动中有违法所得的违法行为,设定罚款不得超过违法所得的3倍且最高不得超过30000元


    正确答案:ACD
    解析:税务行政规章对非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设定罚款不得超过1000元;对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有违法所得的,设定罚款不得超过违法所得的3倍,且最高不得超过3万元,没有违法所得的,设定罚款不得超过1万元;超过限额的,应当报国务院批准。所以选项B不正确。

  • 第3题:

    简述《安全生产法》对失职、渎职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设定的法律责任。


    参考答案:《安全生产法》对失职、渎职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设定的法律责任是给予降职、撤职等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第4题:


    A.一种违法行为
    B.两种违法行为
    C.三种违法行为
    D.四种违法行为

    答案:B
    解析:
    动画中有两种违法行为:故意遮挡号牌;道路拥堵时驶入非机动车道。值得注意的是,鸣喇叭催促前方机动车,尽管不文明,但不算违法行为。

  • 第5题:

    下列关于税务行政处罚设定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国家税务总局对非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设定罚款不得超过1000元
    B.国家税务总局对经营活动中没有违法所得的违法行为,设定罚款不得超过10000元
    C.国家税务总局对非经营活动中有违法所得的违法行为,设定罚款不得超过3000元
    D.国家税务总局对经营活动中有违法所得的违法行为,设定罚款不得超过违法所得的3倍且最高不得超过30000元

    答案:C
    解析:
    选项 C,国家税务总局对非经营活动中有违法所得的违法行为,设定罚款不得超过 1000元

  • 第6题:

    《公路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某些违法行为,由交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处三万元以下的罚款。请问这些违法行为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①违反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规定,擅自占用、挖掘公路的;
    ②违反本法第四十五条规定,未经同意或未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要求修建桥梁、渡槽或架设、埋设管线、电缆等设施的;
    ③违反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从事危及公路安全作业的;
    ④违反本法第四十八条规定,铁轮车、履带车和其他可能损害路面的机具擅自在公路上行驶的;
    ⑤违反本法第五十条规定,车辆超限使用汽车渡船或者在公路上擅自超限行驶的;
    ⑥违反本法第五十二、五十六条规定,损坏、移动、涂改公路附属设施或者损坏、挪动建筑控制区的标桩、界桩,可能危及公路安全的。

  • 第7题:

    针对某公路违法行为,《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地方性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必须在《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的范围内规定。

    • A、行为
    • B、种类
    • C、程序
    • D、幅度

    正确答案:A,B,D

  • 第8题:

    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相当

    • A、违法行为事实
    • B、违法行为性质
    • C、违法行为情节
    • D、违法行为社会危害程度

    正确答案:A,B,C,D

  • 第9题:

    MPEG-2设置了(),并相应地对运动补偿和DCT方法进行了扩展。

    • A、按帧编码一种模式
    • B、按场编码和按序编码两种模式
    • C、按帧编码和按序编码两种模式
    • D、按帧编码和按场编码两种模式

    正确答案:D

  • 第10题:

    判断题
    违法行为的连续状态是指行为人连续实施数个同一种类的违法行为。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税务行政处罚规章中对非经营活动和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设定的处罚有(  )。
    A

    非经营活动违法行为设定罚款不得超过1000元

    B

    非经营活动违法行为设定罚款不得超过10000元

    C

    经营活动有违法所得的,设定罚款不得超过违法所得的3倍,且最高不得超过30000元

    D

    经营活动没有违法所得的,设定罚款不得超过1000元


    正确答案: D,C
    解析:
    非经营活动中违法行为设定罚款不得超过1000元;对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有违法所得的,设定罚款不得超过违法所得的3倍,且最高不得超过3万元;对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无违法所得的罚款不得超过10000元。

  • 第12题:

    单选题
    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税务行政处罚规章中对非经营活动中违法行为的处罚为(    )。
    A

    非经营活动违法行为设定罚款不得超过1000元

    B

    非经营活动违法行为设定罚款不得超过10000元

    C

    经营活动有违法所得的,设定罚款不超过违法所得的3倍,但最高不超过3000元

    D

    经营活动没有违法所得的,设定罚款不得超过1000元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13题:

    下列关于税务行政处罚设定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国家税务总局对非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设定罚款不得超过 l000元

    B.国家税务总局对非经营活动中有违法所得的违法行为,设定罚款不得超过 5000元

    C.国家税务总局对经营活动中没有违法所得的违法行为,设定罚款不得超过 10000元

    D.国家税务总局对经营活动中有违法所得的违法行为,设定罚款不得超过违法所得的 3

    倍且最高不得超过30000元


    正确答案:ACD
    答案:ACD
    解析:参看教材625页,税务行政规章对非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设定罚款不得超过 1 000
    元;对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有违法所得的,设定罚款不得超过违法所得的3 倍,且最高
    不得超过3万元,没有违法所得的,设定罚款不得超过1 万元;超过限额的,应当报国务院
    批准。所以选项B不正确。 
     
     

  • 第14题:

    对一事不二罚原则的理解,表述正确的是()。

    A、对行为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只能给予一种行政处罚

    B、对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可以依法给予两种以上的行政处罚

    C、对行为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能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D、对行为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能给予两种以上的行政处罚

    E、同一个行政机关对当事人有两个以上违法行为的,可以对其实施两个以上处罚


    参考答案:BCE

  • 第15题:

    对违法所得的没收,本质上是一种追缴,是违法行为人因实施违法行为所付出的代价。(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 第16题:

    对违法所得的没收,本质上是一种追缴,是违法行为人因实施违法行为所付出的代价。()


    答案:错
    解析:

  • 第17题:

    根据《公路法》的规定,对哪两种违法行为是必须要进行行政处罚的?


    正确答案:一是造成路产损失未报告的;二是未经批准增设平面交叉道口的。

  • 第18题:

    某市城建管理单位,未经许可将某公路的指路标志破坏,《公路法》对此种行为是如何设定法律责任的?


    正确答案:《公路法》第八十三条规定:“ 损毁公路或者擅自移动公路标志,可能影响交通安全,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二十条的规定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二十条规定,损毁、移动指示标志,可能影响交通运输安全,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二百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 第19题:

    设定行政处罚应当适当,具体应当考虑的内容是:()

    • A、行政违法行为的事实
    • B、行政违法行为的性质
    • C、行政违法行为的情节
    • D、行政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

    正确答案:A,B,C,D

  • 第20题:

    关于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 为依据
    • B、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违法 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为依据
    • C、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与违法 行为的性质、情节相当
    • D、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规定 必须公布

    正确答案:A,C,D

  • 第21题:

    关于违法行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不履行法律规定义务的行为
    • B、所有的犯罪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 C、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 D、所有违反道德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正确答案:D

  • 第22题:

    单选题
    关于法律责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法律责任分广义和狭义两种

    B

    广义的法律责任与法律义务同义

    C

    法律责任是一种追诉性的责任

    D

    凡是进行了违法行为的人,都必须对国家和受害者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E

    狭义的法律责任,专指违法者对自己实施的违法行为必须承担的某种法律上带有强制性、惩罚性的责任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对违法所得的没收,本质上是一种追缴,是违法行为人因实施违法行为所付出的代价。(  )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没收违法所得(属财产罚的一种)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将行为人通过违法行为获取的财产收归国有的处罚形式。违法所得是行为人通过违法手段获取的财产。对违法所得的没收,本质上是一种追缴,而不是违法行为人因实施违法行为所付出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