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⑴晒种:晴暖天气,将种子摊晒3~5天。可灭菌防病、激化种子酶活性,也有利种子吸水。
⑵人尿浸种:人尿和清水等量混合,每15~20公斤溶液浸种10公斤,浸泡10~12小时,捞出,阴干。
⑶三十烷醇浸种:溶液浓度为0.05ppm,每15~20公斤溶液浸种10公斤,浸泡4~5小时,捞出阴干。
⑷热水烫种催芽:用60~65℃的热水浸种,半小时捞出,装入麻袋或箩筐内,放在30℃的热炕上催芽,一半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⑸玉米浸种剂(专用)浸种:每包浸种剂用3.5公斤水化开,浸种2.5公斤,浸泡10~12小时后捞出阴干。
⑹稀土拌种:稀土拌种能促发芽和根系发育,增强抗逆能力。用稀土4克加水40毫升和米醋20滴拌1公斤种,边喷边拌匀,随拌随播。
⑺磷酸二氢钾浸种:取50克磷酸二氢钾加15~25公斤水配成溶液,浸种10公斤,浸泡10小时,捞出阴干后播种。
⑻锌肥浸种:取50克硫酸锌加水100公斤配成溶液。每15~20公斤溶液浸玉米种子10公斤,浸泡10小时后,捞出阴干播种。
⑼阿斯匹林拌种:每4~5公斤种子用4~6片阿斯匹林。将药压成粉状溶于水中,洒在种子上拌匀。
⑽锌肥拌种:用200~300克硫酸锌加水5公斤,拌种50公斤,堆放2~3小时,摊开风干即可播种。
⑾硫酸锰量10千克/公顷,硫酸铜量30千克/公顷,硼砂量5千克/公顷,钼酸量0.93千克/公顷。
更多“简述怎样提高玉米出苗率?”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提高玉米杂交种产量和质量的措施。


    正确答案: (1)安全隔离
    (2)规格播种
    (3)去杂去劣(第一次在苗期,第二次在拔节期,第三次在抽雄散粉前)
    (4)花期调控
    ①花期预测的方法:a、叶片检查法b、幼穗检查法。
    ②花期调节的方法:
    a、苗期:如果由于墒情不好等原因,迟播亲本出苗较晚,出现父母本生长快慢不一致时,可采用“促慢控快”法,对生长慢的亲本采取早间苗、早施肥、早松土等措施,促其生长;对生长较快的亲本则采取晚间苗、晚施肥、晚松土的控制措施。
    b、拔节孕穗期:对发育慢的亲本,一方面偏施肥浇水,同时可喷20mg/L的“九二0”和1%的尿素混合液,每667m2喷100-200kg;或者每667m2喷500倍磷酸二氢钾水溶液100kg,可提前花期2-3d。每667m2喷40mg/L的萘乙酸水溶液100kg,可使雌穗花丝提前抽出,而对雄穗抽雄散粉影响不大。
    c、抽雄开花期:如父本已抽雄,则在母本雌穗刚露出时,提前对母本去雄,或带顶叶去雄,母本吐丝可提前1-2d;如父本已散粉,母本雌穗苞叶过长,在花丝已抽出1-2cm时,可剪短苞叶(以不伤雌穗顶端为宜),使花丝早露;如母本花丝过长、过早,则可将花丝剪短至3cm左右,以便接受花粉。
    (5)母本去雄
    (6)重视父本作用
    (7)人工授粉

  • 第2题:

    怎样防止玉米秃顶?


    正确答案: 选用杂种优势高的丰产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促进齐苗壮苗;全生育期充足供应肥水,尤其在抽雄扬花期更不能受旱和遇到高温;人工辅助授粉,结合适当的化学调控,确保授粉受精过程顺利进行。

  • 第3题:

    怎样加速玉米育种进程?


    正确答案: 根据我国一些先进育种单位的经验,加速育种进程的主要做法有:
    (1)自交系测用结合法用自交系作测验种,在测验自交系配合力的同时,育成杂交种应用于生产。
    (2)自交系早代利用依据自交系配合力在自交早代即趋于稳定的原理,在选育自交系的过程中即可采用边自交边测配的方法,在自交早代即利用性状尚未稳定的自交材料来选配组合,可以缩短杂交种的选育过程。
    (3)越级提升,多点试验按常规选育程序,新组合必须在选育单位试验鉴定2-3年,在初步确定优良组合后,再经过2-3年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确证其增产效果和划定适应地区,方可投入生产,并予推广。对于某些表现特别优异的新组合,可以不按常规程序,越级提升。可采取多点试验,把试验、示范和推广结合起来,同时可收到良好效果。
    (4)加代繁育利用我省南部地区或海南省冬季温暖的“天然温室”条件,冬季多种植一代,加速了选育世代和种子繁育,缩短育种年限,加快玉米杂交种的选育和推广速度。

  • 第4题:

    怎样诊断玉米缺氮、缺磷?


    正确答案: 诊断玉米缺少矿质元素的症状,一方面可以根据土壤测定和植株测定来诊断;另方面可按玉米植株由于缺乏某种矿质元素所引起的症状进行诊断。在此讲的是按植株缺乏某种元素时出现的症状进行诊断。
    (1)玉米缺氮的诊断
    玉米缺氮的主要症状:叶的颜色为淡黄绿色,叶尖开始变黄,再沿叶脉向基部扩展,看上去呈一个倒“V”字形。最后整个叶片枯黄衰亡。同时植株生长缓慢,叶片狭小,茎叶纤细。
    为什么缺氮,玉米会生长缓慢、叶片变黄呢?因为氮是氨基酸的重要成分,生物体的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蛋白质参与每一个细胞的生命过程,所以氮素通过蛋白质的代谢而影响玉米整个生命活动。在缺氮情况下,老叶片内蛋白质分解,产生可溶性含氮化合物并转移到新生幼叶,供其生长。因此,缺氮症状首先表现在老叶上。若长期缺氮,则造成营养不良,植株矮小,生长缓慢。
    (2)诊断玉米缺磷
    玉米缺磷的主要症状是:苗期缺磷,根系发育差,植株生长缓慢,茎杆细弱。由于磷素缺乏,阻碍了糖代谢,使叶片呈紫红色。这种症状先从老叶开始,从叶尖沿叶缘向基部蔓延,以后逐渐向幼叶发展。穗期缺磷,会造成幼穗分化不良,抽丝期推迟,影响授粉、受精,易产生秃顶缺粒和行列不齐的果穗。

  • 第5题:

    玉米行距、株距和密度怎样计算?玉米种植方式是等行还是大小行好?


    正确答案: 密度就是一亩地种植多少株玉米。其密度情况是由株距和行距决定的。
    (1)密度的计算根据已定的行距和株距计算出密度。首先用行距乘株距算出每株所占的营养面积,再用一亩地的总面积除以每株所占的营养面积,就是密度。
    例如:行距0.8米,株距0.25米,密度是多少?
    首先计算出每株所占的营养面积,即0.8米乘0.25米等于0.2平方米。
    再用一亩地的面积,即666.7平方米除以0.2平方米等于3333.5(株/亩),这就是密度。
    (2)行距和株距的计算
    根据已定的密度和行距,算出株距。首先用每亩面积除以密度,算出每株所占土地面积,再用每株所占土地面积除以行距,就是株距。
    根据已定的密度和株距,算出行距。首先用每亩面积除以密度,算出每株所占土地面积,再用每株所占土地面积除以株距,就是行距。
    玉米种植方式,常用的有等行距和大小行距两种方式,等行距种植,就是玉米的行距相等,大约0.8-0.9米,株距视密度而定。大小行距种植,也是通常的宽窄行种植,一般大行距1-1.3米,小行距0.3-0.4米,株距也视密度而定。采用什么方式为宜,要看具体条件。
    在玉米单种、密度相同的情况下,当土壤肥力低,等行距种植,地上部叶片和地下部根系分布较均匀,能充分利用地力和阳光,所以能获得较高产量。大小行种植,植株分布不合理,地下部分小行根系分布过密,易造成水分、养分不能满足需要,地上部叶片重叠,造成光照不足,而大行中叶片较少,光能未被合理利用。但在地力和生产水平高的条件下,实行宽窄行种植,可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从而提高产量。因此生产水平和地力低的条件下,采用等行距种植较为适宜。水肥条件好的地块,采用大小行种植较好。

  • 第6题:

    怎样设置玉米杂交种制种田的隔离区?怎样确定玉米制种的面积?


    正确答案: 隔离区是否安全,直接影响到杂交种的质量和增产幅度。设置隔离区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1)空间隔离就是在杂交种制种田的四周一定距离内不种其它玉米。自交系繁殖区隔离不少于500米,单交种制种区不少于400米,双交种不少于300米。在多风地区或多风季节处于开花期,特别是隔离区设在其它玉米地下风时,隔离距离应当加大。
    (2)时间隔离错开繁育制种田与大田玉米的播种期来避免串粉,达到隔离的目的。一般情况下春播玉米错期为45天,夏播玉米错期要30天,才能保证安全。
    (3)自然屏障隔离即利用成片的树林、山岭、村庄等作为自然屏障,也能起到隔离作用。
    (4)综合隔离同时利用时间、空间、障碍物等综合方法进行隔离。
    配制杂交种的面积,要根据杂交种推广面积、播种量、种子产量、父母本行的比例等条件决定。避免发生种子量不足而影响配套,或种子过剩造成积压浪费,应在计划面积时很好地计算,具体的计算方法如下:
    制种田面积(亩)是根据生产田每亩需要播种量(斤)乘上计划种植亩数除以每亩亲本(不包括父本)的计划产量(斤)就得出应有制种面积亩数。

  • 第7题:

    简述怎样提高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知晓率?


    正确答案: 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居民主动体检的意识,倡导正常成年人
    每两年至少测量血压1次,高血压高危人群每半年至少测量血压1次;
    各级医疗机构门诊实行35岁以上成人首诊测血压制度;
    在日程诊疗活动中发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
    通过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等机会筛查高血压、糖尿病患者;
    在居民活动的公共场所设立血压、血糖自测小屋或提供检查设备。

  • 第8题:

    玉米苗期怎样查苗补苗、间苗定苗?


    正确答案:在玉米播种后,常因播种质量差、土壤干旱、病虫危害、机械损伤等原因,造成缺苗。所以,玉米出苗后要及时查苗,发现缺苗应立即补苗。补苗的方法有浸种补种和移苗补栽两种方法。

  • 第9题:

    简述提高玉米光能利用率途径。


    正确答案: 1)合理密植,协调群体与个体的关系,达到群体增产。
    2)不断选育理想型品种,例如对春玉米来说,要求中杆大穗,穗位以上叶较直立,穗位以下叶较平展,便于透光,雄穗小而花粉多,减少雄穗遮光面积,使叶片利用光能。
    3)使用植株生长调节剂,延长成熟期
    4)增施气体肥料,追施CO2,提高田间CO2浓度,可提高光能利用率。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提高玉米杂交种产量和质量的措施。

    正确答案: (1)安全隔离
    (2)规格播种
    (3)去杂去劣(第一次在苗期,第二次在拔节期,第三次在抽雄散粉前)
    (4)花期调控
    ①花期预测的方法:a、叶片检查法b、幼穗检查法。
    ②花期调节的方法:
    a、苗期:如果由于墒情不好等原因,迟播亲本出苗较晚,出现父母本生长快慢不一致时,可采用“促慢控快”法,对生长慢的亲本采取早间苗、早施肥、早松土等措施,促其生长;对生长较快的亲本则采取晚间苗、晚施肥、晚松土的控制措施。
    b、拔节孕穗期:对发育慢的亲本,一方面偏施肥浇水,同时可喷20mg/L的“九二0”和1%的尿素混合液,每667m2喷100-200kg;或者每667m2喷500倍磷酸二氢钾水溶液100kg,可提前花期2-3d。每667m2喷40mg/L的萘乙酸水溶液100kg,可使雌穗花丝提前抽出,而对雄穗抽雄散粉影响不大。
    c、抽雄开花期:如父本已抽雄,则在母本雌穗刚露出时,提前对母本去雄,或带顶叶去雄,母本吐丝可提前1-2d;如父本已散粉,母本雌穗苞叶过长,在花丝已抽出1-2cm时,可剪短苞叶(以不伤雌穗顶端为宜),使花丝早露;如母本花丝过长、过早,则可将花丝剪短至3cm左右,以便接受花粉。
    (5)母本去雄
    (6)重视父本作用
    (7)人工授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名词解释题
    出苗率

    正确答案: 下塘鱼苗数/受精卵数╳100%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高活力种子首要的优越性是()。
    A

    抵抗不量环境条件

    B

    提高田间出苗率

    C

    抗病虫杂草

    D

    节约播种费用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出苗率


    正确答案: 下塘鱼苗数/受精卵数╳100%

  • 第14题:

    玉米大、小斑病和玉米螟怎样防治?


    正确答案: 玉米大、小斑病,用代森锌防治;玉米螟用BT-乳油防治。

  • 第15题:

    怎样确定玉米移栽适宜的播种期?怎样防止移栽玉米僵苗不发?


    正确答案: 我们南方采用玉米育苗移栽,目的是为了提高复种指数,解决季节紧张、早熟与高产的矛盾。因此,适宜播种期的确定,应考虑如下几个因素。
    (1)温度条件当5厘米深处的表土温度稳定在10℃时,玉米才能发芽正常。因此,若播种过早,温度过低,会造成出苗缓慢,出苗不齐,如播种过迟,则失去育苗移栽的作用。因此,应根据当地的温度条件确定早播时间。如用塑料薄膜覆盖育苗,则播种期可适当提早。
    (2)上、下造作物安排情况要考虑上造作物的收获时期和可能安排移栽的时间,同时还要考虑到不影响下造作物适宜的栽植时期。
    (3)品种条件一般晚熟品种苗龄弹性大,可适当早播,早熟品种不宜早播。
    玉米移栽后,常会出现僵苗不发的现象,可采取如下措施防止:
    (1)移栽前炼好苗在移栽前3-4天,要把膜逐渐揭开进行炼苗,增强幼苗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1.移栽前浇一次透水,便于起苗和提高成苗率。
    (3)适龄移栽一般早熟品种3-4叶,中晚熟品种4-5叶时移栽,成活率高。
    (4)提高移栽质量要做到边起苗边移栽,不要移栽隔夜苗。
    (5)加强移栽后管理移栽后要立即浇水,并每隔1-2天后再浇一次水,保证发根回青有充足的水分。

  • 第16题:

    玉米种子怎样贮藏?


    正确答案: 玉米收获初期一般穗藏,能使穗 轴内养分继续向籽粒输送,有利于种子充分成熟,降低含 水量,种子收购入库多采用粒贮藏,含 水量在12.5%以下,堆高3-3.5米为宜,严防回潮、发霉和害虫。

  • 第17题:

    钾肥对玉米生产有什么好处?怎样诊断玉米缺钾?又怎样诊断缺铁?


    正确答案: 钾素是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矿质养分三要素之一。钾能促进正常的呼吸作用,促进碳水化合物和氮的代谢,有利于淀粉和核酸的合成,增强光合作用。同时钾还能调节细胞内的渗透压,促使胶体膨胀,使细胞质和细胞壁维持正常状态,保证新陈代谢和其他功能的顺利进行。钾还能促进玉米茎杆表皮内硅质化的厚壁细胞生长,形成坚固的机械组织,使茎杆坚韧,提高抗风、抗倒、抗病能力。
    玉米缺钾的症状:幼苗生长发育缓慢,叶片呈淡绿色或带黄色条纹,叶尖和边缘坏死。缺钾症状首先在老叶表现出来,因缺钾时植株下部老叶中的钾向新生组织中转移。若严重缺钾,延续时间又长,玉米根系生长受阻,植株矮小,节间缩短,有未老先衰现象,而且果穗发育不良,籽粒淀粉含量减少,千粒重下降,从而影响产量。
    铁是玉米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元素,叶绿素的形成需要铁的参与,但它不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此外,铁能通过影响植株的呼吸作用而影响其对养分的吸收。因此,玉米缺铁的症状,首先表现在幼叶上,叶肉失绿黄化,但叶脉仍保持绿色。而中下部叶片呈黄、绿相间条纹。严重缺铁时,叶脉变黄,叶片失绿变白,叶片两侧中部或叶尖往往会出现褐色斑点,久之则焦枯死亡。

  • 第18题:

    镁、锌对玉米生长有什么好处?怎样诊断玉米缺锌、镁?


    正确答案: 镁是构成叶绿素的成分之一,直接关系到玉米光合作用的性能。镁在生化反应中是一种重要的活化剂,镁可以促进玉米的呼吸作用,同时镁在核酸与蛋白质的代谢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玉米缺镁,首先从基部老叶呈现症状,因为老叶中的镁转移到新生叶。在叶脉中间显出黄色或橙色条纹,这种条纹出现后形成念珠状白色坏死斑点,最后叶细胞组织干枯。
    玉米对锌是比较敏感的一种作物。植株体内某些脱氢酶、朊酶和肽酶等均含有锌。生长素如吲哚乙酸是由色氨酸经过脱氨、氧化、脱羧等一系列过程形成的。同时锌还是一些酶的活化剂,与蛋白质的合成也有联系。
    玉米缺锌,会降低色氨酸的含量,从而影响生长素的合成,细胞壁因缺乏生长素而不能伸长,植株节间缩短。在玉米幼苗期缺锌,新生叶脉间失绿,呈淡黄色或白色,故也称“白苗病”。另外,叶子中、上部的脉间组织变薄,呈半透明黄色条纹状。生长中后期缺锌,主要是叶脉间失绿,形成淡黄色和淡绿色相间的条纹,严重时呈棕褐色坏死。植株抽雄、抽丝期延迟,易造成果穗秃顶或缺粒。

  • 第19题:

    简述领导者影响力构成因素,怎样提高影响力?


    正确答案: 学校领导者影响力有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构成。权力性影响力由领导者的特定职务、地位自立等构成;非权力性影响力由领导者的才能、知识、感情等构成。
    可通过以下几方面提高:
    正确使用权力性影响力。
    第一,公正严明,审慎用权。
    第二,秉公自律,治校清廉。
    第三,善于用人,精于授权。
    第四,听取意见,接受监督。
    提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水平,
    第一,领导应加强自我品德修养提高其品德威望。
    第二,努力学习各种文化知识,提高个人专业水平。
    第三,注意在实践中加强锻炼,提高能力水平。
    第四,倡导人性化管理,树立以人为本的先进管理理念。
    正确处理好两种影响力的关系,使用好资源。
    第一,职权和权威对人的心理和行为都发生影响,但作用不同。
    第二,职权是权威的基础。
    第三,权威是职权的支持和补充。

  • 第20题:

    高活力种子首要的优越性是()。

    • A、抵抗不量环境条件
    • B、提高田间出苗率
    • C、抗病虫杂草
    • D、节约播种费用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问答题
    高直链玉米淀粉加工方法怎样?

    正确答案: 高直链玉米淀粉需进行加压糊化,其淀粉膜特性很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玉米中的Ds元件怎样引起玉米表型改变?

    正确答案: 通过对染色体断裂造成的表型改变:
    1)对于一个杂合子来说,它表现为显性基因的特征,当在显性基因的所在的染色体上存在Ds基因时(Ds基因位于显性基因和着丝粒之间),当它进行转座后,由于其是非复制型转座,从而会使其所在的染色体断裂,这样造成显性基因丢失,细胞表现出隐性基因的作用,使得表型改变。
    2)另一种情况,Ds基因位于基因和着丝粒同侧,当Ds基因转座时,会造成双链断裂,无着丝粒的部分丢失,而含着丝粒的部分会在断裂端发生融合,形成含有两个着丝粒的类似于桥的结构,该结构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因两个着丝粒分别向两极移动,染色体在相反的作用的牵拉下发生随机断裂,这样由于断裂的随机性就会使得一些显性作用在一些细胞中消失,而且这种作用不断循环,这样就使得显性作用不断丢失,从而得到多种多样的表型。也称之为融合-桥-断裂循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提高玉米光能利用率途径。

    正确答案: 1)合理密植,协调群体与个体的关系,达到群体增产。
    2)不断选育理想型品种,例如对春玉米来说,要求中杆大穗,穗位以上叶较直立,穗位以下叶较平展,便于透光,雄穗小而花粉多,减少雄穗遮光面积,使叶片利用光能。
    3)使用植株生长调节剂,延长成熟期
    4)增施气体肥料,追施CO2,提高田间CO2浓度,可提高光能利用率。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