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简述大豆烂杆是什么病?发病后再防治还有用么?如何预防烂杆病的发生?

题目

简述大豆烂杆是什么病?发病后再防治还有用么?如何预防烂杆病的发生?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为了预防大豆菌核病的发生,防治的重点是减少菌源,防止初侵染发生,可采取以下措施:
(1)合理轮作与邻作。因菌核病菌寄主范围广,除忌重茬种植外、还不宜与向日葵、油菜、小杂豆(红小豆、芸豆等)、麻类等作物连作或相邻种植,应与禾本科作物轮作。
(2)发病田应在收获后进行耕翻,消灭病株残体上的菌核以及将地表菌核埋入土壤深层,并将病残体拉出田外,减少病源。
(3)中耕培土,减少菌源。大豆出苗后及时中耕培土,这不但可将菌核埋入土壤深层或将菌核萌发的子囊盘切断,减轻病情,又可以促使大豆侧生根形成,减轻根腐病危害。
(4)药剂防治
一般于大豆2~3片复叶期,每公顷喷施25%施保克1050~1500毫升或40%菌核净750~1050毫升或50%农利灵1500毫升或50%速克灵1500毫升+0.13%康凯30~45克或益微300~450毫升+米醋1.5升,7~10天后再喷一次。若田间水分差,喷药时间适当推迟。
更多“简述大豆烂杆是什么病?发病后再防治还有用么?如何预防烂杆病的发生?”相关问题
  • 第1题:

    海带养成时期的绿烂病有什么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1、提升水层或倒置
    2、切尖或间收
    3、稀疏苗绳
    4、洗刷浮泥

  • 第2题:

    如何防治烂鳃病?


    正确答案: (1)鱼种放养前用浓度10mg/kg的漂白粉药液或浓度为15—20mg/kg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15~30min或用2%~3%食盐水浸洗10~15min。
    (2)在发病季节,每半个月泼洒一次生石灰,浓度为15~20mg/kg,使池水的pH保持在8左右或者每半个月泼洒一次漂白粉,浓度为1mg/kg可有效预防此病的发生。
    (3)发病池可全池泼洒漂白粉1mg/kg泼洒漂粉精0.3~0.5mg/kg或强氯精0.3~0.5mg/kg或优氯精0.3~0.5mg/kg或优氯精0.5mg/kg。
    (4)全池泼洒二氯浓度为0.1~0.2mg/kg或泼洒二氯海因浓度为0.4mg/kg或泼洒富溴浓度为0.1~0.2mg/kg。
    (5)发病时也可用五倍子2~4mg/kg磨碎后浸泡过夜全池泼洒;或用大黄氨水液全池泼洒用0.3%的20倍大黄重量的氨水浸泡大黄12~24H带渣全池泼洒其大黄浓度为.5~3.7mg/kg。
    (6)在外用药的同时口服药物效果更好每千克鱼每天用复方新诺明10~20mg/kg或者氟哌酸20~50mg/kg制成药饵连续投喂3~5天。

  • 第3题:

    细菌性烂鳃病的病因、症状及其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细菌性烂鳃病是由粘球菌侵入鱼的鳃部引起的。病鱼鳃丝腐烂,末端软骨外露,鳃瓣变白,鳃把和鳃丝附着污泥和粘液,鳃盖骨表皮充血或溃烂,体色变黑,头部尤为明显,故又称“乌头瘟”。此病多发生于青、草鱼中,常与肠炎病、赤皮病并发。每年4─10月是发病期。
    防治方法:发病季节前定期在食场用漂白粉挂袋预防。用竹篾编成篓子或用塑料袋钻小孔,每袋(篓)装放漂白粉2─3两,沉于水下,每个小食场挂3─6个即可;发病时每立方米水体用漂白粉1克全池泼洒,或用20克生石灰水全池泼洒,每2天1次,连续5次为一疗程。

  • 第4题:

    河蟹烂爪(肢)病如何防治?


    正确答案:烂爪(肢)病的症状:从河蟹步足的爪部开始腐烂,一直烂至步足基部,肢节中无肉,最后断肢,直到死亡。在放养初期发病严重,以后在捕捞中也常见到。
    镜检结果:腐烂部位有大量弧菌、真菌。经查证,我们认为,烂爪的病因是由能分解几丁质(甲壳)的弧菌从河蟹伤口侵入造成,真菌在其后感染。
    预防方法:①扣蟹在运输时,先要扎紧网袋口,后在运输车上垫上水草或泡沫等物,最后要将网袋等装蟹工具稍稍固定;捕捞过程中操作要轻,受伤的蟹要及时妥善处理。②放养前要用菌毒清浸泡5~10分钟,然后放养。③在饲养过程中,高温季节(8月)前后要全池泼洒二溴海因或溴氯海因防病。④根据饲料投喂状况,决定是否需要拌服脱壳素及蟹用多维,促进河蟹健康生长。

  • 第5题:

    腐烂病又称烂皮病是园林植物病害之一,它的发生期和盛发期分别是什么时候?


    正确答案: 每年的4月-5月开始发病,5月-6月是盛发期,7月以后病势开始逐渐缓和。

  • 第6题:

    苹果烂果病的发生规律,简述综合防治技术。


    正确答案: 防治策略是在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的基础上,采用以铲除越冬病菌,生长期喷药和套袋保护为重点的综合防治。
    1.加强栽培管理苗圃应设在远离病区的地方,培育无病壮苗;建园时选用无病苗木,定植后经常检查,发现病苗及时淘汰;加强肥水管理,N、P、K平衡施用,并增施有机肥;合理周年整形修剪,刻芽、环剥、拉枝切勿过度;合理疏果,严格控制负载量。
    2.铲除越冬菌源休眠期清除果园的残枝落叶,刮治树干上的病瘤及老翘皮,集中烧毁或深埋。
    3.生长期喷药保护药剂种类、时期、次数,与果实套袋或不套袋有密切关系。
    4.贮藏期防治贮藏前要严格剔除病果及受其他损伤的果实,健果在仲丁胺中浸3min,或在45%特克多悬浮剂中浸3~5min,或在80~85%乙磷铝中浸10min,捞出晾干后入库。

  • 第7题:

    大豆胞囊线虫病发生条件及防治方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 发生条件:土壤性质、作物种类及品种、气候条件、品种抗性
    防治方法:合理轮作、抗病品种、药剂防治

  • 第8题:

    简述烂鳃病的治疗方式。


    正确答案:①漂白粉全池泼洒,使得池水成1ppm浓度
    ②红霉素全池泼洒成0.3ppm
    ③14ppm生石灰预防(四月下旬~9月底,1次/半月)20ppm治疗
    ④鱼安:0.3~0.4ppm泼洒或者10ppm带水清塘(水生所)(三氯异氰尿酸)
    ⑤鱼服康:0.25公斤/100公斤鱼/天,连续3天(江苏武进第三兽药厂)
    鱼服康:主要成分为呋喃唑酮
    ①呋喃唑酮(痢特灵):0.1~0.2ppm泼洒,或者喂0.2g/10公斤鱼=10g/500公斤鱼,使用方法:(药片:加些水,刚浸没为宜,然后压碎)
    ②改善水环境,降低水温,有机物质
    ③乌桕叶干粉,成池水成6.25ppm计算用量,(鲜叶量为干粉末量的4倍)用20倍乌桕叶干粉量的2%生石灰浸泡,煮沸10分钟,使得pH在12以上全池泼洒。

  • 第9题:

    填空题
    ()用于防治细菌性肠炎病、烂鳃病、白头白嘴、烂鳃病等。

    正确答案: 大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腐烂病又称烂皮病是园林植物病害之一,它的发生期和盛发期分别是什么时候?

    正确答案: 每年的4月-5月开始发病,5月-6月是盛发期,7月以后病势开始逐渐缓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河蟹烂爪(肢)病如何防治?

    正确答案: 烂爪(肢)病的症状:从河蟹步足的爪部开始腐烂,一直烂至步足基部,肢节中无肉,最后断肢,直到死亡。在放养初期发病严重,以后在捕捞中也常见到。
    镜检结果:腐烂部位有大量弧菌、真菌。经查证,我们认为,烂爪的病因是由能分解几丁质(甲壳)的弧菌从河蟹伤口侵入造成,真菌在其后感染。
    预防方法:①扣蟹在运输时,先要扎紧网袋口,后在运输车上垫上水草或泡沫等物,最后要将网袋等装蟹工具稍稍固定;捕捞过程中操作要轻,受伤的蟹要及时妥善处理。②放养前要用菌毒清浸泡5~10分钟,然后放养。③在饲养过程中,高温季节(8月)前后要全池泼洒二溴海因或溴氯海因防病。④根据饲料投喂状况,决定是否需要拌服脱壳素及蟹用多维,促进河蟹健康生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如何防治杨树烂皮病?

    正确答案: 1.对病斑横向长度超过树干周长一半的,应该及时伐除病树。
    2.对病斑较小树,可刮破病斑并用毛刷涂以10%碱水,或40%艾苏美特(福美砷)50倍液。
    3.秋冬季节清除病树、病枝,一律烧毁。春夏季节随时检查,发现病株、病枝,及时清除。
    4.老苗圃或蔬菜地后改的苗圃容易发生此病。发现此病后应换地倒茬,栽植杨柳以外的其他树种。如无地可换,育苗前应进行土壤消毒和杨树插穗消毒。
    5.在更新、造林时,要实行多树种、多品种的合理搭配,提倡营造混交林。要种植一些具有免疫能力、抗性强的树种,增加林分的多样性和抗性。
    6.改善林内卫生条件,推广森林健康新理念,增强林子自身抵抗各种病虫害的能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烂鳃病的流行情况。


    正确答案: ①我国主要危害草鱼,是草鱼三大疾病之一,每年造成巨大的损失,也可危害青鱼,鲢鱼,鲫鱼,鲤鱼等淡水鱼类
    ②在我国养殖地区都有此病,尤其南方,20℃以上35℃以下是此病的适合温度,因而主要发生在夏季,春秋两季都有
    ③常以肠炎病并发
    ④此病的发生主要和高pH和高有机物物质成正比

  • 第14题:

    淡水鱼类细菌性烂鳃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如何防治?


    正确答案: 病鱼行动缓慢,反应迟钝,常离群独游。体色变黑,尤其头部颜色更为暗黑,因而群众称此病为“乌头瘟”。肉眼观察,病鱼鳃盖骨的内皮往往充血,严重时中间部分的表皮常腐蚀成一个圆形不规则的透明小区,俗称“开天窗”。此病病原为鱼害粘细菌,鱼害粘细菌侵袭草鱼鳃的方式,一般是从鳃丝末端开始,然后往鳃丝基础和两侧扩展,因此,鳃丝末端的病变比较严重。鳃丝腐烂,特别是鳃丝末端黏液很多,带有污泥和杂物碎屑,有时在鳃瓣上可见血斑点。有的从鳃丝末端开始,沿着鳃瓣边缘均匀地烂成一圈,逐渐向鳃瓣基部扩展;有的先在鳃瓣边缘出现斑点状白色腐烂鳃丝,然后逐渐扩大蔓延。从鳃的腐烂部分取下一小块鳃丝,放在显微镜下检查一般可见到鳃丝骨条尖端外露,附着许多黏液和污泥,并附有很多细长的粘细菌。
    预防与治疗方法:彻底清塘,鱼池施肥时应施用经过充分发酵后的粪肥。
    ①鱼种下塘前用10毫克/升浓度的漂白粉水溶液或15-20毫克/升高锰酸钾水溶液,药浴15-30分钟,或用2%-4%食盐水溶液药浴5-10分钟。
    ②在发病季节,每月全池遍洒生石灰1-2次,使池水的PH保持在8左右(用药量视水的pH而定,一般为15-20毫克/升。
    ③发病季节。每周在食场周围泼洒漂白粉1-2次。消毒食场,用量视食场大小及水深而定,一般为250-500克。也可进行挂篓法预防。
    ④定期将乌桕叶扎成数小捆,放在池水中浸泡,隔天翻动一次。
    ⑤含氯消毒剂全池遍洒,以漂白粉(含有效氯25%-30%)毫克/升浓度换算用量。
    ⑥全池遍洒五倍子(先粉碎后用开水冲融),使池水成2-4毫克/升浓度。
    ⑦将干乌桕叶(新鲜乌桕叶4千克折合1千克干乌桕叶)用20倍重量的2%石灰水浸泡过夜再煮10分钟进行提效,然后连水带渣全池遍洒,浓度为3.7毫克/升。
    ⑧大黄经20倍0.3%氨水浸泡提效后,连水带渣全地遍洒,浓度为2.5-3.7毫克/升。
    在遍洒外用药的同时,可选用下列一种内服药投喂则疗效更好。
    (1)每千克鱼每天用10-30毫克卡那霉素拌饲投喂,连喂3-5天。
    (2)每千克鱼每天用氟哌酸10-30毫克,拌饲投喂,连喂3-5天。
    (3)每千克鱼每天用磺胺-2,6-二甲嘧啶100-200毫克拌饲投喂,连喂5-7天。
    (4)每千克鱼每天用磺胺-6-甲氧嘧啶100-200毫克拌饲投喂,连喂5-7天。

  • 第15题:

    ()用于防治细菌性肠炎病、烂鳃病、白头白嘴、烂鳃病等。


    正确答案:大黄

  • 第16题:

    简述棉花烂根病的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一是精选良种,脱绒后含酸量小于0.15%,发芽率应大于85%;
    二是药剂拌种,推广种子包衣,选用棉花防病专用种衣剂;
    三是轮作倒茬;
    四是播种时躲过低温多雨天气,坚持“适墒浅播”原则,播后及时中耕松土,提高地温,促壮苗早发。

  • 第17题:

    如何防治杨树烂皮病?


    正确答案: 1.对病斑横向长度超过树干周长一半的,应该及时伐除病树。
    2.对病斑较小树,可刮破病斑并用毛刷涂以10%碱水,或40%艾苏美特(福美砷)50倍液。
    3.秋冬季节清除病树、病枝,一律烧毁。春夏季节随时检查,发现病株、病枝,及时清除。
    4.老苗圃或蔬菜地后改的苗圃容易发生此病。发现此病后应换地倒茬,栽植杨柳以外的其他树种。如无地可换,育苗前应进行土壤消毒和杨树插穗消毒。
    5.在更新、造林时,要实行多树种、多品种的合理搭配,提倡营造混交林。要种植一些具有免疫能力、抗性强的树种,增加林分的多样性和抗性。
    6.改善林内卫生条件,推广森林健康新理念,增强林子自身抵抗各种病虫害的能力。

  • 第18题:

    被称为白腐病、烂盘病的是下列那种病害()。

    • A、油菜菌核病菌
    • B、大豆菌核病
    • C、大豆疫霉根腐病
    • D、向日葵菌核病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简述烂鳃病的病原。


    正确答案: 柱状屈桡杆菌(Flexibacter columnaris(Davis)Leadbetter)1975年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在“草鱼烂鳃病研究”一文中,把病原菌定名为鱼害粘球菌(Myxococcus piscicola Lu,Nie&ko 1975)。但是1986粘珠江水产研究所在一文“草鱼细菌性烂鳃病病原菌的研究”中,笔者何君慈为了说明它们的亲缘关系和分类地位,特提取了在生物形状遗传中起主导作用的物质-DNA,并测定了DNA中碱基比(G-C%),结果表明,所谓的鱼害粘球菌的G-C%为34.1%,而实际粘球菌是(68~71%)有显著差异,而现定名为柱状屈桡杆菌。
    1)细菌的生长条件:培养基:胰蛋白栋琼脂平板培养基
    最适温度:25℃,培养2~3天,出现群落
    P.H:6.5~7.5,8.5以上,6以下不生长
    盐度:含0.7%以上能抑制生长
    此菌属于兼性菌,但好气生长旺盛,厌气能生长慢,大量细菌可聚集在一起,形成columns菌名由此而来。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烂鳃病的病原。

    正确答案: 柱状屈桡杆菌(Flexibacter columnaris(Davis)Leadbetter)1975年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在“草鱼烂鳃病研究”一文中,把病原菌定名为鱼害粘球菌(Myxococcus piscicola Lu,Nie&ko 1975)。但是1986粘珠江水产研究所在一文“草鱼细菌性烂鳃病病原菌的研究”中,笔者何君慈为了说明它们的亲缘关系和分类地位,特提取了在生物形状遗传中起主导作用的物质-DNA,并测定了DNA中碱基比(G-C%),结果表明,所谓的鱼害粘球菌的G-C%为34.1%,而实际粘球菌是(68~71%)有显著差异,而现定名为柱状屈桡杆菌。
    1)细菌的生长条件:培养基:胰蛋白栋琼脂平板培养基
    最适温度:25℃,培养2~3天,出现群落
    P.H:6.5~7.5,8.5以上,6以下不生长
    盐度:含0.7%以上能抑制生长
    此菌属于兼性菌,但好气生长旺盛,厌气能生长慢,大量细菌可聚集在一起,形成columns菌名由此而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苹果烂果病的发生规律,简述综合防治技术。

    正确答案: 防治策略是在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的基础上,采用以铲除越冬病菌,生长期喷药和套袋保护为重点的综合防治。
    1.加强栽培管理苗圃应设在远离病区的地方,培育无病壮苗;建园时选用无病苗木,定植后经常检查,发现病苗及时淘汰;加强肥水管理,N、P、K平衡施用,并增施有机肥;合理周年整形修剪,刻芽、环剥、拉枝切勿过度;合理疏果,严格控制负载量。
    2.铲除越冬菌源休眠期清除果园的残枝落叶,刮治树干上的病瘤及老翘皮,集中烧毁或深埋。
    3.生长期喷药保护药剂种类、时期、次数,与果实套袋或不套袋有密切关系。
    4.贮藏期防治贮藏前要严格剔除病果及受其他损伤的果实,健果在仲丁胺中浸3min,或在45%特克多悬浮剂中浸3~5min,或在80~85%乙磷铝中浸10min,捞出晾干后入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淡水鱼类细菌性烂鳃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如何防治?

    正确答案: 病鱼行动缓慢,反应迟钝,常离群独游。体色变黑,尤其头部颜色更为暗黑,因而群众称此病为“乌头瘟”。肉眼观察,病鱼鳃盖骨的内皮往往充血,严重时中间部分的表皮常腐蚀成一个圆形不规则的透明小区,俗称“开天窗”。此病病原为鱼害粘细菌,鱼害粘细菌侵袭草鱼鳃的方式,一般是从鳃丝末端开始,然后往鳃丝基础和两侧扩展,因此,鳃丝末端的病变比较严重。鳃丝腐烂,特别是鳃丝末端黏液很多,带有污泥和杂物碎屑,有时在鳃瓣上可见血斑点。有的从鳃丝末端开始,沿着鳃瓣边缘均匀地烂成一圈,逐渐向鳃瓣基部扩展;有的先在鳃瓣边缘出现斑点状白色腐烂鳃丝,然后逐渐扩大蔓延。从鳃的腐烂部分取下一小块鳃丝,放在显微镜下检查一般可见到鳃丝骨条尖端外露,附着许多黏液和污泥,并附有很多细长的粘细菌。
    预防与治疗方法:彻底清塘,鱼池施肥时应施用经过充分发酵后的粪肥。
    ①鱼种下塘前用10毫克/升浓度的漂白粉水溶液或15-20毫克/升高锰酸钾水溶液,药浴15-30分钟,或用2%-4%食盐水溶液药浴5-10分钟。
    ②在发病季节,每月全池遍洒生石灰1-2次,使池水的PH保持在8左右(用药量视水的pH而定,一般为15-20毫克/升。
    ③发病季节。每周在食场周围泼洒漂白粉1-2次。消毒食场,用量视食场大小及水深而定,一般为250-500克。也可进行挂篓法预防。
    ④定期将乌桕叶扎成数小捆,放在池水中浸泡,隔天翻动一次。
    ⑤含氯消毒剂全池遍洒,以漂白粉(含有效氯25%-30%)毫克/升浓度换算用量。
    ⑥全池遍洒五倍子(先粉碎后用开水冲融),使池水成2-4毫克/升浓度。
    ⑦将干乌桕叶(新鲜乌桕叶4千克折合1千克干乌桕叶)用20倍重量的2%石灰水浸泡过夜再煮10分钟进行提效,然后连水带渣全池遍洒,浓度为3.7毫克/升。
    ⑧大黄经20倍0.3%氨水浸泡提效后,连水带渣全地遍洒,浓度为2.5-3.7毫克/升。
    在遍洒外用药的同时,可选用下列一种内服药投喂则疗效更好。
    (1)每千克鱼每天用10-30毫克卡那霉素拌饲投喂,连喂3-5天。
    (2)每千克鱼每天用氟哌酸10-30毫克,拌饲投喂,连喂3-5天。
    (3)每千克鱼每天用磺胺-2,6-二甲嘧啶100-200毫克拌饲投喂,连喂5-7天。
    (4)每千克鱼每天用磺胺-6-甲氧嘧啶100-200毫克拌饲投喂,连喂5-7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如何防治烂鳃病?

    正确答案: (1)鱼种放养前用浓度10mg/kg的漂白粉药液或浓度为15—20mg/kg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15~30min或用2%~3%食盐水浸洗10~15min。
    (2)在发病季节,每半个月泼洒一次生石灰,浓度为15~20mg/kg,使池水的pH保持在8左右或者每半个月泼洒一次漂白粉,浓度为1mg/kg可有效预防此病的发生。
    (3)发病池可全池泼洒漂白粉1mg/kg泼洒漂粉精0.3~0.5mg/kg或强氯精0.3~0.5mg/kg或优氯精0.3~0.5mg/kg或优氯精0.5mg/kg。
    (4)全池泼洒二氯浓度为0.1~0.2mg/kg或泼洒二氯海因浓度为0.4mg/kg或泼洒富溴浓度为0.1~0.2mg/kg。
    (5)发病时也可用五倍子2~4mg/kg磨碎后浸泡过夜全池泼洒;或用大黄氨水液全池泼洒用0.3%的20倍大黄重量的氨水浸泡大黄12~24H带渣全池泼洒其大黄浓度为.5~3.7mg/kg。
    (6)在外用药的同时口服药物效果更好每千克鱼每天用复方新诺明10~20mg/kg或者氟哌酸20~50mg/kg制成药饵连续投喂3~5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被称为白腐病、烂盘病的是下列那种病害()。
    A

    油菜菌核病菌

    B

    大豆菌核病

    C

    大豆疫霉根腐病

    D

    向日葵菌核病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