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如何防治酸雨?”相关问题
  • 第1题:

    为了加强区域性大气污染防治,我国实行了酸雨和二氧化碳控制区划定制定。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题:

    全国酸雨污染范围最大、中心强度最高的酸雨污染区是()。

    • A、华北酸雨区
    • B、华中酸雨区
    • C、西南酸雨区
    • D、华东沿海酸雨区

    正确答案:B

  • 第3题:

    如何对水稻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

    • A、植物检疫
    • B、农业防治
    • C、生物防治
    • D、药剂防治

    正确答案:A,B,C,D

  • 第4题:

    什么是酸雨,造成酸雨的原因是什么?危害如何?怎样避免?


    正确答案: 酸雨指Ph<5.6的酸性降水
    由于大气受到酸性气体如SO2、NO2等污染,它们被尘埃吸附,并受大气氧作用形成H2SO3、HNO3
    改善大气质量如燃煤、汽车排气的消除

  • 第5题:

    酸雨的危害是什么?致酸前体物包括哪些物质?如何有效控制酸雨?


    正确答案: 危害:淡水湖泊、河流酸化,水生生物减少甚至绝迹;影响土壤特性,贫瘠化;破坏森林的生长;腐蚀建筑材料及金属结构;危害人体健康-角膜和呼吸道刺激。
    控制措施:洗煤、开发低硫燃料、改进燃烧技术、烟气脱硫脱硝、机动车尾气净化。

  • 第6题:

    减压病是如何引起的?应如何防治?


    正确答案: 当外界的气压急剧降低时,本来已经溶解于血液内的气体迅速游离出来,在心、血管内形成广泛性气泡引起的气体栓塞。导致心、脑、肺、肠等重要器官的缺血和梗死,引起相应的症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在做深海潜水或沉箱作业时应缓慢升至水面,避免减压病的发生。当发生减压病时,应将患者立即送往医院,利用高压氧仓进行抢救。

  • 第7题:

    以下关于酸雨观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为研究酸雨的时空分布提供宝贵的科学数据
    • B、为酸雨预报提供宝贵的科学数据
    • C、为治理大气污染和防治酸雨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 D、是服务于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等国家决策的基础性工作

    正确答案:A,C,D

  • 第8题:

    问答题
    酸雨是如何形成的?分布状况?酸雨的危害?如何防治?

    正确答案: 酸雨的形成是指被大气中存在的酸性气体污染,pH值小于5.65的雨;pH值小于5.65的雪叫酸雪;在高空或高山(如峨眉山)上弥漫的雾,pH值小于5.65时叫酸雾。形成酸雨的俩大源头分别是:酸性物质的天然排放源:SOx的天然排放源:火山爆发、森林火灾、土壤中某些机体在细菌作用下可分解某些硫化物、海洋雾沫夹带一些硫酸到空中。NOx天然排放源:闪电、土壤分解.酸性物质SOx,NOx的人工排放源: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工业过程,交通运输等.
    酸雨的分布(全球三大酸雨区)——北欧酸雨区、北美酸雨区、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酸雨区我国南方酸雨属于硫酸型的。
    成因:主要由煤烟型大气污染造成的;美国和德国降水是硝酸型的,主要由汽车尾气型大气污染造成的。
    酸雨的危害:(1)土地酸化,特别是针对南方酸性土壤的危害更加严重.(2)建筑物腐蚀,酸雨造成了居民住宅、历史性建筑物被腐蚀。(3)酸雨下渗造成了地下水的酸化污染。(4)破坏森林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
    防治酸雨的措施:(1)使用低硫煤,节约用煤(2)烟气脱硫(3)发展植物净化(4)发展替代能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防治酸雨的综合对策。

    正确答案: I使用低硫燃料和改进燃烧装置;
    II烟道气脱硫脱氮;
    III控制汽车尾气排放;
    IV能源的转化及燃料的代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判断题
    为了加强区域性大气污染防治,我国实行了酸雨和二氧化碳控制区划定制定。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以下关于酸雨观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为研究酸雨的时空分布提供宝贵的科学数据

    B

    为酸雨预报提供宝贵的科学数据

    C

    为治理大气污染和防治酸雨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D

    是服务于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等国家决策的基础性工作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如何体现加大生物防治和无公害防治力度?

    正确答案: 以食叶类害虫防治为突破口,在重点治理区,食叶类害虫生物防治率要达到80%以上,无公害防治率达到100%。对其他类有害生物,也要大幅度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使生物防治率达到60%以上,无公害防治率达到80%以上。加快生物防治制剂标准的制定工作,研究无公害防治措施的标准和建立效果评价体系,将无公害防治指标纳入森林认证体系,促进生物防治和无公害防治工作的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如何体现加大生物防治和无公害防治力度?


    正确答案: 以食叶类害虫防治为突破口,在重点治理区,食叶类害虫生物防治率要达到80%以上,无公害防治率达到100%。对其他类有害生物,也要大幅度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使生物防治率达到60%以上,无公害防治率达到80%以上。加快生物防治制剂标准的制定工作,研究无公害防治措施的标准和建立效果评价体系,将无公害防治指标纳入森林认证体系,促进生物防治和无公害防治工作的发展。

  • 第14题:

    我国有主要的酸雨区有()

    • A、西南酸雨区
    • B、辽东酸雨区
    • C、华中酸雨区
    • D、华东沿海酸雨区

    正确答案:A,C,D

  • 第15题:

    雨水在形成和降落的过程中,吸收溶解在空气中的酸性物质,形成酸雨。酸雨给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严重的危害,有效的防治措施是()、()、()


    正确答案:减少烧煤排放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

  • 第16题:

    酸雨定义为pH<5.6的降水,定义的依据?酸雨的主要成分、酸雨的危害和控制酸雨的主要措施


    正确答案: 酸性降水:是指通过降水,如雨、雪、雾、冰雹等将大气中的酸性物质迁移到地面的过程。包括湿沉降和干沉降:湿沉降就是指降水过程即酸雨,干沉降是指大气中的酸性物质在气流的作用下直接迁移到地面的过程。 酸⾬的化学组成:酸⾬含有多种无机酸和有机酸,主要以硫酸和硝酸为主,大气污染物中的SO2和NOx是形成酸雨的主要起始物。
    影响酸雨形成的因素: 
    ①酸性污染物的排放和转化
    ②大气中的氨含量
    ③大气中颗粒物(酸度和缓冲能力)
    ④天气形势  
    酸雨的影响:
    对水生生态的影响:湖泊、河流的酸化造成鱼类死亡;使水体中植物的叶绿素减量;周围土壤中重金属离子被活化而进入水体。
    对陆生生态的影响:酸雨可使土壤中的K+ 、Ca2+、Mg2+、 Al3+等元素淋溶,造成土壤贫脊;重金属离子的可溶性、迁移性、植物的可吸收性都增强 对材料和古迹的影响:用大理石、石灰石构成的建筑物及古迹极易受酸雨的损害。还蚀属金属等材料。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直接影响不大,但饮用酸化的地下水及地表水及食用酸化水体的水产品将可能产生间接的影响和危害。
    酸雨的防治对策: 
    ①降低SO2的排放量:洗煤、燃烧过程脱硫。 
    ②NOx防治:改进燃烧装置、汽车尾气进行催化还原、开发使用洁净能源。 
    ③缓和酸雨的措施:向酸雨敏感地区投加石灰使其pH增大。但石灰等碱性物质也会对水体和土壤产生不良影响。

  • 第17题:

    蝼蛄有何习性能在防治中加以利用,如何防治?


    正确答案: 蝼蛄除具有趋湿、趋光习性外,还对香甜物质和未腐烂的有机质表现强烈趋性,所以在防治中可加以利用,防止办法有:
    ⑴灯诱成虫
    ⑵鲜草或鲜马粪诱杀
    ⑶毒饵诱杀:用80%敌敌畏乳油0.5kg拌入50kg炒香的饵料中制成毒饵,傍晚撒于苗床上
    ⑷灌药毒杀:在根际或苗床上浇灌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

  • 第18题:

    如何防治梨树冻害?


    正确答案:根据自治区库尔勒香梨的品种标准,香梨抗寒性中等,冬季最低气温-22℃时花芽受冻,-25℃时一、二年生枝条受冻,-28℃时主干受冻纵裂,-31℃时整株冻死。又根据资料显示:土壤贫瘠、管理较差、树势衰弱,冻害指数为44%;而土壤肥沃、管理好、树体健壮,冻害指数为0.24%。从上述资料表明,相同的自然条件,冻害轻重程度取决于管理,良好的栽培技术是提高梨树抗寒能力的有效方法。

  • 第19题:

    我国防治燃煤产生大气污染的主要措施包括()。

    • A、提高燃煤品质,减少燃煤污染
    • B、加强对城市燃煤污染的防治
    • C、对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实行严格的区域性污染防治措施
    • D、城市居民禁止直接燃用原煤

    正确答案:A,B,C

  • 第20题:

    单选题
    全国酸雨污染范围最大、中心强度最高的酸雨污染区是()。
    A

    华北酸雨区

    B

    华中酸雨区

    C

    西南酸雨区

    D

    华东沿海酸雨区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论述酸雨的危害及其有效的防治对策。

    正确答案: 酸雨在国外被称为“空中死神”,其潜在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对水生系统的危害,会影响鱼类和其他生物群落,改变营养物和有毒物的循环,使有毒金属溶解到水中,并进入食物链,使物种减少和生产力下降。
    (2)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危害,重点表现在土壤和植物。对土壤的影响包括抑制有机物的分解和氮的固定,淋洗钙、镁、钾等营养元素,使土壤贫瘠化。对植物,酸雨损害新生的叶芽,影响其生长发育,导致森林生态系统退化。
    (3)对人体的影响。一是通过食物链使汞、铅等重金属进入人体,诱发癌症和老年痴呆;二是酸雾侵入肺部,诱发肺水肿或导致死亡;三是长期生活在含酸沉降物的环境中,诱使产生过多的氧化脂,导致动脉硬化、心肌梗塞等疾病概率增加。
    (4)对建筑物、机械和市政设施的腐蚀。
    对于酸雨的防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开发新能源,如氢能,太阳能,水能,潮汐能,地热能等
    2.使用燃煤脱硫技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
    3.工业生产排放气体处理后再排放
    4.少开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5.使用天然气等较清洁能源,少用煤
    6.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酸雨的危害是什么?致酸前体物包括哪些物质?如何有效控制酸雨?

    正确答案: 危害:淡水湖泊、河流酸化,水生生物减少甚至绝迹;影响土壤特性,贫瘠化;破坏森林的生长;腐蚀建筑材料及金属结构;危害人体健康-角膜和呼吸道刺激。
    控制措施:洗煤、开发低硫燃料、改进燃烧技术、烟气脱硫脱硝、机动车尾气净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我国有主要的酸雨区有()
    A

    西南酸雨区

    B

    辽东酸雨区

    C

    华中酸雨区

    D

    华东沿海酸雨区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