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在甲国向乙国派遣的下列人员中,需经乙国事先同意的有()。A、各种外交专员B、使馆馆长C、使馆三军武官D、使馆参赞E、各级外交秘书

题目

在甲国向乙国派遣的下列人员中,需经乙国事先同意的有()。

  • A、各种外交专员
  • B、使馆馆长
  • C、使馆三军武官
  • D、使馆参赞
  • E、各级外交秘书

相似考题
更多“在甲国向乙国派遣的下列人员中,需经乙国事先同意的有()。”相关问题
  • 第1题:

    甲国欲派遣一名武官到乙国赴任。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对于该武官的人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该人选由甲国决定后,乙国必须接受

    B.该人选由甲国派遣,但在派遣前应事先征得乙国的明确同意

    C.该人选由乙国提名并最终决定

    D.该人选应由乙国驻甲国大使决定


    正确答案:B
    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派遣国派遣使馆馆长和武官之前,须征得接受国同意,其他外交人员原则上自由委派,但如果委派接受国国籍的人或第三国国籍的人为使馆外交人员,则须经接受国的同意方可派遣。

  • 第2题:

    甲国准备向乙国派遣外交人员,下列哪些选项是不正确的?

    A.甲国向乙国派遣武官可以直接委派,一般不需要事先征求乙国同意

    B.乙国拒绝接受甲国派遣的使馆馆长,需要向甲国说明理由

    C.对于甲国派遣的使馆馆长,乙国可以随时不加解释地宣布馆长为“不受欢迎的人”

    D.甲国派遣的使馆馆长入境后被乙国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乙国可以拒绝给甲国馆长签证


    正确答案:ABD
    80.【答案】ABD 【考点】 外交代表的派遣【解析】A错误,甲国派遣使馆馆长和武官需要事先征求乙国同意;B错误,乙国拒绝接受甲国的馆长,不需要说明任何理由;对于使馆馆长和外交人员,接受国可以随时不加解释宣布其为“不受欢迎的人”,对于其他人员,可以随时宣布,“不能接受”,c正确;D项甲国派遣的使馆馆长入境前被乙国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乙国才可以拒绝给甲国馆长签证。

  • 第3题:

    甲国提名汤姆担任甲国驻乙国使馆馆长,乙国宣布其为“不受欢迎的人”,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的规定,下列选项中( )是正确的。

    A.乙国无须说明理由,即可宣布汤姆为不受欢迎的人

    B.乙国必须解释具体的理由,才能宣布汤姆为不受欢迎的人

    C.如果乙国不解释理由,甲国可以不接受

    D. 甲国可以不理会乙国的这一宣布,继续派遣汤姆到乙国去


    答案:A

  • 第4题:

    甲、乙两国均为《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缔约国,甲国拟向乙国派驻大使馆工作人员。其中,卡罗琳是馆长,麦肯锡是参赞,布莱克是甲国籍翻译且非乙国永久居留者。依该公约,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甲国派遣卡罗琳前,先征得乙国同意
    B.麦肯锡在履职期间杀害乙国公民,乙国司法机关不可对其进行刑事审判与处罚
    C.布莱克与外交人员享有相同的特权与豁免
    D.如卡罗琳因车祸意外死亡,其家属在卡罗琳死亡时丧失外交特权与豁免

    答案:A,B
    解析:
    本题考查外交人员的特权与豁免。A正确。派遣国派遣使馆馆长和武官之前,应先将其拟派人选通知接受国。B正确。馆长、参赞、武官、外交秘书和随员享有完全的对接受国刑事管辖的豁免。C错误。使馆的行政技术人员包括译员、工程师、会计等,享有的一般特权与豁免,但其特权与豁免存在若干限制,如不享有行政与民事豁免,C选项混淆行政技术人员与外交人员特权与豁免的区别。D错误。与外交人员构成同一户口的家属且为非接受国国民,享有与外交人员相同的特权与豁免。如遇使馆人员死亡,其家属继续享有其应享有的特权与豁免,直到给予其离境的合理期间结束时为止,而不是在外交人员死亡时结束。

  • 第5题:

    中国人张某在甲国将甲国公民杀死后逃至乙国,已知甲国和乙国之间没有签订引渡条约,但是中国和甲乙两国都有引渡条约。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2018年仿真模拟题,多选)

    A.中国外交部可以向乙国政府请求将张某先行采取强制措施再行引渡
    B.如甲国向乙国申请引渡,乙国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引渡
    C.如果乙国未经中国同意将张某引渡给甲国,则中国可以向乙国提起外交保护
    D.如乙国将张某引渡给中国后,甲国向中国提请引渡张某,中国政府应当予以拒绝

    答案:A,D
    解析:
    本题考查引渡的有关规定。A项,外交部可以向乙国政府先对张某采取刑事强制措施,防止其潜逃再启动引渡程序。当然,乙国也可以拒绝我国的请求,A正确。
    B项,引渡是乙国的权力,没有引渡条约的情况下乙国可以决定是不是引渡给甲国,B错误。
    C项,引渡是乙国的权力,其愿意引渡给哪个国家都可以,C错误。
    D项,根据我国《引渡法》的规定,由于张某是中国人,本国人不引渡原则,所以我国应当予以拒绝,D正确。

  • 第6题:

    甲、乙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与领事关系,互设使馆和领事馆,甲国准备派遣李某和王某到乙国分别担任大使和总领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李某到甲国驻乙国使馆就任大使职务须经乙国同意,并自向乙国国家元首递交国书时起正式执行职务
    B.王某去乙国领馆就任总领事无须乙国国家同意,自递交领事证书时开始执行职务
    C.李某和王某在乙国都享有完全的外交特权和豁免权
    D.李某和王某在乙国从事外交活动都无须出示外交全权证书


    答案:B,C,D
    解析:
    必须经接受国同意才能派遣的人员包括:使领馆馆长、武官、特别使团、不具有派遣国国籍的人员(接受国可随时撤销此项同意);必须履行特殊手续方能开始职务的人员:(1)使馆馆长:向接受国递交国 书;(2)领馆馆长:由接受国颁发领事证书。所以本题中,李某担任大使,王某担任总领事都需要经接受国同 意,李某正式执行大使职务以向接受国递交国书为标志,王某执行领事职务以接受国颁发领事证书开始,所以’ A项正确,B项错误。
    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部长及其他外交人员在接受国享有刑事的完全外交特权和豁免权,领事不享有完全的外交特权和豁免权。所以C项错误。
    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部长在接受国进行外事活动无须出示全权证卡的人员,所以D项错误。

  • 第7题:

    甲乙丙三国因历史原因,冲突不断,甲国单方面暂时关闭了驻乙国使馆。艾诺是甲国派驻丙国使馆的二秘,近日被丙国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根据相关国际法规则,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甲国关闭使馆应经乙国同意后方可实现 
    • B、乙国驻甲国使馆可用合法手段调查甲国情况,并及时向乙国作出报告 
    • C、丙国宣布艾诺为不受欢迎的人,须向甲国说明理由 
    • D、在丙国宣布艾诺为不受欢迎的人后,如甲国不将其召回或终止其职务,则丙国可拒绝承认艾诺为甲国驻丙国使馆人员

    正确答案:B,D

  • 第8题:

    甲国经协商与乙国拟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两国先后向对方国家派遣大使及其他使馆工作人员,已知甲乙两国均为《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缔约国,则下列做法符合该公约的有?( )

    • A、两国互派使馆馆长和武官之前,应先将其拟派人选通知对方国家,并征求对方同意
    • B、如甲国认为乙国派往本国的使馆秘书杰克有不轨行为,可以宣布杰克为不受欢迎的人,但出于国际礼让需先向乙国通报杰克的不轨行为
    • C、如乙国对甲国拟派往本国的外交官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则乙国可以不给该外交官签证
    • D、甲国派往乙国的大使桑尼在进入乙国并将国书副本递交乙国外交部时,桑尼即正式成为甲国驻乙国使馆馆长

    正确答案:A,C

  • 第9题:

    2007年,甲国驻乙国参赞醉酒驾车,撞死一名15岁少女,但他凭借外交豁免权免于逮捕,乙国要求甲国放弃外交豁免权,否则将取消承诺过的援助资金。甲国为避免事态恶化影响两国关系,宣布放弃豁免权。根据《维也纳外交公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外交人员享有完全的对接受国刑事管辖的豁免,除非派遣国放弃
    • B、外交人员的特权和管辖豁免可以由外交人员或其派遣国放弃
    • C、在接受国要求放弃某外交人员豁免权而派遣国不表态的情况下,可以认为派遣国默示放弃豁免权
    • D、如果甲国放弃管辖豁免,则乙国可以对该肇事参赞判决并执行

    正确答案:A

  • 第10题:

    多选题
    在甲国向乙国派遣的下列人员中,需经乙国事先同意的有()。
    A

    各种外交专员

    B

    使馆馆长

    C

    使馆三军武官

    D

    使馆参赞

    E

    各级外交秘书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如果甲国征收的所得税较乙国高,跨国公司如何进行定价转移()
    A

    甲国向乙国出口时定低价

    B

    甲国向乙国出口时定高价

    C

    乙国向甲国出口时定低价

    D

    乙国向甲国出口时定价不变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甲国经协商与乙国拟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两国先后向对方国家派遣大使及其他使馆工作人员,已知甲乙两国均为《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缔约国,则下列做法符合该公约的有?( )
    A

    两国互派使馆馆长和武官之前,应先将其拟派人选通知对方国家,并征求对方同意

    B

    如甲国认为乙国派往本国的使馆秘书杰克有不轨行为,可以宣布杰克为不受欢迎的人,但出于国际礼让需先向乙国通报杰克的不轨行为

    C

    如乙国对甲国拟派往本国的外交官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则乙国可以不给该外交官签证

    D

    甲国派往乙国的大使桑尼在进入乙国并将国书副本递交乙国外交部时,桑尼即正式成为甲国驻乙国使馆馆长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甲国与乙国在正式建交之前,拟先建立领事关系,甲国欲派汉森就任驻乙国领事馆领事,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

    A.若乙国欲宣布汉森为不受欢迎的人,需考虑到维护两国间友好关系的原则,向甲国解释具体的原因

    B.若乙国不解释原因便宣布汉森为不受欢迎的人,则甲国可不予理睬,仍然派汉森到乙国就任

    C.若双方经协商决定仍由汉森出任领事,则若彼时汉森已在乙国境内,自其就任领馆职务之时就开始享有特权与豁免

    D.若两国断绝外交关系,则汉森任领馆领事的职务终止


    正确答案:ABD
    【考点】外交代表的特权和豁免
    【解析】《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第9条规定,接受国得随时不具体解释通知派遣国宣告使馆馆长或使馆任何外交职员为不受欢迎人员或使馆任何其他职员为不能接受,因此AB两项说法错误。按照《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的规定,断绝外交关系并不当然断绝领事关系。派遣国与接受国之间断绝外交关系时,领事关系是否断绝,要根据两国的意图而定,因此D项错误。

  • 第14题:

    经乙国同意,甲国派特别使团与乙国进行特定外交任务谈判,甲国国民贝登和丙国国民奥马均为使团成员,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甲国对奥马的任命需征得乙国同意,乙国一经同意则不可撤销此项同意

    B.甲国特别使团下榻的房舍遇到火灾而无法获得使团团长明确答复时。乙国可以推定获得同意进入房舍救火

    C.贝登在公务之外开车肇事被诉诸乙国法院,因贝登有豁免权乙国法院无权管辖

    D.特别使团也适用对使馆人员的“不受欢迎的人”的制度


    正确答案:BD
    [考点]特别使团
    [解析]特别使团外交特权与豁免的主要法律依据是1969年的《特别使团公约》。根据该公约的规定,特别使团是指一国经另一国同意,为了就特别问题同该另一国进行交涉,或为了同该另一国有关的特别任务,雨派往该国的、代表其本国的临时使团。在特别使团的派遣方面,派遣国需在事先通过外交途径或者其他双方同意或共同接受的途径取得接受国的同意。对第三国国民在特别使团的供职,非经接受国同意不得为之,此项同意得随时撤销。
    本题中奥马是丙国国民,故其任命需征得接受国乙国同意,乙国可随时撤销此项同意,A项错误。在特别使团的外交特权与豁免方面。特别使团及其成员与使馆及其人员的权利与义务基本相同,但也有一定差别。特别使团的房舍不可侵犯,但在遇到火灾或其他严重的灾难而无法获得使团团长明确答复的情况下,接受国可以推定获得同意而进入
    房舍,B项正确。使团外交人员的司法及行政豁免的例外中,比照使馆外交人员,又增加了有关人员公务以外使用车辆的交通肇事引起的诉讼接受国可以管辖。C项错误。
    特别使团也适用接受国对使馆人员的“不受欢迎的人”和“不能接受”的制度。D项正确。

  • 第15题:

    如果甲国征收的所得税较乙国高,跨国公司如何进行定价转移?()

    A.甲国向乙国出口时定低价

    B.甲国向乙国出口时定高价

    C.乙国向甲国出口时定低价

    D.乙国向甲国出口时定高价


    参考答案:A

  • 第16题:

    甲乙两国因边境争端发生冲突,甲国单方面暂时关闭了该国驻乙国使馆。布莱恩为乙国派往甲国的领事馆馆长。玛丽是甲国派驻乙国使馆的一秘,被乙国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依相关国际法规则,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布莱恩在获甲国准许并颁发领事证书后,即可开始其领馆馆长职务
    B.乙国宣布玛丽为不受欢迎的人,须向甲国说明理由
    C.甲国关闭使馆应经乙国同意后方可实现
    D.如甲国不将被宣布为不受欢迎的玛丽召回或终止其职务,则乙国可拒绝承认其为甲国驻乙国使馆人员

    答案:A,D
    解析:
    本题考查领事关系法和外交特权与豁免。A对,在获接受国准许并颁发领事证书后,领馆馆长方可执行职务。B错,依《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及相关国际法规则,接受国可以拒绝接受其所不同意的任何派遣国使馆人员,并无须向派遣国说明理由。C错,在外交关系建立并互设使馆之后,由于某种原因,一国也可以单方面暂时关闭使馆,甚至断绝与另一国的外交关系。D对,如在派遣国使馆人员入境后宣告为不受欢迎的人,则派遣国应酌情召回该人员或终止其使馆人员的职务。否则,接受国可以拒绝承认该人员为使馆人员,甚至令其限期离境。

  • 第17题:

    中国人张某在甲国将甲国公民杀死后逃至乙国,已知甲国和乙国之间没有签订引渡条约,但是中国和甲乙两国都有引渡条约。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中国外交部可以向乙国政府请求将张某先行采取强制措施再行引渡

    B.如甲国向乙国申请引渡,乙国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引渡

    C.如果乙国未经中国同意将张某引渡给甲国,则中国可以向乙国提起外交保护

    D.如乙国将张某引渡给中国后,甲国向中国提请引渡张某,中国政府应当予以拒绝

    答案:A,D
    解析:
    题中,因中国和甲乙两国都有引渡条约,故乙国对中国负有条约所约定的引渡义务。《引渡法》第47条:"请求外国准予引渡或者引渡过境的,应当由负责办理有关案件的省、自治区或者直辖市的审判、检察、公安、国家安全或者监狱管理机关分别向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提出意见书,并附有关文件和材料及其经证明无误的译文。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分别会同外交部审核同意后,通过外交部向外国提出请求。"第49条:"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在向外国正式提出引渡请求前,通过外交途径或者被请求国同意的其他途径,请求外国对有关人员先行采取强制措施。"据此,A项正确。引渡的主体是国家,引渡是国家之间进行的。在国际法中,国家没有一般的引渡义务,因此引渡需要根据有关的引渡条约进行。当他国在没有引渡条约的情况下提出引渡时,一国可以自由裁量,包括根据其有关国内法或其他因素作出决定。故在没有引渡条约的情况下,国家一般没有引渡的义务。题中,甲国和乙国之间没有签订引渡条约,B项错误。外交保护指一国国民在外国受到不法侵害,且依该外国法律程序得不到救济时,其国籍国可以通过外交方式要求该外国进行救济或承担责任,以保护其国民或国家的权益。简而言之,外交保护就是一国保护其在外国的侨民的一种行为。国家行使外交保护权一般应符合三个条件:(一)一国国民权利受到侵害是由于所在国的国家不当行为所致。即该侵害行为可以引起国家责任。如果损害仅仅涉及外国私人的行为,所在国家不存在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则不得行使外交保护。(二)国籍持续。受害人自侵害行为发生时起到外交保护结束的期间内,必须持续拥有保护国国籍。(三)用尽当地救济。在提出外交保护之前,受害人必须用尽当地法律规定的一切可以利用的救济办法,包括行政和司法救济手段。在这些手段用尽仍未得到合理救济时,才可以提出外交保护。很明显,C项错误,其所言不满足外交保护的条件,即使乙国未经中国同意将张某引渡给甲国,中国也不能向乙国提起外交保护。《引渡法》第8条规定:"外国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提出的引渡请求,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拒绝引渡…(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被请求引渡人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题中,被请求引渡人张某为中国人,故我国应拒绝引渡。D项正确。

  • 第18题:

    共用题干

    甲国人A在乙国犯劫机罪、抢劫罪后逃回甲国,乙国向甲国提出引渡的要求,则下列判断中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如果甲、乙两国之间没有签订引渡条约,则是否对A引渡,可由甲国自由裁量
    B、如果甲、乙两国之间签订有引渡条约,则甲国不得拒绝将A引渡
    C、劫机罪、抢劫罪均属于可引渡的罪行
    D、如果甲国拒绝引渡,则乙国有权派出警察到甲国将A缉拿

    答案:B,D
    解析:
    我国《国籍法》第3~6条有明确规定。我国不承认我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所以,一旦取得外国国籍,则不具有我国国籍,C、D均错。根据《国籍法》第4、6条的规定,A、B正确。
    根据《国籍法》第5条的规定,父母双方或者一方为中国公民并定居在外国,本人出生时即具有外国国籍的,不具有中国国籍。蒋某是中国人并定居在甲国,仍具有中国国籍,其女出生在甲国,如果按照甲国国籍的有关规定,出生即具有甲国国籍,则不再有中国国籍。如果按照甲国国籍的有关规定,出生未获得甲国国籍的,则具有中国国籍,故本题的应选项为A项。
    本题首先可以确定的是高某目前位于中国境内,中国对其具有属地管辖权。其次认定高某目前国籍状态。高某原始国籍为中国公民,因此,本题的关键在于判定其中国国籍是否丧失。根据《国籍法》第3条的规定,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而第9条规定,中国公民在国外定居的,自愿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即自动丧失中国国籍。本题高某在甲国探亲而非定居期间获得甲国国籍。因此,他不属于自、动丧失中国国籍的情况。《国籍法》第14条的规定,中国国籍的取得、丧失和恢复,除第9条规定以外,必须办理申请手续。高某并没有完成该程序。因此,依照中国的法律,高某仍然具有中国国籍。关于引渡问题,依《引渡法》第8条的规定,外国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提出的引渡请求,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拒绝引渡:(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被请求引渡人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因此,D选项为正确选项。A项涉及可引渡的罪行,即所谓双重犯罪原则,一般它可以作为引渡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故A为错项。B涉及引渡请求的冲突解决规则,它的前提是各方都满足引渡条件。本题中甲乙两国虽然与高某的行为都具有某种连结点,但并不充分满足引渡的条件,所以B项不选。最后,无论是国际法的一般规则还是中国的引渡法,健康原因都不必然成为拒绝引渡的理由,因此C项不选。
    国家行使外交保护权一般应符合三个条件:(1)一国国民权利受到侵害是由于其所在国的国家不当行为所致,也就是说,该侵害行为可以引起国家责任。(2)受害人自受害行为发生起到外交保护结束的期间内,必须持续地拥有保护国国籍,也即“国籍继续原则”。(3)在提出外交保护之前,受害人必须用尽当地法律规定的一切可以利用的救济办法,包括行政和司法救济手段,在这些手段用尽之后仍未得到合理救济时,才可以提出外交保护。此为“用尽当地救济原则”。因此A、B、C三项说法正确。D项错误,因为外交保护是国家的一项权利,可以由公民的请求而引起,也可由国家主动行使。
    引渡的主体是国家。在国际法中,国家没有一般的引渡义务,因此引渡需要根据有关的引渡条约进行。当他国在没有引渡条约的情况下提出引渡时,一国可以自由裁量,包括根据有关国内法或其他因素作出决定。因此A项说法是正确的。引渡的对象是被请求国指控为犯罪或被其判刑的人,可能是请求国人、被请求国人和第三国人。在国际实践中,除非有关引渡条约或国内法有特殊规定,一般的各国有权拒绝引渡本国公民。因此B项的说法是错误的。政治犯不引渡原则是国际法中关于引渡问题的一项重要原则。在实践中,认定政治犯罪的决定权属于被请求国。国际法规定了一些不应视为政治犯罪的行为,包括:(1)战争罪、反和平罪和反人类罪;(2)种族灭绝或种族隔离罪行;(3)非法劫持航空器;(4)侵害包括外交代表在内的受国际保护人员罪行等。因此,劫机罪和抢劫罪均属于可引渡的罪行。C项的说法是正确的。甲国对其公民具有属地管辖权和属人管辖权,因此虽然甲国拒绝将A引渡,乙国也无权派出警察赴甲国对A进行缉拿。D项说法错误。

  • 第19题:

    甲国派遣的使馆馆长在乙国的任期内负有不干涉乙国内政的义务,以下哪项可说明馆长违反了他的义务?

    • A、不允许乙国官员进入使馆
    • B、对乙国公民的游行、示威运动不表态
    • C、对甲国公民在乙国的受教育权向乙国提出交涉
    • D、支持甲国公民与乙国公民对乙国国家政策的抨击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甲国政府与乙国A公司签订了一个在乙国投资生产工艺品的合同、合同履行中出现纠纷,乙国A公司将甲国政府诉至乙国法院、甲国奉行绝对豁免原则,而乙国奉行限制豁免原则、关于本案,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

    • A、甲国政府在乙国进行投资从事商业行为,本身即意味着其同意遵守乙国奉行的限制豁免原则
    • B、若在此前发生的与此类似的某案件中,甲国政府以默认的方式承认了乙国法院的管辖,则乙国法院对本案当然可以进行管辖
    • C、若乙国法院对本案进行了缺席判决,判决作出后,甲国政府要求法院宣布判决无效,甲国政府该行为不构成对豁免的默示放弃
    • D、若经双方协商,甲国法院同意放弃管辖豁免,则判决生效后,乙国法院当然可以采取强制措施执行甲国在乙国的财产

    正确答案:A,B,D

  • 第21题:

    单选题
    甲、乙两国均为《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缔约国,甲国拟向乙国派驻大使馆工作人员。其中,杰克是武官,约翰是二秘,玛丽是甲国籍会计且非乙国永久居留者。依该公约,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7年真题]
    A

    甲国派遣杰克前,无须先征得乙国同意

    B

    约翰在履职期间参与贩毒活动,乙国司法机关不得对其进行刑事审判与处罚

    C

    玛丽不享有外交人员的特权与豁免

    D

    如杰克因参加斗殴意外死亡,其家属的特权与豁免自其死亡时终止


    正确答案: A
    解析:
    A项,依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的规定,在派遣武官时,应先将其拟派人选通知接受国,征得接受国同意后正式派遣。
    B项,外交人员享有刑事管辖豁免,接受国司法机关不得对其进行刑事审判和处罚。一般外交人员包括参赞、武官、秘书、随员。本题中约翰是二秘,属于一般外交人员。
    C项,使馆的行政技术人员及与其构成同一户口的家属,如非接受国国民且不在该国永久居留者,也享有一般特权与豁免,但有一些限制和修改。
    D项,如果使馆人员死亡,其家属继续享有相关特权与豁免,直到给予其离境的合理期间结束时为止。

  • 第22题:

    多选题
    经乙国同意,甲国派特别使团与乙国进行特定外交任务谈判,甲国国民贝登和丙国国民奥马均为使团成员,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09年真题]
    A

    甲国对奥马的任命需征得乙国同意,乙国一经同意则不可撤销此项同意

    B

    甲国特别使团下榻的房舍遇到火灾而无法获得使团团长明确答复时,乙国可以推定获得同意进入房舍救火

    C

    贝登在公务之外开车肇事被诉诸乙国法院,因贝登有豁免权乙国法院无权管辖

    D

    特别使团也适用对使馆人员的“不受欢迎的人”的制度


    正确答案: C,A
    解析:
    特别使团是一国经另一国的同意或邀请,派往该另一国,代表派遣国进行谈判或完成某项特定外交任务的临时机构。特别使团也可以包括外交人员、行政与技术人员和服务人员。派遣国的代表和外交人员原则上应具有派遣国的国籍。
    A项,任命接受国的国民或第三国国民为代表或外交人员时,应征得接受国同意,并且接受国可随时撤销此项同意。
    BC两项,特别使团及其各类人员大体上分别享有《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中规定的使馆及其相应的各类人员的外交特权与豁免,但有一定不同,包括:①特别使团的房舍不可侵犯,但在遇到火灾或其他严重的灾难而无法获得使团团长明确答复的情况下,接受国可以推定获得同意而进入房舍。②使团外交人员的司法及行政豁免的例外中,有关人员公务以外使用车辆的交通肇事引起的诉讼,接受国可以管辖。类似于领馆特权与豁免。
    D项,对于派遣国的使馆馆长及外交人员,接受国可以随时不加解释地宣布其为不受欢迎的人。对于使馆的其他人员,接受国可以宣布其为“不能接受”。特别使团也适用“不受欢迎的人”和“不能接受”制度。

  • 第23题:

    多选题
    甲国与乙国拟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两国先后向对方国家派遣大使及其他使馆工作人员,已知甲乙两国均为《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缔约国,则下列做法符合该公约的有?
    A

    两国互派使馆馆长和武官之前,应先将其拟派人选通知对方国家,并征求对方同意

    B

    如甲国认为乙国派往本国的使馆二等秘书汤姆有不轨行为,可以宣布汤姆为不受欢迎的人,但出于国际礼让需先向乙国通报

    C

    如乙国宣布甲国拟派往本国的外交官为不受欢迎的人,则乙国可以不给该外交官签证或拒绝其入境

    D

    甲国派往乙国的大使杜克在进入乙国并将国书副本递交乙国外交部时,杜克即正式成为甲国驻乙国使馆馆长


    正确答案: D,A
    解析: 外交人员的派遣和职务行使期限包括:(1)外交文员的派遣中馆长和武官的派遣必须先征求接受国的同意,谈判时美国尤其对武官有要求,怕刺探其军事秘密。
    (2)对馆长及外交人员,可以随时不加解释的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而其他人员则可以宣布其为“不能接受”,无须说明任何理由,也无须通报。如在进入被派遣国之前,可拒绝签证或拒绝其入境。如已经入境,则派遣国应酌情召回,否则接受国可不承认其为外交人员,甚至责令其限期离境。
    (3)馆长何时开始执行职务,由各国国内法规定,但一般是在到达接受国后,先把国书副本交给外交部,约定正式递交的日期。从向接受国元首递交国书时开始。